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鲁春梅:大学语文教学层面探讨
【时间:2008/12/16 】 【来源:航海教育研究 2008.1 】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鲁春梅】 【已经浏览5124 次】

    摘 要:在概述大学语文课程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从工具性、人文教育及审美教育三个层面,探讨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淡化工具性的功能,强化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层面;工具性;人文教育;审美教育

  2006年9月14日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是从国家的层面和文化战略的角度,强调大学生对母语的习得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重要性已然不容置疑。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在哪里?一直以来却众说纷纭。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纲虽然强调了“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但培养目标的表述过于宽泛,只是表达了一种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大学语文课程定位至今仍不够明确。比如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编写说明指出,《大学语文》课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体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课堂,甚至也不能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是程度不同地包含了上述内容,并突出对‘好文章’的引导性、示范性解读”。[1]该教材主编者罗列了语文教育的诸多功能,然而,所谓程度不同地体现上述功能,那么不同在何处?深浅程度如何分派?强化什么功能?淡化什么功能?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说明与探讨。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语文承担着语文教育的工具功能,也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文学修养,提升其人文素质。但是大学语文通常只有40个左右的课时,在这有限的课时里如何承担如此多的任务和功能?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层面的定位问题,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况且,对大学语文定位的认识直接决定着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也决定教师的教学改革方向以及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等相关问题。与中小学语文相比,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哪些功能应该被突出和侧重?哪些功能应当被淡化或者间接体现出来?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进一步厘清。

  一、工具性教育的层面

    “语文”作为学科名称的出现是在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根据叶圣陶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所谓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建科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口头表现为听、说能力,书面表现为读、写能力。这种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是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的体现,也是最基础的功能,它主要体现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母语是终身的课程,尽管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学习,但是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教学层面是不同的,如果说中小学主要解决的是工具层面的听说读写问题,那么大学语文应主要是加强学生对作品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有一种颇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当前大学生写作水平较差,不少大学生甚至连基本的写作都不过关,迫切希望大学语文挑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任。上海学者刘擎在2005年11月2日的《新京报》上撰文《中国大学语文的“紧急状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呼吁社会提高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识,并明确指出,开设大学语文的“一个最为‘实用’、最为‘切近’的理由”是“我们大学生的写作处于一个令人尴尬的‘紧急状态。’”这种声音在社会上具有代表性。

    但是,仔细分析来看,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中小学语文的任务,考虑到有部分学生确实存在写作能力不过关的问题,可以在大一阶段另外开设写作课(“基础写作”或者“应用写作”)作为选修课。大学语文课程一般只有40个课时左右,如要分出时间来介绍各类实用文体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方法,那么基本也就无暇他顾了;如果在作品的讲授中把重点放在作品写作技巧的分析上,或者字、词、句、段的讲解上,那大学语文也就不免会沦入令人生厌的“高四语文”的尴尬境地。况且,写作技能的训练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提起笔来的实际“操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在一次次的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如何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在十分有限的课时中强调对语文技能的补课,把实际的写作操练加在大学语文课程的任务栏中,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大学语文在语文技能方面的提升,只能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学生在大量美文阅读的基础上,去感受语言之美,去体味语言的表现力,从而日积月累,间接达到提高表达能力的目标。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学语文应该淡化工具性的功能,强化人文教育、审美教育的功能。

  二、人文教育层面

    文化的传承,有看得见的知识和技能,也有看不见的智慧、品味和修养,还有对终极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追问与认同。教育着眼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它既要教给人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使人学会面对生活的世界,也要激发人对存在意义的思索,使人学会去面对自己的心灵世界。如果说专业教育是教会人“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那么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人文教育是叫人懂得“为何为生”的道理,前者是学习谋生的技能,后者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从大学教育的课程设计来看,大学语文课与专业课相比,不具有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常被认为是务虚的课程,然而语文课中的诗词曲赋的赏析,名篇名著的评介,虽然看似不能“学以致用”,却能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把大学语文定位在“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则呼应了当前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有待提高和人文精神应该大力弘扬的观点。

