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科学的责任》教案
【时间:2009/4/14 】 【来源:外研社网站 】 【作者: 外研社】 【已经浏览8503 次】

 

一、教学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题。

2.从深层次理解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正反作用,深入认识科学的责任。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科学,责任,原子弹,灾难
2.内容提示

文章记录了19458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后,海森堡与周围的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所进行的关于自身责任的对话,并由此推及对科学的责任的广泛探讨。

三、作者生平

海森堡(1901-1976),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量子论的物理学基础》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

(一)生平简介

海森堡,WK(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1-1976)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第一种有效形式(矩阵力学)的创建者。

1901125日生于维尔兹堡,出身于一位教古希腊语言的中学教师家庭,从小就受到家庭在古代文学方面的熏陶。1920年中学毕业,进慕尼黑大学学习理论物理学,他在慕尼黑大学时,在索末菲(Sommerfeld)指导下学习理论物理学。1923年在那里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后,他到哥廷根大学深造,成为玻恩教授和希尔伯特教授的学生,备受玻恩教授赏识。据玻恩回忆:  “海森堡是我所能想象的最敏锐和最有能力的合作者”,“要跟上年青人,这对我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1924年,海森堡开始在哥廷根大学讲课。两年后成为哥本哈根大学的讲师。在那里,由洛克菲勒基金发给薪水,在N.玻尔的指导下进行研究。1927年,年仅26岁的海森堡回到德国担任莱比锡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一直到1941年。1941年至1945年间,他在德国柏林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兼任凯泽·威廉(Kaiser-wihelm)物理学研究所所长。1946年他再度到哥廷根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并兼任哥廷根的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所长,一直到1958年。在此期间,19551956年还兼任圣安德勒斯大学革福特(Gifford)讲座讲师,1955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8年至1970年,在德国慕尼黑担任物理学与天体物理学的普朗克研究所所长兼慕尼黑大学教授。1970年以后成为上述研究所的荣誉退休所长。

193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于1933年授予海森堡,因为他创立了量子力学(矩阵力学)。它导致了氢的同素异形形式的发现。此外,他还获得许多其他方面的奖励。

197621日海森堡教授与世长辞,终年75岁。

(二)科学成就

海森堡在物理学中的主要成就是和别的学者一起创立了量子力学,发现了测不准原理,第一个提出基本粒子中的同位旋概念。

海森堡于1925年七月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关于矩阵力学的论文,题目是《关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量子力学解释》。海森堡认为量子力学的问题不能直接用不可观测的轨道来表述,应该采用跃迁几率这类可以观测的量来描述。接着,海森堡就和玻恩、约尔丹(1902-)一起进行研究,创立了量子力学的一种表达方式——矩阵力学。

1927年海森堡首先提出了测不准原理,他在《原子核物理学》一书中提出:“有两个参数:微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可以确定该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过,任何时候也不可能同时准确地了解这两个参数。任何时候也不可能同时了解:微观粒子处于何处,以多大的速度和向哪个方向运动。如果进行实验测量,如精确地测定粒子在特定时刻所处的位置,那么运动即遭到破坏,以致以后不可能重新找到该粒子。反之,如果精确地测出它的速度,那么它的位置图象就完全模糊不清。”后来海森堡还提出,不但坐标和动量,而且方位角和角动量、能量和时间等也都是成对的测不准量。

为了表彰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建立量子力学,海森堡获得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获得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海森堡从1930年起作了长期而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证实了中子和中子、质子和质子、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相同的,是一种特殊的核力。从这个事实出发,海森堡认为质子和中子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的两种量子状态,只是内部坐标不同,这种内部坐标被称为同位旋。

此外,海森堡还对高能粒子的碰撞作用进行过理论研究,创立了S矩阵理论。在铁磁体理论的研究方面,海森堡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海森堡以两件事著称于世:一是提出了著名的量子测不准原理,揭示了微观世界混沌的本性;二是他主持过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但未能造出原子弹。尽管海森堡承担了德国的原子弹计划,但他并不认同希特勒。他甚至想由各国科学家之间达成默契以制止原子弹的生产。1939年夏季,海森堡访美,提到:“12个人或许仍可以达成一个相互协定以制止原子弹产生。但遗憾的是,美、德之间已经相互不信任了。
科学史二战史上,一直有一个海森堡之谜。战后,海森堡宣称自己是一位科学的英雄,凭借科学家的良知抵制并暗中挫败了希特勒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对于海森堡,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并不想造原子弹;另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根本没有能力制造原子弹。

