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介绍

大学语文1988年自考教材(徐中玉 钱谷融)
【时间:2010/1/6 】 【来源:无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5899 次】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
    大学语文
    徐中玉 钱谷融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6月第一版

    《大学语文》编写组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芸(河南大学)
    王汝梅(吉林大学)
    张之强(北京师范大学)
    张大芝(杭州大学)
    杨恩成(陕西师范大学)
    徐中玉(华东师范大学)
    徐鹏(复旦大学)
    钱谷融(华东师范大学)
    贾平年(南京大学)
    翁德森(华东师范大学)
    陶型传(华东师范大学)
    董治安(山东大学)
    裘汉康(中山大学)


   
出版前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建设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同意,我们拟有计划的有步骤地组织编写一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以满足社会自学和适应考试的需要。《大学语文》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编的一套公共课教材中的一种。这本教材根据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各专业的考试计划,从造就和选拔人才的需要出发,按照全国颁布的《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修订本)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组织高等院校一些专家学者集体编写而成。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教材,是供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使用的。当然也适用于全日制大学《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现经审定同意予以出版发行。我们相信,随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的陆续出版,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自学考试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编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是一种新的尝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希望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怀和支持,使它在使用中不断提高和日臻完善。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1988年4月

 

编写说明

    本书是我们编写组接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委托,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课的教材而编写的。过去几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课的教材,规定可于《大学语文》(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出四版)、《大学语文》(“自学读本”,上海市高教局委托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语文》(北京市高教局委托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三本中在各省市自己的范围内任择一种统一使用。三个本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都有长处与不足之点,而且各省市选用不同版本,对命题和逐步建立题库,以及保证质量、实行全国统一命题,都带来了若干不便。为此,特汇取三本的长处,补其不足,并根据几年来在考试实践中得到的反映,接受各方面提出的很好建议,重新编成这个统一使用的本子。这个本子决定在1989年度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自学考试中开始使用。

    国务院最近(88年月3日)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要“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教自学考试自1981年试点开考以来,把《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考课目之一,正是为了要较快地达到这个目的,完成这个任务。八年来考试实践的结果,证明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必要的,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一决策符合当前各国高教更加重视学好本国语文的趋势,在高教阶段进一步学好本国语文,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我们是一个已有十一亿左右人口的世界大国,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国际生活中已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进一步对外开放、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对外交流的崭新形势下,由于物质、精神两个文明频频接触的迫切需要,我们固然需要多多学习各国语文,而世界各国更已纷纷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八七年中期为止,全世界已有60多国,1000多所各类学校开设汉语课,不少大学设置了中文系,美国已有200所高等院校创办了汉语课专业或中文系;汉语教学已在中学逐渐发展,美国纽约市教育局已决定,自1992年起,将汉语列为所有初中、高中和大学正式教授的第二种外国语。在日本,汉语早已成为人们学习热情极高的外语,而且科研成果非常丰富。日本广播协会举办汉语教学节目已有二十年之久,估计学员已达百万人。在西德,“汉语热”已使这个国家的汉语教学界感到应接不暇。1986年仅在各大学学汉语的人数就达2000人,开设汉语课的中学也从1984年的4所增加到20多所。世界汉语教学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目前,我国虽有六十多所高等院校专为外国学者开设汉语教学课程,但仍远难满足各国学者来学的要求。(以上均据1987年8月17日《光明日报》的报导)国外高校的学者以具有如此高涨的学习汉语的热情,作为新时期的中国大学生,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对我们本国语文的进一步学习吗?我们也应该多多学习各国语文,否则进行广泛交流就很困难,但无疑,学好本国语文,达到作为一个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应有的水平,毕竟还是第一位的。

