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卢毅: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四大误区及其解决策略
【时间:2008/12/8 】 【来源:教育与职业 2007年8月下 】 【作者: 陕西科技大学 卢毅】 【已经浏览3024 次】

    [摘要]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才能够真正实现。文章指出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明显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误区 解决策略

    当前,当人们不遗余力地就大学语文“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这一课程设置的目的进行探讨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一目的的达成,最终仍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来实现,而课堂教学实践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大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如何使大学语文真正成为适合“大学生”的语文,如何使语文课富有创见性、艺术性、启发性,富有生气与活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指出目前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鲜明误区,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与解决策略。

    一、将大学语文等同于中国文学史,使大学语文全面超载

    由于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大都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担任,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极易受自身接受经验与认知模式的影响,不自觉地认为理工类学生也有必要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一样,全面了解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所以在教学中以系统的文学史讲述为重心,淡化对教材作品的详细解读与认真处理,将大学语文课完全等同于中国文学史课。文学史的勾画虽有助于扩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全面的文学体系,但事实上,以文学史讲述为重心存在明显弊端:首先是不符合大一学生的接受心理。由于大学语文一般开设在大一年级,很多一年级新生进校后依然习惯于中学阶段针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的教学方式,所以如果一开始便过大地铺展文学史,陷入文学史的探究而完全抛开作品解析,必然使学生难以适应这种突变,在茫然无措中无法把握语文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其次,纯粹文学史的讲述方式,也抹杀了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与素质教育课的性质,脱离了大学语文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最终目的。因为美的欣赏、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必须依托优秀的具体作品进行,一旦失去作品依托,人文精神的阐发以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必然会被架空而无从谈起,导致大学语文设置目的无法最终达成。再次,以语文课来承载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显然力不从心、重荷难负。在这方面有研究者早已指出“大学语文就像一辆载重卡车,它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①尽管问题早已经指明,但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完全铺展文学史的讲述方法依然大量存在。

    针对这一误区,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具有自身贴近现实生活的独特性质,语文教学的基本点还应落在对作品的重点分析上,应重视对作品内容的认真解读、思想意义的深入阐发,引导学生悉心感悟作品传达的情感与哲理。在认真处理作品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和必要的文学史补充。大学语文教学绝不能以文学史的全面铺展代替对作品的认真处理,语文课要真正发挥语文学科贴近现实的独特性,应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探讨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等等,如此才能与纯文学角度的文学史讲述相区别,这不仅符合大一年级学生的接受心理,也有利于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标的最终达成。

    二、将大学语文等同于中学语文,使大学语文黯然失色

    与第一种现象相反的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死抠语法、逐字逐句逐篇进行剖析、强制性要求背诵等枯燥陈旧的教学方式。这种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与作品解析法,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已被逐步淘汰,怎能继续保留到大学语文课堂?某些大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不同的设置目的,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式与视野的拓展,忽略了将学生引向语文学习的美好乐园与广阔天地,使得大学语文不但不能在美的欣赏、情感的陶冶中启迪学生心智,反而令学生感到味同嚼蜡、枯燥无味,完全违背了大学语文课的设置目标,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彻底丧失。语文本是多姿多彩的,大学语文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既可以将作品内容向广阔丰富的外在生活领域去拓展,让学生充分感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可以向深邃的学生心灵世界、精神世界去拓展,让学生感知到文学始终在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关怀着人类的心灵、情感与精神世界。就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总体心理状况而言,后一方面是明显需要关怀的。那么,大学语文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改变陈旧的作品解读方式?如何在中学阶段已学过某些作品的基础上再讲出新意?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思考作品的内容与意义?这是大学语文教师在自身课堂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从目前大一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解读能力来看,他们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作品做出新鲜多样的解读,但由于中学阶段曾存在的应试压力,学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处于受抑制状态,以致进入大学一年级的最初阶段,这种思维的抑制状态仍未得到彻底解除。因此,大学语文首先应努力弥补此不足,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思辨能力。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达和主动参与的机会,形式力求活泼多样,既可以讨论、辩论等形式有意识地锻炼学生思辩能力,也可针对具体作品,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一篇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式往往不是单一的,例如《庄子·秋水》一篇,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学过,那么大学语文如何再讲出新意?笔者以为,应把此篇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水平的训练与拓展上,启发学生在不脱离作品现实情景的前提下,从宗教角度、哲学角度、人生角度,多方位进行解读,多角度思考文章意义。从宗教的角度,河伯见到北海若之后幡然悔悟,乃是不经外在指点,自我求索、自我发现和觉悟的过程,而这一“觉悟”过程与佛教禅宗的“禅即心”,主张向内修行、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修心过程十分相似,“佛”之本意即为“觉悟”;从哲学的角度,重点指明道家思想灵动智慧的特性及辩证性思维的特点,大与小、有限与无限都是相对而言,河伯虽视北海若为“大方之家”,但“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的北海若,也绝不能说自己已达到至大至博的人生境界;从人生论的角度,启迪学生不能囿于一点点成绩而自满自足止步不前,应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开创崭新境界。《秋水》这一教学案例说明,有效的课堂教学,重在培养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机械地生产整齐划一的脑袋。大学语文应当带给学生欣赏、激动与智慧,语文课堂应该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

