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敬畏生命》教案
【时间:2009/4/14 】 【来源:外研社网站 】 【作者: 外研社】 【已经浏览15429 次】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一概念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严谨的思路和思想上的穿透力。

3. 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

二、学习要点

1. 理解“敬畏生命”,思考它与生命的休戚与共的联系。

2. 掌握史怀泽的论述“敬畏生命”的文章脉络与结构。

3. 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语言。

三、作者生平

阿尔贝特·史怀泽(1875—1965,又译施韦泽)法国神学家,哲学博士,医生。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他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1992年,他的代表作《敬畏生命》中译本问世,其生平与思想开始为中国读者所知。他的诺贝尔和平奖演讲《我的呼吁》被收入高一语文课本。与此同时,海外出版了他的多种传记及著作汉译。2003年1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将《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陈泽环译)重新出版,2004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台湾作家钟肇政编译的《史怀泽传》,这使我们再一次沉浸于史怀泽的博大胸怀和神奇经历之中。

1875年,史怀泽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精通德、法两种语言,他先后获得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专家。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他听到刚果缺少医生的呼吁,决定到非洲行医。历经9年的学习,他在38岁的时候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史怀泽于1913年来到非洲,在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他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被称为“非洲之子”。1957年,他的传奇经历曾被拍成电影。

四、作家作品

1.作品概述

史怀泽的著作众多,横跨四大领域而且均具有极高的专业性。有《康德的宗教哲学》(1899)、《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1906)、《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1906)、《原始森林的边缘》(1921)、《文明的哲学》(1923)、《非洲杂记》(1938)等,其生命伦理学方面的代表作则是《敬畏生命》。爱因斯坦曾经称赞:“像史怀泽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质朴的伟大》)

2.重点作品

《敬畏生命》收集了他直至1963年的有关著述。这些著述概括了史怀泽的基本见解,即从他在斯特拉斯堡和兰巴雷内写下的关于基督教的博爱和伦理的笔记开始,直至他持续地反对核试验的论证。史怀泽作为神学家、哲学家和医生,他以其罕见的见证力量发挥并身体力行的基本思想,其目标就是与生命休戚与共。他实践了自己的原则并以此教诲人,尽可能尊重和不伤害生命;他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信念,并使人们注意到这一信念。他在手稿中系统地叙述和论证了这一原则。斯特拉斯堡的布道和他的文化哲学著作《文化和伦理》(1923)构成它的开端,本书选入了这两部著作的有关阐述。本书还第一次集中收集了他在以后几十年中的论述。史怀泽1954年在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讲话、1963年的和平论文,涉及了当今世界保存生命的决定性问题。总之,作为一个伦理命题,“敬畏生命”的原则对个人和社会的行为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五、本文创作背景

1915年,置身非洲丛林与河水间勃发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史怀泽提出了“敬畏生命” Reverenceforlife 的理念,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

敬畏一切生命是史怀泽生命伦理学的基石。史怀泽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敬畏生命》)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只有当人类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六、课文讲解

1. 课文朗读

请学生提前阅读本文,做到了解大概文意。

2. 课文分析

作者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对“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作了充分的阐释。论点鲜明,论述清晰,有层次感、思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他提出的“敬畏生命”的概念和所有生命彼此之间休戚与共的联系在飞速发展着的今天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的语言平实、质朴,在简洁的语言中阐述深刻的哲理,以高屋建瓴地姿态俯瞰人世间的各种生物百态,对道德、生命、灵魂等展开了综合的论述。虽然某些语言带有一些宗教色彩,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

本文的论述结构:

开篇点出道德的善恶观,提出“敬畏生命”是有道德的人的道德标准这一中心论点。

紧接着作者以昆虫靠毛虫过活、蚂蚁、蜘蛛等各类自然界的生物觅食手段为例,得出自然不懂敬畏生命,只有制造出残忍的利己主义。

然后,指出只有人作为生命的最高价值,“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进而,提出了自然律和道德律的统一。这种统一,这种人类对“德行”的保护需要避免四种诱惑,这四种诱惑概括起来就是“休戚与共的能力和意志无济于事”、“不能如你所愿帮助生命”、“同情就是痛苦”、“共同体验发生在你周围的不幸是一种痛苦”。

