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陈龙海:方法的革命:探究式学习与大学语文教学
【时间:2008/12/9 】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5月 】 【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 陈龙海】 【已经浏览3078 次】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它必须进行一系列的革命与整合,这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与知识更新,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以及相应的考试模式的确立等等。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大学语文;互动;创新


  一、探究式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与环境大会”召开30多年以来,一方面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另一方面是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这种令人尴尬的悖论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30年来环境教育的失败。随着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1992年《里约宣言》的出台,环境教育有了新的定位,即“调整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向”[1](P1-2)。

    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简称EFS),作为教育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回应,它“不仅要求人们爱护环境,珍惜资源,还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观念,具体包括:人对自然的认识和人类发展观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的道德观和行为方式的变革;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2](P40)。可持续发展教育就中心内容而言是环境教育,就主要教育方法来说则是“探究式学习”。

    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环境知识,关注环境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价值观,自觉履行环保义务,在全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人们参与到代表公正、平等和民主的、特定的、全球的、伦理目标的工作中来”[3](P171),因而,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标的传统教育难以胜任时代和社会赋予的重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导引下,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批判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同时要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以此形成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观。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催生教育(学习)方法的革命。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探究式学习是最重要的方法。

    探究式学习(Enquiry Learning)是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J.Schwab)倡导提出的[2](P57)。探究式学习在观念上强调平等、开放、民主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而其本身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与现状:理念的颠覆与方法的整合

    中国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单一的语文教学。“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史不分的,甚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不分,学伦理、历史、哲学,学科学、技术,也就是学语文。语文教育始终是一身而兼数任的”[4](P5)。教学的内容,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所谓“师道尊严”是也。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度,教师的地位仅次于“天”“地”“君”“亲”,诸如“一入门墙,终身弟子”“师徒如父子”等等话语响遍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老师的话,在学生听来如同“圣旨”,学生自然深信不疑。如果说,当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是非正常时期造神运动所导致的政治盲从,那么传统教育中学生对老师的迷信与遵从,则是长期的奴化教育和潜移默化所造就的理念自觉。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要倡导教育过程的平等、民主、开放,无疑是可笑的,而平等、民主、开放正是探究式学习的key words。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探究式学习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更重要的是,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兴起之后,中国的读书人在科举这条逼仄、黑暗而崎岖的坑道里爬索了一千多年,尤其是宋元明清以来,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内容,议论与阐释必须以程、朱等的注疏为标准,无论愿意与否,考生们只能成为“传声筒”和“代言人”,而不可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否则,就被视为“离经叛道”和“异端邪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师道尊严”,巩固了老师的绝对权威。这就使得实现教育的平等、民主、开放只能是一种奢望,一个无法想见、遥不可及的一帘幽梦。其实,这并不奇怪,平等、民主、开放在中国封建时代从来就是奢侈品。随着封建帝制的消亡,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封建道德、封建习俗、封建礼教等等并没有与时俱逝。冻冰三尺,非一日之寒,反之亦然。近一百年来的中国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教育理念的历史延伸。同时,在漫长的古代教育进程中,的确不乏为国求贤、造福桑梓、恪尽职守而又满腹经纶的儒者,但是,我们不能否定一种事实:古代有许多教师是不能走通“学而优则仕”的“正途”,才退而求其次——开馆授徒的。于是,教书便成了这些落魄潦倒者一种无奈的选择和赖以谋生的手段,从中国教育的开山祖师孔子到创作《聊斋》的蒲松龄等等,莫不如是。这种身份的教师,大多怀着功名失意的愤懑,前途无望的忧伤,生存艰难的感慨,不误人子弟就算万幸了,他们不可能肩负起实现教育平等、民主、开放的历史重托。

    与此同时,教育内容的单一和教师的绝对权威必然导致教学手段的单调和教学方法的呆板和程式化。老师讲学生听成为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模式。近二十年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更使“一言堂”式的、“喂猪”式的单纯知识灌输成为必然。这对于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不利的。近年来,这种情形有所改变,但其走势仍不容乐观,现阶段要实施探究式学习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革和整合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传统学习方式向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可能性

    实践证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不仅具极大的可能性,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从文学本身来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为媒介,借助于文学形象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阐明哲理。而文学形象本身具有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存在着见仁见智的现象(古人谓“诗无达诂”正是此理),这就在客观上为大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契机和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如果依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是将现成的结论(往往是人云亦云的)强加给学生。这一方面牺牲了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却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互动,取消了平等原则和参与性原则,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限制了其个性的发展,那创新精神更无从谈起。笔者前年赴南京参加“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高级研讨班学习时,主讲之一为伦敦South Bank大学教授JohnHuckle,当时他让与会学员分组讨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概念,各组讨论后将结果写在一张大白纸上张贴于墙。正当大家期待“标准答案”时,他宣布“The class is over”。这就是探究式学习的运用。在多数情况下,它并不要求达成“共识”,多样性、差异性、个性正是探究式学习的生命之所在。像《红楼梦》那样的杰作,一代又一代红学家们呕心沥血,苦心经营,但认识上仍存在不少分歧,而且可以断言,这些分歧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并会出现新的分歧。中学教材中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怎么可能只有一种解读、一个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是极正常的现象。

