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黄必辉:《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8/12/6 】 【来源: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8月 】 【作者: 河池学院 黄必辉】 【已经浏览2985 次】

    [摘 要] 从大学语文当前的定位、教材的现状出发,提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五点看法,以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大学语文;现状;改革;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

  一、大学语文的现状

    (一) 课程定位不明,教师队伍不稳定

    大学语文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以来,这门课程就一直处于探索之中,争议颇多。我们不难发现,始终纠结着的就是课程的定位问题。具体来说,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变化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94年)为起步补课阶段。1980年,徐中玉和匡亚明两位先生一起首倡开设大学语文,并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同,随即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开设。当时,因为学生不了解祖国文化传统、不会读不会写的问题非常突出,确有给大学生补课的性质。故为起步补课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语文基本上是中学语文的延伸,故有人讥之为“高四语文”。

    第二阶段(1995-1999年)为强化文化素质阶段。这个阶段以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为标志,大学语文被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为百家争鸣阶段。本阶段以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的颁发为标志。该决定强调要突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教育;因为素质教育内涵较宽,一门语文课自然无法担当起素质教育的全部重任,但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倒是有点目迷五色、莫衷一是:或强调人文,或强调品德教育,或强调传统文学经典,或强调读写能力培养,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的快餐拼盘,或完全是一种大文化观定位等等。

    很显然,这三个阶段集中的问题就是:大学语文究竟该如何定位?至今,这个问题还在探索之中。正因为课程定位不明,也就导致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二) 教材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

    大学语文目前在教材建设上问题很大,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当然,客观上,这与大学语文教材的多元化和整体教学改革的深入,是有很大的关联的。

    第一、教材虽五花八门,种类甚多,但编辑体系单调,多是以文学史结集作品、以文体类别结集作品或以人文精神具体内涵结集作品。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现在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这些教材,很大部分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院校间协编教材,有的甚至错误百出;另有部分教材的编写思路非常活跃,但有些基本上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色;还有少部分教材似乎在刻意复古。例如,《大学国文》之类的书名就有好几种,选文则从先秦到现代,或“以史带文”,或“以文体选文”等。

    第二、大学与中学教材重合现象严重。有人将现在通行使用的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拿来与中学时使用的《语文》作比较,竟发现:《大学语文》共选文67篇,与中学《语文》出处一致的有60篇,占总数89. 6%,其中完全相同的有9篇,占总数13%;与中学不一样的仅7篇,占总数10. 5%,而这7篇在中学教材中还不难找到同类型的作品,如此的现象导致了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在教学上的茫然甚至混乱。

    第三、古典作品多,现代和外国作品少。目前修订了的华东师大最新版《大学语文》总篇数为132篇。其中,课文127篇,附录5篇,中国作品占122篇,外国作品仅占5篇,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所占的比例是122∶5;这127篇作品中,如果从时代来划分,则古典文学作品占98篇,现代作品占29篇, 1949年以后的文章10篇,新时期文学的缺席非常严重。而古典文学中,则主要包含了先秦诸子散文、诗经和离骚,两汉时期的赋和《史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和小说,唐代的诗、散文和传奇,宋代的词、诗、和散文,元曲,明清时期的小说等文体,几乎历朝历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著名文学流派都可以在大学语文中拥有一定的席位,但相对来说,现代的作品少之又少,甚至各种经济应用写作中的文种写作几乎为零。

    第四、现行教材有违背文学特性、过分注重思想素质教育的倾向。大学语文承担文学作品的教育审美功能,这是好的,但在教材选编上有一种趋向文化读本的倾向。在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理解和运用上,很明显把人文性从二者的统一中剥离出来只重人文性,以人文性引领工具性,片面强化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忽视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工具性,使之边缘化,这是比较严重的现象,或片面地把语文内涵的丰富性,目标的多维性简单地等同于“生活化”和“活动化”。

    (三) 大学语文的地位不高

    有专家曾于2006年对全国100所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作了随机调查①,发现当前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已达到26%,即使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中,有不少高校将其列为“公共任选课”,它却仍然处于边缘位置,和专业课没有什么联系。还有不少高校现在面临的不是如何开的问题,而是开不开的问题。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也日益边缘化,他们往往学历最低,职称最低,自我评价也最低。所以在各类高校,大学语文课总存在着某种随意性、不稳定性感。这与当前高校的“应市教育”有关。不少大学把眼光盯在就业率上,什么专业吃香就设立什么专业,什么课程实用就开设什么课程。今年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②,尽管全国把“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的院校达到约40所,但同时有1000多所高校把英语作为必修课,二者形成了鲜明反差,大学语文课受冷落的局面明显。思想上的忽视导致了行为上的不负责任,大学语文课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忽视下被排挤到了边缘位置。而在我院,大学语文的地位同样很尴尬,有的系把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的系把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有的系把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任选课”,有的系至今还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即使是开设的系,也没有制度保证,随机性很大。

    二、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首先,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自1980年以来,大学语文的地位一直面临着来自社会方面的困境:当需要向大学生补基础知识时,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当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时,它又是素质教育课;当国家提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并驾齐驱时,它又成了“大学语文”知识课。大学语文究竟是基础课,素质课还是人文知识课?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不解决,前面提到的种种压力和尴尬就不容易解决。自1980年起,大学语文经过了补课阶段,到强化文化素质阶段,再到目前的百家争鸣阶段,大学语文的发展脉络说明,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课程正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重视。现在,很多高校不但把大学语文课应列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而且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时间、容量有限,要避免大学语文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包打天下的思想,否则就会不堪重负,不仅无法真正达到课程设置的目的,而且有可能因此失去自身的独特性,丧失、削弱自己的生存权。

