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张冬梅:大学语文教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08/11/13 】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 【作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张冬梅】 【已经浏览2797 次】

    摘 要:从设疑讨论、传授方法、古今对照、情境诵读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大学语文教改实践的方法,从而使教学更富有成效,达到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设疑讨论;传授方法;古今对照;情境诵读


    目前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中,大学语文课作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它的作用已毋庸置疑。然而在学生中却普遍存在不重视的现象。其中的原因有许多,但就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失当,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始终应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正如《孟子集注》所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然而,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普遍采用以接受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只单纯地反映教师的活动。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指向性活动,必须处于较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让大学语文教学焕发出创造活力呢?

    一、深层设疑,讨论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内涵的丰富性与多义性,有些往往会有众说纷纭、针锋相对的见解,如果单纯地由教师提供一种规范化的见解,就会束缚学生的头脑,压抑其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对语文课的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如果能够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其思维能力及创造力也会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放开胸怀百家争鸣,允许个性化地理解作品,这样才能发挥大学生思维活跃的优势,培养和发展创造性的思维。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位内涵丰富、表现深刻、影响深远的“经典”诗人。他厌恶官场而归隐园田,表现出了极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风范。但是,诗人在作品中的意味却不仅止于此,所以我们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现象上,不能把他当作一个单一化、符号化的道德楷模来接受。因此在学习陶渊明的作品时,我们首先把切入点引到对该作家历来争议较大的、也是能够导入诗人丰富精神世界的问题:你怎样评价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他的人生态度和选择在今天有无积极意义?——对这些问题,同学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不满社会黑暗说、“性本爱丘山”说、逃避现实说等等,众说纷纭的见解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开阔了大家的思路,讨论向纵深发展。在思想交锋之后,几个大家认识较模糊的新问题很自然地出现了:(1)陶渊明生活时代的具体社会现实?(2)他是否可以不去归隐而是在他的位置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3)他的田园生活是否富足? (4)他归隐后的心情是否真的充满了“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等等。此时,老师对这些产生于学生头脑中的问题的解答就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能够真正使他们解开疑惑的钥匙,他们带着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来寻求答案。最终,“疑点”的破解使大家真正理解了陶渊明无奈的人生选择。——当问题讨论深入到这个程度,再来评价他对后世的利弊影响,再来学习《送郭主簿》和《五柳先生传》,学生就更能够投入真正的感情去体悟作品,去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避免了作品分析的单一化和平面化,而是真正深入到作家作品精神结构的内在深刻世界中去。事实证明,这样的讨论是富有成效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但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更要抓住学生认识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错误之处,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让学生在思维交锋、智力碰撞之后感觉获益匪浅。

    二、授之以渔,掌握方法,让学生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语文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是最早开始的,也是伴随学生最久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其实是素质的教育,衡量的标准不是简单教会学生几篇文章,更多的应该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寻找、理解、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因此掌握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基于这种认识,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开启文学殿堂的钥匙交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渔,是教给学生“捕鱼”方法和本领,它比单纯地给学生“鱼”要有价值得多。为此,我们设计了《文学鉴赏》专题教学,从文学鉴赏的性质、过程及方法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同时,针对教材中古典诗歌非常多的特点,在这一专题中,我们着重突出了《诗歌鉴赏方法》的阐述:(1)鉴赏诗歌,要了解诗歌的性质、类别和特点;(2)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3)鉴赏诗歌,要善于捕捉形象和领略意境;(4)鉴赏诗歌,要深入领悟情中之理;(5)鉴赏诗歌,要体察诗人的人格美。在示范鉴赏后,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实践,这样,有了正确方法的依托,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就不会是停留在简单的“好”、“美”等肤浅的认识上,对作品的意韵也能够说出一二,进入到“鉴赏”的层面。这样,虽然大学语文课程的学时有限(每学期约50学时),老师讲授的诗篇也有限,但是,学生掌握了鉴赏诗歌的原理和方法之后,再学习其他作品时,就会按照正确的方法来逐步剖析诗歌,达到领略诗歌内涵的目的。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评体会到了作品中的美,有了兴趣和成就感,又有了方法,学生在课下才会主动读文学、赏文学、悟文学,并进而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这种本领的把握可以使学生受用终生。

