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司马迁《韩信破赵之战》教案
【时间:2009/4/13 】 【来源:外研社 】 【作者: 全军院校统编教材•大学语文】 【已经浏览5684 次】

  一、教学目的
  1.较系统了解《史记》及其著作者司马迁的概况
  2.熟悉韩信破赵的战例,体验其灵活运用兵法的作战艺术
  3.了解古籍中用字和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基本知识

  二、《史记》简介
    1. 集先秦、汉初之大成的历史著作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抬出年间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面记叙了上古至汉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社会发展状况。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2.创立了新的史书编纂体例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记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各史例目异同”条)
  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概括记叙各时期历史大事。
  世家:分述“辅拂(弼)股肱”之臣及重要历史人物事迹。
  列传: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
  表: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关于天文、历法 、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
  3.强烈的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司马迁虽然身为史官,但他的秉笔和前后史官都不一样,他不是完全站在官方的立场来写官方之史,不是奉君命而修一代国史
   “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汉书》)
  4.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⑴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⑵叙事简明生动,系统清晰,生动活泼,文笔绚烂,尤其是富有戏剧性场景的描写,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
  ⑶语言朴素简炼、通俗流畅,既疏缓从容、庄谐有致,又富于变化,历来被奉为中国“古文”的最高成就。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

    三、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其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1.学经游历时期。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2.郎中时期。30岁时为郎中,多次随驾西巡,曾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南,安抚巴蜀少数民族,设置五郡。
  3.太史令时期。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4.中书令时期。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约死于公元前90年,死因不明。

  四、解题
  本文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淮阴(今江苏淮阴东南)人,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初投项羽,因不受重用,后归刘邦,拜为大将,楚汉战争中,他率军攻魏,克代,破赵,收燕,灭楚,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了显赫的战功。
  韩信初封为齐王、后徙为楚王,又贬为淮阴侯,最后以谋反罪被杀,灭三族。破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204年,韩信和张耳去攻打赵国,只带有3万没受过严格训练的军队,而赵国陈余的部队却号称20万。在兵力、地势、后勤供应等均处于极为不利的形势下,韩信出奇制胜,打败赵军,使楚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刘邦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五、讲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叙述了战前态势,韩信乘胜远袭赵国,兵少粮缺;赵成安君拘泥兵法,弃用良策
           韩 信                  赵
         锋不可挡          广武君   绝其辎重   深沟高垒   坚营勿与战
         以兵数万          成安君   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去国远斗          不听广武君策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记叙韩信破赵过程及战术                         
          韩 信                                          赵
      伏兵监视待命   从闲道萆山而望赵军
      背水设阵       背水陈                          望见而大笑
      诱敌出营       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开壁击之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空壁争汉鼓旗
      奇兵袭营       候赵空壁逐利 驰入赵壁           兵遂乱,遁走
      前后夹击       汉兵夹击                        大破虏赵军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
  韩信收广武君,战后评议
    师事之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背水阵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非得素抚循士大夫也
    显示了韩信根据具体情况活用兵法灵活用兵的高超作战艺术
    全文通过韩信破赵的典型战例,显示了韩信灵活用兵的高超用兵艺术,体现了其根据战场态势活用兵法的用兵原则。

  六、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戏(戯),通“麾”
     能,通“乃”
     罢(罷),通“疲”
     祥,通“佯”
     乡(鄉),通“向”
     复
    2.古今字
       禽,同“擒”
       陈,同“阵”
    3.词的使动用法
       深沟高垒
       坚营勿与战
       空壁逐我
       开入之
       驱市人而战之
    4.名词作状语
       师事之
       鼓行出井陉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048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