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陆正兰:“歌词化教学法”:大学语文诗歌教改的一种实践
【时间:2008/12/6 】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08月 】 【作者: 西南大学 陆正兰】 【已经浏览3790 次】

    摘 要:《大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部分的教学可尝试“歌词化教学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现代诗歌;“歌词化教学法”;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大学生离歌越来越近,离诗越来越远的今天,如何让学生不把诗抛得更远?在诗歌教学中,把一些诗引入“歌词化”教学法,或许是一条饶有趣味的教学学习方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此问题。

    一、现代诗歌教学面临的现状

    (一) 近歌远诗:大学生诗歌学习氛围的一种现实

    随着当代文化的发展,大学生走近歌而远离诗。这个现实,给大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带来挑战。从现代诗歌发展和传播来看,现代诗过分复杂的语言追求,使诗歌越来越书面化,诗歌语言也越来越无法融入语言写作能力的应用实践中。相反,歌曲是大学生中最普及、最喜爱的课余文化娱乐形式之一,对大学生的心灵成熟有重大影响。于是我们见到的事实是: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作文,日记,博客,作业,甚至考卷)中,引用歌词越来越多,而诗的引用越来越少,即使引用,也基本限于古典诗词,现代诗很少走进学生的笔下,学生主动阅读现代诗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且,诗歌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语言感受力,也越来越远。

    (二) 诗歌选本少:诗歌语言教学力度不足

    目前各地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上百多种,不少教育界权威人士抱怨,教材参差不齐,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然而实际情况是,尽管没有一本规定的“标准版”教材,各种类似的教材作品选目大同小异,差别只是个别篇目。大部分编者在选目上,以从众为上策,力图稳妥。这样一来,缺点也就相同:现代诗歌选得很少,也增强了学生对现代诗的疏远。

    (三) 止于“书中的诗”:传统诗歌教学法的一种欠缺

    印在书中的诗是一种静止的教材,要让它活在学生的心中,必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和诗特有的审美体验。传统的诗歌教学,常常止于书面讲解:从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到诗人的生平简介,再到诗歌内容的总结,对诗歌语言的教学关注不够。

    诗歌与其他文学体验最显著的区别便是语言。作为最能体现语言艺术的文学门类,最重要的教学意旨就在于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热情。从字的选择到词的组合,从意象的构成到意境的创造,从语音,到语义,以及语言背后建筑的精神世界,一步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魔力。

    二、“歌词化教学法”的几种可能性

    (一) 多媒体技术转化了传统教学载体

    视、听、唱等等,这些现代化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可以将传统书面的诗移植到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中来。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诗歌篇幅短小,分行排列,是多媒体教学最好的实践品,利用PPT可以将诗歌制作成精美的文字图片,转换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歌曲之所以为学生所喜爱,除了它的内涵富于时代感,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容易引起共鸣,它的审美存在方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它是诉诸接受者的视(卡拉OK、音乐会)听,乃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等多方面感官感受来参与的。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直接地让人感受诗歌语言的韵脚、节奏、旋律,烘托气氛,创造意境。

    (二) “歌教”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

    歌词是用来唱和听的。“歌词化教学”就是基于诗与歌的天然的关系,借鉴歌词的审美接受方式,引导学生由歌进入诗的艺术世界的一种教学方法。诗与歌具有天然的关系。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着很好的诗教传统,而所谓的诗教,本来就是“歌教”,孔子整理编辑的《诗经》,都是入乐的歌,“汉乐府”也都是可歌的诗歌。到现代, 30年代,朱自清曾在北京大学专门讲授过《中国歌谣》这门课。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诗歌歌词化”教学实践可谓继承发扬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教师抓住大学生对歌的亲和力这点,可以重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三) 发掘已有诗歌教学资源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选的一些现代诗,不少是入了乐配了曲的,只不过一般语文教师不注意这个资源。比如各种课本常选的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雨巷》,余光中《乡愁》等。

    一些大学语文教材或辅助阅读教材中,还直接收录了歌词,比如,罗大佑的歌词《现象七十二种变》。罗大佑这首歌主题深刻,他唱的是当代中国青年,不管身处何地,面临社会转型诸多问题时所特有的思考。直接欣赏这首歌词,学生体验到歌词作品不总是风花雪月,也可以发人深省,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这首歌,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歌词或诗的严肃性。崔健的《一无所有》,是一首摇滚歌词,作品被很多大学阅读教材甚至中学教材收入。比如,由深圳市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严凌君编写的名为《青春读书课》的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20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引起很大反响,其中也收录了崔健的《一无所有》。陈思和的《当代文学史教程》用整整一节分析了这首歌词。又如许多古典诗歌,苏轼的《大江东去》,李清照的《月上西楼》,都可在邓丽君、王菲等当代流行歌手中的歌声中找到。

