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游黄山后记》教案
【时间:2009/4/14 】 【来源:外研社网站 】 【作者: 外研社】 【已经浏览8037 次】

一、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游黄山后记》,了解徐霞客在游记创作方面的艺术特点和写作方法。

2.       分析《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二、学习要点

1. 分析并掌握作者在黄山的游览顺序:江村—汤口-汤寺-黄泥冈-石门-天都-莲花-炼丹台-玉屏诸峰-狮子林-丞相原-九龙潭。

2. 分析作者对松、泉、云、石等黄山景物的描写特点。

3. 分析作者游记的写作风格和文字特点。

三、作者生平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学者钱谦益称赞说“徐霞客千古奇人”,这是对霞客评价的点睛之笔。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年)至48岁(1633年)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年)至54岁(1639年)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年)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年)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四、作者作品

徐霞客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他的著作流传至今的有《徐霞客游记》及诗作38首。《溯江纪源》(一作《江源考》)原载《江阴县志》,也被后人收入《徐霞客游记》。他的著作目录散见于《徐霞客游记》中的还有不少,如《复刘愚公书》、《白石山精舍引》、《南宣楼记》等,但绝大部分已散佚。近年发现的有《致陈继儒书》,见《陈眉公先生集》。另有《山中逸趣跋》,系据霞客篆文手迹刻印,现藏云南省博物馆。

徐霞客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名山游记成为写景的佳作,被古今的游记选本多次收入。记麻叶洞探险、湘江遇盗、南宁与静闻诀别、鸡足山顾仆逃跑诸篇,情节生动,层次跌宕,描写细腻,情深意切,是叙事性散文的名篇。《随笔二则》、《近腾诸彝说略》等专篇,揭露大胆,议论中肯,切中时弊,成为他的议论文的代表作。《江源考》、《盘江考》逻辑性强,结构谨严,是考证文章的典型。“我欲倒骑玉龙背,峰巅群鹤共翩翩。”霞客的诗是他高洁人格的化身,当时即以“词意高妙,备极诸长”,受到黄道周等名家的赞赏。

五、创作背景

    徐霞客第一次游黄山,正值天寒地冻之时,大雪纷飞,浓雾迷漫,因道路难行,未能尽兴饱览黄山的雄姿秀色,特别是像天都峰、莲花峰、文殊院这些胜地,都未能登临游赏。前人说:“不到天都峰,等于一场空。”“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这对徐霞客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两年后,即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他游罢庐山,兴不可遏,从旧路再上黄山。这次重游,使徐霞客获得审美、求知、探险三方面的满足,也使世人看到了关于黄山最富于激情又最忠实于自然的描写。据清闵麟嗣所编的《黄山志》,有人问徐霞客:“先生游迹遍及四海,以为何处景物最奇?”徐霞客答道:“溥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几句话,辗转流传,成为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虽然徐霞客未能实现在黄山度过晚年的心愿,但他用绚丽的彩笔,展现了一个无比瑰丽的自然王国,引人入胜,令人神往。黄山能凌驾五岳,享誉天下,徐霞客功不可没。

六、课文讲解

1. 课文朗读

2. 课文翻译及分析

    《游黄山后记》采用的是日记体,是徐霞客第二次游览黄山时的旅途记录。本次次序

然地记叙了游历黄山前后四天的行程。这篇文章与其他山水游记重在借境抒情或托物喻理不

同,准确、客观的描写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

这篇黄山游记主要记叙了作者登天都峰、莲花峰的经历和所见胜景,整个文章神采飞扬,文字优美精致,清新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是一篇朗读佳作。

其记与前一篇不同。他不但细致地叙写了自己爬山历险的具体过程,而且满怀激情地描绘了山顶所见奇景,在天都峰,他对雾气出没的氤氲景致,对古松曲直挺拔之状都做了刻画。对莲花峰之景重在描绘其独高众山,独出诸峰,人登其上则欢舞欲狂的情状。该游记语言精练而又恣肆自如,加之作者心情舒畅,故而整个文章神采飞扬,充满色彩感,实为难得佳作。

