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刘永红:全球化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
【时间:2008/11/23 】 【来源: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6年11月 】 【作者: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刘永红】 【已经浏览2878 次】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时间最早、开设最为普遍的人文学科课程,要想在消解全球化语境负面影响方面发挥作用,必须在教学中立足文化视角,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旨归;凸现人文内涵,以专题教学为实际操作方式;紧扣学生实际,以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为契合点;贯穿美感教育,以提升审美品位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全球化;大学语文;传统文化;健康人格;审美品位


  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发展潮流正撞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仅直接显现在物质领域,更深刻地触动着精神领域。我们在享受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信息的快速传播,舒适、富足、便利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西方基于高度发达的市场交换而生成的商品文化肆意泛滥,造成人们对物质与金钱的过度崇拜,人逐渐成为一种“经济动物”,具有了“商品人格”;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开始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意识深处,带来了精神价值与人文道德的迅速流失;资本、信息、技术和知识的高自由度运转,也使一些人淡忘了国家意识,失去了对传统的认同感。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猛烈冲击着心灵,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人权,忽视、贬低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思想颇有市场。……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上述现象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此种现状,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采取果断有效对策。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要有效消解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扩张力,根本之策在于加强人文教育。因为人文教育以人的精神培植、实现人的精神内化为最终目的,能够通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人文科学的传授与熏陶,达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性境界的提升。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时间最早,开设最为普遍的人文学科课程,其教学目的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1]而要发挥大学语文教育的这一特别功能,使之成为阻遏全球化语境负面影响的一个坚强屏障,需要大学语文教师真正转变观念,创新思维,革新方法,站在更为开阔的视阈进行教学。

    一、立足文化视角,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旨归

    有人说,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将全球化看作是一场文化的革命决不是危言耸听。[2]西方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商业包装和媒体优势,满载着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人生信条,以其时尚新颖吸引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国青年的目光,我们的民族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对人文教育的忽视,使大学生文化判断力普遍减弱,不仅对西方文化本质认识不清,而且对民族文化也缺乏必要的了解。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发展和保持个性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让大学生确立起对本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深刻了解,认清本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才能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自信心,才能积极主动且富有成效地对多元文化进行比较、鉴别。

    大学语文教学无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3]它们大多保存在古代文本中,中国古代文学就是其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深刻而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具象的方式反映了中国文化多方面的内容。无论哪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都以古代文学为选文重点,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采用的是作家作品介绍、思想内容分析、写作特点归纳的“三段论”式的教学方法,在一大堆支离破碎的分析中,文章承载的文化精髓往往被淡化甚至被淹没。因此,立足文化视角,从文化学的层次激发起学生对祖国文化、文学的兴趣和爱好,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作品时,要以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实质为旨归,在具体教学中客观讲述和评析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古代文化现象,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实质。例如,先秦诸子散文部分,大学语文教材一般只选《论语》、《孟子》、《庄子》散文,为了让学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可以适当补充法家、墨家代表作品,在对比中让学生对儒墨法道哲学思想有较为清晰而全面的了解:儒家“为国以礼”的治国方案、“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墨家试图在等级森严的家国一体宗法社会中寻求一条救民治国的道路;法家提出的用“法”、“势”、“术”治国的思想,是以后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础;而道家将人们的思考范围从伦理道德、人生与政治扩展到整个宇宙,用一种完全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生,用师法自然的方式去认知和评价客观自然,从而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儒墨法道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个人追求和处世哲学构成了一幅多彩多姿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画面,了解了这些,也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实质。

    汉字是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负载了许多的文化信息,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也受到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使我们在教学中同样可以选择文化的视角考察汉字,例如,可以从解释“筵席”一词的本意入手,介绍我国起居方式的演变;从解释“待晓堂前拜舅姑”诗中“舅姑”是“公婆”之意,延伸到我国婚姻制度、婚姻观念以及其产生的深层次文化原因;从汉字以“羊”表义的形声字和以“犬”表义的形声字的对比中,挖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这样的教学视角,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二、凸现人文内涵,以专题教学为实际操作方式

