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教案
【时间:2009/4/14 】 【来源:外研社网站 】 【作者: 外研社】 【已经浏览7600 次】

 

一、教学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情节、主题。

2.了解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司马光:字君实,宋代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国君,其在位时期使得赵国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胡服;骑射
2.内容提示

本文介绍了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赵武灵王与重臣公子成之间的争论展开,主要通过两方面的言论表现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三、作者生平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死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其父司马池是个进士,官至三司副使、天章阁待制。据传他为官清廉正直。他在光山(今属河南)知县任上,其妻聂氏生下了第二子,因取名光。司马光六岁开始诵读经书,七岁开始听讲《左氏春秋》(即《左传》),用功诵读,深思明辨。他后来知识渊博,著述宏富,并非偶然。他二十岁考中进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开始编写《通鉴》。神宗初年为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从此住在洛阳。他六任冗官,致力于编写《通鉴》。元丰七年(1084),完成《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还有《通鉴目录》三十卷、《通鉴考异》三十卷。此书呈上之后,他获得奖谕之诏,并迁资政殿学士。

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病死,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由太皇太后高氏摄政。高氏不满王安石新法,欲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司马光这时也振奋活跃起来,连上奏疏,要求废弃新法。上下一拍即合。于是高氏起用司马光和吕公著、文彦博等原被压抑的反新法的老臣。司马光于是年五月当上了门下侍郎,又于元祐元年(1086)闰二月进为尚书左仆射,在政治上有了一定权力。他在执政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同道的支持下,大行其志,废弃新法不遗余力。同时,他仍然注意于史学,推荐黄庭坚与范祖禹、司马康同校《通鉴》,还编了《稽古录》一书。他因多年用功写书而体质衰弱,“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又因近年为废除新法而带病视事,以至心劳力竭,终于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日去世,终年68岁。在此前几个月,王安石于四月六日病卒,终年66岁。政坛上两颗放射不同光芒的巨星同年陨落。王氏失意于前,谢世于前;司马氏得志于后,逝世于后,似乎后者命定了历史性的胜局。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据《宋史·司马光传》记载,司马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自少至老,语未尝妄”;“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生活俭朴,“恶衣菲食以终其身”。他写作认真,字迹工整,著作很多。《宋史·文艺志》著录有三十七种,虽因日长时久有所散佚,到了清代中期,《四库全书总目》仍著录有十六种,其中当以《资治通鉴》为代表作。

编写《资治通鉴》这样的巨著,决非司马光一人所能胜任。司马光是主编,还有三名助编。他选请来的三名助编是,刘恕(字道原,10321078)、刘攽(字贡父,10231089)、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10411098)。司马光选择这三人参加编写工作,既是因为他们政治观点和态度基本上一致,在当时都不赞成王这石变法,企图通过编写史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又考虑到他们每个人都学有专长或有志于史学。刘恕对几千年的史事了如指掌,刘攽精于汉代历史,范祖禹年轻而有干劲,专治唐代历史。他们掌握了当时官府和私家的图书资料,除采用《史记》至《新五代史》十九种正史外,还参考了杂史、奏议、笔记、文集等三百多种。

2.重点作品

     《资治通鉴》简介

自从司马迁作《史记》以后,多少年来没有人敢继续再写这样一部贯串古今的通史,只有班固汉书以下那些断代史,仅仅保存着《史记》部分的形式,至于《史记》的贯串精神却失去了。就连形式也是勉强凑合,不甚适用的。因为《史记》有它自己的观点,它可以成一家之言,班固以下的史家,往往只能作刻板文章,不能发挥相体裁衣的妙用。所以读史的人大都感觉史书的繁重琐碎,没有头绪,没有重点、没有脉络层次,认为难以掌握。东汉末年,荀悦拿汉书的资料重行拆散,改编成汉纪一书,由八十万字缩八万字,这纔有了用编年体编成可供普通人阅读的一部书,然而内容限于西汉一朝,而且所采取的材料未免过于狭隘。

编年体的史书,有一点是确实胜过《史记》、《汉书》的。这就是:叙起事来按着史事的发展层次、如同影片一般,一幕一幕映了出来,使读者可以有比较明晰的观感。特别是汉以后的史实,情事复杂,头绪纷繁,即使司马迁来编这部通史,恐怕用《史记》的办法也行不通。一直到了宋朝,时在公元一○六六年至一○八四年,才由司马光着手来完成这种新的著作,这就是在史学上放出异彩的《资治通鉴》。

