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罗绍权:试述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分歧
【时间:2009/9/28 】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 【作者: 罗绍权】 【已经浏览2860 次】

    三十年代末,郭绍虞指出,“大学一年级的国文,在各大学中向成问题,学生之需要不一致,学校各方面之期望不一致,即在国文学系各教员之主张也往往不一致,顾此失彼,难求两全”。①1978年重新陆续开设大学语文课以来,至今八十年代末,对于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教学目的、古代和现代的比例、文学作品的比重、能否适当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依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各自为政。总结几十年经验教训,完全可以断言:大学语文这种教学局面,再也不应该继续下去了,否则,不利于加决大学语文学科建设,不利于促进社白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

(一)

    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目前有三种看法:一,大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赏析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二,大学语文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或者干脆说,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三,大学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又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人们看法不同,做法各异。

    明确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就必须首先弄清语文的含义和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

    关于语文,众说纷纭。1964年,叶圣陶解释说:“‘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原意如是,兹承询及,特以奉告。其后人有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字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②这些话针对中、小学而言,就是移对大学而言,那也是合适的。

    弄清了语文的含义,就便于认清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

    1980年,吕叔湘一针见血地指出:“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③叶圣陶当过小学、中学国文教师,也当过大学国文教师,还做过教育行政工作。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检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吕叔湘说的这些话,不仅适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也适用于大学语文教学。

    1982年,有人深有感触地说:“语文科有强烈的政治思想性、广泛的知识性、鲜明的文学性及基础性、工具性,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但认识到此为止是不够的。语文科的性质几经大讨论仍不大明确,问题就在于没有深入探讨语文科的本质属性。语文科的特征并不是这几方面的混合物,而是以基础工具性为主导方面的有机体,只有在体现基础工具性的过程中才能体现语文科的思想性。……因此,进一步探讨语文科的基础工具性——技能性是研究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根本问题;语文教学的一切,均以此为转移。”④这就提示了关键所在——“语文科的本质属性”,“语文科”“是以基础工具性为主导方面的有机体”。

    于是,凡能认识事物本质属性者,在不同时间,在不同地域,在不同社会,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都所见略同。1942年,姜亮夫说,大学国文的“目的是在训练学生能去自己读中国文化中所必读的书,能写清顺的文章,都是偏于工具技术的训练⑤。1949年,叶圣陶说:“大学国文的目标就在乎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跟写作能力。⑥”一九八一年,吴伯箫说:“中小学听、说、读、写并重。大学要继续提高,侧重读、写。务求达到能正确地理解和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⑦此外,七十年代台湾大学编的《大学国文》教材《例言》说:“本校大一国文,以增进学生语文能力为宗旨。”香港中文大学编的大一国文教材《前言》说:“作为一个语文学科,最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
拿握这个语言工具,日后在种种需要之下,能够运用自如。”

    因此,再回想目前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目的三种看法,就会发现它们的偏颇。第一种看法无视大学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突出了次要的。第二种看法能体现大学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突出了主要的,可是忽视了次要的。第三种看法不分主次,平均对待。在新的形势下,回顾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就必须抓往事物的本质属性,分清主次,从而突出主要的,兼顾次要的,以主要的带动次要的,以次要的增进主要的,才会有正确的看法和做法。大学语文是一门边缘性、辅助性、应用性的领先学科,应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丰富他们文化素养的前提下,主要使他们更熟练地掌握一般读写能力,并增强专业读写能力。所谓一般读写能力、专业读写能力,是相对而言的。前者指学生所学专业的范围外的而言,后者指学生所学专业的范围内的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目前,一般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欠佳。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不少,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和中学(特别是中学)的教学,过去长期都主要把语文作为知识来传授,而不是主要把语文作为一种能力来训练,未能正确理解、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扭转这种状态。