    不要认为外国学者学习汉语只想学点简单的口语和浅近文字,也不要认为外国学者只有爱好语文的才想学习汉语。经过初步阶段的学习之后,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向高深方面进一步学习,很多人成了汉学家、“中国通”、甚至大企业家。他们根据各自的需要与兴趣从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分别汲取到了大量有用的文化知识、生活哲理、创造精神和事业才能。日本的很多小学生都能被送出不少著名的唐诗宋词,日本很多大企业家自己爱读《老子》《论语》《周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叔不算,往往还规定书院必须阅读这些中国古籍,他们自称从这些中国古籍里汲取到了许多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竞争机制、企业管理、得以在“安”与“和”的坏境中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启示,一直有所谓他们是在实行“儒学资本主义”的说法。新加坡、南朝鲜、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很多人有类似的见解。英国李约瑟教授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更使他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学者。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科技、艺术的精华近年来得以在国际间越来越得到赞赏,越来越扩大影响,是同各国学者对汉语学习的越来越趋向高深分不开的,这种交流趋势的发展和理解的增进,无疑是对人类持久和平、共同进步的一个有力推动,一种莫大的佳音。尽量开放,相互交流,并且是交流越来越向深广度开展,我们现在要谈教育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不能不想这方面作重大的努力。这一点对新时期中国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应当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受委托编写这本教材,既应根据国家对造就和选拔新时期和各大学生的要求,考虑当前世界上“汉语热”的形势,同时也注意到了各国大学对本国语文越来越强调必须学好的要求。美国大学一般都规定进入大学后必须继续学习一年他们的本国语文——英语,教材大都是较早期的文学名著,还要求所有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所有课程都应重视写作训练。规定本科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应是必修的主干课程,包括语言、人文科学、历史、社会与政府结构以及自然科学。认为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掌握这些公共基础知识。(据美国卡内基基金会教育发展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见198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美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程度较高,即以大学教育方面来说,针对存在问题就采取了这些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我们觉得在这本《大学语文》教材里,按不同比例已古今中外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著名文学作品作为教材,是比较适当的,是符合当前需要和国际文化交流趋势的。我国历史悠久,文学遗产丰富,选入的古代文学作品数量应略占多数,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则又应以散文为主。现当代文学作品比较易懂,平时接触较多,所以略少。外国作品选入量少,也可以扩大一些视野。我们希望自学应考的同志们,就力所能及,再尽量多多自学些其他代表性的名著,不要只限于教材中极有限的作品。考试及格,绝不等于自己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已经足够了。

    本书选入的作品,都经过我们反复研究、筛选才决定的。在适合自学应考同志们情况的前提下,力求选入思想性、艺术性都强的作品。真、善、美的统一,就是我们选择的标准。

    新编的这个本子的特点是:

    ①根据自学应考者的实际情况,全书选入的篇目比过去所用各本平均以减少约四分之一。古代诗文不但篇数减少了,过于艰深的也更换了。要求已和对全日制高校学生考试时所要求的持平。

    ②为更便于自学,已适当增加了注释的详度,对作品的要点难点有所提示。

    ③按文体分类编排,改变了过去依时代顺序编排的方式,便于在学习时进行比较和联系同类文体的写作,而且在每类文体作品后面,都有一篇对这类文体写作要点或鉴赏方法的简要说明。

