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万乔:后福特主义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时间:2008/11/13 】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4年1月 】 【作者: 武汉大学文学院 万乔】 【已经浏览4825 次】

    摘要:后福特主义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在课程设置上,可实行“两层多选”的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应最大限度地响应教学对象的需求;在教学方式上,应实现学习者作用最大化。后福特主义之所以能成为大学语文改革的一个新视角,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体系所蕴涵的关于人的需求与潜能发掘等方面的理念,与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关键词:后福特主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自1981年重新开设以来,在实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该课程也存在一些亟需改革的问题,如课程如何设置更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更新等。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们不妨拓展视野,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以他山之石攻玉。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国际教育中心的柳基思先生认为,后福特主义模式对高校学与教具有积极的启示。[1] 据此,我们可以后福特主义作为思考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视角。

    福特主义又称福特制,是美国汽车大王福特首倡的以流水线为特征的劳动组织制度,自1913年开始在福特汽车公司实行,以后在世界上被广泛采用。在福特主义体系中,产品被标准化,生产计划使效率最大化和劳动成本最小化,生产过程中的变量(劳动者的作用)被最小化,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改革是分散的、间歇性的,产品的质量在产后由专业检验者控制。而后福特主义则不同,在这一生产体系中,容纳了宽泛的基础生产变量,它可使产品多元化,以灵活地满足变化着的消费者的需求;将生产由计划推动变为由市场需求拉动;劳动不再被视为一种应当最小化的昂贵输入,而被视为一种资产,其对生产的潜力应当是最大化,各个层次的劳动者都有权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提出改革建议;生产的革新变为集体的、连续的;质量控制主要在产前及生产过程中进行。

    后福特主义模式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产品多元化与课程设置

    产品多元化打破了产品标准化的一元模式,在其宽泛的产品空间,面向较大消费群体的主导产品与满足个别需要的特色产品并存。这一特征对我们的启示是:大学语文如何走出“以一适全”的模式,而又不陷于为个别需求所左右,放弃课程设置对广大学生的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大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对所有(或部分指定专业)大一新生开设语文必修课;另一种是不开语文必修课,只开设语言文学选修课;第三种是两者都开设,但互不相联系。第一种的好处是,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大学新生的语文水平;弊端是不论语文水平高低,大家齐步走,造成某些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体的语文素质。第二种的好处显然是有利于发展个性,但对那些高中阶段并未学好语文,且不愿选修语文课的学生,则是放弃了课程设置对其学习的指导作用,使他们在大学阶段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机会,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第三种模式表面上兼具前两种的优势,但由于必修课与选修课互不相干,因而仍未避免第一种模式的弊端。能否突破现有的模式而建构一种更为科学的新模式?当我们将产品多元化的思想用于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时,“两层多选”的新模式被提出来。

    所谓“两层”,指将大学语文课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普通层!可称之为“大学语文1”。其教学任务是,以文化蕴涵丰赡的文学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二是特色层!可称之为“大学语文2”。其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对某些语言文学及其相关专题作较深入的学习探讨。所谓“多选”,指在后一层次可设文学、语言、写作等课组,并尽可能开设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为学生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供广阔的空间。

    “两层多选”模式的操作方法是:在新生入学后,采用语文水平测试等方法,将语文水平已达到“大学语文课程1”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遴选出来,免修普通层次而直接进入特色层次学习。其余参加普通层次学习的学生,必须修满“大学语文1”的学分,同时可选修“大学语文2”或其他文学艺术通识课程。

    正如产品多元化的依据是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两层多选”构想的依据是教育形势的变化和学习者的需求。一是近几年来,由于大学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这一变化,也带来了大学新生文化水平的差距相对拉大。二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教育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文化教育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学生的总体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三是学生个体各科成绩也不平衡,有的语文水平相当高,有的虽然总分达到了大学的录取线,但语文单科成绩并不好。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两层多选”的课程设置模式,可以有效地将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综合素质和满足个体知识体系建构的需要结合起来。

    二、需求拉动与教学内容对对象的响应

    需求拉动生产的要义是:生产内容的真正决定者,不再是生产者而是消费者,从而避免了按封闭的自我计划生产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这一特征对我们的启示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是以执教者的观点为标准,还是应最大限度地响应教学对象的需求?

