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李珂:关于大学语文语言篇教学的思考
【时间:2008/11/21 】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2005年第3期下半月刊 】 【作者: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珂】 【已经浏览3315 次】

    [摘要]语文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大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如果让学生领悟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和魅力,会使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突出语言文字的美,增强语言文字教学的趣味性与新颖性。

    [关键词]语言 文字 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


    语文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首先要从语言入手,好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从中体悟语言妙处,学会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根本。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篇占有较大比重,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几个章节,是非常明智的。教好这一部分,是大学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美”、“趣”、“新”的教学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以下分别阐述。

    一、突显语言文字“美”

    北大著名教授宗白华先生说:“中国文字具有美的性质”[1]。朱光潜先生也认为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艺术品,是与美分不开的[2]。中国语言本身的简洁、典雅、含蓄和形象都是字母文字很难相比的,特别是汉字的象形、会意、形声等特点,使得汉字天然具有形象性,用作家汪曾祺先生的话说,中国人是用汉字来思维,汉字可以“望文生义”,“浩瀚”必非小水,“涓涓”定是细流。具体说来,汉语言文字作为艺术品主要有三点独特的审美性。

    第一,高度的形象涵盖性,是指每一个汉字都是它自身意义所代表形象的高度概括,它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内涵丰富化的“符号意象”,是“点线笔画”巧妙地单纯化了的空灵画面。汉字结构最能展现形象美,如:“取”字从又从耳,象一手执耳之形,(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作为报功的依据)。汉字不只是现一物、取一象,而是观多物,观众象,即“博彩众美、合而为字”。

    第二,结构形态的丰富性,指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的结合体,有人称为“独立而完美的建构体系。”主要指它的色彩美、声音美、装饰美、情感美、形象美、哲理美。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3]就是指语言音、形、义的美。汉字的音节性非常强烈。如:长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cháng shā shì yī gè měi lì dē chéng shì),是十个音节,写下来是十个汉字。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

    第三,整体效应的强烈性,指汉字与汉字之间的整体作用力特别强。汉字内涵极其丰富,结构格外严谨,押韵、修辞、句式是汉语言文字之间相互吸引和调整的结果。修辞格之一的对偶是把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似的语句,成双成对地排放在一起。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句诗声韵和谐、意思凝练、集中、有强烈的整体效应。

    教师在语言篇的教学中要将上述三个方面互通互融、互补互用,始终突显语言文字的美。

    二、挖掘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

    语言(言语)本身也是文化。语言不但反映着文化的创造,记录着文化的变迁,许多文化概念还成为人们思维的出发点和固有的定式,经常在影响着人们的行动。正如语言学家L·R·帕默尔说的:“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4]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蕴涵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了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还语言的血肉之躯,使人感受到它是一种活生生的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载负着具体文化内容的语言。作为思维的内容,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才得以保存、传承和发展。“接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一个文化的承诺——接受一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5]

    语文教学不能不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通过品味语言,去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深入挖掘汉语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从语言的侧面认识我们伟大祖国恢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是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的重要教学原则。

    例如:表意体系的汉字,是汉文化的瑰宝;讲述汉字演变历史,可自五千年前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到殷商时期在龟甲和动物胛骨上刻写的“甲骨文”,再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汉字篆、隶、行、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汉字这种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之间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古人很早就懂得利用字形来分析字的本义。掌握了字的本义,一方面可以准确把握一些古典诗文中的词义,进而领悟作者的意图;同时可以拓展到现代汉语,明了一些双音词的语义构成;另一方面还可以以形说义,考察字的本义,以字的本义为基础,整理词义引申系列,整体把握多义词语义。

    三、化枯燥为“有趣”

    作家老舍曾说过:耳朵不象眼睛那样有耐性,听到一个“不爱听的字或一句听不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6]。现代大学生头脑灵活、兴趣广泛、思维开阔,但注意力易分散。倘若没有“磁石”般的语言吸引学生,纵使教师的知识车载斗量,怕也难以“驶入”学生的头脑。因此,传授知识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注意将枯燥的知识转换成生动有趣的内容,增强教学的可听性。大学语文教学的可听性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兴趣和生动的语言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保证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7]学习绝对是“智力方面”的工作,它的动力和能源就是兴趣。“趣”指的是化枯燥为鲜活,语言课不像文学课那样有情节,讲起来有声有色、引人入胜。翻开课本就是音素、音节、形态、功能、成分、层次等一堆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学生曾经学过的似懂非懂的概念。一些章节把理论当作论述的出发点,许多观点、定义是理论推导出来的。如果论述是视角比较单一,缺乏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拒学心理。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8]过去由于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言文字教学和文学欣赏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成了几乎互不相连的两张皮。文学是致于人的“内在精神”,而语言则是致于人的“外在交际”,一切语言(言语)教学,离了“文学化”的教学方法,简直寸步难行。高超的语文教育的艺术,完全是借助于文学的;基本的语文教育艺术,同样是离不开文学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最能体现语言价值和语言真谛的,是文学;最能负载语言价值与语言真谛的,还是文学。如果能将两张皮合成一张皮,以汉语的特点为联系点,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联系到文学鉴赏;在进行文学欣赏教学时照应语言教学,两者相互促进,彼此融合,兴许会走出一条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经典名片配套语言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如《阿甘正传》、《魂断蓝桥》等许多优秀影片的经典对白,可激发他们对本门课程学习的高度积极性。有的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写到“老师在课堂上提供的影片鉴赏内容,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使我们更主动、更愉悦的接受知识”。很多中外文学名著借助影视作品赏析,用多种渠道,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来,能更迅速更有效地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化陈旧为“新颖”

    大学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语言文字课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分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几大块,教师往往对每一块都作全面系统的介绍或就是每学期以“二三十篇文章”为“例子”,对例子进行非常“科学”细致地“拆解”、深入地“鉴赏”、精心地“把玩”、反复地“历练”,以此来达到让学生“循例”学会听说读写、“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语言(言语)的目的。这样做的弊端之一就是在“炒冷饭”,与中学语文知识的内容重复,显得陈旧,不新颖,学生自然不爱听讲。如果没有新的特点,即使有再合乎“理性”逻辑的教学程序、量化标准,也不会有好的语文教学。讲起来就会语言枯燥,既不浅显,也毫无启发性趣味性可言。因此,要想让学生们欢迎这门课程,教师在“创新”上要花大力气。如何做到化陈旧为新颖呢?

    人类的语言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的学生在中学毕业后用母语交际的能力早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我们目前所做的不过是把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些汉语知识加以集中,并教授学生用一些“新的方式”来做他已经会做的事,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大学中要提高的不应是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而是要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努力向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这一目标迈进。

    除上面讲到的补充新内容,增大信息量,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方法是可行的,即“重头戏”应重点投入,不要平均用力。另外,讲词语章节时尽量多用收集到的全国各地的新词,如与时俱进、酷、秀,霸等时尚词语。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产生了亲切感、新鲜感。使汉语言的讲授从“繁琐”、“枯燥”、“陈旧”中解脱出来,把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到主动参与中来,可有效地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教育,费时不多却颇有成效。首先,它能使学生领悟到语言的神奇和魅力,从而能更透彻地感知和欣赏美,这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来略显枯燥的语言材料变得鲜活起来。其次,它能使我们的教学从注重语言材料的形式到注重内容。


    注释: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3][8] 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5] 帕默尔(英).语言学概论[M].李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 老舍.老舍文艺评论集[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
    [7] 皮亚杰(瑞士).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硕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971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