    其二,从文学接受来看,文学文本是向未来无限敞开的,它的许多空白召唤读者通过想象去链接和补充,这就规定了文学接受的性质,即它必然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有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性的文学接受才能实现。下面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说明探究式学习过程的基本步骤。

    ①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A.分析这首诗的情感色彩,为什么诗中弥漫着一种忧伤感?
    B.诗人依恋康桥的理由。
    C.首尾两节的关系。
    D.诗人为什么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为什么又“不能放歌”?
    E.意象分析:西天的云彩、金柳、夕阳新娘、柔波、天上虹、梦。
    F.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新月派”的文学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
    ②确定探究重点。
    ③搜集相关材料(徐志摩生平、康桥风光、徐有关康桥的诗文、新月派等)。
    ④得出结论(尊重差异、倡导个性)。
    ⑤总结(以教师为主,避免简单的价值判断)。

    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这种探究式学习的优点是学生能全过程参与,充分体现平等、民主、开放的原则,学生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创造力培养的目标。

    四、对大学语文教师的挑战:角色重新定位与知识更新

    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机遇,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的现有角色定位和知识结构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因而,要成为胜任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二是知识结构的更新。这两点,对大学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第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导引下,在探究式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教师由“主要演员”变成了“导演”。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满堂灌”的主讲,而是探究方向的引导者、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探究问题的设计者和探索结果的“最后陈述人”。其次,教师“当然权威”的身份被淡化。在探究互动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作为参与者之一,他由“权威”变成了普通“发言人”。作为教师,他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脱去“当然权威”的冠冕,从讲台走向学生中,真正将自己融入学生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当然,这并非取消教师的作用。重新定位的教师角色其职责在于:解决学生知识层面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准,创设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问题情景,建构平等、开放的对话平台;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和个性的基础上及时矫正探究思路的偏航,并作好探究结果的整合与扩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说对或错,也不要作简单的优劣品评。他应该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据报载,前年的高考作文(题为“心灵的选择”)有一考生写潘金莲的选择。潘最后选择的竟是十恶不赦的西门庆,这似乎与传统道德观相悖,但该文言之成理,富有新意,最后经评卷老师商定,给了高分。拒绝平庸,拒绝人云亦云、老生常谈,才能发展个性,张扬创新精神,舍此,便不能谈什么可持续发展教育。

    第二,教师知识的更新。语文如果单从语言层面来说,它是一门专业课;如果从它所涉及的领域来说,又可以说是一门综合课。毫不夸张地说,多数中学语文教师的现有知识结构和知识储量显然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师虽不可能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全能专家,也不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但他对课文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不能一无所知,对现实问题不能漠不关心。比如说,对自然科学的一般常识性问题应该有所了解;要了解世界现代思潮;谙熟东西方各种文学批评方法;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并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他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而必须时刻追踪现实热点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都能作出自己的价值评判,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对学生的新要求:互动与创新

    实施大学语文的探究式学习,对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地说,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忠实的听众,而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在互动中培养能力。今年,我在给理科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刚开始,一些学生不习惯,甚至有几个学生悄悄转至另一课堂。我在课后与学生的交谈中得知,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听老师的讲解,并习惯于“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套路。可能是理科生的缘故,对每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即使在讨论、探究之后,仍然期待老师能给出所谓“标准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了,他们终于明白,大学语文中的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如《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被称为“千古名句”,其原因何在?对此,学生从语言层、现象层、意蕴层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相互辩驳,而我所作的不过是集各家之所长的“最后陈述”。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平等、民主和开放。在这个由师生共同构建的互动的平台上,学生不仅了解了文学文本解读的一般方法和原则,而且实实在在提高了文学鉴赏的能力。

    第二,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不再是人云亦云的“传声筒”,而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其实,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价值不仅需要“自证”,更需要“他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天生就具有表现欲。遗憾的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教育压抑了学生的表现欲。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谈到郭橐驼种树的秘诀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如此,育人亦然。如果我们的教育压抑学生表现的天性,剥夺学生的发言权,在“师唱生随”亦步亦趋的往返中,势必泯灭学生的个性,更遑论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了。

    最后要说的是,实施大学语文的探究式学习,还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评估机制,即改变考试的方式,摒弃以往的“选择”“填充”“翻译”“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样式,主要考查学生文学鉴赏的实际能力,提倡言说的“私人化”“自由化”和“多元化”。限于篇幅,在此从略。

    总之,实施大学语文教学的探究式学习前景广阔而任重道远,它必须伴随着一系列的革命与整合,包括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颠覆、教学方法的革命、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与知识更新、学生的互动与创新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才能打造出高素质的、心灵健康的、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对于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对于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都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伟,田青.整合与扩展———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等.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英]John Huekle,等.可持续发展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 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张新民】

    作者简介:陈龙海(1962-),男,湖北公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方美学、艺术美学、语文学科与教学论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立项项目“方法的革命——大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实施途径”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5011。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070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