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房义斌:大学语文课堂应然面貌摭谈
【时间:2008/11/27 】 【来源:文学教育(下) 2007/11 】 【作者: 河南黄淮学院 房义斌】 【已经浏览2838 次】

    《大学语文》是为高校非中文系的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性公共课程。自20世纪初开课以来,遭遇了颇多的非议和质疑。尤其是2004年2月13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邢宇皓题为《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一文后,引发了人们对大学语文教育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我们认为,开这门课是不容置疑、无须讨论的;目前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多是由于课堂教学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

    一、大学语文课堂的问题归因

    20世纪初,北京大学就开设了国文课。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后,大学语文课被取消。1978年,南京大学等率先在高校恢复大学语文课。20世纪90年代,大学语文在高校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可就在世纪之交,部分高校又悄然将大学语文课程取消。理由很简单:大学语文有何用?

    大学语文课这种反反复复的戏剧般的命运是耐人寻味的。我们认为,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问题。20世纪上半叶是国学大师云集的时代,大学语文教师多为知名的专家学者。这些大师学养厚实,眼界宽,对我们民族文化知根知底,较之今天的大学语文老师对该课程的本质的感受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课当然会上得形象、生动、扎实、富有趣味性。今之高校中文系的博士、教授、博导(就是这些人的国学功力也无法与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群相比)鲜有上大学语文课的。大学语文不是独立学科,专业特色不突出,几乎谈不上研究方向,关于语文的理论认识也远不及中小学语文理论专家,评职称很难。今之大学语文老师多为“三下”(35岁以下、讲师以下、硕士以下),且大多依然按现行中小学语文课的套路大讲特讲字词句段、语修逻文、主谓宾定状补、作家生平……加上选文质量不高,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烦不胜烦,戏称之为“高四语文”。其实,语文早在中小学就不受欢迎了。中小学通过拼音学汉字绕了个大弯子,没多少智慧、学问含量的“知识”占据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古代,小学六年就基本上把“四书五经”背完了,而我们到高中了还在拼音上学个没完。就是今天中文系毕业生,《诗》能背几篇?我们通过拼音学母语代价太高昂!拼音根本不是母语学习的必由之路,否则我国古代就没文化可言,相当多的儿童没学拼音就能认大量汉字也是例证。如此无聊的学习已延续了十几年,若大学语文课堂再无改观,顶多是把学生的空虚、迷茫、无奈和烦恼拉长了点,何来兴趣?

    二、大学语文课堂的应然面貌

    大学语文该学些什么?该怎样学?怎样与中小学语文衔接而又不重复?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而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年来,这些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0世纪中国母语课堂的“演进”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学生读写课→老师讲解课→学生做题课。课堂的主体由学生到老师再到学生,似乎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完美进化过程。母语教育的大倒退不能不让人产生些许的忧虑:人文何在?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精神何在?国民品格何在?母语教育的价值何在?

    好的大学语文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通过观察发现,上好大学语文课,老师首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和实施的能力,将视角伸向课外,伸向经典和生活。现行大学语文教材有100多种,但哪一种都不尽如人意。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为母语课堂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就看老师自身的功力和眼光了。只有将学生浸泡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海洋里,才能有效克服多年来中小学语文局限于教材、教参的狭隘而畸形的现状,才能让母语课堂焕发青春光彩。据问卷调查,大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均具有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和实施的强烈意识和能力。其次,大学语文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思维的实际出发,多发问、探讨;要克服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大肆发挥,信马由缰,走到哪里算哪里的自我随意表演的惯性思维。老师应明白: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的思维回到原点,自由生长,逐步培养起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津津有味、自我陶醉式的独自表演往往会换来学生思维的睡眠或周游世界。大学语文老师要采用多种手段来克服课堂的单调,如展开讨论、辩论赛、朗诵会等。

    总之,改变大学语文课堂索然无味的方法是多样的,但一定不要忘了我们千年母语课堂的基本法:诵读诵读再诵读,思考思考再思考,探讨探讨再探讨;在此基础上,将每次思索的结果整理记录下来,真正实现读写的统一。我曾用此法为信息工程系的大一新生上了半年的大学语文课,结果屡试不爽。一学期下来,我们不仅学完了教材,而且背诵了近100首古诗词,这些都在课堂上完成。我从没有大讲特讲某篇文章,均为点拨式,一触即离。学生也背得摇头晃脑、如痴如醉,迟到、早退、旷课的很少。甚至有一些老师向我抗议:学生经常在其他课上背古诗词!我从来没有逼迫任何一个学生背诵或作文,但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厚厚的阅读笔记。我和学生几乎都是带着愉快和眷恋结束大学语文学习的。我把学生带入民族文化精神的海洋,让他们自由地涵咏、遨游,自己也获得了精神的洗礼和自由。我们认为,多媒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不良的大学语文课堂现状,但绝不是上好大学语文课的救命稻草!

    三、大学语文课堂应然面貌的理论基础

    “语文”一词是人为现象,取“国语”之“语”和“国文”之“文”合为“语文”,而丢掉了沉甸甸的“国”。从此“语文”没了民族和国别痕迹,轻飘飘的像丢了魂一样丢了“中华民族”这个根。“中国语文”、“美国语文”、“英国语文”等的泛用即是例证。至今也没有人能够给“语文”约定一个学界普遍认可的内涵。于是“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文字”……关于“语文”的解读学派林立。据语言学常识,“语文”音形意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可推理的,而是或然的、人为赋予的。这些解读显然没有顾及到这一点,犯了无据推导的错误。20世纪后半叶关于“语文”的讨论表面上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在文化精神的层面上却是无力的、孤独的、寂寞的。

    语文是学生发展实践的产物,是以中华民族为根基、以典范文学为内核的人类优秀文化,是基础性、稳定性、综合性、专业性、继承性、民族性都很强,以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人文应用学科。语文是基础应用学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不是学习和掌握语言学理论,不能走入专业学术理论学习的误区。语文内容典范性决定了其很强的相对稳定性,典范文化不会时时有、处处有。语文含有伦理、历史、哲学等因子,这是语文内容的本义,“纯粹”不是语文的特征。语文的民族性决定了其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民族虚无主义者和历史虚无主义者都不可能找到语文学习的真谛,只能在简单、低级、封闭、狭隘的死胡同里转悠、徘徊!语文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标就是给国人奠定最起码的民族文化精神底子,就是把一批批的“自然人”培养成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创造意识的“国人”,让这种意识不因时空变化而衰减,不因国籍更换而改变,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分子,让“民族兴亡,我有责任”成为一种潜意识、准本能,为培养脊梁式的人才播下本民族精神的种,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母语教育的本质是以语言立人,立现代人,立真实、自由、个性、多元之人。学生独立思考精神的产生和养成,需要参与实践活动,不能靠老师滔滔不绝的分析讲解来实现,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学习应走民族化道路,20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不能忘记。我们应珍视千年母语课堂“诵读诵读再诵读,思考思考再思考,探讨探讨再探讨”的基本经验和方法,为培养我们民族文化大师做最基本的培植“土壤”的准备。没有民族文化大师的时代是孤独寂寞的时代,没有民族文化大师的民族是孤独寂寞的民族。


    房义斌,河南黄淮学院中文系教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842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