《通鉴》所包括的时代,从战国初期开始,一直到五代末年,按年叙事,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往上去是和《左传》相衔接的,因为左传最后一段叙智伯的事,而通鉴从魏、赵、韩初命为诸侯叙起,也正是智氏被灭的结果。虽然中间还差七十几年,事实却是一贯下来的。所以也可以说《通鉴》是继《左传》而起的一部重要史籍。

这部著作是汇合当时第一流史学家的智慧能力,费十九年不断努力的光阴而完成的。成书以后,又经许多学者钻研讨论,给后来读史的人不少便利。上面所说编年史的要求,从此可以满足了。

五、创作背景

赵武灵王改革

赵国东北同东胡相接,北面同匈奴相邻,西北又同林胡和楼烦接壤。这些都是游牧部族,他们经常以骑兵侵扰赵国,破坏赵国边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为加强边防,公元前三○七年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鈎,戴着插有貂尾或鸟羽的武冠,穿皮靴,藉以发展骑兵,训练在马上射箭的作战技术。虽然这场改革侧重于军事方面,实际上就是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时肥义等大臣是改革的支持者,贵族公子成、赵文、赵燕等人是反对者。公子成认为不该“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赵文认为“衣服有常,礼之制也”;赵造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俗而动”。赵武灵王驳斥了这些谬论,说:“理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战略策·赵策二》)。后来赵在攻取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之后,把它改为“骑邑”,用来训练骑兵,牛赞又出来反对,声称“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赵武灵王当即加以驳斥,指出“古今异利,远近异用”,“今重甲修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战国策·赵策二》)。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是逐步推广的,先是以身作则,推广于家族中和朝廷上,再推广到官府中和军队中。赵武灵王严厉驳斥了贵族中原有守旧的思想,从而提倡革新进取的政策。胡服是胡人便于骑射的服装,推行胡服是为了学习胡人骑射的战斗技术,从而增强赵国的兵力。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是亲自带头集中精力来进行的,是有计划而亲自逐步贯彻的。他不但攻取中山和攻略胡地,藉此扩大领土,而且使这些游牧部族服从;并且收编了林胡和楼烦的骑兵,藉以增强兵力,使赵国从此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之一。

公元前三○七年赵攻中山到房子(今河北高邑西),次年攻中山到宁葭(河北石家庄西北),西略胡地到榆中,“林胡王献马”,由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榆中在秦上郡之北,北河以南,今陕西榆林以北地区,原为林胡游牧地区,因有广大的榆柳之林而得名,林胡这个部族就因游居在榆中而得名。“林胡王献马”,就是表示从此归属于赵国。“代相赵固主胡”,就是从此由赵固兼管这个林胡部族,“致其兵”就是收编林胡的军队。公元前三○五年赵大举攻中山,由武灵王亲率右、左、中三军,并由牛翦率车骑,赵希统率林胡和代的军队,会合于曲阳(今河北曲阳西北),向北攻到恒山的华阳,向南攻到石邑、封龙(今石家庄西南)、鄗(今高邑东)等地。次年攻取了榆中以北黄河上游河宗氏和休溷诸貉之地,设置了九原郡和云中郡。“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命将军、大夫、適(嫡)子、戍吏皆貉服”(《水经·河水注》引《纪年》魏襄王十七年,《今本竹书纪年》“戍”改作“代”,“貉”改作“貂”)。因为这一带居住民是貉族,因而穿貉服。貉服和胡服大概是大同小异的。公元前三○三年又攻中山,攘地北至燕,西至云中、九原。公元前二九七年赵武灵王巡行新得之地,“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就是收编了楼烦的军队。次年中山灭亡,迁其君于虏施(今陕西榆林南)。赵武灵王不但推行了胡服骑射,攻取得大片胡地和中山土地,而且收编了林胡和楼烦的军队,因而军事力量大为加强。

六、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时代转变为骑战时代的重要一页,并且对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服饰制度的演变、思想文化的变革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段历史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有记载,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写得更加生动具体,故事情节性强,成为后世传诵的名篇佳作。