四、写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劫难。战前,德国人就在秘密寻找更具威力的武器。1938年,德国著名科学家奥托·汉姆和弗里茨·斯特劳斯证实了铀裂变的现象,并掌握分裂原子核的基本方法,这就为制造威力惊人的原子弹提供了条件。此时,苏联、美国、日本纷纷展开原子弹的研究,疯狂的战争使疯狂的人们开始了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疯狂竞赛。

由于盟军的强烈干扰和德国科学家内部的思想混乱和研究误差,德国未能制造出原子弹。德国研制原子弹的主要负责人海森堡事实已掌握原子弹制造的关键技术,却避开对原子弹的研究,集中力量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器,显然有意拖延研制进程。

1938年12月,费米等人经过原子分裂试验,证明链式反应的可能性。以费米、西德拉、泰勒为首的科学家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起草了一份研制原子弹的建议,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在建议上签了名。

1939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研制原子弹的文件。第二年8月,一个权限极大、范围极广的原子弹研究机构成立,即众所周知的“曼哈顿工程”,由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负责。其间,奥本海默为美国最终成功地制造出原子弹做出了贡献。因此,人们称奥本海默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高多沙漠试验场成功地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奥本海默望着原子弹爆炸这一壮观但很残酷的景象,心中忽然想起一首古印度圣诗中的诗句:“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使广岛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人员伤亡惨重。据美日资料,第一颗原子弹使广岛死亡71379人,受伤68023人,所有的工业机器都遭破坏。

由于日本没有立即投降,8月9日,美军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并迫使日本投降。原子弹使长崎死亡35000人,受伤60000人,失踪5000人,68.3%的工厂被摧毁。

而在德国战败后,被盟军俘获的著名物理学家冯·魏茨泽克在听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后,对其他人说:“我之所以没有制成,首先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真正想搞……如果我们希望德国获胜,我们不会造不出来”。

在原子弹发明后不久,爱因斯坦曾说过,“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外,一切都改变了”。

五、课文讲解

1. 课文分析

文章采取的是经典的对话体,首先以叙事开头,为后文的对话引入事由,设置背景;其次,对话不是以封闭式的相互证明的方式进行,而是在多个问题上,对话双方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激烈的碰撞,直至结束也未让各自的观点达成惯常所见的统一,从而使整个对话具有可以不断延展的开放性特点。最后,对话用的不是日常口语,而是科学语体,虽然直白浅易,但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

在文中,海森堡意识到了科学的不恰当运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他和弗里德利希首先认识到:尽管原子弹的制造利用了科学的成果,但科学家对科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不是犯罪。现在的任务不是因噎废食,阻止科学的发展,而是促使科学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具体说来,应如何保证科学前进的正确目标呢?两位科学家从科学家个人的责任和世界秩序两方面讨论了其可能性。弗里德利希区分了发现者和发明者的概念,发现者不能预知其贡献的实践后果,因而不为将其发现运用到实践中的后果负责;而发明者是可以预知实践后果的,他们应该为实践结果负责任。据此,他对发明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提出了谴责。弗里德利希提出了“世界政府”的设想,海德堡则对于寄希望于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维护世界秩序表示了失望,对于科学家的选择持保留态度。显然,科学的责任是一个有待人们广泛关注并深入探讨的话题。

那么什么是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呢?

责任的最一般、最首要的条件是因果力,即我们的行为都会对世界造成影响;其次,这些行为都受行为者的控制(自由意志),如果一切行为都出于被迫,就谈不上责任;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它能预见后果(认识能力)。由于人有自由意志、有控制能力、有预测能力,人能有效地影响外部世界,因此人的行为要负责任。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一部分人,例如医生、律师、科学家、工程师或统治者,由于他们掌握了知识或特殊的权力,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带来比其他人更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应负更多的责任,需要有特殊的行规(诸如希波克拉底誓言)来约束。

科学技术增加了人的预测和控制能力,因而也扩展了责任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人的能力增加了,人的行为本性也发生了变化。个人的行为的后果越来越复杂、越严重、越持久而且不易预测。