   《游黄山后记》记叙了作者前后四天的游览行程,本文是日记体,因此可以按照作者的游览时间和游览顺序分析课文。

 江村—汤口-汤寺-黄泥冈-石门-天都-莲花-炼丹台-玉屏诸峰-狮子林-丞相

  (初三)(初四)                       (初五)                        (初六)

原-九龙潭。

 

初三:

    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初三 我们一行离开白岳山榔梅庵,到了桃源桥,从小桥右面而下,山路异常陡峭,这就是上次游黄山时所走的路。往前走七十里,夜宿在江村。
[
分析]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徐霞客第一次游黄山,正值天寒地冻之时,大学纷飞,浓雾弥漫,因道路南行,未能尽兴包揽黄山的雄姿秀色,特别是像天都峰、莲花峰、文殊院这些胜地,都未能登临游赏。所以文中说“旧向黄山路也”。

   

初四

九月初四这天。(动身行走)十五里到汤口。(又走)五里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这时)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渐渐地露出来了,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前次(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再往北上,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伸,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使它畅通,高悬的地方就树起梯子连接。向下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色缤纷,灿烂得像图画,像锦绣。因此想到黄山算得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而有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未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

[分析]

   (1) 描写山峰的文字: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

    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2)此段还描写了作者游览黄山的艰难险阻,作者凭着坚毅的、勇往无前的精神才能看到秀丽的风景。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着植梯接之。

3)词语注释:

     胁:侧面,旁边。

     岐:同“歧”,岔路。

     级:台阶,在这里名次活用作动词,凿出台阶。

     通:使动用法,使之畅通。

 

这时仆人们都因路险阻隔,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向上攀登;可是一路上奇丽的景色,不觉又吸引着我一人走上去了。已经登上山头,见一个小寺庙,檐角翘起,像小鸟张开翅膀似的立在那儿,这就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地方。(它)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后倚的是玉屏风,两峰秀丽的景色,(好像)都可以伸手揽取。四周环顾,奇峰错落地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实在是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如果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遇见云游的和尚澄源来了,(我们)游兴很浓。时间已过正午,仆人们也刚刚赶到。(我们)站在寺庙前面,(望着)两峰指指点点。庵中和尚说:“天都峰虽近,可是无路可通,莲花峰可登,路却又太远。(看来)只好就近处望望天都峰,明天再登莲花峰顶吧。”我不同意,决意游天都峰。(便)带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峡谷小路下来。到天都峰侧,从那被山溪冲下来的乱石上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上去。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的地方就越过石块,石崖侧削的地方就攀缘石壁。每到手脚没有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我)。常常想到上山既然这样困难,下山更不知怎么办了?最后还是不管那些。经过多次艰险,终于到达峰顶。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像一堵墙壁耸起好像有几十丈高,澄源在它的旁边寻找,发现有石级,就拉着我登上去。(到那一看)万千峰峦,无不躬身下伏,只有莲花峰能和它抗衡罢了。这时浓雾忽起忽散,每来一阵,就对面不见人。远望莲花诸峰,多半隐在雾中。独自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前面,雾就飘到我后面去了;我走到右边,雾就从左边出来了。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拨纵横交错的;柏树虽然大枝干粗如手臂,(可是)都平贴在石上,好象苔藓似的。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下望群峰,有时露出来像碧绿的山尖,有时被雾淹没了像一片银海;再远眺山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一番天地啊。天色渐晚,于是就把双脚伸向前边,手向后按着地面,坐着往下滑;到极危险的地方,澄源肩手并用,把我接下去。过了险处,下到山坳,已经夜色笼罩了。又从峡谷中经过栈道上山,(回到)文殊院留宿。

[分析]

这篇游记,第一次向世人全面、生动描述了攀登天都峰的艰难、以及站在峰顶所见的不同寻常的奇观,从此以后,徐霞客的名字就和黄山、和天都峰仅仅联系在一起。天都峰为黄山第一险峰,横空突兀,卓尔不群,雄深盘礴,气象峥嵘。登上天都峰,极目云天,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有登峰造极之感。

1)黄山的险:天都峰是一座金字塔形状的险峰,既令人神往,也使人望而生畏。《黄山图经》写天都峰,有“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攀登天都峰,要比蜀道更加艰难。徐霞客也在根本无路的情况下,历经“手足无可着处”的险境。由于无路可走,下山竟比上山更加艰难,必须先将脚伸到前面,手向后撑在地上,坐着向下滑行,好不容易脱离险境。

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2)黄山的奇:奇,是徐霞客对黄山最深刻的整体印象,他重游黄山,上山不久,就被那“一路奇景”不知不觉地吸引过去,从而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在日记中作了更具体的描述。在这片短短的游记中,“奇”字屡见不鲜,不仅峰奇石奇,松奇云奇,

    奇峰: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至此,焉知其奇若此?

