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全国学会 > 学会领导

徐中玉先生谈大学语文教育
【时间:2007/10/21 】 【来源: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7157 次】

专家访谈

    徐中玉先生简介  徐中玉,1915年2月出生,江苏江阴人。1941年起,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沪江大学等校工作,1952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等职。现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文艺理论研究》主编,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顾问,北京大学中文系顾问等。

    1.请您回顾一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从当年您与匡亚明先生携手组编《大学语文》之始到现在,已出到第八版,这中间哪些是你们一直坚守的,又有哪些是实践当中经过了调整?您认为,你们当初的理想实现了吗?

    我想先简单地回顾一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情况。作为公共课,“大学语文”建国初在我国各大学基本上都开设。建国前在许多高校中已开设,只是不叫“大学语文”,叫“大一国文”,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大学语文”。那时多少也知道一些它可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起到文理渗透的作用,有利于达到人文与科技交融,有利于培养通才。但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大学语文”课程随即不再开设,并从此中断了三十年。正常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其它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人文教育几成一片荒漠,教训极其惨痛和深刻!

    针对这种严重违背教育规律,人才培养后果严重的状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共同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此举立即得到了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同仁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经教育领导部门批准,中断了整整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新开设。自此之后,全国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逐年增加,逐渐蔚然成风。

    我们发起组织部分全国高校专家、学者,一起来共同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二十多年间已经出到了第八版。这些年来,我国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但我们一直坚持以精选我国丰富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为主,选入教材,作为感悟、熏陶、启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材料,这样做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我和匡亚明先生一直认为,讲授“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们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无论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还是在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大学语文”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有巨大、深刻的意义。我们坚定不移力求这一目标的实现。

    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初版于1981年。二十多年来,我们不断地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及时对教材进行修订,至今已出到修订第八版。在《大学语文》的篇目选择、分类编排、注释、解说、提问等各方面,每版都有不少的变化、完善。建国前的“大一国文”,根本不选或极少选白话文作品,大都是学术性文章。我们开始并不断增加选用我国现当代名家名作,还选用了一些外国的名家名作。古代文化、文学作品篇目最多,但都非常精美、简短,所占篇幅其实不多。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这些精品有必要深读,领略其中的魅力。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即我们必须在传统的文化遗产中,努力挖掘、抉取出其中蕴涵的非常丰富深刻的、对今天仍有普适价值的思想资源,再不可像过去曾有的那样一概抹杀,数典忘祖了。我们的选文,力求贴近时代,在切合教育需要上下功夫。今天我们非常需要加强忧患意识的教育,需要“和而不同”的认识,需要“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来致力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千多年前,先贤们早有如此明智、深刻的思想与呼吁,实在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二十多年来,我和同志们在各地师生的支持、帮助下做了一些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鼓励。今后,我们仍将朝着这个理想、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去努力。

    2.或许您已经注意到,现在一些与大学语文同类题材的教材,往往以颇具新闻价值的选文取胜(比如选用一些流行歌词)。我们发现,《大学语文》第八版对此仍是无动于衷,反而在传统文化部分痴情不改,我们想知道您以及您的团队对此的真实想法。

    我一直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仍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培养上。古代文化、文学精品是历史的产物,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先贤们思想、情感的结晶,历经时间考验,至今仍然显示出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证明它能焕发出浓郁的艺术魅力,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文学是其中极其厚重的组成部分。它凝聚了我们祖先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宝贵体验,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品德、审美情趣,积淀为深厚的民族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炎黄子孙,是前贤留给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大学语文》特别重视吸收那些能够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的作品,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思想成果,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必定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也自然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本国语文较高水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并便于学好别的学科,成为有通才基础的建设人才。大学语文课程诚应以文化、文学精品为基础,从具体出发,从实际出发,离开了这两者,一味抽象说理、泛泛空论,加上一言堂式的灌输方法,就起不到启发、熏陶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有基准,但非一成不变。我认为选文应多样化,丰富多彩,各臻其妙。教材选文需要不断有所开拓。但必须是真正的精品,有深度,有魅力。一时流行,或被认为“当红”的文字,有其作用,但并不一定符合选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要求。文学性、思想性的高标准是不能降低的。目前,消费主义观念盛行,出于商业目的炒作甚多,如有教材选文缺乏慎重考虑,那就违背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了。

    3.有媒体认为,语文教学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有相当课时的设置,大学阶段是否还须开设“语文”课程,值得商榷。对此,您怎样看?