    这一问题的提出,似乎有可质疑之处:当执教者的观点与教学对象的需求一致时,问题并不存在。然而,当前的情况是,执教者的观点与教学对象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执教者往往从本学科的规律出发,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教材所选作品的规范性和经典性。而教学对象往往以未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对新知识(包括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贴近时代的新理论、新问题)充满渴望,对已知或陈旧的东西缺乏兴趣。在这一对矛盾中,执教者持有教学内容的决定权,无疑处于主导地位。由于他们比较注意本课程的规律而往往忽略教学对象的需求,因而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视野狭小,这是忽略对象需求的表现之一。比如北京某著名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其编写体例有独到之处,选文也很典范,但古代文学精读篇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相重复的篇目,竟占该部分总篇目的23.3%。大学语文的某些教学内容并不是完全不能与中学重复,但是文选篇目的过多重复,则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表面上看,原因有二:一是大学教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隔膜;二是中学语文变革了,而大学语文的教改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执教者没有把教学对象的需求放在应有的位置,因而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没有对教学对象进行认真研究,或是以曾经的研究来看待语文背景已发生较大的阶段性变化的教学对象。不了解对象的已有知识结构,不注重研究教学对象学习的“期待视野”,这正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出现多余信息的主要症结之所在。

    忽略教学对象的需求的表现之二是,教学内容较陈旧。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大部分篇目为古典文学作品,是为“陈旧”。对此笔者不能完全赞同。我国古典文学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锦章佳作,光耀千古。学习古典文学精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我国文学艺术和文化思想传统的认识。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约占30%左右,高中占40%,《大学语文》的古代文学作品一般占50%-60%,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我们所说的“陈旧”,一是指部分教师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讲授,观点比较陈旧,不能以新的视角引导学生多向度地理解古代作品的丰富内涵;或仅仅只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学遗产,只注重面向过去,面向人类已知的领域,而不是面向未来,立足于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引导学生看到古代文学与当代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样的课堂教学,当然会使求新、求实的教学对象感到失望。二是指对当代作品的遴选,视野不开阔,时代气息不浓,没有充分考虑青年学生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比如,当代文学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式,已经与几十年前有了极大的不同,一方面纯文学由文化艺术的中心被挤压到边缘,另一方面文学性却更为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文学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及自然科学等更为紧密地结合,产生了一批思想活跃、人文蕴涵丰厚的文化散文和新科学美文,它们对学生极具吸引力,而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却对此关注不够。如果我们站在教学对象的视角,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或许会迎刃而解。

    那么,是否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完全依照教学对象的兴趣和爱好呢?显然不是。学生的需求并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收集、筛选教学对象的需求信息,找出其本质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东西,再按学科教育的规律加以组织,并以恰当的方式变成教学对象自己的东西。正如生产者采集到消费信息后,要进行去伪存真的辨析,而后按生产规律组织生产一样。

    三、劳动者作用最大化与学习者的作为

    在福特制生产体系中,劳动者如同被安放在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其作用被最小化。后福特主义则将劳动者的作用最大化,强调发挥每个劳动者对生产的能动作用,各个层次的劳动者都有权利提出改革建议,以完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这一特征对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每个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学习者的作用最大化。

    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待学习者的态度,与福特制体系对待劳动者的态度有相似之处——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并假设他们对教学过程没有太多的作为。因此,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教学模式长期占据大学语文的课堂,虽有一些零星的课堂讨论,但并未从总体上改变学习者被动的局面。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呢?我以为,根本问题是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转变问题,而难点问题是建立一种使学习者作用最大化的教学模式问题。

