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王锡明等: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音乐性
【时间:2008/11/29 】 【来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 】 【作者: 王锡明1 董焰2】 【已经浏览3642 次】

  摘要: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音乐小说。本文论述了其交响乐的结构方式,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交响乐的主旋律,音乐化的主人公形象等问题,力图在文字与音符之间找出某种内在的联系。

  关键词:交响乐;结构;旋律

  在1912年《约翰·克利斯朵夫》四册本原序中,作者写道:“现在我们不以故事为程序而以感性为程序,不以逻辑的因素为先后,而以艺术的,内在的因素为先后,以气氛和调性来做结合作品的原则。……这样,整个作品就改为四册,相当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1](P.3)由此可以看出,罗曼·罗兰是以结构交响乐的方式来建构小说的。作家自己也称《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音乐小说。这一方面因为它是以一个音乐家为主人公,小说描述这个音乐家所具有的“伟大的心”——对人类博爱、爱人甚于爱己,追求纯洁艺术的心灵。另一方面这种伟大心灵深处的思想与感情种种矛盾不断冲突,最后又都互相协调融合的漫长的历程,形成了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和结构布局的主线,就仿佛交响乐章的主旋律。主人公的内心历程中的每一个喜怒哀乐,人生经历中的悲欢离合,恩仇祸福,成败得失给主人公心灵上留下的回响,就如乐曲的音调,轻重缓疾,抑扬顿挫,互相冲击又相互配合,构成了节奏和旋律,构成了这部小说独特的形式构架。

  翻开《约翰·克利斯朵夫》,我们首先感到的是这部小说的交响乐的结构方式。这部小说与音乐有太多的联系,音乐的启示,音乐的气氛直到人物自己音乐创作的境界,是整个作品的有机部分。用音乐来引导心灵,用音乐来显示心灵的声音,呼唤和呐喊,用音乐来创造作品如诗的意境,音乐的旋律伴随全书始终。作者和主人公思想与情感的相互矛盾冲突,最后归结为和谐的境界,就是音乐的节奏,是交响曲一样的节奏。罗曼·罗兰是用写交响曲的基本概念来建构他的长篇小说的结构的。他借鉴了交响乐4乐章的结构,把长达百万字的鸿篇巨著,概括为4个部分。即:少年(黎明、清晨、少年)——反抗(反抗、节场)——悲歌(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复旦(燃烧的荆棘、复旦)。

  第一册包括克利斯朵夫少年时代的生活。散文诗般的描写,犹如交响乐缓慢的引子。“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雨水整天打在窗上”,“江声……钟声……不论你回溯到如何久远——不论你在辽远的时间中想到你生命的那一刻——永远是它们深沉而熟悉的声音在歌唱……夜里,——半睡半醒的时候……一线苍白的微光照在窗上……江声浩荡。……”[1](P.21)这一章主要描写他感官与感情的觉醒,在家庭与故乡那个小天地的生活——直至接受了生活的考验,并受了重大的创伤,那就是他以一个穷音乐师的身份和当地封建贵族公然对抗,闹独立,拒绝了贵族的收买,摆脱了贵族对贫穷的艺术人的控制和奴役,而得到的是生计无着。后来又为贵族小姐做家庭教师,由于与小姐的感情而遭到贵夫人的奚落和训斥。这些教训在克利斯朵夫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使他对自己的使命突然得到启示,知道英雄的受难与战争便是他的使命。
  
  第二册写克利斯朵夫“天真、专横、过激、横冲直撞地去征讨当时的社会的与艺术的谎言,挥舞着堂吉诃德式的长矛,去攻击骡夫,小吏,磨房的风轮和德法两国的节场”[2](P.136)。又很像多半以描写生活中的矛盾对立斗争形象,充满戏剧效果为特征的交响乐的第一乐章,即发展部。
  
  第三册如作者所说“和上一册的热情与憎恨成为对比,是一片温暖和恬静的气氛,咏叹友谊与纯洁的爱情的悲歌”,又有些类似多采用“行板”和“慢板”,具有抒情性和歌唱性的交响乐的第二乐章。

  交响乐的第三乐章多为“快板”和“急板”。末乐章是整个交响乐的总结,各种矛盾对立的东西达到统一,和谐。小说的第四册“写的是生命中的大难关,是‘怀疑’与破坏性极强的情欲的狂飙,是内心的疾风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毁了,但是结果仍趋于清明高远之境,透出另一个世界的黎明的曙光”,与交响乐的第三乐章所采用的内在节奏相吻合。克利斯朵夫一生经历的悲欢离合,情绪的高涨低落犹如交响乐中高低轻重的各种音调交织在一起,形成旋律的洪流。
  