最后,作者进一步强调他的观点,“敬畏生命”与“你们的灵魂有关”。只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

本文的语言特点:

语言质朴,作者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提出作者个人的观点。如“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直接指明“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善于运用连续的疑问句将作者的观点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如文章第七段和第八段等,整段都采用疑问句的方式,层层推进,论说自然律和道德律统一的重要性。

文章还有一些语言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上帝是一切产生的力量”等,这些语言与作者的出生和生活环境有关,需要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加以注意,考虑到作者的宗教信仰等一系列的问题。

3. 课文难点讨论

联系本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成为一个有德性的真正的人。

答:在作者看来,自然对生命的过错在于制造了残忍的利己主义,它当然也教导了生物以爱和帮助,但是生物并没有给以珍惜,从而不能和其他生命“休戚与共”。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摆脱无知,完善自己的德性,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4. 相关评论

魏德东《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兼与佛教“不杀生”戒比较》中提到“阿尔贝特·施韦泽是现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矫海霞《试论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兼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比较》中提到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时指出,“在20世纪以来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史怀泽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思想理念,契合了时机,这是他获得崇高声誉的社会背景。”“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绿色运动和生态伦理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七、练习

1.选择题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史怀泽的作品是(      

A.《原始森林的边缘》                  B.《文明的哲学》

C.《拯救与逍遥》                      D.《非洲杂记》

答案:C

2.填空题

阿尔贝特·史怀泽(1875—1965,又译施韦泽)  法国   神学家,  哲学博士  ,医生。曾获1952年度   诺贝尔和平奖   。主要作品有:  《敬畏生命》   《原始森林的边缘》 ,等等。

3.简答题

  谈谈你对“这与你们的灵魂有关”这句话的看法。

答:“敬畏生命”关乎到对人的自身灵魂的健全和完善。

八、研习与思考

       作者从伦理角度提出了“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它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之间的联系?

答:作者肯定人作为最高的生命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从而摆脱无知。作者所提出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统一,可以看作是人的认识与上帝观念的统一。作者提出要做到这些在于我们人类对“德性”的保护,对“德性”的培育在于必须避免作者提到的四种诱惑,最终成为清醒敏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种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敬畏生命”的概念是和所有生命的彼此之间的休戚与共紧密联系的,前者是核心理念,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说明,同时也是具体的行为指向。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 作者照片,见本文PPT

2. 作者作品封面,见本文PPT

十、延伸阅读 

试论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兼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比较

本世纪伟大的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又译施韦泽,1875—1965)通过对人类戕害生命的卑劣行径的检讨和反省,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已成为当今世界绿色运动、生态伦理的重要思想来源。他指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认为只有保护和尊重生命,人类才能拯救自己。本文拟从“敬畏生命”的含义、理论基础等方面分析这一伦理思想,同时将这一思想与我国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加以比较,以此印证史怀泽生态伦理学的普遍人性基础,进而展现“敬畏生命”思想和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现代价值。

“敬畏生命”的基本含义是: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史怀泽认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1](P9)他所指的生命既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其他生物的生命。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植物,是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绿色运动和生态伦理的重要思想来源。他认为,“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1](P8)“实际上,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1](P9)人若不懂得敬畏生命,就难免会陷入利己主义之中,利己主义膨胀就必然造成屠杀生命的恶果,就会让生命生活在黑暗之中。因此,“只有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责任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1](P9)而一旦敬畏生命的伦理准则确立起来以后,那么人们由于对生命怀持敬畏之心,就会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之内的生命发生联系,对一切生命予以尊重,并关心它们的命运,在危难之中救助它们。这与只涉及人的伦理学相比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活力。“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我们由此而体验到的内心生活,给予我们创造一种精神的、伦理的文化的意志和能力,这种文化将使我们以一种比过去更高的方式生存和活动于世。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成了另一种人。1](P8)