    ④在入选各类作品中,增加了有关培养写作能力的篇目,在各篇作品后列的“思考与练习”中,也提供了有利于增强写作能力和审美思考的启发性问题。

    ⑤增加并修订了原有的附录材料,对中国文学长期发展历史有所叙述,对各类应用文的写作业提供了若干写作知识。

    ⑥在作为配套的《〈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修订本,另册发行)中,对本课程的考试要求、考试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本书中那些部分是考试重点,哪些部分是次重点,哪些部分只供参考,都有所说明。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从各地调查得来的材料、历年考试命题的情况和成绩,还有很多同志所提的意见和建议,都认真进行过仔细的研究。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已在编写中吸收。做得不够的地方一定还有。需要再说明一下的是:我们认为在教材中略多选取古代名著并不等于厚古薄今,我们也认为在本课程教学中重视培养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历史长,文学精品多,在选材比例上应有所反映,这是一;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也应立足当代,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尽有很多可为当前借鉴、光大的合理因素,作品虽产生于古代,以当代意识来理解,仍有现实意义,此其二;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绝不是对提高大学生的目前写作水平没有帮助,古文的语法句法词法及至文字同现代文虽有部分不同或若干差异,大都还是相同的,而作品中仍有生命力,以极高明、巧妙的表现技巧,修辞手法,可以为青年写作继承的东西更多,此其三。关键乃在对这些作品怎样讲,讲得怎么样,并不是选了这些古代作品就一定会走向复古。“温故知新”,“继往开来”,这些成语,说的都很好。对培养写作能力,上面谈到在教材中已从多方面作了安排,我们着重从多方面来提高自学应考者在写作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基本知识只是途径之一,最重要的途径还在多写多练,目前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自学应考同志,一般情况是练得太少,这就很难靠本课程的教材选篇来快速地根本解决问题。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练或练得太少,即使教材里全都选了谈写作的文章,还是没有多大作用的。这里一是需要多练,二是需要坚持下去,显著的进步就会逐渐表现出来。至于各专业的应用性文字,形形色色,事实上更不可能包罗到这本教材中来,这样做不但不可能,还是违背国家设立这个必考课程的目的任务的。本书已有这方面知识材料的几个附录,参考一下会有帮助。其实,只要有了基本的写作能力,看些有关应用文的实例,学会写作这种文字的能力容易养成。我们认为,用《应用写作》或《文秘写作》这类比较简易的技术性的课程来取代《大学语文》在高教自学考试中公共必修课程的地位,可能明显地降低自学考试的要求,是对新时期大学生应有的思想文化素质忽视的表现。重眼前成绩,而不注意到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长远、根本的利益,对此,我们大家都应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本书是在国务院发布的大方针指导下,全组同志根据统一步骤分工执笔,又经正副主编共同讨论修改,再经主编修订编出初稿,以后又承担任主审的施蛰存、贾植芳两同志提供许多宝贵意见,最后才有主编定稿的。我们非常感谢全组同志的密切合作,以及主审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一定仍还会有错误、不足之处,敬请各地专家、师生同志们继续惠予指正,当在再版时尽量吸收、补充、改正。

    徐中玉
    88年3月27日

 

目录

出版前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编写说明(徐中玉)

论说文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
寡人之于国也(孟轲)
秋水(节选)(庄周)
谏逐客书(李斯)
答李翊书(韩愈)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论毅力(梁启超)
“今”(李大钊)
 灯下漫笔(鲁迅)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
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论学问(培根)
论说文的特点与写作

记叙文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李将军列传(节选)(司马迁)
张中丞传后序(韩愈)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报刘一丈书(宗臣)
马伶传(侯方域)
故都的秋(郁达夫)
香市(茅盾)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往事(一之十四)
背影(朱自清)
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

诗词曲赋

氓(《诗经》)
国殇(屈原)
上邪(汉乐府)
短歌行(其一)(曹操)
饮酒(其五)(陶渊明)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山居秋暝(王维)
行路难(其一)(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兵车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杜陵叟(白居易)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关山月(陆游)
炉中煤(郭沫若)
一句话(闻一多)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门槛(屠格涅夫)
鹰之歌(高尔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越调]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王实甫)
[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前赤壁赋(苏轼)
诗词曲赋的特点与欣赏

小说

石崇与王恺争豪(刘义庆)
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曹雪芹)
风波(鲁迅)
断魂枪(老舍)
嘱咐(孙犁)
米龙老爹(莫泊桑)
苦恼(契诃夫)
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小说的特点与欣赏

附录

中国文学史概述
古代汉语语法常识
我国诗词格律常识
应用文写作要点
常用语文工具书简介
我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简化字总表
有关本课程自学考试的两点说明(中文专业委员会)

(何二元输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668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