    其次,合理规范教材,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经验的可持续性。教材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教材的使用应因地制宜,要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服务,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自1980年起,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撰工作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但有影响的教材其侧重点又各有不同。由于各高校的类型、层次不一,规范教材应考虑多元有序,注重特色,避免“一刀切”。所以,在教材的编选中,应从文章、文学、鉴赏和素质教育等层面考虑,使之区别于中学语文,区别于美学、文学史等其他文化素质课程。针对这种境况,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将在今后每年推荐5到6种风格多样、品位高的精品教材给各高校,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大学语文教学的不同情况自由选择。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教材的取舍应既灵活运用又要综合改造,既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也考虑知识的基础性、实用性,既考虑到知识的时代性,更要考虑其具有超时代的普遍的精神价值,从内容、篇章、知识结构、培养目标等进行校本化改造,力求从教材的单一化向教材资源集成化的转变,使教材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又能使教材符合我院的办学实际,使学生既“活学”又“活用”。

    再次,切实把握课堂信息量的尺度。因为大学语文的课时有限,我们必须对课堂的信息量有所设置。我院目前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精选了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名篇,共有127篇课文。在编排体例上,除选文外,有作家作品简介、注释、提示、思考与练习,辑评,便于教师讲解及大学生自学。这些古典文学作品本身就包涵了两个信息:第一是中国传统文学,第二是人格修养。这些作品能够体现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和审美价值。教师在讲解作品、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中国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文化传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分析和讲解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趣味、气质和性格,使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所以对这些篇章,教学时应通过这些传统文学之精华来培育、滋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所以课堂信息量应该较大,因为其结论本身就是从大量材料、信息中归结而出。有的课程作为泛读或选读,其目的之一就是开拓学生视野,扩展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特别是对各种经济应用写作中的文种写作等课程,一节课中的信息量输人量应是有限的。这是因为有的课在一节课中必须使学生学懂得并掌握某一基本原理,有的课要使学生在学会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应用技能,有的课要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践,有的课则要使学生深人领会并感悟教学内容的多重价值。在这些课中设置信息量过大往往会降低主要信息的鲜明突出程度,次要信息淹没主要信息,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反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此,根据我们每周二课时、每学期34课时的教学时数情况,我们每一个单元精选3~4篇范文,其中教师精讲2篇,学生课外阅读2篇,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能接触到30~40篇课文(教师精讲20~25篇左右) ,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二) 明确大学语文教学的“三性”定位

    大学语文教学的“三性”即指它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文意识与人文情怀教育。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大学语文》虽不能创造物质财富,但能为人们在寻找精神港湾的路上提供帮助。这种寻找与帮助的结果,是人们把生活经验融入对作品的理解中,在审美的享受中升华自己。现在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素质从根本上说就是文化素质,内涵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具性文化素质,它指识字、看书、看报等学习认知能力,科学技术的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知识系统和理论等;二是观念性文化素质,它是指人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文观及其相关的价值观念等,这两点与大学语文的两个基本特征相互照应。然而,语文作为一门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人文学科,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也确有必要强调教育学生健全人格,重视品德修养;而且,语文课历来有以文选为主体的教学传统,所选作品又是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感美德之荟萃。所以,语文教学与美育之间是鱼水相依、密不可分的。因而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和谐统一,应当是语文课的应有之义。我们应加强对语文人文方面的重视,因为它联系社会伦理道德,关系到社会风气。如今,语文人文性教育的滞后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学生只有教育没有教养的通病已然成了当前教育层面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所以在大学里继续进行深刻的人文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的任务必须包括精心组织全面的人文教育,除了工具性文化教育,当前亟待加强的是观念文化教育及由此升华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文观的教育。

    (三)树立大学语文以综合素质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

    毋庸置疑,大学语文有着深广的文化内涵,无论侧重哪个方面的教学,这门课程都应该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大学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对理工类、教育类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所偏重的逻辑思维、线性思维、数字化思维、实验理性思维可能引起的负作用给予纠正,影响到人的思维的活跃性与健全性。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电脑作为工具,需要数字与符号来表达意思,还需要用语言、文字与人和社会交流。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大学语文必须树立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给学生切实可用的语文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境界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大学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要为其补缺、补漏。根据教育学理论可接受性原则,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不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不同状况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现在对学生的研究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所带来的区别,比如说智商,学习语言的天赋,逻辑判断能力;二是研究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的情感、态度、动机、愿望、兴趣都可能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三是研究社会文化因素。国家对大学语文政策的制定,学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环境,甚至包括老师对学生教学的方式和态度,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 树立大学语文终身化教学观,探寻观察该课程的新视角

    许多学生在一学年的大学语文学习结束后,就将课本束之高阁,再也不闻不问了。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以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学生。大学生已经先行修了十多年的语文课,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文体阅读知识、作家作品积累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梳理并激活他们已经学过的语文知识,把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更要破除大学语文是语文学习的终结的想法,使学生把语文学习从课堂上延伸到日后工作、生活中去。大学语文处在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终身学习之间的关键位置,要把语文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学生心灵中,使学生明白蕴含在大学语文中的使人生受益的人文素养需要穷其一生来学习。


    ① 参见《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一文,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② 参见北方网《语文不是鸡肋,高校掀起语文“复兴”运动》一文, 2007年5月17日。

    参考文献:

    [1]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魏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06, (6): 5-7.

    [责任编辑 阳崇波]

    [作者简介] 黄必辉(1978-),男(壮族),广西东兰人,河池学院中文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064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