史怀泽“敬畏生命”的思想源于他长期以来对西方近代文明的不满。西方思想史长期以来都以人类自身为中心,反映在观念中就是过分强调人类的主体性。从古希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又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2]到康德的“人就是目的本身”,人的目的是绝对的价值。再到尼采的“上帝已死”,人的时代已然来临。这种人类自我中心主义逐渐成为人们的主导意识,人类成为世界的中心,甚至成为世界的主宰。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增长,人类对地球的宰割和蹂躏越发肆无忌惮。人类普遍乐观地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可以征服世界。但20世纪人类的发展打破了这种盲目的乐观,对大自然和其他生命的藐视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史怀泽的“敬畏生命”思想由此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广泛的反响。

“敬畏生命”思想同样呼应着东方的古老智慧。我国道家的自然哲学思想“道法自然”敢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生态智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是道家哲学的总纲,也是道家价值观念的核心。“道法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应有的态度,这里的自然并非是仅指自然界,而是指一种“应该如是”的状态,也就是说是宇宙万物本来就具有的存在形式与运作方式。道家伦理思想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认为“人是一个小天地”,要求人类因循自然,不要任意妄为。天地人的存在与发展各以贯注并内在其中的道为根本。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死与共、唇齿相依的。所以不容忍把人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狂妄态度,也就不会导致征服、劫取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暴行。所谓“征服自然”之类的自大狂妄说法,在道家看来无异于弑母之罪过。道家主张以善待物,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不应当破坏他物,而且应当益于他物,“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天地篇》),这样才可谓道德。老子和庄子反复申言,人道应遵循天道,顺应自然,践履无为。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因而“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

我们可以看出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所蕴涵的尊重一切生命的人类普遍本性,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道家那里就已经是普遍的道德原则。尽管许多人认为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对待自然界的一切是不可想像的,但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自觉的结果。对此,史怀泽表现了乐观的态度,他说:“任何新的真理的命运总是受到嘲笑。……人们认为敬畏任何生命这种理性伦理学的严肃要求太过分了。但终有一天,人们将改变看法。不管需要多长时间,大众终将认识到,漫不经心地牺牲生命违背真正的伦理。普遍伦理对一切生命负有责任。3](P107)

“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对生命统一性和世界和谐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对其他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1](P19)生命存在于相互联结之中,人应当懂得其他生命意志,并与它休戚与共。“原始的伦理产生于人类与其前辈和后裔的天然关系。然而,只要人一成为有思想的生命,他的‘亲属’范围就扩大了。”“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其他生命来自我们的生命,这一生理学上的事实在精神意义上特别重要。”[3][P161]史怀泽说“我们越是观察自然,我们就越是清楚地意识到,自然中充满了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秘密,我们与自然中的生命密切相关。人不再能仅仅只为自己活着。我们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不可分割。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我们与宇宙的亲和关系,”[3](P156)可见人的生命是依赖于其他生命的,“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1](P9)。对一切生命负责的根本理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做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3](P161)。他批评近代欧洲的世界观的根本错误是“肯定世界、人生和伦理,但并未真正证实它们及其内在联系” [3](P101),因此使这个世界成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残酷战场,“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命,必须以牺牲其他生命为代价”[1](P9)。人应当与宇宙建立一种和谐的精神关系,而且这个世界中的整个生命现象都应当是统一的,“通过对所有生物的伦理行为,我们与宇宙建立了有教养的关系。”[1](P93)也是人的感受性,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是一个完全主观的尺度。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中存在着无价值或低级的生命,压迫以至完全毁灭它是可以的。但“真正伦理的人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也是如此。”[1](P132)可以这么说,“我们当中没有谁知道,其他生物本身究竟是什么,它在世界整体中有什么意义?”[1](P132)正是由于“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1](P88),所以,善待生物与善待人类是绝对相同的伦理要求。史怀泽由此认识到,不迫害生物生命不是目的本身,它必须从属于更高的目标,这就是“人道”、“爱”和“同情”,与万物为友,平等对待他们。“敬畏生命本身就包括所有这些能想象的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1](P9)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才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出于伦理本性,我们始终试图尽可能地摆脱这种必然性。我们渴望能坚持人道并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1](P10)。人的目标应当是追求价值的完美。否则,人一旦认为自己有权利限制和毁灭别的生命,他总有一天会走到毁灭与自己类似的生命或自我毁灭的地步。

