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李扬:呈现与召唤: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
【时间:2008/12/11 】 【来源:社会科学报 2007年4月26日第5版 】 【作者: 南开大学 李扬】 【已经浏览4206 次】

    当前正在提倡素质教育,大学语文理应受到更多重视。但事实上,这门课在许多大学被边缘化,并不怎么受重视。为此,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各种尝试都在进行当中。一线教师对改革实践深人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大学语文的反思从内部做起:文学不是教化的讲堂

    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学语文”在高校基础课程教学中处于尴尬地位。这种尴尬来自两个方面:在高等教育体制中,它没有取得母语教学应该有的地位:它既不是隶属于某个专业的二级学科,也没有像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那样的全国统一考试;在学时分配上,它也没有政治课、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德育等课程的强制规定;实际上,这门课程在各高校几乎都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在大学生们的心目中,“大学语文”也堕落成了令人汗颜的“高四语文”。面对如此境遇,既然我们无力改变这门课程“政策面”的一些条条框框,不妨先反思一下这门课程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大学语文”到底怎么了?它为什么被称为“高四”语文?多年来,“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不是真的延续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它就是“高四语文”!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给予大学语文再高的位置也根本改变不了人们对它的认识,所以,对这门课程的反思不妨先从内部做起。

    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是从中学到大学都在谈论的问题,但是,在中学,人们把对美术、体育、歌咏等文体活动的重视叫做“素质教育”,而到了大学,素质教育就成了文理交叉,就是让理科学生学点文史知识,结果,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成果,大学语文像高中阶段的“文体活动”一样,成了高校学生,的“调味剂”。而其教学理念,依然延续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字词串讲、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成了主要内容,在对经典的释读中,把文本看作是“历史的复制”和政治概念的传声简,结果,一部部文学经典成了仅仅承担政治、德育、历史等内容的载体,远离了它应该呈现的鲜活的生命本体,让学生觉得恍若隔世、味同嚼蜡。其实,“大学语文”教育不仅是要其它专业的学生增长文学知识。对什么是典型、意象、叙事技巧、形式意味等概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而且要通过“文学”这一介质,引导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文学是人学”,这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到生命的灵之舞,虽然它不能最终解决“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难题,但可能通过具体的文本诱发他们对人的存在、人的命运的思考与追问。也就是说,文学不是教化的讲堂,它只是引导听众进入当下的一个通道,让人们认识到,发生在遥远的时间与空间内的那些经典文本。不是过去历史的简单复制,而与自己当下的生命血肉相联。要而言之,作为一门志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它关心的不是文学自身,而是当学生忘记了一切关于文学的概念性的东西以后,依然存在的那些东西,通过这门课程增进他们对人的命运的深切理解,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打通文、史、哲的界限,告别浮躁,变得思虑深沉。

    文学经典是丰富的人生世界和鲜活的生命体验

    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还是应该从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改革做起。而要实现这一任务,就要求我们改变文学经典的释读理念: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文学经典不应该是历史、政治、道德的复制品,而是丰富的人生世界和鲜活的生命体验,让学生在文学经典中感受到生命力的激荡。正像倭铿所说的,“生命从不体验各种事物本身,而只在各种事物中体验生命自身。”《(审美个体主义之体系》)普通读者并不是要在作品中体验“历史”。他也不是以作品反映历史的真实程度来判断艺术品的高下。在他们看来,无论一个作家如何重视生活真实,他笔下所虚构的生活总与鲜活的历史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揭示历史真相的任务在历史学家那里。爱好对历史盘根究底的读者自会到历史档案中去追寻历史的足迹。另一方面,随着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远。读者对那段历史的关注程度也渐渐弱化,作为一个文学鉴赏者,相对于历史的真实性而言,他更愿意从作品中体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西梅尔对近代哲学的转型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史揭示出这样一个特殊的、不太受欢迎的事实:就生命的若干最重要、最令人困惑的成分而言,哲学并没有作出更为深刻的估价。除了一些偶然的看法之外,关于命运的概念,关于我们称之为‘经验’的那种东西的谜一般的结构,哲学对我们守口如瓶:关于幸福与苦难对生活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及其这种意义的道德含义,叔本华以前的哲学从不对我们提起”。(《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大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过去确实太重视文学的典型、阶级、革命、创作方法等属于知识层面的问题了,而忽略了当代读者的个体生命感受,它对人的“生命与感性”的关注。将过去与现在有机地融为一体,揭示了作品何以经久不衰的奥秘。

    按照这一思路,即便是在最为人熟知的文学作品内,也可以呈现给当代读者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世界。以大家熟知的《雷雨》为例,当我们离开暴露“大家族的罪恶”、“资本家的伪善与冷酷”这一释读理念之后,就会发现曹禺对“人的命运”的理解。实际上,《雷雨》中的“自然法则”和宇宙的“‘残忍’和‘冷酷’”并不神秘,它既是指现实生活中弱肉强食的现象,同时也是指人在强大的现实秩序面前的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之感,不但作为无产者的侍萍、鲁大海有,就是作为有产者的周朴园、周萍、周冲也未能逃脱文化给人生命布置的怪圈。在作品中,无论是周朴园,还是周萍、周冲,他们都曾经有过自己的理想,但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又都向既定的现实秩序回归。显而易见,作家所说的“自然法则”和“天地间的‘残忍’”,并不是不可知的神秘的力量,而是难以撼动的现实秩序。作品对人生世相的这一呈现,将召唤那些具有激进反传统思想的青年人思考什么是“文化传统”,我们如何完成它的创造性转换?我们是否能够摆脱先辈的人生道路?由此,它唤起了读者的反思精神,将读者导引至一个沉思的海。
 
    文学是对人的生命世界的一种呈现,它召唤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的命运,当文学的世界成为一利,关乎个体生命的肉身化世界的时候,文学经典将不再是外在于生命的存在,它将凯旋般地归来,成为与当代读者血肉相联的一个存在。我们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的魅力也将逐步展现在大学学子们面前。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73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