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鸭窠围的夜》课件
【时间:2008/11/29 】 【来源:网易博客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8445 次】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主要笔名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士司书。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自身来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
  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载于《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
  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曾共同创办《红黑》杂志。
  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和鲜明的生活,引起人们的注目。《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境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
  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还有重要的选本《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学教书。同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
  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
  1978年调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增补为全国文联委员。
  1980年曾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
  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1988年,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
  
  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院长汪润华:
  研究沈从文首先应该认识到他是一位边缘人,是自我放逐者。在中国文学中,从屈原的流浪放逐,到李白和杜甫,一直到曹雪芹,这种边缘人的作品就是跟一般的作家不一样。可怕的就是在这里。
  现在西方有很多作家,尤其是美国,很多作家都是流亡的人,是垃圾,是不被认同的人。20世纪中期以来,这一直是主流,一直到后现代。
  很多作家,你读了很多次,但每次读时经验都会有所不同,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你自己都会被改变,沈从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1977年,当国内中文系的学生尚有不知沈从文为何人之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学者金介甫却早已写出了《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他的另一部著作《沈从文传记》于1985年出版,开沈从文学术研究之先河。幸抑不幸?夫复何言。
  金秋时节。凤凰。沈从文百年诞辰国际研讨会上。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被誉为国外沈从文研究第一人的金介甫先生。相约夜半时分,在先生笔下清澈纯净的沱江边,对坐轻谈,领会着先生“鸟声如洗”的感悟,牵扯着丝丝缕缕“湿湿的记忆”。那个夜晚,让人无限感怀。

  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散文集《湘行散记》的基本情况。
2.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深沉的生命感喟。
3.体悟文章作者在平凡人生事相中发掘诗意、保持生活原生态的叙写方式。
4.文章的主旨。
5.文章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特色。
6.文章对生活原生态的叙写和诗意的美学追求。

文本详析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与全书有着一致的感情基调。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湘西是沈从文的故乡,他20世纪20年代初离乡出走,十多年后(1934年初)重返故里时,已是享誉全国的知名作家。他乘船由常德沿沅水溯流而上,于沿途将千里沅水及各支流流经的湘西乡村的景物人事记录下来,写成给妻子的信件,后经整理结成一部系列散文《湘行散记》,成为现代散文的名作。那是一部连续性的长篇散文,由十一个单篇组成。本文即是其中一篇。
  第一部分(开头两个自然段):写阴历年前某天夜晚,航行在沅水上的渡船泊于鸭窠围岸边,水手歇夜,以及湘西特有的吊脚楼景观。
  第二部分(从“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至“灶中正火光熊熊”):透过作者的想象,叙写水手们到岸上吊脚楼吃“荤烟”或烤火歇息的情景。
  第三部分(从“邻近一只大船上”至“也是很显然的事了”):由邻船一位水手的举动引起回忆,“温习”了十五年前自己经历的同样的情形。
  第四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古怪声音及由此引发的对湘西人历史命运的思考。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景观
  第二部分:想象
  第三部分:回忆
  第四部分:思考
  