“道法自然”思想认为是天地生人、人为自然之子,必须尊天敬地、与万物自然为友、互敬互爱,才能同生共存,长久地延续发展下去。由此道家提出“天地万物一体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一体说”进一步说明人类的关怀必须包括对自然界及其他万事万物的关怀,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这种观点与现代人以万物为友的意识流向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建立人与自然之和谐秩序的主张相吻合。人类只有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内涵,尊重大自然的价值,与大自然融通为一,才能在情感与理智上接近它。培养一种忘我精神,从而有效地限制人类对大自然的盲目进攻及其导致的生态危机[4]

在20世纪以来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史怀泽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思想理念,契合了时机,这是他获得崇高声誉的社会背景。史怀泽所面临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消失,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在不断加深着。1980年联合国发布《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根本改变整个社会对生物圈的态度,人类社会若要和他们得以生存和得到幸福的自然界融合地共存,就需要有新的合乎道德规范的、相互接受的动植物和人。”因此以史怀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态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与道家观念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敬畏生命”是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性的本质。透过道教的“道法自然”与“敬畏生命”的相近理路,我们也应体会道教乃至东方文化的当代价值。正如史怀泽所言,“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1](P76)。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只有通过这种真正的伦理文化,我们的生活才会富有意义”[1](P10)。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绿色运动和生态伦理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载自矫海霞《试论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兼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比较》

 

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兼与佛教“不杀生”戒比较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1965)是现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拟从敬畏生命的含义、理论基础、生命的价值序列等方面,全面分析这一理念,同时将这一理念与佛教的不杀生戒加以比较,以此印证施韦泽生命伦理学的普遍人性基础,并进而展现佛教戒律的现代价值。

(一) 丛林医生——非洲土著与欧洲道德

1875年,施韦泽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在本世纪,此地数易其主。施韦泽前半生持德国护照,现在人们称其为法国思想家。阿尔萨斯人素操德法双语,因此,施韦泽惠益于德、法两种文化。

施韦泽出身于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外祖父、舅舅都是基督教新教的牧师。施韦泽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童年时代,父亲每天晚上真诚朴实的祈祷,给予他终生的精神支持,使他毕生坚持基督教道德信仰。

少年施韦泽天性敏感善良,经常因怜悯受虐动物而陷入沉思。他成年后回忆,每天晚上结束祈祷之后,他暗地里还用自己编的祷词为所有的生物祈祷:“亲爱的上帝,请保护和赐福于所有生灵,使它们免遭灾祸并安宁地休息。”1在青春期,施韦泽表现出追求真理的狂热,多思好辩,富于叛逆品性。牧师劝谕他“在信仰面前必须停止一切思考”,他辩解:“我们必须思考。我们必须通过思考理解最崇高的思想。这种确信以欢快的热忱充实着我。”2

施韦泽18岁开始大学生活,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同时学习神学、哲学和音乐。在24岁时,他以《康德的宗教哲学——从〈纯粹理性批判〉到〈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次年成为神学博士,论文题目是《19世纪学术研究和历史报道基础上的圣餐问题》。其后,他先后担任圣尼古拉教堂的助理牧师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新教神学教师。

施韦泽的思想深受那个时代的启蒙主义影响,强调理性精神。他以科学的方式分析《圣经》,将耶稣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进行实证的考察,“反对至今关于耶稣生平的解释”3。他认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耶稣并没有超脱当时的思想观念,他的独特之处是强调了爱的伦理,伦理是基督教的本质。对上帝的爱必须在对人的爱中证实。不是历史上的耶稣,而是耶稣所体现的伦理精神,才是世界的征服者,才有益于时代。施韦泽的观点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半个世纪以后,著名神学家巴拉德这样概括施韦泽的神学研究成果:“施韦泽的著作完全否定了基督教正统。他只保留了对其父亲布道的共鸣,即突出宗教的伦理要求。施韦泽难以想象任何有关人格神的观念。”4 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施韦泽将伦理看作文化的本质。

