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宫燕美:大学语文教学的观念转变
【时间:2008/11/27 】 【来源:云梦学刊 2007年12月 】 【作者: 武警北京指挥学院 宫燕美】 【已经浏览3179 次】

    摘要:大学语文课自开设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有过尝试和改革,但是目前还是存在困境。确立“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将教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从知识、情感、道德等多方面入手,体现大学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情感体验;审美情操;艺术美

   
    从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倡导在全国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至今已将近三十多年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无疑对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化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决定了它必须有别于中学语文,必须守正出新,创新语文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坚持“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面对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环境,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性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全面打通文、史、哲、艺术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广大学生在“大语文”教学观中充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语文学习为中轴,拓宽学生对整个人文学科的思维空间,将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结合,甚至可以在自然科学中找到契合点。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对文本的解读,必须对文本作综合整体的关照。这种整体关照要求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而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也不能仅仅寻找文本与社会的简单对应,而应将对语文文本的学习置于整个文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动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学习。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牢牢握住“文化”这根主线,打破学科间界限森严,各自为政的界限,让学科之间、知识之间建立起共融的结构关系,以适应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以培养大学生长远的战略眼光、未来意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创设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语文学习与其它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相链接的开发式环境。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将语文教学放在整个人文学科的大背景之下,注重语文与其它人文科学的无法割舍的联系,培养学生形成开阔的学习眼界和联系的、辨证的学习观。

    二、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人”的全面培养

    《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影响完全不同于其他工具性学科。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理想人格的培养。

    (一)通过《大学语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血浓于水的联系,传统文学之美是从传统文化的底蕴之中生长出来的,离开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对传统文学之美的体味恐怕只会流于表面。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的更高层次上去阅读欣赏中国古典文学,而不是就事论事地分析作家品,这也许是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区别之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的影响。大多数普遍价值观就积淀于数千年人类文明的文化传统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儒家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虽然三家思想的功能不同,但它们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价值和思想体系的发展。比如关心他人,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墨子所说的“兼爱”和佛教的“慈悲”。三家思想交相呼应、互为补充,对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的冲击时,《大学语文》教育就是引导学生熟悉并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亲切感、自豪感、认同感。《大学语文》所选的作品本身都负载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作品的辉煌之处常常是作家人格的伟大体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爱的意义、人性的弱点、人际关系以及人生态度等。通过这些传统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守住道德底线;大而言之,可以积极回应在道德、伦理、价值观方面受到的挑战,使身处大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这些文人身上吸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教师有责任挖掘人类文明的丰富底蕴,并赋予其崭新的意义和生命力,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二)通过《大学语文》唤醒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以致人越来越容易失去最根本的人文关怀,从而导致对社会责任的逃避,对社会悲剧的漠视。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可以使人变得深刻。但如果眼中缺少了这种悲剧,对挫折、痛苦、失败的承受能力就会大大减弱,就会逃避社会责任。所以,在《大学语文》的讲授中,既要激发学生直面现实的勇气,又要增加其社会责任感。如在介绍司马迁时,讲他的遭际是一种大境界,这是一种不求私利造福人类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又如,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但这并未使他失去直面现实的勇气,而是表现出高品大德。在看到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时,他饱含同情的泪水,以极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民众鸣不平。教材中所选作家的人生大多是悲剧性的,但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意志并未消沉,精神并未沦丧,始终保持人格的尊严,对生命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关注,这种忧患意识、悲剧意识都通过其作品表现了出来。人物形象方面,祥林嫂,一个善良、勤劳、朴实的村妇,对生活无任何非分要求却仍不为黑暗的社会所容,终将她折磨而死,她的死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窦娥的冤屈、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失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等,都给人们带来一种心灵的震撼。

    大学语文当中还有许多作品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如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在他那个时代,祖国大好河山被分裂,北方广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压迫,而南方小朝廷却屈膝事敌,不思恢复。陆游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其慷慨悲壮的诗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比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像这样的作家还有很多,如宋代的岳飞、张孝祥、辛弃疾、文天祥,清末的陈天华、秋瑾……他们都以战斗的诗笔抒发了他们满腔的爱国热情,他们的作品即使在今天也还在教育和激励着现在的大学生们。

    (三)通过《大学语文》陶冶审美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般来说,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的欣赏,培养审美能力,使人热爱真善美,厌弃假恶丑,陶冶情操,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从而成为“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马克思语)。审美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重要,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路无心看“风景”,闭门只读圣贤书,缺乏感受美的能力和空间,所以进入大学以后,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繁多的信息渠道的浸染,有些学生缺乏辨别美丑、真假、善恶的能力,很容易陷入误区。在当今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审美活动完全变成了对感官快乐的追求,纯粹变成了对美的消费,失却了对美的韵味的鉴赏。吴平安说:“语文教育之于美育,不应当只是大众趣味的追随者、诠释者,而应该是其抵制者、超越者,是高尚生活趣味、审美趣味的倡导者和引路者,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建设者。”

    文学当中的艺术美是多种多样的,有意境美、语言美、构思美。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内容,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和歌颂祖国壮丽山河,表达对大自然独特感受的名篇佳作。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为宁静、淡雅、轻盈自然,给人以轻松愉悦、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民歌《敕勒川》等则表现为雄伟、宏阔、粗犷、刚健,激起人的崇敬、赞叹与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谓意境就是意和境的统一,情和景的和谐,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写的对象合为一体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就是意境美的代表作。诗人以江、月为中心,描绘出一幅绝美动人的春江月夜图。这种艺术境界上的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把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通过分析、欣赏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在美的感染中既能理解词意,又陶冶心灵;使他们面对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感受它、赞美它。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作家创作的材料。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只有准确的语言才能表现出语言的力量,只有简洁的语言才能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只有生动的语言才能表达感情,打动读者。语文教学要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含义和感情色彩,体味语言的表现力,感受语言的形象美,逐渐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祖国的语言。

    构思美是艺术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大学语文中有很多名篇佳作,在构思上各有千秋。有的点染烘托,有的曲折多变,有的构思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引人入胜。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使学生体会到许多文章之所以写得美,是与作者精巧构思分不开的。让学生从分析结构入手,阅读文章,学习知识,欣赏作品的构思美,从而受到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要引导学生去研究作品的表现手法,去认识具体作品的精妙所在,比如《红楼梦》的悲剧性、《儒林外史》的讽刺性,《夜宿山寺》的浪漫主义、《石壕吏》的现实主义、《锦瑟》的象征主义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且还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面对这么丰富的美的元素,就需要教师在作品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生与作家作品产生共鸣,体验其中美的意象,美的情感,从而净化心灵,在心灵深处积淀起丰富的审美情感。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它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它擅长运用文学形象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在自身人格层面上得到有效提升,并使自己的人性内涵更丰富,人的发展更全面,最终成长为美的生活的创造者。

    [责任编辑、校对 鲁涛]

    作者简介:宫燕美(1981-),女,山东威海,武警北京指挥学院语言教研室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教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7930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