关于科学家的责任的讨论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一种角度是讨论作为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在促进科学知识增长过程中科学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马克斯・韦伯、默顿等人正是从这一角度提出为科学而科学,普遍性、公有性、无利益性、系统的怀疑主义、独创性、谦虚、理性精神、感情中立、尊重事实、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等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本身(比如做实验)还应遵守人道主义原则(比如,1949年纽伦堡法典,强调人类被试的实验要遵循知情同意、有利、不伤害、公平、尊重等原则)以至动物保护和生态保护原则。这些规范保证了科学的自主发展和科学知识生产的正常运行。

另一个角度是从社会大系统来看,考虑科学家在社会中身份的多重性,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应该增加一条:有责任性,即有责任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的可能的社会后果。由于科学发展使人拥有的力量越来越大,因此科学家对由这种力量导致的行为的后果的责任相应也增加了。如果人们把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归功于科学家的话,那么科学家对科学导致的其他消极后果是否应该负责?如果说很难要求科学家对应用前景尚不清楚而且不易预测的基本原理的发现的应用后果负责的话,那么对试图把科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业、军事或其它)的科学家(这是当代科学家中的大部分)来说,不管他们的主观动机意愿如何,都应该要求他们对其科学活动的后果作慎重的考虑。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在军事和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加,科学技术的负面社会影响越来越明显。核战争、基因工程、与科技发展不无相关的生态危机等将对人类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社会后果再也不能漠不关心。

3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开创性研究,以贝尔纳、李约瑟、C. P. 斯诺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英国进步学者,提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他们认为科学家不应该躲在象牙塔中而应该为大众服务、为大众理解,科学与社会紧密相连,科学家有责任用科学为人类造福,以科学教育大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们兴起反战和平运动,讨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以爱因斯坦、尼尔斯・波尔、西拉德、鲍林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大力呼吁、积极活动为使科学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和平目的,而不是用于战争。“致力于民众教育,让他们广泛地了解科学空前发展所带来的危险可潜在可能性,是所有国家的科学家的责任。”

2.课文难点讨论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长大后要做一个科学家”,想的是尽量发明更多更高级的东西,我们有没有像文章的作者那样思考过科学的负面影响,思考过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请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要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家的人文关怀和人文修养。

六、练习

1.选择题

1)《科学的责任》的作者是著名核物理学家(  )
     A. 海森堡     B. 奥本海默
     C. 玻尔       D. 海因茨
         答案:A
  (2)《科学的责任》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
     A. 举例式    B. 对话式
     C. 铺陈式     D. 推理式
         答案:B
  (3)《科学的责任》中,与作者进行对话的学者是(  

A. 玻尔      B.弗里德利希
     C. 爱因斯坦    D. 威尔兹
         答案:B

2.填空题

1)海森堡是(  )国的著名物理学家。

答案:德

2)海森堡因为其对量子力学的贡献获得了1932年的(   

        答案:诺贝尔奖

3.简答题

   简述海森堡对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看法。

要点:是一场悲剧,无论对于发明家还是受害者;科学可以导致恶果,甚至是灾难;科学必须有正确的目标;谴责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原子弹。

七、研习与思考

1. 在文章结尾,海森堡说:我仅仅感到在这一特殊方面我们碰巧比大西洋那边的我们的朋友更幸运些。”此处“幸运”指的是什么?

:“幸运”所指的意思是多重的,文章的最后3个自然段包含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可指导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后三段的意思,也可参照课文“评析”进行分析。

2. 海森堡认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将对世界局势与科学家个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海森堡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辩证”的,他注意到了“不利”和“有利”两个方面。如何化“不利”为“有利”,这不仅是“科学的责任”,而且更是“科学家的责任”。具体分析这一问题时,可参考课文“评析”及“延展资料”中的相关分析。

3. 以“科学的责任”为题,结合本文的有关讨论,谈谈你的观点。

答:本题可灵活处理,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科学的责任伦理与道德的关注。“延展资料”部分提供的资料,可以直接作为参考。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话剧《哥本哈根》