1896年,圣灵降临节的一个早晨,施韦泽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深刻的幸福感,他觉得自己没有权利把幸运的青年时代、健康和才能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而应当为缓解他人的痛苦服务,于是他作出一个决定:“30岁以前献身于传教、学术和音乐活动。然后,如果我在学术和艺术方面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就要作为一个人走直接服务的道路。”5

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施韦泽听到了刚果传教站缺少医生的呼吁,他即刻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直接服务众生的形式。他决定履行早年的誓愿,到非洲行医。历经9年的学习准备,他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在退出一系列神职机构和辞去大学教职后,施韦泽到了非洲。他在加蓬的巴兰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在此服务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65年逝世。他被称为“非洲之子”。

1915年,置身非洲丛林与河水间勃发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施韦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理念。他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为20世纪千疮百孔的欧洲道德指出了新路,成为世界和平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的指针。作为一名医生,施韦泽医治了无数的非洲土著,更拯救与康壮了欧洲的道德。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二)“敬畏生命”的含义

“敬畏生命”是施韦泽世界观的基石,其基本含义是: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保持生命,促进生命,就是善;毁灭生命,压制生命,就是恶。这是道德的根本法则。他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6

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是施韦泽生命观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施韦泽认为,“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7“实际上,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8  “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的责任,只有这种普遍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有关人对人行为的伦理绝不自满自足,它只是产生于普遍伦理的特殊伦理。”9 我们不仅与人,而且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之内的一切生物存在着联系,对一切生命予以尊重,关心它们的命运,这较只涉及人的伦理学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活力。“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我们由此而体验到的内心生活,给予我们创造一种精神的、伦理的文化的意志和能力,这种文化将使我们以一种比过去更高的方式生存和活动于世。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成了另一种人。”10

施韦泽的生命观源于他长期以来对西方近代文明的不满。在西方近代知识谱系中,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人。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增长,人类普遍乐观地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可以征服世界。但20世纪人类的发展打破了这种盲目的乐观,对大自然和其他生命的藐视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由此应运而生,获得了广泛的反响,应当说,他把到了这个时代的病脉。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有其深厚的基督教文化根基,有人说这是中世纪圣弗兰西斯科·冯·阿西斯(1182—1226)思想的复活,施韦泽也深以为是。阿西斯早就宣告,“人类与生物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正是来自天国的福音”11,但在长时期内,他的听众不打算在地球上实现这一福音,施韦泽帮助他推进了这一使命的完成。

“敬畏生命”理念同样呼应着东方的古老智慧。至少在2500年前的印度,尊重一切生命就已经是普遍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佛教的“不杀生”戒。佛教戒律是佛教徒实际生活的准则,通过守戒,佛教徒成就自身,奉献社会。在佛教最基本的“十重禁戒”12 和“五戒”13 中,第一条就是“不杀生”。“生”包括人及一切畜生。触犯此戒即构成破门罪,丧失了佛教徒的资格。“不杀生”是佛教生命观的集中体现。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更彻底地恪守“不杀生”戒,中国佛教提出了“素食”的要求,禁止食用一切动物。中国的天台宗大师湛然还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说法,即不仅有情的动物有佛性,可以成佛,即使无情的草木瓦砾也有佛性,也可以成佛。湛然的思想为尊重一切生命和大自然提供了理论根据。

施韦泽在创立“敬畏生命”,原则的时期还不知道佛教的这一戒律,后来他对印度思想作了专门研究,写了《印度思想家的世界观》一书,对印度伦理学的普遍性予以高度评价。施韦泽摘记了一条箴言:“决不可以杀死、虐待、辱骂、折磨、迫害有灵魂的东西、生命。”14 他至为赞叹印度思想所强调的人的伦理行为不仅与同类有关,而且必须与所有生命有关这一原则,他批评欧洲哲学直到今天还在回避伦理要求的无限性问题。

