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叶润平:企望长期繁荣的冷静思考——大学语文教学相关问题之我见
【时间:2008/12/16 】 【来源: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20 】 【作者: 安徽·蚌埠坦克学院 叶润平】 【已经浏览4745 次】

    [摘要]本文在对大学语文教学历程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简要分析了造成大学语文教学困境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考


    2007年3月教育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公布,经媒体广泛报道,高校形成了新一轮大学语文教学热,这是大学语文界多年努力的结果,将对大学语文教学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一方面,为大学语文来之不易的教学新局面倍感欣慰,另一方面,也为大学语文目前的教学现状深感忧虑。尽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了建议性的要求,一些媒体也大力呼吁,但大学语文教学要最终走出困境,还有待时日。有鉴于此,正确认识大学语文目前的教学困境,准确分析造成教学困境的原因,是大学语文教学步入良性轨道的重要前提。

    一、大学语文教学历程回顾

    用优秀文化传统浸润大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确保其学习母语的兴趣和较强的母语表达能力,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国语文的教育先驱们为此一直在勤勉努力,一些文学大家(如叶圣陶、朱自清、老舍等)都在其教学生涯中,为大学生讲授过“大一国文”,所以,解放前,中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既广受学生欢迎,也较好的实现了课程教学目的。1952年,我国采用前苏联教育模式,高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后,文理科分家,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程从此消失,中断了近三十年,中国大学母语教育经历前所未有的挫折。高考制度恢复以后,面对中国大学生母语表达能力不强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的现实,中国高等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如匡亚明、苏步青等,倡议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其设课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大学生母语表达能力,二是了解优秀传统文化。1978年秋天,南京大学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由于他们的倡议切中时弊,以及作为权威的影响力,当时,中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中国大学语文教学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一个春天。

    随着建国后第一批大学语文倡导者们淡出高教领域,也由于科学教育和外语教育的难以撼动的主导地位,还由于大学语文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短期繁荣之后,大学语文教学又逐渐走向低谷。

    到了二十世纪末,人们对重视科技教育带来不良后果进行了反思,重视人文教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热点。在国内,以华中理工大学前校长杨叔子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高擎人文大旗,倡导人文教育,要求大学生要了解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提高母语表达能力,接受艺术熏陶,培养大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这一宏观教育背景,使走向低谷的大学语文教育,又显出了生机和活力,一些高校又重新重视大学语文课。但也正是宏观教育背景的影响,在大学语文人文教育功能凸现的同时,其他教育功能则被弱化了,大学语文在出现生机的同时,又一次面临多方面的考验。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忧虑。2006年,中央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为此,教育部发起并委托中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合作召开研讨会。研讨会于2006年11月4日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与会者有教育部高教司的负责人、全国大学语文教学权威以及部分高校人文学院和文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负责人等。会议期间,专家围绕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问题、培养目标以及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大家一致呼吁,应该把大学语文当成大学课程里的公共必修课。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的形式,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致函给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接到通知后,各地高校反应强烈,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马上采取行动,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以外的学生必修课。5月10日,《北京晨报》报道:“以前英语不及格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及格也不能毕业。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课。”报道被转载后,大学语文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大学语文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时,对于许多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仍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为,大学语文面临的教学困境依然存在。

    二、对大学语文面临困境的简要分析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缺乏明确性

    如何认识大学语文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有的地位,它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最高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并没有予以明确。从而造成该课程开设的极大随意性。有的学校列为必修课,有的学校列为选修课;有的学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有的学校确定为学分课(学不学不作要求,考试通过就行)。

    课程教学目的也不够明确。许多大学开设本课程的初衷,主要是为语文基础差的理工科学生补课,其课程性质仍然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言层面,即工具性上;也有学校认为大学语文应该着眼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强调其人文性,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还有学校认为“必须改变原有的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性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全面打通文、史、哲、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文化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让广大学生在‘大语文’教学观中充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由于课程定位缺乏明确性,其带来的危害就显而易见,除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极大随意性外,在课程名称和教材名称的选择上,也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有称“大学语文”的,有叫“人文语文”的,甚至还有叫“应用语文”的。这都严重影响了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影响老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课程教学组织缺乏科学性

    1952年以前,各大学都是让本校最好的老师教大学语文,但随着院系调整,文理分家,大学语文取消,这些老师不是到图书馆去工作,就是改行当了秘书。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大学准备恢复大学语文时,突然发现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任教——他们不是去世了,就是年岁已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森华曾经分析了目前全国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一种是设立大学语文教研部(室),专门负责学校的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但大学语文是基础课,很难出科研成果,教师的职称很难得到解决,因此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改行搞专业研究;另一种是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依托中文系各个研究方向的老师轮流讲授,这些教师学有专长,教学水平和效果比较好,但对课程建设缺少全面长远的考虑。

