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影视鉴赏: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孙丽)
【时间:2008/11/24 】 【来源:电影评介 2006/24 】 【作者: 宜春学院 孙丽】 【已经浏览4356 次】

    [摘要]今天,信息时代无疑已经来临,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和多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视听语言和传统的文字语言一样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大学生学习、阅读和娱乐的重要媒介。以形象直观生动逼真的视听语言为媒介的影视鉴赏在今天成为很方便的事情,本文是笔者对以影视鉴赏来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我的第一个构想是——以银幕上的名著引领经典的阅读;我的第二个构想是——在大学语文影视鉴赏的教学中擎起人文精神的大纛;我最后的建议是——影视鉴赏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

    [关键词] 影视鉴赏 视听语言 大学语文 教学 人文精神


    到大学阶段才把影视鉴赏纳入语文教学,其实已经有点晚,但是鉴于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现状,恐怕也只有如此了。整体埋首于题海的中小学生们根本挤不出时间,一饱视听语言的眼福耳福,每年难得看上的一二场电影,还是配合政治思想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影片,基于语文教学的影视鉴赏根本没有摆上议事日程。与我们的中学生相比,东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学生就幸福得多了,影视鉴赏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一些国家还直接进入了语文教学的课堂,并且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法国《中学语文科阅读教学目标》规定:“学习电影、电视和其它视听作品;在系统的文学作品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日本《中学语文科阅读教学目标》规定:“(初中生)能辨认戏剧和电影中的是非善恶,能从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单中选择和鉴赏有价值的节目……(高中生)能鉴赏和批评戏剧、电影和广播节目。”从这两段短短的引文,我们就可以看出法日两国语文教学对影视的视听作品的重视程度,法国把视听作品和文学作品相提并论,且把对影视等视听作品的学习摆在系统的文学作品学习之前,日本则在高中阶段就对学生提出“能鉴赏和批评戏剧、电影和广播节目”的要求。倪文锦先生认为,各国阅读教学都比较注意读物类型和品种的广泛性;相比之下,在我国语文课程中,对电影、电视、音像视听、多媒体等媒介的作用还注意不够。倪先生说得太客气了,我认为以形象直观生动逼真的视听语言为媒介的影视鉴赏,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基本上是缺席,看来只有到高等教育阶段来弥补和加强。

    一、引领经典的阅读

    今天,信息时代无疑已经来临,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视听语言和传统的文字语言一样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大学生学习、阅读和娱乐的重要媒介。大学生获取或观看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变得非常容易,影院、闭路电视、在线观看、BT下载、DVD光碟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学的每一个教室几乎都有多媒体设施,电脑、音响、投影仪等等一应俱全,非常便于视听教学。这些都为把影视鉴赏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提供了便利。

    我的第一个构想是——以银幕上的名著引领经典的阅读。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改编成了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口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我看过就有《复活》、《白痴》、《教父》、《简爱》、《三剑客》、《蝴蝶梦》、《茶花女》、《乱世佳人》、《与狼共舞》、《悲惨世界》、《苔丝姑娘》、《豺狼的日子》、《第四十一个》、《西线无战事》、《战争与和平》、《上尉的女儿》、《永别了,武器》、《基度山恩仇记》、《家》、《雷雨》、《围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一一列举。我极力主张以银幕上的名著引领经典的阅读,但是以观看影视取代阅读原著,或者以阅读原著取代观看影视,两种倾向都是我所反对的。一方面,影视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各具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两者又完全可以相得益彰、优势互补,给人毕生难忘的审美享受。下面,我仅以《悲惨世界》为例,稍作点评。

    《悲惨世界》被各国导演多次搬上电影银幕,我觉得1958年法国导演让-保罗勒沙努阿执导的那部尤为精彩。比如滑铁卢战役,雨果从历史的角度,以史诗般的笔触描绘了这场战役,他不仅描写而且加以分析。从他对战争胜负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思考中,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站在时代的巅峰俯瞰历史。在电影中,导演运用多角度的镜头运动,将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滑铁卢战场缓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逐渐被打开,让观众对这场意义深远的战役进行各自的思考。在此,小说和影片各擅其长,文学语言和视听语言都有极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巴黎人民为拉马克将军送葬的场面也拍摄得很成功,确实把小说中起义前夜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烘托出来了。起义中街垒战斗的场面同样拍摄得相当精彩,观众从中很容易联想到德拉古阿那几幅描绘法国大革命的名画和《悲惨世界》小说中的插图。阅读小说时,如果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具备极强的方位感,实在难以达到电影画面给予观众的那种壮观和震撼的效果。在此,全方位、多角度的镜头就尽显形象直观生动逼真的视听语言的优势了。