本文是从《资治通鉴》中节选而来,所以文章的开头并没有多少事件的背景,请参考上文的创作背景详细了解一下。文章先从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谈起,对赵武灵王带兵打仗的踪迹描述了一下,从这些地名来看,主要是从东北打到北方,再到西北,这一片地方主要在河北、山西、内蒙、陕西一带,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时被称作“胡地”。赵武灵王应该是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认识到了胡服骑射的战斗力,坚定了改革的决心。第一自然段等于是交待了胡服骑射在实践方面的由来。

第二自然段是整个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通过赵武灵王及其使者与王叔公子成之间的论战展开。课文的大部分都是对话,且富含感情色彩,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赵武灵王的形象是一个智慧的有谋略的君王形象,他为了推行改革,先把公关对象放在了大臣之首王叔公子成身上,他认为“从政先信于贵”,所以先从尊贵的王叔入手,想先说服他,以为国人提供一个示范。但是他又是很讲究策略的,他并没有直接去找公子成,而是先派使者去探听公子成的看法,等掌握了公子成的意图之后,他才亲自登门拜访,用过去先王受过的耻辱来激励公子成,使得公子成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计谋深沉、雄才大略的君王形象。此外,本文采取的对话体是古代历史散文经常采取的一种形式,常常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互相论辩,在正反两方面的叙述中,阐明事情的由来、利害以及各种不同势力的立场,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的作用。

2.译文:

赵武灵王向北攻占中山国的土地,到了房子一带,接着到了代地,又往北到了很远的地方,往西到了黄河,登上黄华山的山顶。武灵王与大臣肥义商量把胡人的服装和骑射技术教给百姓,他说:“愚蠢的人所嘲笑的东西,贤明的人反而注意它。即使所有的世人都笑话我,胡人的土地、中山国,我一定要占有它们!”于是就改穿胡服。

国人都不想穿胡服,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称病不上朝。武灵王派人请他说:“一个家庭要听从父母亲的话,一个国家要听从君主的话。现在寡人命令改易胡服而叔叔您不穿,我恐怕天下人都会议论这件事。治理国家需要纲常,要以有利于人民为本;处理政事要有规矩,政令畅通才是上策。推崇德政要先从老百姓开始,而推行政令则先要取信于地位尊贵的人,所以希望百姓能仰慕叔叔您的大义而成就改易胡服的大功。”公子成向使者拜了两拜,行稽首之礼说:“臣听说中原是圣贤教化之地、礼乐盛行的地方,远方的国家都来观摩学习,蛮夷民族都来效仿。现在大王想要舍弃这些而学习远方的服饰,变更古代的做法,背弃国人的民意,臣希望大王再深思熟虑一下!”使者把公子成的话带回去报告给武灵王。武灵王亲自去请公子成,说:“我们国家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和东胡、西面有楼烦、秦国、韩国的边界。现在没有骑兵弓箭的准备,那靠什么来保卫国土?前些年中山国依靠齐国的强大军队,侵略我国的国土,俘虏我国的国民,放水围困鄗城;如果不是社稷的神灵保佑,则鄗城几乎守不住,逝去的先王以此为耻辱。所以寡人改易服骑射,是想预备边境的危机,报复中山国的怨仇。而叔叔您顺应中原的习俗,厌恶变更服装的名声,却忘记了鄗城战事辱,这不是寡人所希望的。”公子成听从了命令,于是武灵王就赐给他胡服。第二天公子成穿着胡服上朝。于是才开始推行胡服令,而招募士兵从事骑射。

3.课文难点讨论

从文章中能看出赵武灵王这个人的哪些特点,请讨论。

答案要点:执着坚定;有创新意识;讲求实用;富有谋略;有政治进取心。

4.相关评论

《资治通鉴》的优点和缺点

《资治通鉴》本身的优点可以约举如下:

毫无疑义,《资治通鉴》用编年的方法叙述,可以使人一目了然于史事的发展。但是编年体很容易形成流水账簿式,这点流弊,作者也预料到而且极力避免了。他的心目中本来是以左传为模范的,左传的记事虽然按年排列,可是每遇大事发生,一定要清清楚楚交代前因后果,使读者知道每一事件都不是突然发生、孑然孤立的。特别在政权分裂的时代,彼此之间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件史事固然要知道它的首尾,一个时代也要知道同时各处所发生的情况,这是要在编写的时候极力运用匠心,然后才能表达出来的。此其一。