    奇松: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奇雾: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3)词语注释:

    翼然:……然,像……的样子;翼然,像张开的鸟翅的样子。

    蛇行而上:像蛇一样行走,向上攀登。“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壁起:“壁”,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耸起。

    独莲花与抗:耳,语气词,表示肯定。

 

初五

  初五,天刚亮,从天都峰山坳中向北而下二里路,这里石壁深邃。在它下面的莲花洞恰好和前面沟壑的石笋相对峙,山坳里异常幽静。告别澄源,下山来到前面的岔道旁,便向莲花峰走去。一路上沿着危崖绝壁往西走,经过多次上而复下,在将要下百步云梯时,有路可直上莲花峰。既登之后却找不见石级,心生疑虑,就又下来了。隔峰有位和尚高声喊道:“这正是登莲花峰之路!”于是从石坡侧面穿过石隙,山路狭小而险峻,峰顶上全是巨石鼎峙对立着,中间空荡荡如同房屋。从当中层层石级直登而上,石阶到了尽头,洞也开始转弯,曲折离奇,犹如上下在楼阁中,几乎忘记它是高耸屹立于天外。约略走了一里路,见一茅屋,靠在石隙之中。正在犹豫不决想再往上登陟时,只见刚才高呼指路的和尚来了。和尚号凌虚,在这里盖了一间茅庵。于是和他挽着手臂登上了峰顶。顶上有块崖石,悬空二丈,凌虚搬来梯子爬上去,山巅上非常空旷。环顾四周,天空一片碧蓝,即使天都峰也仿佛低着头了。因为此峰居黄山之中,独立高耸于诸峰之上,四面岩壁环绕耸立,遇到朝阳升起、天气晴朗之时,层层峰峦映射出鲜艳的色彩,令人欣喜狂叫,简直翩翩欲舞。

    [分析]

这段详细描写了作者攀登莲花峰的详细路线和经过,并且凭借敏锐的观察发现莲花峰是黄山中的最高峰,纠正了以往人们一直以为天都峰是黄山最高峰的错误认识。以上说明了徐霞客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求证精神。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大量的行记。行记的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具体,可信度高,记录出行的过程、时间、地点、路线,确凿在案,多以见闻取胜,文字质朴,但一般比较简略。徐霞客的此篇黄山游记,既保留了行记的优良传统,又突出了山水游记的文学特色。从行程的概述进为每日有记,也从简略进为繁密,内容洋洋大观,使读者不但增长了见识,还引导读者去欣赏优美的风光。

1)作者攀登莲花峰的详细路线及攀登的艰难:

     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

     既徙而磴绝,疑而复下。

2)词语注释:

     岈然:山谷深邃的样子

     把臂:手臂握着手臂

 

  在峰顶呆了很久,才返回茅庵。凌虚和尚端出粥来款待,我喝了一钵盂。于是下到岔道旁,过大悲顶,登上天门。再走约三里路,到达炼丹台。沿着台口而下,观览玉屏风、三海门等山峰,尽是从深谷中如削壁一般拔地而起。那炼丹台一冈垂立于丛山之间,丝毫没有奇异峻拔之感。只是俯视翠微峰背面,山坞中峰峦交错耸立,上下周围交相映衬,非在此不能尽览山色之奇妙。返回经过平天矼,下后海,步入智空和尚主持的佛寺,向他告别。走了三里路,下狮子林,往石笋走去,到了昔日曾登览过的尖峰之上,背靠松树而坐。俯瞰山坞中,峰石回环簇聚,满眼尽是如锦似绣的景色,才觉得庐山、石门山,或只具备黄山的某一体态,或缺少黄山的某一方面,不如黄山这样宏博富丽。观看了很久,才登上接引崖。往下看山坞中,觉得阴森森的别有一种奇趣。再回到冈上尖峰旁,脚踩着滑动的石块,手拉着荆棘野草,顺着山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山峰互相遮蔽,无法一眼望到尽头。太阳下山了,才返回狮子林。