    当今,市场经济的功利思想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希望出国的学生会自觉抓紧时间学英语,准备考研的学生拼命学习全国统考的科目,甚至以作弊方式牟取合格成绩,在网络上公开探讨作弊方法,“枪手”广告铺天盖地。入党是为了将来找到好工作,就业选择上更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4]“育人”不是“制器”,也不是“豢养”。[5]因此,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进而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影响,能力得到增强,素质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在大学开设的人文学科课程中,大学语文比史、哲、思想品德等课程更人性化、审美化、形象化。异彩纷呈的各种文学作品将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并使他们学到许多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而要真正达到这样的目的,一个基本的方法与途径,就是要使学生深深地沉浸于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之中,自主地而非被动地,持久地而非间断地去汲取力量。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还要摆脱选文以文学史为顺序或以体裁分类的限制,将篇目重新组合,以内容为纲进行专题教学。例如,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国历代的志士仁人素有“以天下为已任”、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团结、报国献身的爱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文化基础。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中表现爱国、忧国之情的篇目集中进行教学,从《诗经》的“忧心烈烈”到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从杜甫的“每饭不忘君”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进而还可以将杜甫的《登高》、马致远的《秋思》等怀乡之作延伸进来,因为在儒家“孝”的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过孝亲敬祖相结合,已经沟通了怀土、思亲、忆祖与爱国、恋国的情感。这种专题讲解的方法,纵横开阖,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化的滋味,体会到经典的厚重,同时更使情感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升华,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再如,历代文人重气节,尚道义,淡化物质欲求,注重精神生活,以自身的高洁与污浊现实抗争,可以将涉及古人理想人格和人生修养的内容集中讲解,使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与现实社会、人生追求、自我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引发学生对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自觉批判和抵制。

    三、紧扣学生实际,以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为契合点

    现阶段的大学生大都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成长阶段正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使现阶段大学生思想观念新,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有一定的创新与开拓意识,但环境的优越,也使这一代大学生缺乏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由于许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遭受失败,只要付出就希图足够回报,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变得消极悲观,萎靡不振,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中国古代的教育是通过礼乐诗书、经史典籍等“语文教材”的学习,实现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人格教育。大学语文教学中同样应紧扣学生思想实际,分析作品时有意识地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例如,可以结合“如何面对挫折”的命题,引领学生从苏轼儒释道贯通的思想中去寻求他一生坎坷而又豪放豁达的答案,体会他用儒家的坚毅、道家的超越来消解痛苦中所体现的对待不幸的全新人生态度;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理解司马迁能够忍受奇耻大辱完成历史巨著的真正动力,在于有了正确的生死观。只要将这些内容与学生实际打通,找到令学生信服的结合点,就会对学生端正生活态度、消解负面心理和消极情绪有直接的启发意义。再如,大学阶段正值男女青年爱情萌动,我们可以通过介绍作家典型的爱情婚姻生活,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和经验,还可以在讲解有关爱情婚姻作品时,在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时渗透婚恋观教育。例如讲授《诗经·氓》时,除了传统的对诗经时代婚姻制度、社会现实进行评析外,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分析这一家庭悲剧产生的原因,“贫贱夫妻百事哀”,物质上的贫穷极有可能导致感情上的裂痕,启发学生认识到要想追求高质量的爱情婚姻生活,就必须刻苦学习,为自己争取一个美好的未来。

    四、贯穿美感教育,以提升审美品位为最终目的

    美感是一种审美意识,是人对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才能对美的事物具有感受力、理解力和鉴赏力,才能对各种事物、现象做出正确的分辨和评价。缺乏美的教育,是贫乏的教育。现如今,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各种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大行其道,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审美个性的丧失和审美趣味的庸俗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材中那些风格各异、意境优美的古典文学作品更彰显出它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是最具古典韵味的传统审美文化,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物化形态,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具个性的生命体验和诗性情怀的自由挥洒。它浸濡着对人的深切忧念,充满着生命的灵性与智慧,有着优美的格律、和谐的节奏、含蓄凝炼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有着不拘一格的创造灵性、自由豪放的诗性情怀,纵横驰骋的浪漫色彩。大学语文教学应承担起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的职责,在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通过品读文学经典作品,使学生了解自然之美,懂得社会之美,感受艺术之美。在欣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从个人的小圈子里走出来,暂时忘却世俗的、功利的目的,摆脱物欲、私利的桎梏,挣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入一种超凡脱俗、高尚纯洁的境界,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和升华。正如有学者所说:“在机械泛滥欲望难羁的时代,古典文学的阅读有一点简单而直接的目的不能被遗忘,那就是将人从欲望本能的冲动与规范、机械的秩序中偶尔脱离出来,让人们品尝呆板中几乎被扼杀的艺术品位的异想天开,从而在耳边时时回响起这样一个声音:原来生活可以更美。”[6]因此,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时时在美的氛围中接受美的内容,激发美的感情,领悟美的内涵,形成美的理想,塑造美的人格,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关于文学教育的感言[J].湖北教育,2001,(5):17.
    [2] 张强,刘芭.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审美文化[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11.
    [3] 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4]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4.
    [5] 杨叔子.德治.育人.人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2,(3):7.
    [6] 赵树功.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调整简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1):40.

    责任编辑:施红英

    作者简介:刘永红(1969-),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讲师,文学硕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927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