编年体虽然注重的是史事,但若不明白制度的沿革和它实际运用的情况,还是不能深入了解这些史事的。在史记的各书和汉书的各志中,都有这项极重要的数据,这本不是编年记事所能包括的,但《资治通鉴》却能很扼要地容纳在内。此其二。

正史中还包含大部分的传记文学,特别是史记,次之是汉书,通过细致生动的刻画,将史事的内容更逼真地烘托出来。《资治通鉴》虽然是编年体,可是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是从不忽略的。并且还曾经利用各种数据来补充。此其三。

正史固然可靠的成分较多,然而当时人的记载,为正史所不收的,也仍有它各别的价值。特别是唐末、五代的官修正史不能认为完全,因此当时的别史杂史以及其它私人著作,《资治通鉴》都很广泛而且很慎重地加以运用。就以史记的数据来说,有时仍觉得不很充实,例如《乐毅传》就未免过于简略,《资治通鉴》将秦、汉人的传说补充进去不少。据《通考》引高氏《纬略》说,《资治通鉴》所采正史以外杂史诸书凡三百二十二家。其实正史之中,还有像王沈《魏书》、韦昭《吴书》之类是现在已佚而不全的,从此可见《资治通鉴》采摭的宏富,为从来所未有。此其四。

宋人修史,往往喜欢在文字上卖弄。《新五代史》以“书法”自矜,《新唐书》好妄改旧文,反致不通,都曾为后人所讥笑。即以《资治通鉴》所奉为榘范的《左传》而论,诚然文章是很好的了,但也有些若隐若现、奇峰突兀的地方,不够明白爽利,读者非细心不能体会。《资治通鉴》却是替读者着想的,叙事只是平平实实,清清楚楚,虽然大体上仍保存原来的语气和文体。至于前后映带勾勒,却比旧史更为分明。当时剪裁衬帖的工夫的确非常细密谨慎,正如一个巧妙的成衣匠,将一件破烂的衣服,重新修整一番,便焕然改观,穿起来既美观又适体。又如部伍不整的军队,一经名将手里加以号令部署,就变成精神百倍。编年史而兼具文学性,不得不推《资治通鉴》了。此其五。

向来史书所载文章,多半只限于奏议之类,次之则为其人所特别擅长而可以代表其身世的词赋。《史记》创了这种格式,附录的文章有时未免反多于事实。《资治通鉴》于有关系的大文章,所录常较正史本传更多。至于纯文学,尽管传诵古今,却都从略。而其它能反映一时风俗意识的,即使很零碎,也都从史书以外搜来,例如吕才序葬书、聂夷中咏新谷之类。可见司马光手眼所到,既远大而且该传。此其六。

宋朝人很喜欢持正闰之论,一定要说某一朝是正统的,某一朝是僭伪的。于是对于刘备,一定要算他继承汉统,对于曹操却恨不得不承认他的政权。司马光虽然也极讲究纲常名教,他对于这一点,持论却比较明达。还有,前史好讲符瑞以及神异怪诞的谬说,《资治通鉴》对此几乎全部削去,这也是司马光卓识之一,因此为历史扫除了不少的迷信色彩。此其七。

《资治通鉴》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的。

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主观见解过于浓厚。司马光当宋神宗变法之际,代表着保守势力;和王安石立于反对地位,他的保守意识非常强烈,所以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中,一贯设法表现所谓王道政治的主张。任何激进的改革、进步的措施、积极的事业,总是不以为然的,在字里行间,往往流露他的这种意识。这一点在胡三省的自序中也曾经提到。就战国时代而论,在商鞅变法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两件事中,主张改革的言论甚多,有几处重要的都被司马光删去。总而言之,司马光是拥护君权的,是主张维持现状的,主要目的在规劝君主不要变法,不要生事,只要用有德的人,不要用有才的人,这是他一生的偏见。

另外一点是过于轻视文人,这一点前人也已经指出,《日知录》载李因笃的话说:像屈原这样重要的人,居然一字不提。而且关于谏止怀王的话,只采《战国策》归于昭睢,而不采《史记》归于屈原。杜甫的地位也不为不重要,假如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诗在王叔文口中念诵过,连姓名也不能在《资治通鉴》中发现。顾炎武却替司马光辩护,认为《资治通鉴》本来是“资治”,的何暇录及文人?固然文人可以不录,但是明明与政治有重要关系的,如何可以凭主观一概加以排斥呢?