[分析]

在这段,作者游览了炼丹台和狮子林,描绘了黄山如锦似绣的美丽景色,发出庐山、石门山都远远不及黄山宏博富丽的感叹。

词语注释:

啜:吃、喝

一冈中垂:山脊之一在耸立的群峰中低垂

藻缋:光彩华美


  初六日 告别霞光和尚,从山坑向丞相原方向而下。走了七里路,来到白沙岭。霞光和尚又随后到来。因为我想观览牌楼石,他担心白沙庵无人引路,所以追赶来做向导。于是一齐登上白沙岭,霞光指着岭右侧对面的山坡,有丛生的山石屹立着,下边分开而上边合拢,说那就是牌楼石。我想越过山坑,沿山涧上行,然后直趋而下。霞光说:“荆棘遮迷,山路阻绝,必定无法通行。如果从山坑直下丞相原,就无需再上此岭;要是想从仙灯洞前往,不如就从这里向东去。”我听从他的意见,沿着岭脊而行。白沙岭横亘天都、莲花两峰北面,极其狭窄,路旁简直连一只脚也无法容纳。南北两面尽是高山峻岭夹立相映。到了白沙岭尽头再往北而下,仰望右侧山峰上的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像是二个和尚。下到山坑中,越山涧而上,共四里路,登上仙灯洞。洞口朝南,正对着天都峰的北面。和尚修筑栈道于洞外,而洞内依然那样广阔深邃,保持着天然的情趣。再朝南往下走三里路,过丞相原,不过是山间一块狭窄的平地而已。有座佛寺修建得颇为整齐,环顾四周,无甚奇特之处,终于没有入内。再向南沿着半山腰走了五里路,逐渐下山,忽听见山涧传来喧闹的泉水声。泉水从山石间分九级下泻,每一级下面都有又深又碧的水潭,就是所谓九龙潭。黄山除此潭之外,没有别的悬流飞瀑。再下山走五里路,经苦竹滩,转向沿着太平县的路,往东北方向走去。

[分析]

这段详细描写了作者来到白沙岭,观览牌楼石、九龙潭的经过。其中,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景物,如:

仰瞻右峰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二僧也。

词语注释:

造:至,到……去

刊:削除,失掉

 

3. 课文难点讨论

以描绘大自然为己任的《徐霞客游记》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真、细、活、热四个字。它不是文人雅士的矫揉造作,无虚拟之词,无雕饰之痕,具有朴素的语言,清新流畅的文笔,以真切、质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给游记出了难题,《徐霞客游记》正是以全面描述复杂的自然环境取胜。他长于用工笔画的细腻手法,对大自然进行详尽的摹写。山重水复、丘岭起伏的变化,在霞客笔下变得条理分明,分寸适度,他用文字清楚地表述了近人用航测地貌图才能表达清楚的各种地理要素复杂的空间关系,霞客也注意在文章剪裁上下功夫,因此虽然描述细致,却并不显得庞杂繁冗。不得不重复的游程,记述时则各有详略,互为补充,使读者不感到重复累赘;有时详述复杂地形以后,又殿以概括的交代,以便形成完整的概念;一些戏剧性强的情节,则预埋伏笔,先牵住读者。

徐霞客善用拟人拟物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比喻,使高山、怪石、幽洞、清风、流水都具有了生命,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霞客善用“然”字作词尾状物,使所描绘的景物形象突出;常用四字一句的段落写景,中夹骈偶对句;也常使用叠字,使文章增加了铿锵的音律,富有诗的韵味;有时还适当穿插对话,或清脆的鹤鸣,轰崖倒峡的瀑声,呼啸的松涛,空谷的回响,用音响点缀画幅。霞客笔下的风景具有动态,读者犹如置身画幅中,与山灵呼应,亲睹形骸,声气相通。霞客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把炽热的感情倾泻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也灌注到《游记》的字里行间,他不是引导人们去寻觅避世的仙山琼阁,而是向读者介绍人间的锦绣山河。

