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邓星明:《大学语文》教学思考与教法革新
【时间:2008/11/26 】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 【作者: 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邓星明】 【已经浏览2921 次】

  摘要:本文论述《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达到的目标;谈到对《大学语文》教法革新的一些思考;着重论证了由“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改革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大学语文 目标 思考 革新


  目前全国高校不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理、工、医、农、财、法、商、艺等专业类院校,都给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课被称为高校基础公共课,是受众最多的课程之一。一段时期以来,有关“《大学语文》应不应该开?应该如何开?”的话题,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特别关注。笔者根据自己《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思考和教法革新提出了一些想法。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开设《大学语文》课?《大学语文》课要达到什么目的?关于这个问题,有不少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见解,认为教学目的主要有四点: 1、解决部分大学生汉语底子薄弱的问题; 2、整体提高大学生文学审美水平; 3、陶冶情操,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4、训练大学生读、说、写的能力及综合分析归纳能力。

    《中华读书报》2005年6月1日版刊登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科部傅新的一篇文章,说一名大三年级的学生,代别人写一份不足百字的申请书,竟然出现了28个错别字!遭到父亲的怒斥后,这位大学生辩称,自己学的是工科,以前的语文知识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该文报道的这种事例在大学生中并非天方夜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许多高中学生一门心思专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认为语文课难拿高分,比较好对付,因而忽视了语文学习,一些学生对汉语中的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再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一些本不够资格读大学的人也跨进了大学的门槛,少数学生虽然进了大学,其汉语程度却还仅仅停留在初中的水平甚或更差。开设《大学语文》课,就是要力图解决这些人汉语底子薄的问题。但是这种“解决”并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一是这些学生要有紧迫感,二是教师要特别关注,适当开点“小灶”,否则会影响《大学语文》的整体教学目标。《大学语文》课既是大学期间开设的语文课程,应该姓“大”,而不应该姓“中”,所以《大学语文》不应该开成“高四语文”,应有大学的特色,老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大学语文》课的品味,不能还像中学那样授课,应注重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领会作品的真谛,体会作品深刻的寓意。不是面面俱到地讲解课文,而是对作品中最闪光的部分进行深入的剖析:或思想寓意,或人物形象,或景色描写,或情节悬念,或情景交融,或精彩对话,或文字传神等等。老师应将作品中的精华讲深析透,在评述中让同学们充分体味到文学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水平。

    《大学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构成的,这些作品都是从成千上万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非常具有代表性。我们在讲授这些作品时,不仅仅是疏通文句讲清文法,而应站在鉴赏的高度来评述,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比如学习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培育谦逊好学的品德;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能培育实事求是的品德;学习孟子“忧民之所忧,民亦忧其忧;乐民之所乐,民亦乐其乐。”能培育关心民众疾苦的作风;学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能培育一种“民本”思想。记得有位名家说过:一个人如果熟读了100首唐宋诗词,就绝对不会去做偷鸡摸狗的事。可见,讲好《大学语文》课程,对培育大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以至人格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个大学生在高校读书,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培养自身的各种能力,其中包括读、说、写的能力,也包括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素质培养,培养这些素质的任务有很大部分落到《大学语文》老师的肩上。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要完成上述目标,就涉及到怎样教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主要是教师“满堂灌”的形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讲者。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是:学生没有任何的压力,你老师讲得好,我就听听,你老师讲得不好,我就休息,你老师讲的我了解,我就玩玩。目前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到了大学,教师又来讲,究竟应该怎么讲?另外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现代传媒信息十分发达,许多优秀作品纷纷改成电影或电视剧。当今的大学生们信息量剧增,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形势下的《大学语文》教学。

    笔者根据自己《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行这种教学革新,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课堂,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的课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直接参与到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去。教学的目的旨在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得以增强,使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学习需求得以明确,而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需求,设计组织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师备课不再是传统的题名解释,背景介绍,作者生平,课文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程式化的教学方式,而是要重新设计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安排,按照这种新兴的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要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思路和需求设计课堂内容。所以教师备课一反传统的思维方式,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阅读与作品相关的更多的资料,作更深更广的备课准备,一方面要防备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按照新的教学思路策划出一套新的教案。

    其次,教师是课堂教学灵活机动的组织者。对《大学语文》中挑选出来的精讲课文,当然少不了要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情况。以前都是由教师从头到尾一一道来,而新的教法是教师提问,让学生起来自己讲。这种教法革新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作为大学生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材上一般都有作家生平简介、难点注释和要点提示,只要仔细研读过,都能说出个大概。二是许多作品他们在中学都接触过,让学生讲,能起到一种回忆和复习的作用。三是学生可以结合平时的社会阅读和思考,带有个性色彩回答这些问题。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预先设计好,既不能脱离课文,又要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小说《风波》的“作者生平简介”时,由于同学们对作者鲁迅非常熟悉,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谈谈你印象中的鲁迅”。这个问题谁都可以讲,不同是全面与否以及深浅差别,而且发挥的空间很大。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同学们纷纷从自己理解和喜好的角度来谈鲁迅,有的赞扬,有的钦佩,有的崇拜,也有的认为鲁迅“偏激”,还有的认为鲁迅“苛刻”,意见不一,甚至引发争论,课堂气氛非常热烈。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善于控制课堂局面,既要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又要循循善诱,在总结中以自己的学识和见解让大家口服心服,渐渐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上来。