从古老的佛教所提出的不杀生戒,我们可以看出施韦泽敬畏生命原则所蕴含的人类普遍本性。尽管许多人认为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对待一切生命是不可想象的,但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自觉,施韦泽对此表现了乐观的态度,他说:任何新的真理的命运总是受到嘲笑。例如,对于黑人同样是人,他们需要得到人的关怀的看法,就曾被认为是荒谬可笑的。现在,人们认为敬畏任何生命这种理性伦理学的严肃要求太过分了。但终有一天,人们将改变看法。不管需要多长时间,大众终将认识到,漫不经心地牺牲生命违背真正的伦理。普遍伦理对一切生命负有责任。15

(三) “敬畏生命”理念的基础

敬畏一切生命原由何在?“敬畏生命”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施韦泽认为,这就是生命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对其他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

生命存在于相互联结之中,人应当懂得其他生命意志,并与它休戚与共。“原始的伦理产生于人类与其前辈和后裔的天然关系。然而,只要人一成为有理想的生命,他的‘亲属’范围就扩大了。”16“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其他生命来自我们的生命,这一生理学上的事实在精神意义上特别重要。”17作为伦理的生命,人应始终努力成为自觉和慈善的人,力所能及地扬弃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捍卫真正的人道和解救痛苦。施韦泽说:“我们越是观察自然,我们就越清楚地意识到,自然中充满了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秘密,我们与自然中的生命密切相关。人不再能仅仅只为自己活着。我们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不可分割。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我们与宇宙的亲和关系。”18人的生命是依赖于其他生命的,“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19。“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20

对一切生命负责的根本理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作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21。对非人的生命的蔑视最终会导致对人自身的蔑视,世界大战的接连出现就是明证。他指出:“我们必须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宗教在我们这一世纪的精神生命中是否还有力量?我以它的名义和我的名义答道:不!’”22“宗教不再有力量了。其证据在于:战争!”23“人们控制了自然力,并由此成为超人,但同时作为人却陷于深深的不幸之中。因为他不把自然力用于人类的福利,而是用于毁灭人类。”24“我们现在能看到思想贫乏,它低估生命。对于可以用理性力量加以解决的争端,我们却诉诸战争。然而,谁也不会是胜利者。战争毁灭了成百万人,还给成百万无辜的动物带来了痛苦和死亡。为什么?我们还没拥有敬畏什么的最高的理性主义。正因为我们还没有拥有这种伦理,各民族就相互残杀,并使大家陷于恐怖和畏惧之中。”25他批评近代欧洲的世界观的根本错误是“肯定世界、人生和伦理,但并未真正证实它们及其内在联系”26,因此使这个世界成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残酷战场,“生存必须以其他生命为代价,即这生命只有通过毁灭其他生命才能持续下来。”27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不杀生”戒的是终根据也是世界的普遍联系,佛教称其为“缘起性”。作为佛教世界观的基石,“缘起论”主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都具有条件性,都不是绝对和永恒的存在。人的存在也是如此,他有赖于种种因缘,因此对其他生命和大自然的尊重,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人类中心”,否定对自己的执著,强调在万法的关系中把握人自身。

尊重一切生命是佛教徒的戒律要求,也是施韦泽的美好理念,但怎样才能将其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呢?施韦泽的方法是人的良知的期待,佛教则创造出生命轮回学说予人以警策和威慑。佛教认为,人和畜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如果行善止恶,来世就可以继续做人,甚至超越轮回,脱离苦海,涅槃成佛;人如果作恶,来世则可能成为畜生。因此当你残害其他生命的时候,你就为来世被残害播下了种子;当你对着猪肉大块朵颐的时候,你吃的可能是前世你父母的肉。这一对来世的设定和因果报应的描述,对于信徒的日常行为有极大的约束力,是佛教落实“不杀生”的生命观的重要理由。

生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这就是施韦泽敬畏生命与佛教不杀生的理论基础。

(四) 生命的价值序列

敬畏一切生命是美好的理念,但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人不可能对一切生命都同等对待,为了人的生存,人常常要消灭一些生命。是否应区分生命的价值序列呢?