4. 相关评论

    清初学者潘:“ 余览往昔诸名人游记,验诸目睹身经,知其皆尝一脔,披一节,略涉门庭,鲜窥阃奥,及读《徐霞客游记》而后逊谢弗如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一段十分中肯的评述:“自古名山大泽,秩祀所先,但以表望封圻,未闻品题名胜。逮典午而后,游迹始盛。六朝文士,无不托兴登临,史册所载,若谢灵运《居名山志》、《游名山志》之类,撰述日繁,然未有累牍连篇,都为一集者。弘祖耽奇嗜僻,刻意远游,既锐于搜寻,尤工于摹写,游记之夥,遂莫过于斯编。”

七、练习

1. 选择题

1)下面哪个字在本文中是异体字。

        A.         B.       C.        D.

        答案:B

2)下面哪句中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A. 陡者级之     B. 断者架木通之     C. 四顾奇峰错列      D. 挟予以登

        答案:B

3)下面哪句话中有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A.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B. 惟瞰翠微之背     

C. 石块丛起则历块    

D. 石崖侧削则援崖

答案:A

     2. 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莲花与抗耳。

         答案:万峰无不下伏

    (2)独上天都,予至其前,___________________;予越其右,______________。

         答案:则雾徙于后;则雾出于左

    (3)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坞幽然

3. 翻译题

1)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巡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答案: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像一堵墙壁耸起好像有几十丈高,澄源在它的旁边寻找,发现有石级,就拉着我登上去。

2)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峰,俱秀出天半。

     答案: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

4. 简答题

1)分析《游黄山后记》的艺术特色。

     答案:见“课文分析”。

2)举例说明《游黄山后记》的写作特点。

     答案: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实感;写景状物,力求精细,常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远较前人游记细致入微;词汇丰富,敏于创制;绝不因袭套语,落入窠臼;写景时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同时注意表现人的主观感觉;通过丰富的描绘手段,使游记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

八、研习与思考

1.试将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转换的文字标示出,体会作者在写作时严谨的逻辑条理。

      答:本文按时间分段,段首即为时间词;本文主要游历路线在“评析”第二段已列出。

  2.松、泉、云、石是黄山四绝,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描写的?

      答:参见课本“评析”第二段。可再从文中摘出莲花峰写景之语与之对比。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在清初画坛上,有一批长期深入黄山、师法黄山、表现黄的画家群体,宣城人梅清即是其中的一位杰出者,后人将梅清与梅庚、梅翀、石涛、戴本孝等称为“黄山画派”。
  清代的画坛大致可以分为“正统派”与“非正统派”两大类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正统与非正统,不是指他们之间绘画水平的高下,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沿袭了固有的旧说,另外从当时画坛现状来看,也确实有这么两块阵营。事实上对后人影响巨大的恰恰是“非正统派”的画家们。“正统派”画家在朝者多,以“四王”为其代表。而“非正统派”的画家则在野的多,如石涛、八大、龚贤、郑旼等,他们大多具有遗民思想,欣赏倪瓒冷逸的画风,善于师法造化,更强调自我表现意识,标榜个性,梅清在这些方面,也堪称具有代表性。
  梅清原名士义,后改今名。字渊公,亦作远公,号瞿山、敬亭山农。安徽宣城人。梅清出身名门望族,自称“尚在孺子时,束发功书史”,“咏歌余,间作墨画”。(《天延阁册后诗》)清世祖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此后四次北上会试,均以不第告终,再加之家道中落,“屏迹稼园,郁郁无所处”,遂放弃仕途,全身心寄情诗画,两游黄山、七浴汤泉,沉湎于山水之间,探幽览胜、诗画遣兴。
  梅清擅画山水,在师法方面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还是可以从他的画上看出师法元代王蒙的痕迹。他受从兄梅喆和同乡徐敦的影响,对黄公望、倪瓒、吴镇以及明代的沈周也很倾仰。曾自述“临摹百家祗顷刻,点染万品随生成”,他曾有“为泽翁仿各家山水册页”,共仿历代十二家笔意,虽名曰仿,实则大多还是自家面貌为主。他还有一方闲章“不薄今人爱古人”,从此也可看出梅清对传统继承和学习的态度。石涛曾居宣城敬亭山近十载,梅清与之相交甚融洽,二人画风也有点类似,早期石涛还受过梅清的影响,但后来是梅清受石涛的影响更大一些。
  梅清画黄山,自谓“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者黄山矣”,后人认为梅清山水“得黄山之影”,评价还是能搔到痒处的。这是梅清观察写生、探索实践得来的结果。黄山山峰劈地摩天,气象万千,奇松怪石千姿百态,烟云缥缈翻飞,变化莫测,湖、瀑、溪、潭,争奇斗艳,他山之胜,黄山莫不兼而有之,有创造性的画家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绘画的笔墨语言,梅清似更多的在魂丽清奇、宁静淡寂以及多变的云海和郁郁葱葱的苍松方面着力,他的绘画风格意境空灵清远,用笔俊秀灵动,墨法苍浑。小幅册页多枯笔细劲,皴法多用牛毛、解索,卷曲飘逸,轻墨淡色,不染俗尘,清雅宜人;大幅气势逼人,笔墨简练浑厚,构图流畅生动,并具有运动感。梅清擅于画松,根据画面需要,或繁或简,别具风韵。如“黄山松谷图”,山峦起伏,松树层层深入,云雾飘渺其间,观之良久,似可闻阵阵松涛。而“黄山胜景图”册之“绕龙松”造形奇特,笔墨简疏,要言不繁。王士祯曾题诗云“谁能画松兼画龙,鳞而爪鬣行虚空;谁能画松如画石,石骨荦确松蒙茸”。并评梅清“画山水入神品、画松入能品”。
  梅清传世作品有《黄山十九景图》册、《黄山图》册、《黄山炼丹台图》轴、《西海千峰图》等,分别库藏于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等处。梅清还著有《天延阁集》、《梅氏诗略》。