(二)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古文和现代文的比例,目前有两种看法和做法:或以古文为主,甚至全学古文,或以现代文为主。其中,以古文为主的占多数。这个问题和中学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前几年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古文和现代文的比例,议论纷纷,但是叶圣陶、王力、吕叔湘、张志公等人的意见基本一致。吕叔湘说:“教文言文的理由有两个。一个理由是我国有很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用文言写下来的,一个学生文言文没有学好,将来这些古书念不下去,不能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那就非常可惜了。还有一个理由,多学文言文对写作有帮助,写出来就不会很简单、粗糙,就能够精细、雅致。……依我着,对于少数学生,这两个理由都存在。……但是,多数学生做不到。……要照顾多数学生的话,我认为文言文少教为妙。……要真正达到为继承文化遗产打基础,又能增强写作能力,这个要求太高了。”⑧他还进一步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教会学生使用现代语文,主要是读和写现代文。文学和语言比较,语言是主要的,文学是次要的。读文艺作品,首先是把它作为范文来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比较,现代文是主要的,文言文是次要的。对文言文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另外给他们开课。……语文运用和语文知识比较,语文运用是主要的,语文知识是次要的。对语文知识感兴趣的,可以另外给他们开课。总之是要分清主次,不能平均用力,更不能颠倒过来。”⑨诚然,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这是带有指导性的正确意见,对大学语言教学来说,这也很有借鉴意义。

    可是,有人继续强调中学要教古文的那两个理由,认为中学语文教学既然以现代文为主,大学语文教学就要以古文为主。这些人大概不知道,四十年代初,朱自清根据自己十余年任教大学国文的体会,指出:“一般学生根本就不愿读古文;凡是古文,他们觉得隔着他们老远的,周秦如此,唐宋明清也一样。”⑩“无论如何,重古的选本不可避免的使阅读和写作脱了节。多年来大学师生都感到这种困难,只有让学生课外阅读语体文的书来弥补这语文训练的缺陷。——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收录语体文,是比课外阅读进了一步。”⑾与此有关,1950年,叶圣陶为《大学国文》教材作序说:“我们也考虑过教学分量的分配,决定现代文占三分之二,文言占三分之一。”⑿

    温故而知新。现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先说什么为主,而应实事求是,根据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才能妥善确定教学内容。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现有语文水平、在校学习专业的需要和毕业后工作的需要,考虑切实利用当前很有限的大学语文教学时间,考虑容易直接使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有些学生在学了大量古文以后,深有体会地说:“学古文要比学现代文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虽不能说学后没有一点用处,可也远水不解近渴。”有的教师则说:“教材如以现代文为主,学与用密切结合,就有利于知识迁移和智能培养。而且就文章本身来讲,许多优秀的现代文不仅思想内容是古文所无法比拟的,就写作技巧来讲,也比古文有了许多长足的发展。”对这种教学信息的反馈,应予以充分的注意。总而言之,怎样对学生
的学习最有利,就怎样做。因此,除与古文关系较密切的少数专业,如历史、哲学、教育、图书馆、农学、中医、中药、中国画等,可以教学古文为主之外,其余与古文关系不密切的多数专业,均以教学现代文为主。不然,强求一律,颠倒主次,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难收预期教学效果。

(三)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以文学作品为主,甚至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主,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否以文学作品为主,这出于对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教学目为、教学对象、教学效果的不同认识。

    三百多年来影响很大的《古文观止》,其编者就不是从文学的角度,而是从文章的角度去选文的。如果按现在的标准来分类,《古文观止》的选文不外乎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注意选本的多方面实用性,后人可从这里得到启迪。四十多年前,高亨就说:“所教于大学生者,上焉能撰各类文,下焉能知各类文,若各类文之体宜,尚茫然昧然,则非学生之过,乃教师之过也。故大学国文教材,各类文章皆须有以选录,以彰明体宜,昭示范模。凡大学生无论法科商科理科工科医科农科,对于各类文章之体宜,不可不知也。其为应世所必需者,如论辩书说等类尤当多选,以资学生之观摩。此外诗与曲,亦须选及,唯量不可多,使学生能认识而欣赏之,斯亦足矣。”⒀这是中肯的话,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如果听取前人经验之谈,如果从实际出发,如果进行名副其实的大学语文教学,那么,就不能不顾学生学什么专业,就不能不顾学生学习大学语文后的运用能力,就不能一律以教学文学作品为主。必须统筹兼顾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教学,适当减小文学作品的比重,适当增大非文学作品的比重,进行基础语文训练和专业语文训练。