    《大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是古代文学,传统的教法是由教师一字一句地串讲。课堂上学生记录,复习时死记硬背,考场上强行默写,考完后还给老师。这种陈旧僵死的教学方法,其弊端早已显露无遗。对此,我的意见是:把古文翻译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讲。这种教法基于如下考虑:一是经过中学6年的学习,一般学生均具有初步阅读和理解古文的基础,只要认真研读课文注释,基本上都能翻译出来。二是迫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老师先提出问题,班上学生不知道老师将会叫谁起来翻译,大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不愿在同学面前丢面子,所以每位同学都在积极准备,整个课堂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其三,教师还是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关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课文的串讲和分析,作品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归纳等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频频提问,学生一个个起来回答,努力培育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举手回答;如果没有人主动回答,就点名回答。教师并不是闲着,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参与。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判,哪些是对,哪些是错,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均应高屋建瓴地进行分析讲解。这种分析和讲解应是条分缕析的,是深入浅出的,是令人口服心服的,是最能显示教师学术水平的。这种提问——回答——总结的过程贯串整个课堂教学始终,提问的设计是深思熟虑的;学生的回答是各抒己见的;教师的总结是生动精彩的。所以新教法比起传统教法对老师的要求更严更高。

    其四,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既要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1、狠抓朗读能力 每讲一篇作品,都要先由学生朗读,为了给更多的同学朗读的机会,把一篇长文章划分若干小段,让每位同学朗读一小段,许多同学不习惯在大庭广众讲话,胆怯拘谨,声音细弱。教师这时强调:第一要大声,让全班每位同学都能听见;第二普通话力求标准;第三要注意音调、节奏和感情的处理。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朗读都要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适当提出意见。笔者认为:朗读是讲话的基本功,学生能把一篇课文在课堂上读好,其实就是一种能力的培训,朗读都过不了关的学生就别指望把自己的观点说得清晰明了。所以朗读是能力培训的第一步,也是最容易入门的一步。

    2、把话语权让给学生 口头表达能力是大学生一项重要的能力,笔者认为: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重要的是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在课堂上,诸如古文串讲、课文分析、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以及思考练习等等,由教师组织提问,请学生起来讲解、分析和归纳,有些问题还可以由教师主持,组织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总结,肯定其正确之处,纠正其不足之处。所以,整个授课过程就是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循环往复中进行的。这样既围绕课文进行知识的梳理,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于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同学们说话的机会很多,一般两节课下来,差不多有一、二十个学生起来发言。一个学期下来后,学生在课堂大胆阐述自己见解的能力明显增强。实践证明:这种互动式的讲课方式深受同学们欢迎。笔者曾了解到有位青年教师在某班教《大学语文》,课堂纪律很差,上课睡觉的、讲话的、开小差的比比皆是,便决定到那个差班采用新教法去试一试,结果大大出乎意料,这个平时纪律很差的班级,竟然十分喜欢这种互动的新教法。在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下,学生们思想注意力高度集中。笔者提问后,竟然有学生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前所未有的活跃,这位青年老师感慨地说:“以前我只顾自己讲,往往吃力不讨好,现在明白了,学生中间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欲,真是没想到”。

    3、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好比是学生能力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抓好作文练习,一学期安排不少于2—3次作文,同时注意题目的灵活性和文体的多样性。比如我有一次布置三个作文题目: (1)春; (2)记对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3)论“仁政”。很显然,这三个题目的文体分别是抒情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我让同学们任选一题来写,尽量给同学们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二是每次作文批改之后,要进行课堂讲评。笔者认为,作文讲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学生中的优秀作文要在课堂上宣读以至推荐到报刊杂志上发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褒奖优秀作文可以带动全班同学写作的积极性。三是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练习写作。比如讲宋代李清照、辛弃疾和柳永等大家的词,可以布置让同学也作一填词练习;比如讲现代诗歌,可以让同学练习写诗;比如讲小说,可以让同学写一段人物外貌或细节等。经过多方面的写作练习,学生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最终要做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是为了“不教”。大学生经过小学6年和中学6年一共12年语文课的学习,《大学语文》应该是一个人语文学习的终结,如果还要延续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授课模式,学生永远摆脱不了教师,所以,我认为把“以教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是《大学语文》课教法改革的必然思路和途径。我们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的这个过程,让学生逐渐摆脱教师,学会自觉地去学习,自主地去运用汉语知识。

    (责任编辑 罗龙炎)

    作者简介:邓星明(1948-),男,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92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