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第八单元 组织与结构
【时间:2009/3/28 】 【来源:复旦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5219 次】

一、单元教学思路
   组织与结构是一篇文章的表述条理和次序,它的有序与否,完整与否,是否具有、或者具有多大程度的独特性和条理性,是情感和思想表述是否明晰、精确的关键,是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的基础。
   如果说立意与构思是文章的内在意蕴与脉络,那么,组织与结构就是它的外在体现;前者是写作实践中所经历和展开的思维过程,后者是思维的结果,是立意与构思在行文中所留下的痕迹,所经过的表达路线。
   组织与结构的方式根本上是根据写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所表达对象而定,并没有一律的定式,文章表达思路的开合顺逆、抑扬虚实、断续呼应等等,都有各自的作用,其表达效果也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单元所选取的5篇作品,不仅文体各异,在文章的总体组织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方式。张中行的《命运》是一篇议论文,它的论述结构依照思辨的逻辑进行组织;陈从周的《园日涉以成趣》是一篇说明文,它的主要结构方式是以中国园林特点的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列,则同样是一种逻辑结构。王蒙的短篇小说《春之声》采用人物心理活动的结构方式,这对于小说这种通常以故事事件的发生次序依次展开的叙事文体而言,是比较特殊的例子;而汪曾祺的散文《葡萄月令》,是依托一年十二个月时间循序,分别叙述各个节令葡萄的生长状况和通常的伺弄方式及其情景,来组织文章的结构。
二、单元课程目录
  命运                                                       张中行
  葡萄月令                                                   汪曾祺
  园日涉以成趣                                               陈从周
  春之声                                                     王  蒙
  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                                       陈丹青


第一课/命运/张中行

一、教学思路提示
  以命运这么大的问题做题目,怎么展开论述呢?
  文章的组织和结构方式是从“不信”开始,经过严格的质疑,引出因果律之不可不信,然后又对因果律提出质疑,发现人生观中的逻辑两难,最后以人生的睿智,跳出这一怪圈,提出实践论的积极的人生主张。以平实的语言,体现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如此,文章通过对命运问题的追问和探究,揭示了生命的特点和状态,提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对待所谓的命运。在知和行之间,作者强调知行结合,不得偏废。他告诉我们:既要以逻辑的方式去思考和探究命运是什么?有没有命运?同时又不能为这种知识的追求所限制和困扰,而丧失行动的方向和勇气。
二、作者背景资料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著名学者、散文家。著有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另有学术著作《文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有8卷本《张中行作品选》行世。曾主编多种中学通用语文教材。《顺生论》是作者谈论人生哲学的著作。书稿酝酿于20世纪50年代,几经补写修改,最终完成于1992年5月,整个成书过程约40年之久。本书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礼记·中庸》)的现代版。作者易古人的“率性”为“顺生”,阐发对“怎样活才好”的种种人生见解。他以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湛的人文知识,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梳理为三个方面的60个问题,古今沟通、中外比较,条分缕析,推本溯源,娓娓道来,使全书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人生思索中,开人眼界、启人胸襟。
三、练习题提示
  1.作者到底信不信命运之说?对待命运的态度是什么?
  提示:作者采取了非常辨证的态度,严格按照逻辑推演和常识的对照,承认因果律和自由意志都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进而跳出定命论与人定胜天之间的逻辑矛盾,把认识论问题转变为实践论问题,把命运“是什么”的问题变成“该怎么做”的问题。既然逻辑上不能解决,便从躬行即生活角度寻找可行之道:假定主观实践可以突入因果顺序,同时又借助于因果律。最后导出人生总处于两歧之间,逻辑无法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但我们必须选择一条路向前走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朴实的,却是经过严格的思辨和人生历练而得出。
  2.分析本篇的行文线索,体会作者的逻辑推演过程。
  提示:本文从“不信”开始,经过严格的质疑,引出因果律之不可不信,然后又对因果律提出质疑,发现人生观中的逻辑两难,最后以人生的睿智,跳出这一怪圈,提出实践论的积极的人生主张。以平实的语言,体现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如此,文章通过对命运问题的追问和探究,揭示了生命的特点和状态,提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对待所谓的命运。在知和行之间,作者强调知行结合,不得偏废。他告诉我们:既要以逻辑的方式去思考和探究命运是什么?有没有命运?同时又不能为这种知识的追求所限制和困扰,而丧失行动的方向和勇气。