由英国著名编剧迈克·弗雷恩创作的《哥本哈根》,问世以来即引起轰动,各国竞相上演,2000年还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该剧以后现代拼贴的手法,通过海森堡、波尔及其夫人玛格丽特三个灵魂的对话,引出了现代科学史上的“哥本哈根”之谜,这个至今没有揭开的谜对于二战期间原子弹的研制与付诸实战、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核威胁及未来科学与人类生存等都产生了影响。
      话剧《哥本哈根》,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两个核物理学家海森堡、玻尔及玻尔的夫人玛格丽特的“亡魂”聚会在哥本哈根的故事。三个幽灵谈论了1941年的战争,谈论了哥本哈根9月的一个雨夜,挪威滑雪场的比赛,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谈论了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谈论了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谈论了战争时期个人为国家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原子弹爆炸后城市里狼藉扭曲的尸体。原子弹的研制和爆炸使两位物理大师深陷精神地狱,他们背负道义的重压难以解脱。 
      在叙述中,正常的时空被打破,人世的回忆、天堂里的现实互相穿插,这使剧目看起来断续、颠倒,也成为理解该剧的一大障碍。整部剧还充满了思辩的魅力,探讨了人类在满足物欲、追求功利的同时,是否应该保持内心的良知。导演王晓鹰介绍说,上演该剧就是为了让观众知道,戏剧艺术除了娱乐大众外,还有着“非娱乐性”的欣赏快感,比如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类的超乎功利的关注。
      白色的椭圆形舞台,白色的墙壁,嵌在白色墙壁里可以随时打开的两扇门。
  这两扇门隔开了两个世界,门外是金色的白桦林,那是人的世界;门内是白色的冥界,灵魂游走聚首之地。
  一株枯索的白桦树,三只象牙般洁白的椅子,三个死后聚首的灵魂。
  这就是《哥本哈根》的戏剧场景。《哥本哈根》试图解开物理大师海森堡1941年去哥本哈根拜访老师玻尔所留下的历史谜团。
  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犹太人,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他以两件事著称于世,一是提出了著名的量子“不确定性原理”,揭示了微观世界混沌的本性;二是主持过希特勒的原子弹制造计划,但未能造出原子弹。科学史上一直有一个“海森堡之谜”,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凭借科学家的良知抵制并暗中挫败了希特勒研制核武器的计划;一种意见认为海森堡没有能力制造原子弹。
  玻尔,丹麦物理学家,犹太人,创造了互补性理论,被誉为“量子论之父”,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30年代末,玻尔致力于原子核的研究,提出核裂变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反应模型”。1939年,二战爆发,丹麦被德军占领,玻尔逃亡美国,与费米、奥本海默等科学家一起投入原子弹的研究,最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玻尔与海森堡既是师生,又是忘年交,情同父子。两人曾在哥本哈根共事,进行量子物理理论的研究。“二战”期间,海森堡与玻尔身处两大敌对阵营。1941年“哥本哈根会谈”之后,两人的友谊宣告结束。
  《哥本哈根》1998年由英国皇家国立剧院在伦敦首演,并连获普利策和托尼两项国际大奖。《哥本哈根》在纽约上演,开始并不受重视,但随着国际局势日趋动荡,这部戏开始在北美引起轰动。2002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北美戏剧顾问胡开奇把《哥本哈根》的舞台脚本和演出录像带给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这部严肃的科学剧带给王晓鹰的是少有的“震撼”。
  《哥本哈根》的创作是对“非娱乐性快感”的一次深度体验。在小剧场的白色椭圆形舞台上,表演三个幽灵的三个演员在舞台灯光亮起时就开始内心独白。主演过话剧《和氏璧》、《唐璜》、《死里逃生》的梁国庆扮演海森堡,主演过话剧《第十二夜》、《老妇还乡》的何瑜扮演玻尔,主演过《高加索灰阑记》、《屋外有花园》和《渴望》的杨青扮演玻尔夫人玛格丽特,他们寻找、回忆、思辨,不断回到前生,回到往昔,求证他们想要的答案。
  海森堡、玻尔及玛格丽特的亡魂重聚在一起,谈论1941年的战争,谈论哥本哈根9月的一个雨夜,挪威滑雪场的比赛,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谈论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谈论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谈论战争时期个人为国家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原子弹爆炸后城市里狼藉扭曲的尸体。
  原子弹的研制和爆炸使两位物理大师深陷精神地狱,他们背负道义的重压难以解脱。
  因为房间里被安装******************,他们的谈话无法展开无法深入。这次神秘的会见对以后的原子弹研究和制造,对以后的战争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海森堡到底跟玻尔说了什么,他们的亡魂无法说清楚。
  “哥本哈根会见”被三个幽灵演绎了4次,每一次都提出不同的可能性。他们不断地重回1941年的傍晚,面对当年的困惑,但结果总是陷于迷雾,直到最后都没能找到确切的答案。
  《哥本哈根》对戏剧观众是个挑战“这部戏没有正常逻辑的时空概念,没有时间线状连贯性,全剧呈现出破碎、断续、颠倒、重复的状态。观众习惯或者认定戏剧应该有的线性情节、逻辑和线性人物发展都消失了。”

