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全国学会 > 学会领导

匡亚明教育思想
【时间:2008/12/3 】 【来源: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7130 次】

    匡亚明(1906—1996),江苏省丹阳人。曾先后就读于苏州第一师范学校和上海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曾以江苏团省委特派员名义领导宜兴秋收起义。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徐海蚌特委宣传部长、上海总工会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先后四次被捕,受尽酷刑而坚贞不屈。1937年被营救出狱后历任中共中央社会部政研室副主任、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兼《大众日报》社长、总编辑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政治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1955—1963年任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63年起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文革”中备受迫害,1978年复出,担任南大党委书记兼校长。1982年起为南大名誉校长。1991年被任命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晚年主持编写《中国思想家评传》。著有《孔子评传》和《求索集》、《匡亚明教育文选》等。

    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践中,匡亚明同志以他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渊博的学识、过人的领导才干和革命家胆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了极大的智慧和力量,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征途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他两度出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为南京大学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匡亚明校长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表现在许多方面, 《学记》中有句名言,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匡校长无疑是“善歌”与“善教”者。几十年前,匡亚明校长就主张打通“文史哲”,开办“大文科”,培养具有丰富广博的学识和多方面能力的通才。他十分强调通才与专才的统一,致力消除大学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于狭窄的极端,希求打破传统的专业划分过细和只是坐而论道、严重脱离社会实践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一种能够打通“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并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的“大文科”的办学模式。他还大力提倡“四个空气”的良好校风。他同时希望高等学府时时处处都能洋溢着“强烈的政治空气,浓厚的学术空气,高度的文明空气,活跃的文体空气”,使莘莘学子得以沐浴着这清新的“校风”全面地、和谐地、健康地成长。另外,匡校长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成为基础宽厚,博学多才的学者。匡亚明校长在文革后首先在高校中提倡开设“大学语文”课,并欣然出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他认为大学语文包含有文、史、哲、经、政等有关内容,“有两条主线贯穿其中,一条线是可以培养、锻炼、提高学习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必要的阅读古文能力),另一条是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大学生的性格塑造、品德端正、治学为人等方面的知识。”

    而用这两条主线贯穿起来的内容广博的大学语文,在现在看来,就是一门致力于塑造人格,培养能力,注重大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共同基础的通识课程。为次,他专门写成《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学科》的文章发表在《文汇报》上。事实证明,学习《大学语文》,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的提升,有助于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加强,有助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锻炼,有助于历史视野的拓展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本站链接:匡亚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304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