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课文赏析

赵光亚:《大学语文·归园田居(其二)》新解
【时间:2008/11/22 】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 【作者: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赵光亚】 【已经浏览6094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归园田居(其二)》对诗的主题的归纳不当。其理由是:陶渊明的归隐不是自愿的,是无奈的选择;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灾害的忧惧;“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得已而为之,其中有一个痛苦挣扎的抉择过程。可以说,宁静澄明的田园风光后面,蕴藏着诗人的不安与无奈。

    [关键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主题;辩证;分析


  诗学界一向以冲淡平和的“静穆”说来标榜陶渊明,大概意指其诗已臻圆通妙彻的澄明境界,而其人的归隐则成了一种审美化地生活、诗意地栖居的榜样。尽管有人试图通过对陶渊明归隐后的诗作,如《咏荆轲》、《感士不遇》、《杂诗》及晚年的《读山海经》等的解读提出疑义,但却丝毫没有撼动人们对陶氏“田园诗”的印象,尤其是以《归园田居》组诗为核心的系列诗文的认识。他的“躬耕”甚至被解读为一剂救治灵魂的好药方。陶渊明的心真的在田园中安妥了,灵魂真的在田园中得以救治?他的田园诗真的那么纤尘(尘想,尘念)不染、透明如洗、澄澈如禅?而我们对他的一首躬耕诗的细读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

  先来看陶渊明的五言诗——《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这首诗是陶渊明归隐诗的代表作之一,大约写于辞彭泽令的次年。学界历来对陶渊明的这组由五首诗构成的组诗有着一致无二的定评,《大学语文》(“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选录了这首诗并在诗下的“助读”部分沿用了定说,教材对诗的主题是这样概括的:这首诗“抒发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心态,表达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由衷喜悦之情。”前一句的概括似有所宗,因为诗人说过“性本爱丘山”之语,但这并非出自本诗,而诗句的字里行间也实在看不出“爱”从何来“尚”从何来。而后一句的“喜悦之情”则更其大谬也!

  陶渊明的归隐及归隐后的心态是极为复杂的。有关他的归隐现在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避祸保身说,一是门阀制度排挤说,更为流行的则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说,不管哪一种说法成立,陶渊明都不是自愿的,实出无奈的选择,所谓“性本爱丘山”,含有托辞的意味。陶渊明归隐后的心态亦不透明如水,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显在地表现为,归隐之初的一度由身心解放而深感欢悦,之后,更多的是淡泊宁静以及自甘清苦,甚至一些不期而至之事常在他心中播下苦忧。陶渊明的老境颇为凄苦寒凉,人终究要吃饭的,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他归隐的日子并不好过,再加上羸弱老病,一定程度上,这也会影响到他的心境。尽管陶渊明在众多的诗篇中描述了田园生活的野趣美与归隐的自在感,像“悠然见南山”那样的恬静自适、怡然自得,可他也有“刑天舞干”的念头爬上心窝。这就告诉我们,陶渊明一面是恬淡自守,一面又有些心犹未甘,心存苦楚,所谓的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只宜文人骚客们远观,而不能长期亲身体验的,因为其中的滋味只有世代与田园打交道的人最心知,这就是为什么田园之美多出现在文人笔下,而民歌中却鲜有反映的原因。作为具有“诗人|农民”双重身份的人,归隐了的陶渊明就生活于其自身角色所规定的内在矛盾之中。

  我们还是看《归园田居》(其二),总的来说,这首诗所表达的并非什么“崇尚”“热爱”“由衷的喜悦之情”,相反,不经意间倒流露出对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生活贫困化的恒长忧惧,并让我们得以窥见陶渊明内心中最为隐秘的一面。诗歌的一二两句,“罕人事”的“野外”与“寡轮鞅”的“穷巷”是陶渊明隐居生活大环境的写照,他故意躲开市声繁杂人事纷扰的闹区,选择穷巷野地过着一种清教徒式的生活。接下来的三四句则是对他寄居的柴院茅屋的描写,荆扉整日都是掩着的,房子里一片空虚,身无长物,从中也照见了他清贫的日常生活状态。其中“虚室绝尘想”句当特别引起我们注意,为什么陶渊明要虚室?这儿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条件不堪此重,二是诗面点明的“绝尘想”。后者也正是诗人刻意强调的,诗人又为什么刻意把房子弄得空空荡荡才能杜绝世俗东西的诱惑?他这样做又能抵挡得了世俗的东西对人的本性中就心向往之的诱惑吗?诗人不是亲口说过“心远地自偏”的吗?即使是在有车马之喧的人境结庐?看来,诗人之所以刻意选择穷巷野地搭建茅屋,并且闭门虚室,是因为尘世的诱惑往往不招自来,这种发自人性的诱惑太强大了,它总会在人不在意的时候悄悄袭上心头,盘桓难去,我们真替陶渊明担心,他似乎有点招架不住了。诗歌给人的似乎是诗人在硬撑局面的感觉。