十、延伸阅读

     作者创作的游记非常丰富,《游天台山日记》也是非常著名一篇。全文如下:

    

游天台山日记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同意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低洼处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 饭后,雨始止。遂越潦积水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 晨起,果日光烨烨原指火燃极旺,此指日炽,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甃塞堆砌填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限制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满足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门坎,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级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意指攀住树枝爬上高岩,莲舟不能从。暝色夜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 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以下坠,雷轰河隤,此处指河水奔流迅猛,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阁。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声音响亮而清远,亦山中一清响也。是日,余欲向桐柏宫,觅琼台、双阙,路多迷津,遂谋向国清。国清去万年四十里,中过龙王堂。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及下数重,势犹未止,始悟华顶之高,去天非远!日暮,入国清,与云峰相见,如遇故知,与商探奇次第。云峰言:“名胜无如两岩,虽远,可以骑行。先两岩而后步至桃源,抵桐柏,则翠城、赤城,可一览收矣。”
  初五日 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索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周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草木茂盛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入寺。饭后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岩顶上,对之清光溢壁。
  初六日 凌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阔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岩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下耳。还饭僧舍,觅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脚,逼身而过,神魄为动,自寒岩十五里至步头,从小路向桃源。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已废,土人茫无知者。随云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堕,竟无宿处,乃复问至坪头潭。潭去步头仅二十里,今从小路,返迂回三十余里。宿。信桃源误人也。
  初七日 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口渐夹狭窄,有馆曰桃花坞。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鸣玉涧。涧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簇拥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出饭馆中,循坞山洼东南行,越两岭,寻所谓“琼台”、“双阙”,竟无知者。去数里,访知在山顶。与云峰循路攀援,始达其巅。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双阙所夹而环者,即为琼台。台三面绝壁,后转即连双阙。余在对阙,日暮不及复登,然胜风景已一日尽矣。遂下山,从赤城后还国清,凡三十里。
  初八日 离国清,从山后五里登赤城。赤城山顶圆壁特起,望之如城,而石色微赤。岩穴为僧舍凌杂,尽掩天趣。所谓玉京洞、金钱池、洗肠井,俱无甚奇。

   

说明:与《游黄山后记》相比,这篇游记具有如下特点: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此为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时间是公元1613年,在公元1632年他又再次游览并另作一记。
  该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该记基本上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从此篇我们可以看出徐霞客游记的基本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85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