    电影是音像的艺术,又是时间的艺术,也许是受到稍纵即逝的时间的限制,视听语言在刻画人物心理的时就比不上文学语言的入木三分、直透心肺了。例如让瓦勒让在当马德兰市长时,听沙威说一个与他同名的人被捕,次日将开堂公审。电影用视听语言来表现让瓦勒让此时的心理活动,纵有画外音的补充和解释,也难以和不受时空限制的文学语言媲美。小说中,雨果则以曲折入微的笔触刻画出了他苦闷矛盾的内心世界:让瓦勒让始终把米西耶主教的教诲当作自己生活的信条“:隐姓埋名,脱离凡俗,牺牲生命,归依上帝。”去法庭自首将无法隐姓埋名,但让一个无辜的人代己受过,也违背上帝让他弃恶从善的意志。在世人面前,承认自己苦役犯的可耻身份,难道是上帝的意愿吗?他听到米西耶主教在冥冥之中的告诫“:在世人眼中,你处于耻辱之中,但在上帝面前,你的行为是神圣的。”就在他下决心去法庭自首之时,他又突然想到命运悲惨的芳汀,现在他成了这位风尘女子唯一的生命源泉和希望,而这座小城里成千上万的贫苦工人也都要靠他的工厂来养活和接济,为拯救一个人而牺牲全城人的幸福,为自己的灵魂得救皈依上帝而使众人陷入贫困,这符合上帝的意志吗?他抓起主教送给他的那对银烛台,准备扔进熊熊燃烧的壁炉火中,主教的声音此时仿佛又在耳边响起“:让瓦勒让!你不能为保全你个人的幸福与安宁将一个无辜的老人推上绝路。”要么从此告别世俗的名誉、地位、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去接受非人的苦役、粗暴和凌辱,要么违背主教的教诲,背叛自己的良心和美德。让瓦勒让深深地陷入苦闷和矛盾之中。这一章以主人公呼唤上帝结束。读者的心潮随着让瓦勒让的内心变化起伏不定,然
后看到他黑发一夜之间变为雪白,就在意料之中了。

    二、擎起人文精神的大纛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基础。文学,是最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美好、人性的善良和自由的可贵的学科。大学语文主要任务不是教授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而是通过文学的熏陶,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个人的人文精神并不和他拥有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成正比。一个没有多少知识的人有可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善良的人,富有人文精神的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也有可能是一个虚伪的人,残暴的人,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人。大学教育如果培养出一批批富有知识缺乏人性的“人才”,将是大学的悲哀,教育的悲哀,中国的悲哀!“人文教育永远在保护人成为人,保护人在容易丧失本性的经济利益中,把自己变得更善良。”诚哉,陈思和先生此言。

    我的第二个构想是——在大学语文影视鉴赏的教学中擎起人文精神的大纛。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取,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此不同,只有激发出个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因素,即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与生俱来的善良、美好和崇高,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大学语文不可能独支起大学人文教育的大厦,但是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中有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全然不是一副生硬的说教面孔,而是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画面、美好的情感、高雅的审美趣味、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厚的人文关怀来吸引人、感染人、震撼人,对大学生美好人格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选择上,我一向近乎苛刻,非经典之作决不推荐给学生,一些所谓的名片和“视觉的大宴”,如果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也坚决拒之门外。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共赏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影片——《马路天使》。该片由袁牧之自编、自导,赵丹、周璇主演,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中国现实主义力作。

    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刻画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小报摊主等一群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生活的痛苦和悲惨的命运,具有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些出身卑微的贫苦青年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极度匮乏,多年的动荡与战乱也使得他们孤苦伶仃、家破人亡,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在艰难的岁月中互相扶持、苦中作乐,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片中运用活泼的喜剧手法传达了深沉的悲剧性内容,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含蓄而又辛辣的嘲讽,其中许多动人的细节点燃了观众心底的柔情,至今仍拨动着我敏感的心弦。

    我们不妨一读三个著名电影人的评价。“中国影片《马路天使》堪称是一个奇迹,它所体现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竟比意大利在战后提出的要早得多,我们完全可以想见,30年代中国的这部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影响该有多么巨大。”意大利著名影评家达西拉奇如是说。“这部影片以充满愉快、激情和同情的笔调,通过几个小人物的悲喜遭遇,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都市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歌颂了他们的善良,严厉地抨击了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和实业家。影片的风格极为独特,而且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如是说“。我国早期电影《马路天使》里曾有过那么活泼的市井生活的描绘,可惜在日后的中国电影史上几乎很少有这样的珍品了。”著名导演贾樟柯如是说。三人的共同之处是,赞扬该片贴近普通人生活,关心小人物命运的人文精神,以及其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风格。

    三、眼到耳到心到手到

    我最后的建议是——影视鉴赏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眼到、耳到、手到都必须心到,惟有心到才能做到真正的眼到、耳到和手到,四者是水乳交融、相互促进的。眼到,是用心看,不漏掉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画面。耳到,是用心听,不漏掉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字。心到,是用心去感受,忘我地投入,与片中的人物同哭泣共欢笑。手到,是用心去写作,每次看过一部好片之后,都要静思默想品味再三,查找和参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写一点随感或者一篇影评。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主编《语文教学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王丽娟著《视听语言传播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3] 魏楚豫著《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斯群主编《世界经典电影荟萃》重庆出版社2001年
    [5] 郑雪来主编《世界电影鉴赏辞典》(三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6] 陈思和著《人文教育的位置》《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作者简介:孙丽,女,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宜春学院高安校区中文讲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53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