    目前中学语文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过去都有所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比如,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讲析,把重点过多落实在字词句篇的理解和作品思想“微言大义”的挖掘上,就不易把握到全文的精神要旨。目前中学语文教学还很少能够引导学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阅读文学作品。若把一篇优美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或者老是几句教条,枯燥乏味,无所启发,后果就会是学生厌弃学语文。现在有些学生即使进了大学,语文水平仍很一般,水平比较差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有些大学生有科技知识,但人文精神却颇缺乏。有些大学生语言文字的能力很差,不会写实验报告,甚至连信和一般应用文也写不好,有些更是错别字连篇,文理欠通,词不达意。基础不好,又缺乏训练,读书太少。因此,进一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必能起到不少的作用。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不同,是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教育量的补充,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自然系科的有些人只看到学生文字能力差是一大问题,而往往忽视、缺乏人文精神则更为可虑。“大学语文”的综合任务,即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审美的能力。这些方面,“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为此,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必须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分量,切不要象至今仍在流行的教师一人从上课讲到下课,满堂灌。应该结合课文实际,选择一些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发言、讨论,甚至争论。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创新。我知道艺术院校的课堂教学,结合创作、课文,教师谈经验,学生谈读过、演奏过的体会和问题,发言机会多,而且十分热烈,这在无形中养成习惯,学生听到了不同的意见,发言、思考、想像都大有进步。语文教学大可学学这种教法。

    4.我们发现,现在《大学语文》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被赶超的领跑者,很多同类教材,甚至是一些不成系统的边缘性读物,都在高呼取代《大学语文》,大家都清楚之间有商业竞争与商业炒作的因素,您对此怎样评价?

    我们对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认为这个课必须把重点放在讲好文学精品本身上,经过教师引导和课堂讨论,把作品讲活、讲透,使学生把握到其中所蕴涵着的人文精神实质。不是一味讲字、词、句、篇,而忽视了整体把握。不是在“大学语文”课中来学习文学史、文化知识,把它变成又一个思想课、观念课。坦率地讲,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可以说目前大多数教师还待转变观念,改变教法,还得认真、负责,自己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有些人似乎认为“大学语文”最易教了,什么人都能教得好。这完全是外行话。我自己对此道也要重新学习,决不敢轻薄为文,夸口妄谈。

    大约在1990年以后,全国出现了纷纷编写和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已有几十种之多,打破了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单一状况,形成了多元互补、相互竞争的局面,给各类不同的高校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材提供了可能。这其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例如粗制滥造,照抄他人框架,改头换面一下就大模大样用来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等等,应予辨别。有些情况应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自觉杜绝。比如,前不久某报采访了一位正在新编一种大学语文教材的负责人,竟说他编的这本还未编出的东西,已可预言将能“一统天下”。学术工作者怎能如此信口开河,如此自我“炒作”呢!一些人文类的读物,对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是有益的,但是否宜作教材,应据实际效果,不是靠商业炒作、靠自我吹嘘就能做到的。人们欢迎正当光明的竞争,应共同为提高教材的质量而努力。高校教材不会定于一尊,这是必然之理。我们一向赞同教材应郑重编写,各具特色,不断提高质量,这才是教材建设的正途。

    5.我们和很多大学语文教师谈过,他们感到很痛心,大学语文在某些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日益被边缘化,他们甚至认为这样会使我们的母语教育受到伤害。徐先生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您对于未来我国大学语文的教育有怎样的预期呢?

    尽管大学语文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提倡,但当前“大学语文”在高校教学中,似仍处在边缘状态,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大学语文》还没有被明确定为公共必修课,可开可不开,开多少算多少。教时未规定,教师缺乏编制上的保证;在一些高校《大学语文》是否开课,时常决定于校系领导是否重视和支持,不仅各校情况不一,即使在同一所学校里,开或不开,教时多少,是否继续开设,也很不稳定,很不平衡。近年受到市场经济兴起后消费主义的严重冲击,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金钱至上,道德薄弱,整个社会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并以此来衡量、判断事物的价值,有些人对大学语文课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有一些高校院系要压缩、停开课程,首当其冲的往往就是“大学语文”。高校一般均特别重视外语、计算机技术、政治等的教育,本国语文教育似已可有可无。大学毕业时,外语是否达标,有考查办法,对母语是否达标,却没被看成问题。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切宜考虑解决。全国自学考试将“大学语文”作为必考课程,而有些全日制高校却将“大学语文”停开或仅仅作为选修课,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令人忧虑。

    我知道很多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的大学生,除主修某一学科外,几乎有一半学分是靠随意去选修人文、社会或自然方面的课程获得的,各种专家、专书、专题的课程有很大的吸引力。每个大学生应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就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与素质。《红楼梦》中留下这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简意赅,深刻中肯。仅有一些知识和专业技术是不够的,人文品行更重要。每个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同各种人、各种事打交道,缺乏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怎么行,就非从接受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这一根本做起不可。因此,这种学习乃是一辈子的事。对本国语文教育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辈子有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决不可忽视、削弱。愿有更多同行、专家们,一道来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3956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