  沈从文作为有着苗族血统的湘西作家,用一支有灵性的笔,突出地表现湘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浸润着原始民风的特殊人生形式,描绘了湘西下层人民永远用血泪打发日子,世代相沿的悲苦命运;同时也描绘了他们为生存、为实现其人生权利与尊严所作的努力。
  作品描写的“水上人”(水手及随船旅行者)和“妇人”(妓女)们的关系,也是一种带有湘西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的特异的生活。《湘行散记》以许多篇幅叙写了沅水流域水手和沿河码头吊脚楼妓女的故事;他们艰辛、凄凉、悲惨的命运,在其他的一些篇目中得到了表现。
  然而,这一篇着重表现的是其人生形态的另一面。作者写沿河吊脚楼成为长年与流水斗争的水手们以及其他水上人解除疲劳与寂寞的落脚处,写船上人过了瘾,胡闹已够,下船途中与窗口妇人的对话,写他们也是眼泪也是笑的动人的哀乐,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劳作,等等。其中,不论是吊脚楼妓女和水手的对话,还是对“赶白”场面描写和反思历史的议论,深刻地显出沈从文反映人生现实的美学原则。
  通过对湘西下层民众这些生活情状具体细微、极富实感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在艰难处境中对人生的顽强与执著,被压抑被摧残的生命力的坚韧与强悍,掺和着泪与笑的生活的庄严和忠实。他们担负了自己那份被摊派的苦难命运,却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勇敢地为生存而搏战,即便是为了生存而从妓,仍在这不无畸形的求生形式中追求着真挚缠绵的情与爱。这些内容使本文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作者在记叙湘西人现实生活,没有作简单的道德评判,也超越了普通的“同情”,更没有丝毫的猎奇之意。更可贵的是,他把自己的生命溶入其中,感同身受地“认识他们的哀乐”,深切地感到“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我们注意到,没有哪位作家这样深切地描写妓女生活,也使我们想起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丈夫》:夫妻为了生计,丈夫送妻子到“花船”上做“生意”,不但夫妻名分不失,赚钱可以补贴家用,然而,丈夫在船上亲眼看见妻子的遭遇,先是对着自认为是妻子的熟客奉为财神爷而高兴得唱起歌来,尔后终于由麻木而觉醒,把肮脏的钱两次“丢在地上”,第二天带着妻子回家。如今,再读《鸭窠围的夜》,只有一种“无言的哀戚”。
  作品以叙述为主,将描写、抒情、议论自然融入在字里行间。其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极见功力,寥寥数笔,境界全出。如开篇所写:“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两岸高大壁立的山……这时节两山只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着意渲染了寒夜中鸭窠围河西岸上迷朦而充满生气的氛围,使人如临其境,如睹其景,历久不能忘怀。
  最后一部分写午夜时分渔人“赶白”的场面描写,黑夜中“水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构成幽远而近乎神秘的氛围,也同样令人难忘。
  此外,作品场面描写极见功力。如:船只泊定后水手们做饭吃饭歇息上岸的场面;想象中归船水手与吊脚楼妇人叮嘱对话的场面;岸上临街铺子中屋主人与船上人等默坐烤火的场面;禳土酬神还愿巫师在锣鼓声中作旋风舞的场面。均是以朴素而有表现力的语言,略作勾勒,场面即骤然生动起来。
  
  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这篇作品,请阅读本文的素材──作者给妻子的信以飨写作爱好者。当时,沈从文得知母亲病重,离开新婚妻子张兆,(九妹沈岳盟和张兆和在北京---笔者注)启程到湘西老家,乘船由常德沿沅水溯流而上,于沿途将千里沅水及各支流流经的湘西乡村的景物人事记录下来,以书信的方式写给张兆和。

《从文家书:从文兆和书信选·夜泊鸭窠围(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四信)》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结集后为《湘行散记》第三篇——笔者注)