批评《资治通鉴》的话,最早出于刘恕的儿子刘义仲。他提出八点,最重要的有下列五点:(一) 个人的事迹无关政治的,《资治通鉴》照例不载,如独载薛包、茅容的事迹,屈原反而不载。(二) 荀子、孟子书中的话既然被采録,这两个人的事迹却不备载。(三) 不书符瑞而书高祖斩蛇。(四) 不书褒贬过分之事而载荀淑比黄宪于颜回的话。(五) 不书传疑之事,而载魏冯太后鸩杀显祖。这足见《资治通鉴》问世以后,已经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在南宋一朝,纠正《资治通鉴》的,据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书中,有洪迈《容斋随笔》及王应麟《困学纪闻》两种。到了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订正《资治通鉴》及胡注错误的有数十条之多。但这些还都并不是专门替《资治通鉴》作补救工夫的。

真正够得上作《资治通鉴》及胡注功臣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反而不显,在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中有一篇《严衍传》,据说严氏是万历时嘉定的一个诸生。他认为“温公著书,意在资治。故朝章国政述之独详,而家乘世谱纪之或略;其于人也,显荣者多而遗逸则略,方正者多而节侠或略,丈夫者多而妇女则略。”于是援引正史及他书以补之,或补为正文,或补为分注。而分注之中又包含三种:一是补充事实的附录,一是补充考异的备考,一是补充胡注的补注。严氏有个同志谈允厚帮了他不少的忙,谈氏又指出《资治通鉴》的毛病有下列几点:一是有首无尾,二是有尾无首,三是一事两次记载,四是一人误分作两人,五是两人误合作一人,六是因叙述不明而颠倒事实,七是月日的错误。至于胡注的最大错误在于没有看出《资治通鉴》的误字脱字,而任意为之解说。他这种锐利的批评,虽古人复起,恐怕也无词以对。

严氏的原稿因为卷帙太繁,刊行不易,沉埋了多少年,不能问世。道光中张敦仁氏想了一个简便的办法,专取所补正的各条抽出,并且加以压缩单行,而不附在《资治通鉴》原文之内。这部书就名为《通鉴补正略》。虽然对于严氏也不为无功,但是严氏原著的精神面目未免有了损失。嘉、道中江南的名史学家李兆洛氏对于严氏原著之不能刊行极为惋惜,后来虽有江夏童氏将严著全部摆印成书,武进盛氏继之刊板行世。然而始终流传得不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一件可惜的事。

如果将严著细细探讨,就知道读《资治通鉴》而无严著辅助,仍然存在着很多缺点。严氏之补通鉴,并不是矜奇炫博而广搜《资治通鉴》以外的数据来充实其内容。他的用意是将《资治通鉴》所不应遗漏而遗漏的地方指出,根据原资料补充完整。往往虽只补一二字,若与《资治通鉴》原文相对勘,就知道《资治通鉴》原文不是有误字,就是有脱字,或虽无脱误而意义不完整。这些往往是在读《资治通鉴》时所不及觉察的。在钱大昕氏的《严衍传》里举出《资治通鉴》的严重缺点,有些的确不能诿过于传写传刻之误而实在是由于编书时之率臆妄改。尤其是卷一百七十三一例:周宣帝问郑译曰:“我脚杖痕谁所为也?”译曰:“事由乌丸轨、宇文孝伯。”因言轨捋须事。本来句读应该是这样的,而胡三省误以宇文孝伯属下句读,因而造成可疑的事实。在这里不但行文有欠妥之处,胡氏又不加详察而曲为之说,更不能不承认应当有一部细心纠正的书。

总之,《资治通鉴》所采用的旧史,经过剪裁以后,有本不误而误改的,有本误而未改的,有意义不明至今还或为疑问的。不但胡氏未经一一看出,即后人专治通鉴之学者也并不能发觉解决这些问题。

七、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属于编年体通史的是(  )
     A.《史记》          B. 《汉书》
     C.《资治通鉴》      D. 《三国志》
         答案:C
  (2)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是(  )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司马相如     D. 司马懿
         答案:B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叙事的。

     A. 对话         B. 议论
     C. 铺陈         D. 对比

     答案:A

2.填空题

1)“侵暴吾地,系累吾民”中“系累”的意思是(  )
     答案:捆绑或俘虏
  (2)“制国有常,利民为本”的“常”的意思是(  )
     答案:纲常
  (3)课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    )。