施韦泽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28。在生活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种区分尺度完全是主观的。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存在着没有价值的生命,压迫他、以至完全毁灭他是允许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昆虫和一个原始部落可能都被看作是没有价值的生命。但真正伦理的人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神圣的,即使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低于他的生命。

施韦泽同时看到,人们经常遇到为拯救某一生命而必须牺牲其他生命的两难境遇。“由于受制于神秘的残酷的命运,我们大家都处于这样的境地:为了保持我们自己的生命,必须以牺牲其他生命为代价,即由于伤害、毁灭生命而不断犯下罪过。”29如何指导这类行为呢?他说:必须意识到对牺牲于己手的生命负有责任。他举例说:“过去无法治愈的令人痛苦的昏睡病,现在已有了能挽救其患者生命生的药品。但是,每当我用显微镜观察昏睡病的病原体时,我始终在想,为了挽救其他生命,我只得消灭这种生命。”30

这种“自责”对于“敬畏一切生命”的原则是一种妥协。施韦泽由此认识到,不杀生不是目的本身,它必须从属于更高的目标,这就是“人道”、“爱”和“同情”。敬畏生命本身就包含这些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31对生命尊重的根据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才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基于伦理本性,我们始终试图尽可能地摆脱这种必然性。我们渴望能坚持人道并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32。人的目标应当是追求价值的完美。在非洲,面对铺地而来的蚂蚁、狂犬、蚊子,人出于正当防卫必须消灭一些生命,但人必须意识到,尽管蚂蚁有罪,但他仍然对其负有责任,这对人的未来,对他的道德标准决不是无足轻重的。否则,人一旦认为自己有权利限制和毁灭别的生命,他总有一天会走到毁灭与自己类似的生命或自我毁灭的地步。

在2000余年的历史中,佛教同样面临着对“不杀生”戒的权变问题。佛教同样认为,不杀生并不是目的,而是培养慈悲意识的手段,这从佛教对素食理由的阐述中可以证明。《大乘入楞伽经》卷6指出:“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33《梵网经》说:“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34素食的理由是不杀生,最终是培养慈悲佛性种子。施韦泽也认识到了佛教不杀生拥有更高的目的,但他的分析是不准确的。他认为“印度思想对动物的同情是不完整的。它只要求人不杀生和不伤生,却不要求人用行动去帮助生命。”35不杀生戒律并非出自对动物的同情,而是产生于“不行动”的普遍原则,“印度否定世界和人生的世界观建立了这一原则,教士们则试图在否定世界中实现它”36。同许多欧洲人一样,施韦泽理解佛教的基本品格是“否定世界和人生”,是“不行动”,这是误读。佛教强调“中道”,简单地用“否定”和“不”概括是不恰当的,特别是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更是明确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主张发慈悲心,立大誓愿,在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中,勇猛精进,实现众生的解脱。“不杀生”戒的深层依据是慈悲心的培养,而不是被动的“不行动”原则。

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和谐是人类存在的条件。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地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施韦泽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理念,契合了时机,这是他获得崇高声誉的社会背景。施韦泽所面临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消失,相反在某些方面不在不断加深着,因此以施韦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与佛教观念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敬畏生命”是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性的本质。透过佛教“不杀生”戒与“敬畏生命”的相近理路,我们也应体会佛教乃至东方文化的当代价值。

正如施韦泽所言,“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37。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38,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提供新的思想基础。施韦泽对中国古代伦理给予极高评价,并强调它与西方伦理学相互促进的可能与必要。他说:“中国和印度的伦理学原则上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我们也确信,我们现在在言论和行动中为实现人对动物责任所做的一切,也有其重要性。”39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中国伦理学对施韦泽的学说及影响缺少了解,更谈不上回应,这一缺陷应当改变。

——载自魏德东《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兼与佛教“不杀生”戒比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147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