    在如何尊重课程教学的规律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并非像饥食渴饮那样立竿见影。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目前大学语文课要用非常有限的几十个课时来解决学生在中学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有学好的写作能力,还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谈何容易!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组织如何做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除在课程教学本身需要作一些改革外,应该在“课程后”教学上进行有效探索,使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都能够接触到相关教学内容,实现“长流水,不断线”,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缺乏统一性

    一门课程的教材除适应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外,还要准确体现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师生实现有效沟通的媒介,教材对教学绩效的影响无疑非常重要。应该说,经过大学语文界的努力,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出版了像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等卓有建树且影响深远的教材。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高校职称评定过程中成果认定上的实用主义倾向以及学术研究的浮躁心态因素的影响,大学语文教材呈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局面,数量之多,令人惊讶,据某权威图书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有关教学图书有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400种左右。

    大学语文教材数量多,但质量不高,许多编者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特点缺少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构大同小异,无非是选编古今中外文学性范文,加上相关注释和简要导读。而所选的范文与中学语文课本重复较多,有的教材试图避免重复,但苦于名家名作所选空间限制,造成“选名家而非名作”的现象。有的教材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吸引力不够,未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口味的变化,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四)师资缺乏过硬素质

    大学语文课恢复以来,许多教师在较为困难的环境下,兢兢业业工作,默默无闻奉献,为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和课程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大学语文得以延续的关键。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大学语文教师素质不高,确是不争的现实。或不思进取,妄自菲薄,由于自身素质的边缘化导致课程教学的边缘化;或责任意识不强,课程教学敷衍塞责;或学术心态浮躁,把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建立在职称评定的需求上。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先进性

    目前,大学语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教师满足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皮”,常见的教学方式多是以老师串讲为主,跟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所谓的多媒体教学,由于一些语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不够,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操作性不强,影响教学效果。一些学校和出版社出于某种需要,制作了一些多媒体教材或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或设计思想是授课教师的,教育技术手段却留下理工科痕迹。

    三、对造成大学语文教学困境原因的简要分析

    (一)历史的启示

    当我们回顾大学语文的教学历程,不难发现,大学语文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当外力失去作用时,大学语文又面临危机。出现“外力推动——短期繁荣——再陷低谷”的非良性循环。尽管与国家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有关,也说明大学语文工作者在加强课程建设上缺乏应有的魄力,在课程地位的确立上缺乏应有的底气,在课程教学改革上缺乏“有所作为”的思想,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缺乏相应的素质。这是大学语文长期难以摆脱困境的主要症结所在,应该引起深思。

    (二)大环境的影响和小环境的制约

    一是中国高等教育大环境的影响,目前,高等教育界重科技、轻人文,重洋文、轻母语的现象十分严重,母语教育课程普遍得不到重视。二是其它学科(课程)的挤压,在一些院校决策者眼里,重点学科的霸主地位难以撼动,专业课对学生教育作用不可动摇,英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
课在高等教育中的畸形重视,使得大学语文课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三)师资素质不高是关键

    由于教学组织上的问题,确实使大学语文教学很难吸引高水平的师资,因为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一门实践性强、普及型的基础课程,人们一般不认为它有多少学术性。如果一个教师老是教大学语文,在科研上很难有地位,所以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有些学校只好指派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员去教大学语文。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而依托中文系各个学科的老师轮流讲授,授课效果和水平可能会好一些,但老师各讲各的,课程没有相对的稳定性,影响教学质量。针对这种现象,在与教育部高教司沟通后,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准备成立两个大学语文教学培训中心,北方的中心设在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南方中心设在华东师大和南京大学。但愿这一举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四)教材编写和出版的乱象是大学语文困境之源

    针对大学语文教材数量奇多的状况,齐森华教授曾经说“一门课程有这么多的教材,这样的事情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就发生了。”从齐先生话语的无奈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出版的乱象,这是大学语文困境之源。尤其令人忧虑的是,这种乱象,目前,仍然有蔓延之势。东南大学教授王步高呼吁,如果要面向所有大学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教材出版必须有一个准入机制。王先生的话无疑是切中肯綮。笔者认为,不编写出体例合理,深孚众望的教材,大学语文就很难走出困境。


    [作者简介]叶润平(1963-),男,汉族,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副教授,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575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