    本着“授之以渔”的教学思路,我采用“鉴赏理论教学——鉴赏示范——学生自己欣赏”的方式组织诗歌教学,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其他样式文学作品的鉴赏原则。因为有了方法的遵循,学生在模仿创造中找到成就感,学习也走上了积极有效的轨道。

    三、跨越时空,观照古今,实现经典文学作品的现实教育意义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曾做出过精辟的阐述。她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

    目前在各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占有大部分比重,这说明把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作为大学语文教材的重点是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思想实际的了解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在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再来学习那些古代的篇章缺乏实际价值。这种看法在大学生中不占少数。这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据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接受状况是,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主要影响的文化产品不是传统文化的再传播,而是电视、电影和网络文学。——的确,高速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已经从深刻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阅读心态,但并不意味着在全球化的经济时代人们就不需要深入精细的精神内省与思想探究。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一种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透析古典作品的深层内涵,并把这种内涵与现实紧密结合,如何使传统文化焕发其精神魅力,缩小古今的距离,使学生从这些传承千年之久的文学精品中受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我们的教学是按“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的。在“社会人生”专题中,我们把侧重点放在作家对待社会现实和人生不同际遇的心态上。文学史上的很多著名人物的一生都历经坎坷和磨难,他们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比如宋代的文坛领袖苏东坡,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为官时有志于改革朝政且敢于进言,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仕途的坎坷,生活的困顿没能阻止他的责任感以及他对人民的关爱,他积极地为人民做实事,努力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些诗句是他从容面对被贬际遇的心态写照——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已经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所以我们在欣赏苏轼的诗词作品时,就要让学生透过作品的艺术境界,了解苏轼人格情怀和胸襟气度,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现实、于逆境中奋起的精神品格和耐挫能力。——正确面对挫折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而大学生因社会阅历不深,生活比较顺利,所以经受挫折的能力较弱。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把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洗礼,从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正确面对失败,并积极地克服困难,创造新的胜利。

    一位历史学家说过:人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人将怎样面对未来,我们不清楚,但是历史会告诉我们。同样,学习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通过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思索,把文学和对生活的思考联系起来,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这样才能达到“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目的,实现古典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四、重视诵读,创设情景,感受作品的无穷魅力

    大学语文课是一门通过赏析优秀文学作品来激发人文激情、陶冶情操和濡染灵魂的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提醒学生去体会文章的意境,领会其精密之处,寻找学习文学的感觉和感动。诗文需要诵读再三来领悟其中的妙处,自古以来,诗、歌同源。中文是一种充满音韵乐感的文字,诗词歌赋,诵读吟唱,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

    欣赏诗词作品,必须要反复体验、回味和吟咏。只有吟咏,才能充分表现出诗歌的整齐之美、抑扬之美、回环之美和抒情之美。只有在吟咏中去充分玩味每个字的含义,从而领略诗中的情致、韵味。因此我们提倡让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去体验,去感悟。

    吟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中吟诵,它的作用比抽象的讲解所起的作用更大。大学语文教育的课堂上讲“理”过多,偏于介绍分析,轻视吟悟,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吟诵直至记诵正是“用自己的口代作者说出这番话,读者好象作者,作者的语言也好象成了读者的语言”,所以说吟诵、背诵,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探寻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脉络,品味作品深义,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特定的情景,就会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言若出于己口,情似出于己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品出其味,悟出其神。这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是对语汇材料、对整体文句的感性的积累过程。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地进入作者创设的语言环境,有了当时的语言环境,也就能很好理解词语的意义、读懂作品了。

    朗诵是诗歌的翅膀,好的朗诵,不但能准确地把握诗意,又能充分挖掘诗歌中欲言未言、欲尽未尽的诗味,并到位地演绎传播出来,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让学生受到作品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的熏陶,对学生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都会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实践证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我们采用哪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必须把这一宗旨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一切方法的运用也应以此为归宿,只有这样,我们的教法改革才是富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 韩延明.试论教学方法的科学分类与应用[A].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9-280.
    [2]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81-182.
    [3] 施立峻.对大学语文课程有机性的探讨[A].吴燕娜.关于大学语文教育观念与教学手段更新的思考[A].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01-107.
    [4] 林文和.文学鉴赏导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1999.25-39.
    [5] 林崇德.学习方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7-60.


    研究课题:2004年院教研立项课题:人文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04028]号
    作者简介:张冬梅(1970,8-),女(汉),吉林松原,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讲师主要研究文学史和大学语文教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736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