  对于人所皆知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我们通常都习惯于顺向地看待这个问题,如果反过来观察,有五斗米又不用折腰他会怎样?答案是显见的。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陶渊明选择了保全人格尊严,舍弃了仕途与物质的享受,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中间有一个痛苦挣扎的抉择过程,我们看待问题往往只重结果不究过程,正是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往往把问题中一些重要环节给漏掉了,实际上,许多深层次的东西经常是隐藏在过程之中的,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并不能说明他不需要、不想要“五斗米”。如果联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嵇康、阮籍之于礼教态度的分析,并据此来考察陶渊明之于“五斗米”的态度,问题就大了。学术史、思想史上“一向说他们(嵇康阮籍)毁坏礼教”,这几乎已成定论,但鲁迅对此作出了另一种独到的心理分析:真正信奉礼教的老实人对此“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于是得出了不同前人的结论,稽、阮之毁坏礼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潜意识里)确实是爱之过深的。陶渊明不也在大量的诗篇中表现出对官场的激烈否定吗?这也正说明他对“五斗米”特别的在乎,至少在潜意识的深处,这正有一种此地无银的不打自招感。我们这样说,也许有些人会大不以为然,这样做似乎是在随意涂抹、亵渎千年来陈陈相因的解读中强化定型了的陶渊明的美好形象。可这又是有逻辑可循的,相反,这种解读更能体现陶渊明生命悲剧的深刻性,更能体现他思想心态的复杂矛盾性。鲁迅就说过:“陶渊明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稽康于魏晋略同,又是将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稽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1]岂但《述酒》,从《归园田居(其二)》前四句也是能看出陶渊明内心深处的一些蛛丝马迹的。

  我们再回到诗歌中来,《归园田居(其二)》的五至十句,诗人是以白描的笔法具体地叙述他隐居的生活状态的。“时复墟曲中”,时光一天天地在远离尘世的偏僻角落里流逝(或译为一年四季在偏僻的乡村周而复始地轮回),从这句诗中我们难道听不出一些弦外之音吗?特别是一个无所变化、近乎机械推移的“复”字,所昭示的对停滞了一般的时光流逝的感叹中,难道不能发现诗人略感不安的心律?在与农夫们“披草共来往”之时“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只谈论些庄稼的生长收获情况而不涉及其他的,诗人所特别强调的“相见无杂言”一句,似乎暗示我们,他好像有意在回避着什么,回避着一些对他来说很敏感的话题,他不想让他心中那根敏感的弦被拨响,这会让他有意不想的东西,让被耕植开荒的体力劳动挤压到内心最边角的东西再一次泛起来,使他表面上看起来平衡的心态更趋不平衡。不想才好,省得心烦,毕竟“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的长势不错,开垦的耕地也不断增多,这似乎成为诗人聊可自慰的宽心剂,难道我们不能从中感觉到,作为归隐者、诗人的农民陶渊明,这句自我宽慰的诗中所隐藏着的淡淡的些许酸涩?最后两句“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写出了诗人隐居生活中最为显在的忧惧:害怕冰雹不期而至,把长势喜人的庄稼打得七零八落,那样的话,以后的日子将怎么过啊。“常恐”一词道尽了其心忧之情状,哪里还高兴得起来啊,更甭说“由衷的喜悦”了。显在的忧惧与潜隐的不安已经跃然纸上,这就是真实的归隐者的陶渊明。尽管嘴上常常说着超脱的硬话,手上干着可一时消释内心烦恼痛苦的累活,但那一缕缕对于“尘想”的本能回望恰如幽灵一样萦绕徘徊,挥之不去,而苦行僧一样折磨自己,对本能力量的痛苦拒斥、遮掩又是多么的艰难、脆弱。让我们无限感佩的是陶渊明在困厄与艰难中终于持守了自己,这也正是他的超越常人的伟大之处。其实,他的栖居(内外两面)并不诗意,他的灵魂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治。

  从整首诗来看,句句是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真实描写,又句句是从他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隐语,表面上一派宁静祥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内在的却又涌动着无奈与不安的潜流。他极力把自己打扮成(或者说努力靠近)一个看破尘世的高隐之士,而深层次上看,又是那么地痛苦无着,这俨然是一个割裂了的二重人格。鲁迅还说过:“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甚至说“真的‘隐君子’是没法看到的”[2]。以《归园田居(其二)》证鲁迅之言,信然。

  归隐是陶渊明迫于官场环境因素而对个体生命价值与存在方式所做出的一种自愿而又无奈的判断与选择,其中的苦忧又何必大肆张扬,又如何向人诉说,更与何人说?只能埋在心里,埋得越深越好,但不经意地还是从诗歌中漫了出来,从诗句的语调语气中带了出来。陶渊明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最近澄明之境,又仿佛佛家语般不动声色,所谓“此中有真意”(此句诗亦包含诗人内心矛盾的斗争、析解、辨认、选择的心理过程),大有禅机妙道,其暗藏的机心要细细地琢磨、体悟,不可大而化之人云亦云。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针对《大学语文》中《归园田居(其二)》一诗带有普遍性的误读现象所作的一些分析,要想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陶渊明的矛盾心态、分裂人格,需建立在对他大量描述田园生活的诗文进行细读归纳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赵光亚(1969-),男,江苏睢宁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硕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063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