    三、“歌词化教学”实践的几种途径

    (一) 还原入乐的诗,调动学生学诗兴趣

    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再别康桥》是一首入乐的诗,它是大学语文教材中普及的选目,是徐志摩实践闻一多新诗格律化“三美”主张的代表作。此诗写于1928年,但作为歌来流行,最早在1977年台湾新格唱片推出的第一届金韵奖青年歌谣大赛上,由范广慧唱红,后来出现了黄大城、万芳、柯以敏等人的唱本,随着近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热播,由黄磊演唱的插曲《再别再别康桥》,为这首歌作了全新的阐释。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采取了以下几个特殊的步骤:

    (1) 播放一张制作精美,配有优美画面的歌词幻灯,让学生朗诵,体验歌词本身的韵律美感。

    (2) 在讨论中阐发诗歌节奏、押韵以及语词声音和色彩特点,让学生体验诗歌语言构造出来的美感,比如音乐美、绘画美、匀称美。

    (3) 播放歌曲,在音乐中欣赏此诗。让学生感受音乐是如何拓展、衬托诗歌意境空间的,比如旋律的急促、舒缓,高昂、委婉,歌词又如何配合音乐,比如,重复、回旋等等。

    (4) 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着试唱,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用唱的方式记住了诗歌,而且都感受体验到音乐和诗歌的双重美感。

    (5) 向学生提问:是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入歌?为什么一些诗不能入歌?此时它们是否还是好诗?你认为的好诗是怎样的?通过这样一层层提问,让学生主动思维,加深对诗的认识。

    (6) 延伸学习:要求学生课后视听徐志摩的另两首歌,《偶然》和《海韵》,以及黄磊的《再别再别康桥》,陈秋霞演唱的《当徐志摩遇上萧邦》等相关歌曲,引导学生发现,诗歌开拓的境界,可以进行发挥阐释,延伸成不同的歌词不同的美。我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几首改编歌词与原作的不同,让学生对比《海韵》如何加强了原诗的戏剧冲突;《再别再别康桥》,又如何在意境作出创新;《当徐志摩遇上萧邦》,是怎样在原诗的基础上,融合钢琴演奏艺术。让学生在不同的“诗歌语境”中,体验诗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拓展对诗歌以及音乐的理解、想象和创造。这样,用各种方式层层推进,学生认识到现代诗并不是遥不可及,好作品至今有感染力。

    (二)利用“互文性文本”,扩展诗歌教学

    索莱尔斯认为,每一篇文本都联系着若干篇文本,并且对这些文本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对诗和歌词这样极具灵活性的“动态文本”,尤其在现代传媒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它与其他文本的互文性更为明显。例如戴望舒的诗作《雨巷》,这首诗对当代中国艺术界影响很大,多次被舞蹈界、戏剧界改编。学生可以看到舞蹈版的《雨巷》、戏剧版的《雨巷》、朗诵版的《雨巷》以及改变版的歌曲《雨巷》等等。在课堂上,我给学生看演员濮存昕在屏幕上的朗诵,听歌手江涛在原诗基础上改编的歌曲,然后我要求学生即席发表看法,自由地评论歌曲对原诗改编的得失,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受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 让“歌词化”诗歌教学走出课堂,走向实践 除了课堂教学,“歌词化”诗歌教学还可以延伸到学生课外的写作和艺术活动中。语文学习最终是为了实践,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课堂引入歌词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鼓励学生在各种社团活动中,在朗诵会,诗乐晚会、博客、论坛等场合中,大胆实践,自己进行诗歌和歌词批评与创作。通常这种做法,会得到学生热情响应:学生最后交上的作业有很多提供了他们自己的诗歌和歌词写作,这些作品大多热情奔放,文笔相当成熟。某些作业是对诗与歌词的批评文字,表现了出色的独立能力思考。这样,就较好地达到了大学语文教学所规定的部分教学目的。

    (四) 与常规教学手段和方式相结合,加强诗歌感受力的培养 常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利于深化解读、理解诗歌。而这常常是歌词化感受不能替代的。任何方式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歌词化方法亦然。歌词化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来到诗的艺术世界的殿堂的入口,但二者也大约应该缘尽于此。诗毕竟不是歌,何况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入歌,绝大多数诗歌名作也没有谱曲。诗歌的内涵、意境有待讲解而明晰,诗素如用典、押韵、节奏、旋律、含蓄、简洁、想象、境界等等端赖讲解烛幽而发微。

    大学语文不应当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尤其对诗歌这样一种最富文学语言艺术的体裁,更需要一种开放式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校园总是产生诗人和校园歌曲的摇篮。即使在诗歌极度边缘化的时代,诗歌还可以在校园这块相对净土上郁郁生长,大学阶段——是个爱诗、爱歌的年龄。虽然,在巨大的商业背景下,我们无法抵制诗的边缘化。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依然可以在教学中转弊为利,与时俱进,通过“歌词化”教学尝试,努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责任编辑 张吉兵

    作者简介:陆正兰(1967-),女,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67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