     答案:《资治通鉴》

3.简答题

结合课文,简要介绍一下赵武灵王为了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所采取的策略。

答案要点:抓住朝中要臣公子成为突破点,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八、研习与思考

1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

  答:公子成的理由:中原大同为礼乐中心,不能效法蛮夷之道,否则人心不服。

  赵武灵王的理由:(1)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2)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3)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

  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1)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2)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言之有理。

2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变革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然而历史却一次次地证明没有冲突的变革,便没有文明的前进与发展。北魏孝文帝迁都汉化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异曲同工,一个是主张胡族向汉人学习,一个是主张汉族向胡人学习,前后相映成趣,都遭到了巨大的困难,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资治通鉴》对魏孝文帝迁都汉化也有详细的记载,阅读下列文字,谈谈孝文帝是怎样让大臣们听从他的主张的。

(齐明帝建武元年[494]二月)壬寅,魏主北巡;癸卯,济河;三月,壬申,至平城。使群臣更论迁都利害,各言其志。燕州刺史穆罴曰:今四方未定,未宜迁都。且征伐无马,将何以克?帝曰:厩牧在代,何患无马!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尚书于果曰:臣非以代地为胜伊、洛之美也。但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平阳公丕曰:迁都大事,当迅之卜筮。帝曰:昔周、邵圣贤,乃能卜宅。今无其人,卜之何益!且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黄帝卜而龟焦,天老曰,黄帝从之。然则至人之知未然,审于龟矣。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昭成皇帝更营盛乐,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何为独不得迁乎!群臣不敢复言。

……

魏主欲变易旧风,(十一月)壬寅,诏禁士民胡服。国人多不悦。(卷一百三十九)

(建武二年五月)甲午,魏太子冠于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谓曰:“卿等欲朕远追商、周,为欲不及汉、晋邪?”咸阳王禧对曰:“群臣愿陛下度越前王耳。”帝曰:“然则当变风易俗,当因循守故邪?”对曰:“愿圣政日新。”帝曰:“为止于一身,为欲传之子孙邪?”对曰:“愿传之百世!”帝曰:“然则必当改作,卿等不得违也。”对曰:“上令下从,其谁敢违!”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王公卿士以为然不?”对曰:“实如圣旨。”帝曰:“朕尝与李冲论此,冲曰:‘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冲之此言,其罪当死!”因顾冲曰:“卿负社稷,当令御史牵下!”冲免冠顿首谢。又责留守之官曰:“昨望见女犹服夹领小袖,卿等何为不遵前诏!”皆谢罪。帝曰:“朕言非是,卿等当庭争。如何入则顺旨,退则不从乎!”六月,己亥,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卷一百四十)

 答:第一步,说服尚书于果和平阳公两位要臣,讲明治国不应墨守陈规,也不能诉诸迷信。第二步,在朝廷上,当众问明群臣意见;采用严厉的措施,命令全国上下坚决执行,违者治罪。

孝文帝也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这是最主要的;其次,他能抓住主要官员进行劝说,讲明道理;对一般臣民,则采用严厉的惩罚制度,迫令执行。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电视剧《东周列国·战国篇》之《赵武灵王》(13

主演:刘威 郭涛

十、延伸阅读

石凌虚《三晋历史人物》(节选)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都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其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时人称赵为四战之国,其形势之险恶可以想见。赵武灵王即位前,赵的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二、三等小国中山国的侵扰。赵武灵王即位后,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18年中,赵屡败于秦、魏,除损兵折将,国力大衰外,还不得不忍辱割地。林胡、楼烦也乘此机会,连年向赵发动军事掠夺,赵国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以振兴日渐衰弱的赵国。他客观地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认真研究了壮大赵国力量的办法,以超凡的才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削除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进而继承先祖赵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诸胡”的事业,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因为笨重的战车只宜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必须学习诸胡的长处,壮大自己,才能免于被动挨打。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时,只有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在普遍以中原正统和华夏礼乐文化自负的氛围中,他敢于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而取法胡人的服饰习俗,足见他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气魄宏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由于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难外,朝廷内的抵触情绪也很大。以公子成、赵文、赵造、周绍等人为代表的贵族官僚,抱着“循法无过,修礼无邪”的传统观念,拒绝胡服骑射。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意穿戴胡服,怨言四起。在这样巨大的阻力面前,赵武灵王没有灰心,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代表赵国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加上赵武灵正采取说服教育,自上而下逐步推广的措施,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胡服骑射初期,赵武灵王攻占了原阳(分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黑水河南岸),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一处良好的天然牧场,也是训练骑兵的理想场所,加上这里的人民素有骑射的习尚,容易取得成功,于是,此地便成了胡服骑射的试点。《战国策》注云:“武灵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者,盖始教一邑,然后行于境内。”这种在原阳取得经验后,推行全国的办法,保证了改革的最后胜利。