    后福特主义之所以能使劳动者作用最大化,是因为这一体系承认劳动者不仅是生产过程中的必要因素,而且是使生产效率最大化的重要因素。同样,教育者必须深切认识到,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过程的必要因素,而且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不是由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教育者的工作只能是帮助和引导他们建构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而不可能替他们浇灌出一个精神世界。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实现学习者作用最大化。

    观念的转变,使学习者的作用最大化成为了可能,但要使这种最大化得以最终实现,还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研讨型教学模式,其基本原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其要义可概括为三点:“搭台——主演”,“引导——探讨”,“激励——展现”。

    所谓“搭台”,是指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比如,联系学生先前知识,诱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某种联想、思考;为学生理解和思考作品提供广阔的背景空间(与作品有关的思想、历史、文化资料等);组织专题讨论、辩论、读书报告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阐述论说的场所和机会等。所谓“主演”,是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所搭建的广阔平台上,自由地驰骋思想,利用先前知识,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自主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的信息。所谓“引导”,是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认知和思维的层面给予高屋建瓴的点拨和指导,因为没有引导的自主建构,就不成其为教育过程,就必然缺乏超越性向度和足够的发展性。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师应科学地组织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求知活动始终围绕主要目标进行并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应予以正确的指导。其三,教师应选择作品中最具有“生发性”的“未定点”,[2] 触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引导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其四,教师在学生求知不得的时候,应予以必要的知识讲授。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我喜欢‘导读’这个说法,不是因为它和‘导演’等结构相同,‘导’和‘读’的关系恰与‘导’和‘演’的关系非常相似。处理好‘导’和‘读’的关系,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这里边既有教育科学,又有教学艺术……‘读’是主体,但是要‘导’。‘导’的任务是使‘读’者读得更好,终于能够自己去读。‘导读’不是‘代读’。‘代读’容易;‘导读’难,但是于‘读者’大有益处。”[3] 显然,教师引导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深入地探讨问题,能够更有效地自主学习。

    所谓“探讨”是指当学生个体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后,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各种观点产生了融合或碰撞,这就将学生的思考不断地引向深入,实现了主体多角度、多层面的积极探索学习。

    所谓“激励——展现”,是指教师应以激励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勇于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过去人们谈论教师的引导作用,往往注重知识的引导,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判,而忽略了对探索勇气的激发。实际上,知识引导和情感激励,是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者作用最大化的两翼,缺一不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让四个学生自由申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施政理想,最后一个学生说,我的理想与他们三人都不一样。孔子马上讲:“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鼓励他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在《论语·八佾篇》中,当学生子夏在孔子的引导下,说出了对《诗》的独特领悟时,孔子由衷地赞叹道: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如果我们希望达到学习者作用最大化,就应该像孔子那样,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将刺激他们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实现“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时,我们会欣喜地发现,学习者的潜力和能力是无比巨大的。学习者作用最大化,将使教育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后福特主义给我们的启示当然不仅仅限于以上三个方面,比如它的产前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观,以及连续的、集体的改革的思想等,对大学语文考评制度的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宏观思考,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为一种企业生产管理体系的后福特主义,为什么能够在教学领域中给我们以启迪?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牵强的类比,而是由于这一体系体现了服务经济时期对人的关注——这是一种对工业经济时期对技术和速度关注的超越。在这一体系中,对人的多元化需求、人的能力和价值的实现、人的相关性等问题的思考与重视,正与现代教育力图超越传统教育的“两个根本弱点”[即“忽视了(不是单纯地否认)个人所具有的微妙而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4] 的要求相一致,有利于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完善的人”。[5]


    参考文献:

    [1] 柳基思.顺应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变迁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2] 刘真福.文学鉴赏中的未定点[J].课程·教材·教法,1999,(8).
    [3]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420.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
    [5] 埃德加·富尔.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勒内·马厄函[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3.

    (责任编辑:王麓怡)

    作者简介:万乔(1956-),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语文教育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654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