    三、大学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盲目施教

    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明显存在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盲目施教的误区。某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心理与情感问题完全应是心理学与心理专家所关注的问题,与文学和语文教师无关,将语文课程本身具有的情感启迪、审美陶冶以及人文教育功能置若罔闻,完全空泛化和抽象化,变成一种形而上的存在。这种误区的存在,明显违背了大学语文课的设置目标,加重了学生对语文课的隔膜感,使学生认为文学只可欣赏、不可亲近。如果语文课不注意渗透到学生实际生活中,不与学生心灵相呼应,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关怀、情感关怀和精神指导,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迅速下降,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越来越疏离语文。

    笔者以为,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大学语文,必须重视借助文学作品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关怀与情感关怀。由于环境的变化,大一新生进校后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心理波动和情绪起落,因此我们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的放矢,落在实处。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是:一次大学语文课的主题是“《论语》思想精髓对现代人的启迪”,一位老教师在向学生阐述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仁”的意义时说“:孔子针对弟子的不同个性,对‘仁’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当弟子司马牛问‘仁’时,孔子回答:‘仁者,其言也。’这里的‘’具有忍让的意思。”话音刚落,教室里忽然响起了争吵声,原来两个学生不知何因竟在课堂上公开争执起来。此时,老教师和颜悦色、冷静智慧地利用了这一最可利用的现实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现代人的心态会变得如此焦躁不安?我们的精神压力来源于哪里?究竟应当如何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小事,处理关涉自我和他人的利益关系?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论语》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义与价值。笔者以为,像这样利用现实情境,及时对学生进行启迪、诱导和教育的有目的的施教将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语文教师能否将一些课堂突发事件进行美化的、诗意的处理,能否将这些事件本身作为教学切入点,需要高超的智慧和教学艺术。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是培养具有无限生气和创造力的人才,语文课堂应是富有灵性与智慧的课堂。

    四、大学语文教学脱离校园总体文化建设,孤军作战

    当前,高校人文氛围与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这一热潮似乎并未对大学语文课产生多大影响,语文教学脱离校园总体文化建设,孤军作战的情形依旧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领导者自身观念意识的偏差,对大学语文课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语文难以承担营建校园文化的重任;另一方面,某些语文教师认为只有课堂教学才是份内之事,对课堂之外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不闻不问,漠然置之。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大学语文作为小课程,始终无法成就大气候。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将语文教学与校园总体文化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增强语文课的开放性与高品位,真正发挥出语文课在打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应走出课堂,以良好开放的心态面对各种与文学、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营造校园文化的大环境中与学生畅谈和交流,发挥语文教师与语文课的特有功能。比如,既可积极参与学生组织的文化活动,也可开展文学性主题讲座,等等。中国传统文学中有丰富的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如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思想,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关怀民生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等等,都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讨论主题。一所学校如果能结合传统文学的一个方面作为主题,整体构建学校文化,不仅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更是学校文化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所在。当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有一个方面的文学主题时,这所学校的文化就有一定的历史,就有一定的社会认可程度,就有一种人文的理想追求。德国哲学家与人类学家蓝德曼在他的《哲学与人类》一文中提到了文化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辨证统一观点:“校园创造了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也创造了校园。”②说明优秀的文化既是校园建设的文化资源,也是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更加关注以文学强化校园人文氛围,促进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行,促进学校整体素质教育的实施,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得到彰显,让文学增进教师、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

    综上所述,教学误区的存在必然导致语文教学偏离课程的预设目标,而当课程预设目标无法最终实现时,大学语文课也将失去自身应有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避免上述教学误区的存在,以自身出色的智慧与施教,将大学语文课引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天地。


    [注释]

    ① 邢宇皓.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2-08-17.
    ② 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89.

    [作者简介] 卢毅(1974-),女,陕西咸阳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人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汉魏六朝。(陕西西安710021)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523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