第二课/葡萄月令/汪曾祺

一、教学思路提示
  《葡萄月令》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结构和内容紧密相关。这种“苦心经营的随便”的结构,看似信手随意,实则非常严谨,非一般功力的人所能达到。
  所谓月令,是指每月的气候与物候。从本文的题目看,即是按月份次序讲述关于葡萄的生长状况,文章也确实如题目一样,一副流水账的架势,但读下来却不仅有趣,而且时时被作者的情感、语调和发现而感动。这篇散文,融天文时令、博物、文史和农学的知识、学问与实践经验为一体,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描写,没有人为的雕饰,只是用普通的话语,谈每月怎么侍弄葡萄,聊葡萄的掌故,描述劳动场景,娓娓道来,态度亲切。
二、作者背景资料
  汪曾祺江苏省高邮县人,当代著名作家。1939年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学生。20岁起发表作品,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任教,后任职北京历史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职于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京剧团等部门。1979年以来发表的《受戒》和《大淖记事》等佳作,甚为瞩目。有《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5卷行世。
三、练习题提示
  1.作者以葡萄在一年十二月里的生长过程组织文章的结构,对表达文章的主旨有什么好处?
  提示:《葡萄月令》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结构和内容紧密相关。谈每月怎么侍弄葡萄,聊葡萄的掌故,描述劳动场景,娓娓道来,态度亲切。体现出一种平实、朴素、洁净的美,但也不乏其深沉。
  2.文章在客观的记述中透露出作者怎样的主观情感和体验?
  提示:本文虽然按照月令记事。似乎作者的主观情感难以体现,实际上在按时间顺序的记事中,隐含了作者对人们辛勤劳动赞美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而这种爱一点也没有张扬,却是那么真挚。


第三课/园日涉以成趣/陈从周

一、教学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园日涉以成趣”一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意思是说,每天在园子里流连往返,自然就会兴味盎然。
  作者不断地在造园、游园和评园之间变换角度,又随意地拈出一个个名园作为例子,概括介绍了中国园林艺术所遵循的原则与成法,换个角度说,也就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了。结构上看似松散随意,其实是别有用心。你若仔细研读,会发现作者是围绕中国园林艺术的一般特点,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文章的,散漫无序只是它给人的表面印象而已,正因为有这种内在的组织结构在,这种散漫无序反而显得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了。
二、作者背景资料
  陈从周(1918—2000),名郁文,字从周,晚年自号梓翁。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古建筑、古园林专家著有《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绍兴石桥》、《园林谈丛》等。兼工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和昆曲。他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入室弟子,30岁即在上海开办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蜚声海上画坛。他是知名的散文家,著有《书带集》、《春苔集》、《随宜集》、《山湖处处》等著作十多种。他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也是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三、练习题提示
  1.体会作者以中国园林特点的重要性为次序组织文章,同时在造园、游园和评园之间变换视角展开行文的特点。
  提示:文章先是以“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总领中国园林特点,随后从园林的总体风格、向外部的借景、内部的层叠包容、模仿的原则和手法、建筑物布局安排、佳峰珍石以及园林与文学的关系等方面,一一道来,最后向读者发出“游园当及时”的邀约,平易亲切。作者不断地在造园、游园和评园之间变换角度,又随意地拈出一个个名园作为例子,概括介绍了中国园林艺术所遵循的原则与成法,换个角度说,也就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了。文章在结构上看似松散随意,其实是别有用心。你若仔细研读,会发现作者是围绕中国园林艺术的一般特点,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文章的,散漫无序只是它给人的表面印象而已,正因为有这种内在的组织结构在,这种散漫无序反而显得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了。
  2.如果要你著文描述某一个具体园林的特点,可以设想有哪些组织结构方式?
  提示:此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知识积累,进行有层次的论述。具体答案不限。


