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刘琍:论大学语文教学与理论渗透
【时间:2008/11/15 】 【来源:语文学刊(读写教学版) 2005年第6期 】 【作者: 成都幼儿师范学校 刘琍】 【已经浏览3186 次】

    [摘要] 大学语文教学需要相关理论知识和语文知识的相辅相成,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应加强在理论知识的介绍。

    [关键词] 大学语文;意象;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课程是目前高等院校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文化修养的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学篇章的赏读和解析,通过对文学史知识、语文知识等的基本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解析、鉴赏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精神的熏陶、道德的升华。正因为如此,这门课就具有了自己的特点和要求,与高中语文教学有着严格区别。

    笔者是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前不久的一次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气,散作乾坤万里春。

    (1)这首小诗中塑造的主要意象是什么?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

    对于第一个问题“诗中塑造的意象是什么”,笔者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统计,在两个班级的106名学生中只有5人能正确指出意象是“梅花”。这106名学生中,有69人得分为0(他们的答案要么不知所云,要么回答为“冰雪林、桃李”),剩下的32名同学大都得1-3分(他们的得分也基本上是因为第一问的第二个小问题而得分)。超过90%的学生没能正确理解并回答此题。

    同时,笔者也将这道题对其他高校的一些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试,其结果同样令人吃惊。很多学生望文生义,直接把“意象”理解为“象征的意义、并由此所能联想到的或者所蕴含的意义”。这样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理解前提下,他们如何能够给出我们所期待的答案。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被很多人呼吁过、尝试过,可是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究竟应该如何教?它的改革究竟应该改什么?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马克思曾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就正如在鉴赏一篇文学作品的时候,如果你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弄清楚,就只能是盲人摸象,不知所以了。

    每个中文专业出身的老师都明白“意象”是文艺学范畴的一个概念,是个外来词,要让学生们对它完全了解,实属不易。它确实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概念,可是在我们的教与学中也经常使用它。那么对于这样的概念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就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当然没有必要对这样一个概念进行多么深刻的阐释,老师只需要进行浅显易懂的说明,并多举一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让他们可以自己学会在鉴赏中自觉运用它,那么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笔者在试卷评析的时候进行了有选择的讲,指出所谓“意象”(狭义)就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一种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着作者主观的情感。讲了概念之后,老师更多地给学生举例子,如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又如《诗经》中《采薇》的最后一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中“杨柳、雨雪”就是作者要塑造的两个意象,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种悲伤的意境。再如舒婷在《致橡树》中通过塑造“橡树、木棉”两个意象,来表达出自己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所倡导的男女地位平等精神这样一讲,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同时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举例分析,这样他们就能不自觉地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当前甚至以后的分析鉴赏中,受益无穷。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

    其实,“意象”只是一个“点”而已,在大学语文学习中除了要涉及到文艺学范畴中的“意象”外,还有“艺术真实、现实性、再现性、文学典型、风格”等。此外,学生们也会涉及到许多常见的美学基本概念,诸如“审美主体意识、审美客体意识、悲剧、喜剧、崇高、优美、荒诞、中和、气韵、意境”等。

    在大学语文学习中,除了上面所谈到的相关文艺学、美学理论知识以外,也通常需要运用到一些语言文字学的理论知识,如一些古文字学知识的介入,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笔者曾在讲析《中庸》“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一句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本”、“末”的关系及差异,就运用了古文字学的一些知识,并画图示例。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求知欲很强烈,要求多讲一些,笔者就以‘旧、月、州、水、保”等为例讲授了我国一些最基本、最常见的古文字学知识,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可见,大学语文中的古文教学只要能教得其法,也能上得生动有趣。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语文教材主要是以语文知识的学习为重心,没有特别关注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参与。笔者见到新出版的几种《大学语文》教材,发现《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6月出版的《大学语文》包括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是按照文章的主题来进行编排,如爱国、胸怀、亲情等。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在内容选编上是按照文章内容的主旨来分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大学语文与文学欣赏》全由文学作品名篇构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大学语文新编》在内容的编排上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接近,也是按照文章所反映的主旨来归类,并且它在文章的选编中还注重将中外优秀名篇穿插。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的《大学语文》(高等体育专业适用)由上编作品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下编写作常识组成。可以看到,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在身体力行,积极推动着《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与完善,已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笔者以为上述提到的几本教材的附录部分大都类同,包括一些中国文学史常识、历史朝代简表、古代汉语语法常识,甚至欧美文学史常识,可是对于学生们在鉴赏品评一篇作品时所需要运用到的基本文艺理论知识、美学知识和相关的语言文字学知识则基本上毫无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如何把这部分内容完善起来值得我们思考。

    总的看来,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单纯的只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它还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只有两者兼顾,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目的,才能使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以及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浓厚兴趣。

    我们认为,现今的大学语文教材大都比较注重我国文化史知识和一些古汉语语法知识的介绍,却忽略了对相关文艺学、美学、语言文字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有些知识教师认为学生理所当然知道,然而我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了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会系统地学习文艺理论、美学、语言学等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学习不是一个单一环节的学习,它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累积,这些理论知识尤其是在形成学生鉴赏能力中更为重要和不可缺少。因此适当的在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一些文艺学、美学、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简介:刘琍,女,四川宜宾人,成都幼儿师范学校教师,文学硕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483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