九、延伸阅读

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的认识

对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认识,并不是在科学家社会职业出现时开始的,也不是由于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结果,而是人们在寻找解决科学技术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办法时,才认识到的。

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的过程中,人们曾陶醉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利益、福音。但是,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使人们再也不可能无视这一点时,在科学界,开始把思维的视角集中在科学家本身。人们对科学技术性能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即由开始的中性的逐渐转变为非中性的。开始,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中性的,技术也是中性的,科学技术的负影响是使用不当造成的。随着原子武器,纳粹人体试验,伦敦烟雾事件,石油危机,基因重组技术,切尔诺贝利事件,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多莉深蓝的相继出现,人们开始反思科学技术的价值,确立了科学技术是非中性的价值观,打破了人们关于科技中性论的传统看法。

认识到科学技术不是绝对中立的,它和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科学研究不是在世外桃源进行,绝大多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要涉及到各种社会因素。这样,科学家进行创造,也要为创造的后果承担责任。要把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1945年,原子弹科学家致美国战争委员会的报告就反映了这种思维,“过去,科学家可以不对人们如何利用他们的无私的发现负直接责任。现在,我们感到不得不去采取主动的态度,因为我们在发现核能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充满了危险,这是比以往任何所有发明所带来的危险都要大的多。”而且,现在人们认识到科学的社会功能越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越大。一个科学家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纯粹”的生物学家,因为他不可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使人们的境况变得更好,还是更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美国物理学家萨姆·施韦伯指出:“科学事业现在主要涉及到创造--设计以前从来没有的存在过的物体,创造概念框架去理解能从已知的基础和本体,体现其中的关系性和新奇。明确地说,因为我们创造这些物体和表述,我们必须为它们承担道德责任。”

从仅仅重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是如何可能的、怎样进行的,到关注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这种认识的产生反映了社会对科学发展的要求,对科学家的创造活动的要求。同时在科学外部认识到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远不如在科学内部的这种认识更有意义。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由于他们掌握专业的科学知识,对科学知识可能的应用前景,可能的正负面影响,要比其他人预见得更准确更全面,这比在应用的负效应出现以后,在加以研究抑制负价值的手段更有效。此外,科学家本身对其研究有责任意识是一种自律的过程。

把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这种认识有重要意义。

其一,科学家是职与责的统一。既然科学家是一种社会职业,他几乎已经等同于普通的公务员或是行政人员,就应该遵循社会职业规范,即实行职与责的统一。这如同电影导演这一职业一样,如果导演只负责导出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而不管播出后公众对其的反映,或者是它对公众可能产生的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导向,这种结果是不幸的。科学家特别是技术发明家,在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取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同时,也应该对其可能的应用后果承担责任。

其二,科学研究是真与善的统一。长期以来,认为求真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在这个旗帜下任何探索都是合理的。但在科学技术应用的后果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今天,要求科学对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应该负有完全的责任。科学研究的整体目标和首要任务是造福人类确保人类社会公正、合理的持续生存和发展。这样,对事物奥秘和真相的探索,必须在与最高目标不相抵触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家的好奇心必须服从责任心,求真是手段,求善才是最高目标。所以,对科学家研究的评价应该具有真伪和善恶两套标准,互相补充,保证科学达到的成果既真实准确又安全可靠。

其三,科学研究中的奖励与惩罚的统一。对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奖励措施在不断加大和完善,而且奖励是巨大的和眼前的。而惩罚似乎是不可能与科学研究联系起来的,若有的话,也是长远的,这种奖励与惩罚的不对等性,也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当前科学的发展,一方面仍然需要社会加大力度支持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应该由于对社会文明的进步所作的贡献而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科学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社会也应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对那些可能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科学研究进行限制,对那些只为个人利益而不顾社会利益的科学家加以惩罚。

——任玉凤《科技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522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