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单立勋:传统诵读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恢复与介入①
【时间:2010/2/19 】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2月 第27卷第1期 】 【作者: 单立勋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已经浏览3180 次】

    [摘 要]诵读法是我国古代学者提出的一种传统读书法,是我们祖先行之数千年的重要教育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尝试恢复传统诵读法是一个理智的选择。因为通过诵读法的介入,不仅可以很好地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能更有效地培养出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诵读法;大学语文;恢复;介入

  近年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面临比较尴尬的境遇: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毕业生人文素质整体不强、语文功底明显下降,而大学语文课则在这种情况下不断“走向边缘化”。毫无疑问,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规范母语、传承中华文化,以及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中,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教育部曾就在各高校开设语文课的问题发过公文,并引起了广泛讨论。最终,大家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为促进大学语文课的进一步发展,各高校逐渐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加强语文课教学,并与社会需求及学生就业联系在一起,积极更新教学方法,使大学语文课更有效地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

    但是,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虽然不断进行实践、变革,却往往收效甚微。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与其大动干戈地改来改去,不如针对大学语文课的课程特点,借鉴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笔者主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恢复传统诵读法,并通过传统诵读法的介入,更好地发挥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诵读法是我国古代学者提出的一种传统读书法,是我们祖先行之数千年的重要教育方法。所谓诵读法,就是在读书时眼观其文,口读其声,耳听其音,脑叫其义,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一种读书方法,它符合人类学习心理的基本原理。从古至今,读书人对诵读法都非常重视,但在现代语文教学实践中,诵读法曾一度遭到批判和嘲笑,甚至到现在也还有人嗤之以鼻。然而在忽视和遗忘中,传统诵读法也再次被重新认识,因为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传统诵读法都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简单,又蕴涵深刻哲理的读书方法。

    一、在大学语文课中恢复传统诵读法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需求渐次复苏,人们更追求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这一点上,传统诵读法完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但是,提到诵读法,很多人会认为只适合于学龄前儿童或中小学生,却很少有人倡导在大学教学和成人中也使用这种方法。实际上,传统诵读法的实践性极强,适合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因为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对于诵读的作用,古人曾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宋代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清代曾国藩在家训中也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读,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悟咏,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则说:“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他们的想法未免素朴了些,然而他们的取径并没有错。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讲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还说:“教师教语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文本,不宜舍本文而他求。”叶老的这些精辟论述,显然是对诵读法的充分肯定。诵读法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原因很简单:

    首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清代学者张岱在讲述自己诵读时说:“正襟危坐,朗诵白文数十余过,其意忽然有省。”古人之所以如此重视诵读,就是因为,诵读能增强阅读的刺激量,使学习者能加深对所读作品的认识和理解。用这种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品味、感悟、体会、探究乃至再创造,进而引起内心情感的激荡,使精神情操受到浸染和熏陶,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将优美的文学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完成知识的最后积累。人类的实践已经证明,人的80%以上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即可达到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两相比较,诵读则可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因为,诵读必然经过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的逐步加深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诵读者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眼、口、耳、脑等多种感觉器官都在协同活动,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的理解。

    其次,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是要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达到继续发展、完善大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目的。语文能力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于语言层面的品位、格局和发展的倾向,其核心是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一个人对语言的感觉能力,是感知、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方式和结构,这是一种直觉的判断能力,属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因此,考量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体现在语感上。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水平,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之所以十分重视诵读法,原因就在于此。诵读是把死的书面文字,用负载着思想感情的声音使之活起来,这就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诵读反复同语言文字接触,获得最直接的语言感知能力。古人对于诵读的意义、作用都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而且对于诵读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毫无疑问,诵读法作为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诵读法的介入就是要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再次,“能读千赋,则能为文。”也就是说,通过诵读法,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诵读首先是吸收、积累和存储语言材料,这是发展语言的基础。同时,诵读还可以深刻地理解、感悟、体验和学习运用语言。诵读的过程,就是根据语言承载的内涵,通过诵读者主体思维的参与,把语言符号“活化”为清晰、逼真、鲜活的艺术形象,并使之内化为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语言材料储存于大脑,日积月累,就会成为一个丰富的语言材料库,只要在适当的时机被激活,就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因为有了文化底蕴,写作时就会信手拈来,一旦进入“升华”的境界,写文章就能挥洒自如,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中恢复传统诵读法应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方法

    在母语教育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继承我们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

    目前,传统诵读法虽然并未纳入正规的教学体制,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恢复和介入传统诵读法是大势所趋,甚至有延伸到其他领域(外国文学作品、外语学习等)的可能,这是我们不能忽略和放弃的优良传统。那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恢复传统诵读法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1.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则更为突出。在学习活动中,应给学生足够自主的时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自读自悟,获得积极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自我反馈中,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2.实践性原则。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言语实践来获得的,因此应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在课堂及课外教学实践环节中检验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语言的运用和实践,课堂外,延伸学生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多元性原则。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力求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诵读时也要根据这些特点,讲求灵活多样,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应追求文化的多元化,有目的地补充相关材料,教导学生在仔细鉴别的基础上吸收有益的养分,开拓思路,扩大视野。

    4.指导性性原则。大学语文教师应最为快捷地获取最新信息,并能以正确科学的途径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实践,基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学生提供参与、感受和体验式学习的先导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遵循以上原则,还要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方法:

    1.破除对传统诵读法的误解,科学理解诵读法的内涵,走出误区。诵读法不等于死记硬背,因为“诵”和“读”,从词源上看是有区别的。《说文解字》:“诵,讽也。从言,甬声。”“讽,诵也。从言,风声。”段玉裁作注时,依据《周礼·大司乐》进行辨析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诵”是一种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说文》解释“读”为“籀书也”,段玉裁注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又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可见“读”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因此,诵读要求字圆腔正,声情并茂,领会文意,它的运用是符合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的。

    2.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改革平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建立新型的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即三个基本层次:知识积累——思维训练——能力培养。通过诵读、熟读积累文学作品的基础知识,跨越语言障碍;通过反复诵读深层追寻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提高对经典作家作品的审美体悟;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诵读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化难为简,由难变易。在具体的操作中,必须按照诵读法的基本原理,认真诵读。朱熹说过:“须读得句句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并且,他在总结自己的诵读经验时,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可见“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到了,眼口自然随之而到。

    4.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中有声语言的美感。诵读是一种精神享受,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诵读的语境中,伴随着从容自如的声音,悦耳动听的语调,生动传神的语气,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高尚感人的情操和深邃含蓄的思想内涵,就会激荡着诵读者的内心世界,陶冶着诵读者的性情和审美趣味,在生动的语言美感愉悦中,提高着诵读者的精神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成熟,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进入意境,使学生受到感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恢复和开展文学作品诵读教学是新的尝试与新的希望。这不是一种方法的简单恢复,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回归。其重要意义在于:恢复和开展传统诵读法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品德和智慧教育,特别是能很好地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与学校的知识技能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出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聃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顾树森编著.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4]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论著选评[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郑飞艺.诵读的教学原理[J].语文学习,2000,(6).
    [6]曾祥芹,韩雪屏.阅读技法系统[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7]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8]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0]诵读古诗文带来了什么[N].大连日报, 2004-07-05.

    [责任编辑:田丽华]

  [作者简介]单立勋(1969-),女,黑龙江依兰人,文学硕士,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436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