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王淑华:从教材看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时间:2009/12/7 】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年第1期 】 【作者: 王淑华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已经浏览3061 次】

    摘 要:从近年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看,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定位更加准确,教材所选内容能够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更加多样化、科技化和人性化。这些都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有效地促进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教材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的普遍设置经过了两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相当一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少量理工大学开始设置这门课,随后却有减无增;一直到90年代中期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多数学校将其定为必修课,这在一定意义上与语文所承载的维系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美好的心灵世界以及传承民族精神的功能分不开,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在步步推进,不断创新着。近几年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也能凸显出这门课教学改革的变化。

    一、课程定位更加明确

    大学语文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是由其显著的人文色彩所决定的,这种人文性涵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况且人文教育也不像其他教育那样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但是它对生命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候也是关键性的,因此大学语文课的定位应该首先明确这种人文性。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两种不太合理的模式:一个是工具性模式,也就是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仅仅放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上,过多强调其工具性性质,甚至将大学语文只视为中学语文教育量的补充,而没有考虑到两者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前者更多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后者则将其侧重点放在研究型和创新性上;另一个是文学史模式,有的教材以文学史为线索,按照时代的顺序来编排作品,将大学语文作为文学史的简编本。这两种模式都忽略了最根本的人文性。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大第八版)在课程的定位上更加合理也更有针对性,而魏饴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高教社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则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大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统一。“语文”是从西方语言学种翻译过来的一个概念,英文是Philology,意即语言学、文献学、文学,而在中国古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语文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说文解字》对“语”、“文”二字所做的解释表明,语文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结合。它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等,内涵十分丰富,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很多。古人从幼年就开始读背《三字经》等文化典籍,由浅入深逐渐触类旁通去领悟古代文化的精髓。2004年10月召开的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就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及课程定位达成共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以文章审美为载体,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同时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三者地位是不一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妥善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目前大学语文的地位却日益显得尴尬,在为英语、计算机、专业课让课的同时,它自身逐渐被边缘化。当然这与学科的课时分配有关,也与“世俗化的阅读方式、中学的模式化教育和大学语文内容方法设置等方面的问题相关”。[1]幸运的是多种新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旨向都更加明确,如温儒敏主编的《中国语文》(重庆出版社)就是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编写的,分为文科类、理工类、艺术类、高职类等六种,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就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多以文学史为线索,节选一些著名的诗赋文章,但是由于中学课程教育的改革,许多以前曾入选《大学语文》的篇目现在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这就对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提出了新要求,而且时过境迁,一些篇目失去了入选的意义,同时有些新时代的经典作品未能入选,因此新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篇目的选择上都做了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调整,如徐中玉《大学语文》将内容根据主题的不同划分为十二大板块: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游记、论学品艺,每个板块下面都有若干文章,由于课时量有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从中选择一些篇目来讲解,这样每篇文章都在一个大的宏观的主旨下去把握,而剩余的篇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大学语文新编》的选文范围更广,所选作家和作者除了古人之外,更遍及大陆、台湾与香港,从郁达夫、朱光潜一直到钟理和、王蒙、龙应台等,至于外国作家则从培根、莎士比亚、阿赫玛托娃、亨利·戴维·梭罗一直到乌尔曼,有哲人、科学家,还有作家,选择非常多元化,还包括了英国的伊恩·斯图尔特与日本的东山魁夷,前者是英国的数学家,后者是日本的画家。本书更是选择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应用文体,涉及商务、新闻、学术论文等文体,这些都是大学生在生活中和今后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这样学习起来也就更有针对性。而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分现代文、古代文、诗歌和西文汉译四个部分,而现代文在其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其中从序言、家书、碑文到小说、散文等都是经典美文,诗歌部分更选了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歌词,后面的平行阅读选了李宗盛的《凡人歌》歌词,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在这种意义上审视,流行歌曲便有了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就像一千年前大街小巷吟唱的宋词成了今天文学史上的经典绝唱一样,三百年后今天流行的歌词也极有可能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这些富于时代气息的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更接近,学生接受起来远较艰涩的古文容易一些,也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加多样化、科技化和人性化

  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讲解,双方的互动很少甚至没有。而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教师都采用了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等。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可以说是在这方面做的新的尝试,它以纸质教材为中心,初步实现了“课本+教学参考+导学+教学光盘+网络教学平台+拓展读本+学科网站”这样一个整体化、全程化的新教材形态和新教学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师生的关系,他们可以在平台当中随时互动:学生可以就课程问题畅所欲言,在平台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师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也可以清楚地摸清学生关注的焦点和他们知识的欠缺,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改变了传统单一纸质课本平面化的不足,利用新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了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效果也因此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目前南开大学和烟台大学都在使用这种4A教学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学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做了一些调整,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作为一个独立学院,由于在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上和一般的本科院校有些不同,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学也有所改革,在原来的单纯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目选讲的基础上增加了普通话教程和大学生应用文写作两部分内容,这样教学就更有针对性,因为独立学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点不同于一本院校学术性、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但是无论它如何变化,语文所负载的文化传承、提高审美愉悦的功能都不会改变,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言:“中华文化是一个浑然大圆,圆心无所不在,圆周无处可得。而中文乃其半径,中文有多长,圆就画得多大。”


    参考文献:

    [1] 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N].中国大学教学, 2006-08-28.
    [2] 魏饴.大学语文新编[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责任编辑:黄锡惠〕

    作者简介:王淑华(1980- ),女,山东聊城人,助教,从事外国文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890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