第四课/春之声/王  蒙

一、教学思路提示
  作品不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而是着力于呈现人物的意识流动,使文本以意识流动为线索,呈放射状结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呈放射状的线条,而所有线条又都以主人公的当时当地此情此景下的心理为端点。
  小说借鉴了西方“意识流”的表现手法,特别采用了最能体现“意识流”手法特点的自由联想手段,如第二自然段由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所引起一连串的联想,这些联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只是在某一点上相似或相关。如此,通过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以一个端点出发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生活面,并使各种生活现象之间产生一系列强烈的对比,又在对比中反映时代转机的主题。
二、作者背景资料
  王蒙(1934—),当代著名作家,19岁即写出长篇小说《青春万岁》,20来岁时因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被打成右派,后被贬到新疆16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及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和大量散文随笔,有10卷本《王蒙文集》行世。《春之声》是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复出文坛后的短篇代表作之一,曾被评论者作为中国作家借鉴意识流小说的一个典型。
三、练习题提示
  1.设想以时间的自然延续为线索叙述本篇的故事,并对比两种叙述方式的各自特点和阅读效果。
  提示:作品按照时间顺序以及不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对小说的表现张力来说有很大的不同,也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无所谓孰优孰劣,而是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2.这种以意识流动为叙事线索的结构方式,除了手法的新奇之外,还有什么功能?
 提示:本文运用意识流手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呈放射状的线条,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并使各种生活现象之间产生一系列强烈的对比,又在对比中反映时代转机的主题。


第五课/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陈丹青

一、教学思路提示
  文章标题是一个提问,正文就以答问的方式展开思路。
  文章开头申明问题是好问题,但因为不知道如何回答,无奈只好描述一番油画的工具和动作特点,然后说不知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为何也画起了油画。
  接下来则从现代中国人在文化娱乐、衣食住行、体育、兵器、礼仪、语言交际等方面展开联想,但都提出质疑而没有答案,提出的问题又都围绕着一个意思,即为什么中国人放弃了延续久远的传统方式,而采用了外国人,主要是西方人的那种方式?答案照例都是“不知道”。不仅如此,而且还带出一连串的问题来。
  经这样的观察和提问,我们不仅发现,与我们的古人相比,自己生活中许多习焉不察的东西,原来已经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而且进而意识到,这些问题其实的确无法问答,或者根本没有答案,甚至问题本身就是荒谬的。而就在这一连串的“不知道”和“为什么”之后,文章的思路有了推进:这些问题与“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这个问题有着某种共同点。
  作者进一步质问,为什么对于那许多变化没有人提出疑问,却要来问“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呢?可见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或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最后再次以“理直气壮地高声回答”:“不知道”三个字作结,颇有当头棒喝的意味,看似蛮横,其实富于机智和启迪意味。
二、作者背景资料
  陈丹青,当代著名画家。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插队农村时开始自习油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以自由画家身份定居美国纽约。2000年回国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现为专业画家。出版有文集《纽约琐记》、《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续集》等。本文选自《退步集》,原刊于《美术观察》2002年第6期,是应杂志编辑关于“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的提问而作。
三、练习题提示
  1.体会本文围绕题目的提问而展开的组织结构。
  提示:参看“学习提示”第二段,文章开头申明问题是好问题,但因为不知道如何回答,无奈只好描述一番油画的工具和动作特点,然后说不知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为何也画起了油画。接下来则从现代中国人在文化娱乐、衣食住行、体育、兵器、礼仪、语言交际等方面展开联想,洋洋洒洒,似漫无边际,但都提出质疑而没有答案,提出的问题又都围绕着一个意思,即为什么中国人放弃了延续久远的传统方式,而采用了外国人,主要是西方人的那种方式?答案照例都是“不知道”。不仅如此,而且还带出一连串的问题来。经这样的观察和提问,我们不仅发现,与我们的古人相比,自己生活中许多习焉不察的东西,原来已经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而且进而意识到,这些问题其实的确无法问答,或者根本没有答案,甚至问题本身就是荒谬的。而就在这一连串的“不知道”和“为什么”之后,文章的思路不知不觉间有了推进:这些问题与“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这个问题有着某种共同点。那么,作者进一步质问,为什么对于那许多变化没有人提出疑问,却要来问“中国人为什么画油画”呢?可见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或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最后再次以“理直气壮地高声回答”:“不知道”三个字作结,颇有当头棒喝的意味,看似蛮横,其实富于机智和启迪意味。
  2.联系本文与张中行的《命运》,讨论现实中还有那些问题其实并没有直接和唯一的答案,甚至问题本身就是虚假的、带有诱导性的,我们如何将辩证的思考作为论述的组织与结构方式。
  提示:此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具体答案不限。

本站链接:

 

第一单元 重新发现母语

第二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一)

第三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二)

第四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三)

第五单元 汉语中的译文(一)

第六单元 汉语中的译文(二)

第七单元 立意与构思

第八单元 组织与结构

第九单元 修辞与风格

第十单元 说话的艺术

第十一单元 日常生活与写作

第十二单元 语文常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22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