  我小船停了,停到鸭窠围。中时候写信提到的“小阜平冈”应当名为“洞庭溪”。鸭窠围是个深潭,两山翠色逼人,恰如我写到翠翠的家乡。吊脚步楼尤其使人惊讶,高矗两岸,真是奇迹。两山深翠,惟吊脚楼屋瓦为白色,河中长潭则湾泊木筏廿来个,颜色浅黄。地方有小羊叫,有妇女锐声喊“二老”,“小牛子”,且听到远处有鞭炮声,与小锣声。到这样地方,使人太感动了。四丫头若见到一次,一生也忘不了。你若见到一次,你饭也不想吃了。
  我这时已吃过了晚饭,点了两支蜡烛给你写报告。我吃了太多的鱼肉。还不停泊时,我们买鱼、九角钱买了一尾重六斤十两的鱼,还是顶小的!样子同飞艇一样,煮了四分之一,我又吃了四分之一的四分之一,已吃得饱饱的了。我生平还不曾吃过那么新鲜那么嫩的鱼,我并且第一次把鱼吃个饱。味道比鲥鱼还美,比豆腐还嫩,古怪的东西!我似乎吃得太多了点,还不知道怎么办。
  可惜天气太冷了,船停泊时我总无法上岸去看看。我欢喜那些在半天上的楼房。这里木料不值钱,水涨落时距离太大,故楼房无不离岸卅丈以上,从河边望去,使人神往之至。我还听到了唱小曲声音,我估计得出,那些声音同灯光所在处,不是木筏上的簰头在取乐,就是有副爷们船主在喝酒。妇人手上必定还戴得有镀金戒子。多动人的画图!提到这些时我是很忧郁的,因为我认识他们的哀乐,看他们也依然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我不知道怎么样总有点忧郁。正同读一篇描写西伯利亚方面农人的作品一样,看到那些文章,使人引起无言的哀戚。我如今不止看到这些人生活的表面,还用过去一分经验接触这种人的灵魂。真是可哀的事!我想我写到这些人生活的作品,还应当更多一些!我这次旅行,所得的很不少。从这次旅行上,我一定还可以写出很多动人的文章!
  三三,木筏上火光真不可不看。这里河面已不很宽,加之两面山岸很高(比崂山高得远),夜又静了,说话皆可听到。羊还在叫。我不知怎么的,心这时特别柔和。我悲伤得很。远处狗又在叫了,且有人说“再来,过了年再来”!一定是在送客,一定是那些吊脚楼人家送水手下河。
  风大得很,我手脚皆冷透了,我的心却很暖和。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原因,心里总柔软得很。我要傍近你,方不至于难过。我仿佛还是十多年前的我,孤孤单单,一身以外别无长物,搭坐一只装载军服的船只上行,对于自己前途毫无把握,我希望的只是一个四元一月的录事职务,但别人不让我有这种机会。
  我想看点书,身边无一本书。想上岸,又无一个钱。到了岸必须上岸去玩玩时,就只好穿了别人的军服,空手上岸去,看看街上一切,欣赏一下那些小街上的片糖,以及一个铜元一大堆的花生。灯光下坐着扯得眉毛极细的妇人。
  回船时,就胡胡涂涂在岸边烂泥里乱走,且沿了别人的船边“阳桥”渡过自己船上去,两脚全是泥,刚一落舱还不及脱鞋,就被船主大喊:“伙计副爷们,脱鞋呀。”到了船上后,无事可做,夜又太长,水手们爱玩牌的,皆蹲坐在舱板上小油灯下玩牌,便也镶拢去看他们。
  这就是我,这就是我!三三,一个人一生最美丽的日子,十五岁到廿岁,便恰好全是在那么情形中过去了,你想想看,是怎么活下来的!万想不到的是,今天我又居然到这条河里,这样小船上,来回想温习一切的过去!更想不到的是我今天却在这样小船上,想着远远的一个温和美丽的脸儿,且这个黑脸的人儿,在另一处又如何悬念着我!我的命运真太可玩味了。
  我问过了划船的,若顺风,明天我们可以到辰州了。我希望顺风。船若到得早,我就当晚在辰州把应做的事做完,后天就可以再坐船上行。我还得到辰州问问,是不是云六已下了辰。若他在辰州,我上行也方便多了。
  现在已八点半了,各处还可听到人说话,这河中好像热闹得很。我还听到远远的有鼓声,也许是人还愿。风很猛,船中也冰冷的。但一个人心中倘若有个爱人,心中暖得很,全身就冻得结冰也不碍事的!这风吹得厉害,明天恐要大雪。羊还在叫,我觉得希奇,好好的一听,原来对河也有一只羊叫着,它们是相互应和叫着的。我还听到唱曲子的声音,却始终听不明白。
  我懂许多曲子。想起这些人的哀乐,我有点忧郁。因这曲子我还记起了我独自到锦州,住在一个旅馆中的情形,在那旅馆中我听到一个女人唱大鼓书,给赶骡车的客人过夜,唱了半夜。我一个人便躺在一个大炕上听窗外唱曲子的声音,同别人笑语声。这也是二哥!那时节你大概在暨南读书,每天早上还得起床来做晨操!命运真使人惘然。爱我,因为只有你使我能够快乐!

