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全国学会 > 学会领导

匡亚明:大学语文81年版序言
【时间:2010/1/6 】 【来源:无 】 【作者: 匡亚明】 【已经浏览6241 次】

在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扩大理事会及大学语文教材定稿会上的讲话摘要

    全国文法理工农医师范财经等各类大学,近年来陆续开设《大学语文》课,惟苦于缺乏适当的教材。去年十月,全国二十所大学的代表云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商讨《大学语文》课的教材建设问题。与会代表意气风发,敢于创新,一致决议立即编写教材,以解决各校燃眉之急,筚路蓝缕,困难自多。然而在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及语文教材编委的积极努力下,穷数月之功,编写工作已如期完成。这是解放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借此机会,谨向参加教材编写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在四化建设的征途中,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马克思曾经说过,掌握一种语言,就等于掌握一项武器。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语文教师的光荣任务,首先就是要使大学生能普遍掌握这一打开科学领域大门的基本武器。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教师的任务不光在于传授语文知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材料中数量最多,最集中,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应进一步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

    学校教育有三大社会职能,它通过各学科的教师来实现,其中很大一部分要通过语文教师来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在学校里肩负的重任,是首屈一指的。

    学校教育的第一个社会职能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通过学校教育——当然也要通过其它方面——把科学、文学、哲学中的优秀遗产批判地继承下来,推陈出新。人类的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例如孔子,他是二千年以前的人物,由于历史的限制,他的有些言论和思想当然现代是不适用了,但是,为什么打来打去,到现在还是打不倒呢?就是因为他的言论和思想中,有的现在还有一定生命力,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华民族并不因为有孔子这样一个人而感到耻辱;相反,我们大家还是感到二千年前有孔子这样一个祖先而引以为荣。打开《论语》,卷首三句话就驳不倒,今天还有生命力。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谓字字皆碑。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孜孜不倦,临终前还说:“假我数年以学《易》!”近代的革命先驱者,无不刻苦好学。李卜克内西在《回忆马克思》一文中曾说,马克斯不仅自己刻苦好学,而且要求其他同志,要求恩格斯,要求李卜克内西等等努力学习。李卜克内西在伦敦住了十二年,几乎天天和马克思见面,他很了解马克思。那是一八四八年革命失败,德国和法国的许多革命者流亡英国,他们天天喊着要打回去,马克思说不行,要好好学习。他天天跑大英博物馆,博览群书。列宁也是如此,他临终前对共青团的指示是“学习,学习,在学习!”当然学习的内容可以不同。马克思什么书都要看,那时的书统统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东西,他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文化遗产中批判地吸取菁华,为人类为无产阶级服务。马克思能整段地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恩格斯也如此,能用俄文整段背诵普希金的名著《欧根·奥涅金》。马列主义的形成,是离不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中的优秀成分的。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很关心国家大事,当时没有报纸、电台,各国诸侯的新闻大多是通过口耳传播的。所以远道来友人,孔子很高兴,他可以从朋友口中听到许多新情况,这在今天叫调查研究。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国的民族传统和西洋不同,讲究涵养,谈吐含蓄,喜怒不形于色。浅薄的人唯恐人家不了解,不赏识他。孔子认为人家不了解你,不要抱怨;如果你有学问,迟早会有人赏识的。二千多年前的孔子,能提出这三句格言,不愧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继往开来的任务,就是要继承这些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优秀传统。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不能违背中国人作人的道德。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也讲过,人类社会有一些共同遵守的准则。这里所说的共同准则,不因阶级、社会性质而异。道德虽有阶级性,但也有不完全受阶级的限制,而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摆在一个公共的基础上,作为人类共同生活的准则(例如不准随便骂人,爱祖国等)。因此到的也有继承性。

    我国古代是“政文合一”,因此历史上一些政治家留下了不少宣扬优秀道德品质的名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同时许多运筹帷幄和血战疆场的英雄人物,也写下了无数激动人心的杰作,如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等。道德文章,历代传诵。他们的影响,已远超文学的范畴,进一步渗透到我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艺术性也很高。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词藻繁富精丽,读后不仅能提高文学素养,同时还是精神上的一种高级享受,能够陶冶人们的性情。王勃写《滕王阁序》时,才二十岁上下。请看文中描写江南秋色:“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读后令人神往。辛弃疾原是一位文武兼备的爱国英雄,他所写的《水龙吟》,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自己的爱国情思。上半阙句句以形象的比喻,刻画了仇恨敌人和恢复故土的心情,极具感染力。这些作品中的艺术菁华,也要继承发扬。

    学校教育的第二个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它是以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为前提的。关于这一点,大家在思想上都很明确,不需要在这里作详细阐述。

    学校教育的第三个社会职能,是移风易俗,树立正气,提高精神文明。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但要提高物质生活,还要提高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当然包括科学技术在内,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语文教学。我们要通过它来陶冶、塑造新型的为四化建设服务的人才,是他们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伟大理想。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春秋时代”。全世界有一百几十个国家,各国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都在互相影响,百家争鸣。中华民族有十亿人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要以祖国优秀的文化去影响别人,其中包括道德、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闻名世界的。《诗经》理就有反映我国古代人民辛勤劳动的诗篇。古代作品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人后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名言,现在用之于人民内部,还是适合的。石达开诗“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直觉苍天方聩聩,莫凭赤手拯元元……”思想境界是高的。这诗即使不是出于石达开亲笔,也是可以反映石达开其人的气概的,读了还是可以令人振奋的。

    实现学校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语文教师肩负重任。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教师应如何来严格要求自己呢?

    第一,语文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灵魂是什么?毛主席说灵魂就是政治。因此语文教师的灵魂深处要有社会主义的政治觉悟。古代作品中没有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是有历史渊源的。大同世界的理想,空想社会主义,然后才有科学的社会主义。什么是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有的同志概括成八个字:没有剥削,按劳取酬。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总结三十年的历史经验,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情况,提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些原则,教师要明确,同时应通过语文感染和教导学生。

    第二,语文教师要结合业务学一点马列主义。斯大林说过,不管你从事哪一行,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研究语文材料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讲得生动活泼,娓娓动听。好的作品要背诵,做到书声琅琅,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这样,就能提高语文课在学生中的威信,使大家喜欢这一课程,从而通过它吸取中华民族古代哲学、文学、科学方面的优秀遗产。

    第三,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业务,学深学透。我认为做一辈子语文教师,历史是会承认它的价值的。教师要不断学习,调查研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增加感性认识,以亲身的感受去影响学生。语文教师要兼有语言文字、散文、诗歌之长,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意志、理想和情操。

    大学语文教材即将付印出版,大家要我讲几句话。作为一个语文爱好者,我只能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感想,谨就教于到会的专家同志们和未来使用教材的广大师生同志们、读者们!

    (何二元输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4046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