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黄海蓉:论“大学语文”教学的教育保障与自身突破
【时间:2008/12/2 】 【来源:文教资料 2006年3月号中旬刊 】 【作者: 集美大学中文系 黄海蓉】 【已经浏览3135 次】

    摘要:现行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有两方面的思维盲点:一、课程设置量化程度不明确,缺乏制度强势保障。二、教学内容扩大化,造成了“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的局面。本文试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上问题提出: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保障体系,在强势的制度保障下,实现自身突破,建立起侧重本国文化,强化民族情结为主的教学内容框架,是这一课程由可有可无到非有不可蜕变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 教育保障 自身突破 民族化

    一、“大学语文”难以摆脱的现实窘境

    对“大学语文”窘境的认识由来已久。“大学语文”是全日制高等学校除中文专业以外所有专业开设的惟一一门语言文学学科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最后一个站点。其开设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无疑已经确立。“大学语文”课程以中西方文学作品为本位,采取篇章教学体式,丰富大学生语言文学知识,培养提高其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几十年来,在高校学科教育中一直发挥着不可取代的教育功能。但在今天,在高等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内容被完全分解在十几门课程内容中。这种情况的出现,将“大学语文”课程推向被消解的历史困境。客观地看,“大学语文”课程已经完成了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要走出被消解的历史困境,必须向专业性学科教育转型。如何在“大学语文”专业学科本位上建构自身的学科教育理论,设定自身的教育体系,是亟待探讨的学术问题。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问题在于:由于对这门课程的性质和要求的不明确性,大一到大四,都有开“大学语文”课;有34学时、54学时、72学时;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课程,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如“中国语言文字概要”、“中国文学名著赏析”、“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影视理论与名作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与赏析”“、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与赏析”、“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与赏析”、“西方文学思潮与作品”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近形成了“大学语文”的艰难处境,何去何从成为很现实的问题。

    回顾“大学语文”改革,自1996年始,已有8年。先是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编写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其后是夏中义先生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用来弥补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最近温儒敏先生主编的《高等语文》问世,力图把作为工具课的“大学语文”,变成兼顾工具性,突出理论知识性的一门课程。从改革的思路上看,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已成为趋势。

    二、“大学语文”亟待建立的教育保障

    设立“大学语文”课的定位失误,导致“大学语文”地位的尴尬。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它既没有四门政治课那样的“红头文件”的地位,也没有“高等数学”那种专业系统上的工具性价值,也没有“大学英语”的等级证书。这就决定了学生看不到上“大学语文”课的必要性。1999年6月22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通知》,要求高等院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全国许多高校,尤其是单科类院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这个转换:在教学内容上,把原来主要讲述的作家介绍、背景分析、主体阐释、艺术欣赏、字词句解释,变为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主讲的内容则是以专题形式系统阐释人文思想。一些院校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还把“大学语文”改名为“大学国文”,把课程定位在人文基础理论。但笔者认为,这样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大学语文”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必先通过建立强势的教育保障机制来运行。

    首先是明确课程体系,确保应有教育机制的保障。把“大学语文”课程安排入国家统一编写的课程目录中,体现在各个专业的课程目录中。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实行一元为主、多元并举的办法。如本科一年级统一开“大学语文”。二年级,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课程,如文科专业可开设“公关语言与写作”,“名作研究与赏析”等,理工科的学生可开设“实用文体写作”“审美与赏析”等课程。逐步实现大学中的人文教育、终身教育的链条,保证知识的连续性。其次,进行量化管理。在课程设置之后,应明确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考核制度。应规定必须达到的学时数、开课的学期、考核的办法,做到有章可循。现行的高校学科体系,“大学语文”课可任意调整,在任何的年级都可以开设,且有不同的课时,随意性较大,须根据文理的不同特点,确定课时,并不做任意的调整,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最后,强化制度保障。进行量化管理后,应有意识地强化制度保障。学校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专门的任课教师,合理的授课时间,考核的奖惩措施,都有赖于制度的完善来保证。唯其如此,才可确定“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学科中的地位,才可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兴趣。

    三、“大学语文”内容定位于民族文化

    “大学语文”的学习要解决阅读的问题,学生要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题精神,还要认识文章的思想深度和审美范畴。这个文章的思想深度是指它的历史存在价值、影响力、普遍意义,即它所具有的宇宙性和永恒性的多少。因个体的认识经验,由于“自我感觉是世界上最具个性的东西”①,故“我思”不可能千篇一律。窃以为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民族魂,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熏陶、陶冶,使他们成为无愧于国家、民族的优秀的人,是《大学语文》优势所在。

    首先,须明了文化的重要性。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要素以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构成的活的有机体。毛泽东把文化称之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当我们从这个确定的意义上来把握文化概念,可以说,是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巴金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有人说,现代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往往是一柄“两刃剑”,其负面作用需要文化教育来抵消和缓解。“二战”期间,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被用于战争,有的科学家宁死不干,有的被蒙蔽,有的昧着良心用自己的科学技术武装法西斯。文化教育则帮助人树立标准,培养具有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潮流的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价值判断能力。马克思断言,未来社会是人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时代,它所依赖的是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做人的自觉,而这些都要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来实现。其次,要注重横向的传播与交流,纵向的传承和创新,多侧重于民族哲学、民族文学等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是儒文化,文学精品折射出来的文化,对学生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耳濡目染的效果。其中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实践理性精神与“自强不息”、“发愤忘食”、“不降其志”的毅力,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屈原诗中“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体现的韧性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学习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若能有选择性地向学生介绍此类作品,可提高学生抗挫能力与奋进意识。中国历经内忧外患而不灭,与一代代中国人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是分不开的。如今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很多人脑子里只有自己的利益而无全局观念。纵观中国史,不乏以民族、社会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将个人的喜怒哀乐与民族的盛衰荣辱融为一体。他们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诸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宁苦其身以利人”的忧患意识,铸就了中华民族今天的强大。在教学中,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优秀作家的人格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学会欣赏文化的魅力。汉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子热衷学习汉语。作为国人,更有必要学好母语,弘扬这份基业。“大学语文”所精选的佳作,充分展现了先贤们驾驭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展现了汉语的无穷魅力,学好“大学语文”,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也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交流。傅雷先生说:“尽管人生是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同时扩大我们的同情心。”《(傅雷家书》)培养完美的人,才是“大学语文”自身的价值和位置所在。


    参考文献:

    [1] 乔治·布莱《批评意识》,中译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第6页.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399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