至于赵武灵工的胡服骑射是在赵全国普遍推行,还是仅局限于北方边地的将土,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是在举国上下军民中普遍实行的。”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更接近历史本身。

赵武灵正在推行胡服骑射的过程中,通过在全国,特别是在北方近胡地区人民中招募善于骑射的人,改组部分步兵为骑兵;收编边地游牧族的胡骑等途径,迅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并通过在代地经营胡马和迫使林胡王献马等渠道,获得了大批良马,为骑兵部队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随着军事改革的发展,赵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得到加强,多年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之一变:赵于东北攻灭了“心腹之患”中山国,西北打败了林胡、楼烦。赵国一跃而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其军事力量并影响到武灵王死后的若干年,以致在大国“纵约”瓦解,各国献地事秦之时,赵尚能屡败秦军,威慑匈奴。

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楼烦后,在北方东起无穷之门(今河北张家口外),向西沿阴山直到高阙塞(今内蒙古五原西北黄河东流处)修筑长城,置军戍守,并实行进步的民族和睦政策,使边地免除了胡骑的侵扰,保护了边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巩固了北方边疆,加强了局部统一,为后来秦汉统一北方边疆奠定了基础。赵武灵王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雁门、代三郡,解放内地依附于吏大夫的奴隶,让他们充实九原等地,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开发了广大边地。

胡服骑射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时,它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赵武灵王变胡服是出于骑射的客观要求,但事实上,胡服不仅只适应于作战的需要,它比中原原来的衣冠更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当时楚、齐两国已有人效法外,汉代即已成为官定武服;北朝以降,文武官员皆着胡服,后来一般百姓,甚至妇女、儿童也逐渐穿上胡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

赵武灵王倡导的习骑射对于此后中国的战争与交通也有很大的影响。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与交通皆用马车,马只是驾车的,不作为骑乘。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曲礼上》疏云:“古人不骑马,故经但记正典无言骑者。今言骑者,当是周末时礼。”赵武灵王推行的习骑射,推动了整个中原骑射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由车战的时代进入骑战时代,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随着骑射的发展,马便逐渐用于骑乘,大大加强了各地区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各地间,尤其是中原汉族与边地各少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此我们可以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导致了中原华夏族与北方游牧族的文化融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赵武灵王在以绝对优势稳定了北方局势后,便不再满足于完成最初提出的目标,而是把主攻目标移到中原,以图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他已经意识到,当时具有统一实力的只有秦、赵两家,秦是他的真正对手。于是他于二十七年(前 299年),勇敢地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主动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而自号为“主父”。他从繁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统率他亲手缔造的骑兵,准备从河套一带南下袭秦。为了稳中求胜,赵武灵王冒着很大的危险,化装成使者入秦,窥审秦王态势,侦察关中地形,认真研究袭秦战略。

正当赵主父雄心勃勃之时,赵国内部发生了政变。由于他在立赵何为王之后,仍在长子赵章与次子赵何谁为继承王位的问题上,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惠文王四年(前296年),他又欲分赵为二,封赵何于赵,为赵王,封赵章于代,为代王。正当他犹豫未决之时,政变发生了。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四年,公子章“作乱”,先杀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败公子章。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害怕主父秋后算账,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赵主父就是这样在内讧中死去。

赵主父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功过,赵国礼臣上谥号“武灵王”。蔡邕《独断》释云:古代“尅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这含义可谓当时人对主父的评价。

任何历史人物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赵武灵王也不例外。他侧重于军事上的改革,却淡化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在处理王位问题上,感情用事,优柔寡断,酿成了内讧,削弱了国力。尽管如此。他仍不失为一代英才。赵武灵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改革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66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