  二哥
  十六下八点五十
  我想睡了。希望你也睡得好。


附: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

  《湘行散记》与《湘西》代表着沈从文散文的最高成就。这不仅在于《湘行散记》《湘西》表现出沈从文对人生现实的独特认识,也集中体现出沈从文散文艺术的独立创造,从中显示出沈从文反映人生现实的美学原则。
  艺术创作的传统,即一面承认材料的本性,一面就材料性质注入他个人的想象与感情。虽加人工,原则上却又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湘行散记》《湘西》突出地体现了沈从文的这一美学原则。
  翻开这两部散文作品,一个色彩繁复、意蕴丰富的人生天地便扑面而来。这是活的人生,仿佛使人直接面对三十年代湘西特定的社会情境,“一切还带着‘原料'意味,一切都近乎那个与人为相对立的自然;它又是充满诗意的人生,从作者似乎漫不经心描绘出的人、事、景、物的形与线,光与色中,可以强烈地感到诗的自然流溢。《湘行散记》《湘西》最精彩的部分,恰恰是那些极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湘西下层人民中畸形而又真挚缠绵的爱恋,受压抑的内心痛苦和发自生命深入的对改变命运的渴求,在艰难的处境中,对人生的顽强与执著,生命内涵的美从这些人生速写里自然流出,平凡中见出奇崛。
  翻开《湘西散记》与《湘西》,便随处可以感到作者寄托在作品中的情感力量的冲击。无论是滔滔长流上的水手、纤夫、妓女,还是沿河各县份的矿工、农民、兵士,对掺入他们生命里去的泪与笑、恩与怨、生与死,作者都有如感同身受。作者的情感从他对人生真味独到的体验中流出,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从这些人生现象里,作者不仅感到生活表层的悲惨与凄凉,而且,越过这表层的血与泪,体验到了他们被迫接受摊派到自己的那一份命运时,在日月交替中各尽生命之理的人生庄严。
  

  思考题思路提示

  1.如何理解本文所写的旧时湘西水手的生活情状?

  本文所着重描写的“水上人”和“妇人”们的关系,是一种带有湘西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的特异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现他们在艰难处境中对人生的顽强与执著,被压抑被摧残的生命力的坚韧与强悍,掺和着泪与笑的生活的庄严和忠实。

  2.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人生感喟?其意义何在?

  目睹湘西下层人民顽强地在泪与笑中打发日子,努力保持着生命的尊严,千百年为生活而搏战,这种生命形态也许还将继续延续下去,悲壮而又辛酸,作者感到无限的“忧郁”、“哀戚”和“悲悯”。这种人生感喟源于作者对湘西人民灵魂的深刻理解,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的观照与反思,且与具体的生命形态相联系,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感,从而具有哲理的内涵和动人心魄的力量。

  3.本文的表现手段和美学追求是怎样的?

  从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自然流溢出诗意的潜流:在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时,没有舍弃生活中本有的原生态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元素,追求“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一切还带‘原料’意味”。这样的记叙和描写具有高度的自然生动性。
  另一方面,在展示那种自然和人生的景观时,既严格写实,又渗透了主观色彩,“注入他个人的想象与感情”;作者的感情流贯全篇,想象和感情使作品充满诗的气息。
  
  
  笔者按:这篇“课件”发表在网络上,没有出处,没有作者(网上东西多这样),我觉得作为“课件”或“教案”,它介于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之间,所以安排在“大中比较”,这也可曲折见出我对于这两种语文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880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