    还必须了解中学一九八八年秋使用全国统编语文课本(修订版)以来的教学情况,才能更好地衔接大学语文教学,向纵深发展。在基础语文训练中,尚可适当教学逻辑学常识、阅读学知识,比较系统地教学中文快速阅读法。在专业语文训练中,则教学文献检索知识、学术论文写作。

(四)

    大学语文能否适当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老一辈的教师中,有在三十年代末就认为这“行不通”的,有在八十年代初还对这“感到很难”的,后一辈的教师中也有不同的意见。这个问题也涉及对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效果的认识,似乎是老大难问题。

    然而,时代不同了,科学技术发展了,文化教育发展了,我国高等教育呈现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结构,要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大学语文教学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有待进一步总结。当前,把大学语文建设成为独立学科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大学语文适当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则是教学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大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步骤。既然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那么广泛,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又不同,那么,就应该由此看到教学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所以,大学语文要有共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针对教学问题的特殊性。根据共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就可编成通用语文(或曰基础语文)教材,这适用于所有专业(中文除外)的学生,使他们更熟练地掌握一般读写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就可分别编成专业语文教材,这些分别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使他们增强专业读写能力。所谓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来决定的。当然,高等院校的专业那么多,大学语文教材很难结合每个专业的实际。所谓结合,也只是大体而言,只是适当结合这类或那类专业的实际。

    而且,一部分院校早已付诸实践。中医药院校开的医古文课,尽管名称不叫大学语文,但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看,其实就是适当结合了中医药专业实际的大学语文课。这些《医古文》教材,主要分为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两部分。其中文选部分,有的只是医药学家传记、医著序文、医学论文、医案、医话等,有的除有上述医古文外,还有普通古文(散文、论文、诗、词、曲、赋等);有的既有医古文,也有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医药诗词。另一些医学院校的《大学医用语文》教材,主要分为医文篇(医古文、科普小品、医学应用文)和文学篇(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各时期文学史简述)两部分。此外,高等学校法学教材之一的《语文教程》,分为现代语法修辞、司法文书写作和古代法学文选三部分,附录《古汉语常识》,这些有专业特色的教材虽非完善,但毕竟显示了初步取得的可喜成绩,实在鼓舞人心。

    有位老师说得好:“语文教学的历史发展线索是一条纵线,社会联系是一条横线,两线交汇处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位置,以此来确定今天语文教学的任务。”这话发人深思。吸取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实现教学思想现代化,才能继往开来,消除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分歧,在九十年代开创大学语文教学新局面。


    ①郭绍虞:《语文通论》第140页.开明书店印行,1941年版。
    ②《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第73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③《吕叔湘语文论集》第309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④余应■:《语文教学科学化简论》,《教育研究》1982年第11期。
    ⑤姜亮夫:《大学一年级国文教学私议》,《高等教育季刊》三卷四期(1942年).
    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第206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⑦吴伯箫《<范文读本>序》,《写作》1982年第1期。
    ⑧吕叔湘:《语文工作的过去和现在》,《语文研究》1987年第1期.
    ⑨吕叔湘:《我赞成语文教学要轻装前迸》,《语文学习》1986年第7期.
    ⑩⑾依次见:《朱自清论语文教育》第14页、第12页,河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⑿《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第214页。
    ⒀高亨:《大学一年级国文教材之商榷》,《高等教育季刊》二卷四期(194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549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