  作品交待情节仅仅是为了交待背景,小说所着力刻画的是一个伟大的心灵历程,如同交响乐的4个乐章仅仅是一个外壳,而主人公的人生社会经历的内在感受才是内核。克利斯朵夫的少年、初恋、家境、出逃、遇友、作曲、演奏……如此一生,小说固然都有清楚的交待,但不是为了说明因果,而是为了揭开其在主人公心中留下的感觉:情感、考验、启示、热情、憎恨、反抗、温和、恬静、内心的疾风暴雨……等复杂的心理轨迹,这才是音乐小说的真正主体,是交响乐的主旋律。作者在卷七初版序言中说:“我觉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音乐之河”,“浪潮在生命底下流动”,“灵魂在无垠的太空游泳”。[1](P.5)他们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一条生命之河,象征了主人公不断反抗的一生,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公对生命,对人类的热爱和对生命存在的最大价值的追求。循着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之流,他的心理活动的波澜起伏。他时而进行哲理性思考,时而进行自我解剖。“胸中那道如火如荼的激流”,在书中连缀成主人公的心理之流,象征了主人公精神探索的心路历程。

  克利斯朵夫是在江声、钟声、车轮声、马蹄声、铃铛声、蟋蟀声、划船声、教堂管风琴声和妈妈半夜哼唱的民谣歌声中出生的,这些和谐的音乐使他的感官觉醒。他初学音乐,按的第一个音是和声:“用两个手指在两个键上同时按下去。”他带着和谐的音符去追求美好的人生。6岁时,富家少爷的侮辱,使他幼小的心灵第一次发现了压迫与被压迫,他的整个身心都反抗起来了,他觉得自己有一股怒潮汹涌的力在心中骚动,他有一种如醉如狂的欲望要生存,为的是翦除暴力,主张正义,惩罚恶人。他11岁在宫廷乐队当乐师,14岁就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幻想在人生沉闷的黑暗中,惟有音乐带给他光明。然而为了改革德国艺术,主张表达真情实感的健全艺术,戳穿德国人的虚伪和艺术的谎言,结果他被解雇,被攻击,无奈逃到法国。他在巴黎目睹了法国艺术界像街头集市一样光怪陆离,充满颓废淫荡的虚假文明和死亡气息。他的讨伐、抗争换来的是朋友的身亡,爱情的幻灭。克利斯朵夫老来离开人世,是以河水、海洋和他同声歌唱的和声作结。作者在小说结尾用“手挽着手围着一个圆圈”,来表示“一切都是和谐”,这是他对美的最高抽象思辨,圆圈就是和谐,就是完美。和谐本来是音乐术语,音乐被称为时间艺术,时间常以江河来比。江河与时间周而复始,人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命是个大和谐,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它体现了作品形式的美,艺术的美,同时揭露了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腐朽没落,表达了他企图以艺术来改造社会的愿望,以爱祖国、爱人类、爱生命、爱艺术的博爱精神来达到使不同阶级、不同民族联合起来,从而求得世界大同的和谐目的。

  作为一部描写音乐家的小说,它不仅适应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而且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音乐化的描写,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音响的世界,充满了对音乐的崇高与赞美。罗曼·罗兰对音乐的赞美无疑蕴含着对主人公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的赞美。因为,音乐,对于音乐家来说,是生命的记录,“他的岁月就等于音乐的浪潮。音乐是他呼吸的空气,是生息的天地。他的心灵本身便是音乐;他所爱,所憎,所苦,所惧,所希望,又无一非音乐”。因此,音乐家的作品,越是真挚便越能感人,越是深刻便越能长存。音乐的美与其它艺术相比,是更需要用心灵来感受,而不是用理智去理解的。“只有出自内心的才能进入内心。”结构和技巧最多只能迷惑一个人的感官,而不能打动一个人的心,因为这只是一种外在的美,一切外在的美再精巧再华丽都不能使人享受到完整的真正的美,只有外在的美与内在的美结合起来,才算是完整的真正的美。所谓内在的美,就是音乐家真诚而高贵的灵魂,只有具有这种灵魂的音乐家,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美。《约翰·克利斯朵夫》描写的正是这样的音乐家。

  作品中的不少词汇往往就是准确的音乐术语,如“节奏”、“合奏”、“音响”、“音阶”、“调子”、“旋律”、“和声”、“和谐”等。作者将音乐礼赞,音乐描写和音乐术语与江河联系,“诗人唱着如流水如鸣禽般的歌曲”像“音乐的浪潮”、“音乐的灵泉”、“交响乐的波流”、“音乐像河水”、“音乐像潮水一般的奔泻”,这样的句子在小说中俯拾即是。它们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条音乐之河,形象地记录了音乐家的生命和本质,象征了主人公不断反抗的心理;同时,也表现了克利斯朵夫对生活,对人类的热爱和对生命存在的最大价值——和谐的追求。
  
  因为小说描写的是一个生命的全过程,所以它容易博得广泛的喜爱与共鸣;又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天才的生命,故又有很多精秘深奥让人探究和细嚼;也因为小说采用了交响乐的建构方式来结构作品,不仅使主人公的精神世界、生命过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为现实主义艺术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约翰·克利斯朵夫[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王锡明,男,荆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董焰,男,荆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167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