    当然,人文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大的方面说,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的责任;从小的方面说,人文素质的培养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它应该是多种人文学科的共同任务。大学语文只是大学人文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体说来,大学语文以历史上的文学精品、文化精品为教学篇章,来学习文化知识和传承人文精神,最终达到提高人文修养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大学语文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首先是让大学生有一个人文修养的跨越,要让他们成为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2]历史上的文学精品与文化精品,凝聚了先辈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宝贵经验,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修养、审美情趣,积淀为深厚的民族精神。大学语文课程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重在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重在去体验其中高尚的理想、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知晓相关的人文常识,固然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但大学语文不应上成文化概论之类的课程,否则决非大学语文的核心教育目标。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和关怀之情,换言之,人文精神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主要涉及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种种问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意识以及“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等,无一不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目前通行的教材中,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和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重点突出了大学语文人文性的特点,贯穿了人文精神传承与塑造的指导思想。徐中玉先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的教学重心,应当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因而教材在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散篇集成方式,采取了按照文本主题词加文选的模式,一个单元涉及一个专题或者主题,全书分为12个单元,分别是以民为天、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记游和论学品艺。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以人类普适价值为参照,旨在唤起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浓厚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该教材以16个关键词立章形成单元,这16个主题词是:大学之魂;青春在呼号;仁爱,天地最美;爱是难的;向往自由;寻找良知;星空让人敬畏;乡愁与家园;为了忘却的记忆;英雄并非神话;坚忍的山峦;希望的红帆;审视自我;反讽与幽默;诗意的栖居;回归大自然。每一个主题词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指向有利于大学生的“精神成人维度”。

  三、审美教育层面

    大学语文是在审美教育中渗透着人文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完全由“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或者将“大学语文”上成“大学文学”都不太适宜。

    大学语文具有自身的特质和规定性。大学语文始终不能离开“语文”的学科性质,大学语文只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过分地跑马占地、无限地扩大课程的领域,最终也只会消泯学科特定的界限,也就会模糊大学语文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必要区分。“将大学语文扩展为文史哲法经美艺,放而不收,博而不约,就失去了自己的本色。犹如攻城略地,占他地而失本土,把根据地丢了,而别的领地是不能长久占领的。”[3]大学语文的选文应该是既博又约的,即以文学精品为主,辅之以少量的文化精品。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就体现了这种理念。主编者除了选择大量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学作品外,又有各种不同的文化文本,比如演讲词中拉宾的《战争,还是和平》、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学术论文中侯仁之的《历史上的北京城》、霍金的《我们的宇宙图像》等。

    综上,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教育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相比,主要是以文学文本为范本的。“文学即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的力量让人置身于种种具体的人生情境,面对种种独特的生命状态,由此引发人们对自身和他人命运和生存境遇的关注与思索。深切地体味人性之美,强烈地批判人性之恶,激发起深深的对真伪善恶的爱憎之情。文学的一种伟大意义,就是要使人与人的心靠近一点。蔡元培在1930年答《时代画报》的记者时说:“(美育)使人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地更加浓厚起来。”审美首先是一种感悟与体验,然后才是一种审美判断、一种分析鉴赏。审美教育中学生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很重要,它不能靠课堂的灌输达到目的。大学生进入了成人精神的阶段,已经具备了独自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长,敢于质疑,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见解。在大学语文的课程里,教师主要充当向导的角色,引领学生走进美文的世界。如果说中学时代,学生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而无心看风景的话,大学时代,学生有心境有余暇进行自由阅读,作为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开启一扇可以眺望广阔风景的窗户。尤其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大学生广泛使用电视和网络媒体,对视觉图像亲近有加,对纸质文学、经典文学日益疏远。如此一来,强调阅读,引导学生走进用语言文字构筑的美文世界中,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在自然之美、人性之美、语言之美的欣赏之中,基于学生自身真实感受的情感认同,来达到心灵净化的目标,从而培养一种审美的情趣,并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洪,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轶名.阻碍大学语文发展的“瓶颈”问题[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7).
    [3] 邵龙青,关春芳.大学语文探赜[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

    作者简介:鲁春梅(1974-),女,讲师,主要从事从事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10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