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张一之:反思·求索·出路——大学语文“结构教学法”发轫
【时间:2008/11/12 】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 】 【作者: 江西财经大学 张一之】 【已经浏览3128 次】

    摘要:文章从反思与求索两方面研究了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反思部分透过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剖析了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模式失误的原因——机械分析方法,并追踪了它的哲学本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求索部份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为理论根据,运用系统观点、接受美学理论和叶圣陶先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思想,从启示、入口等角度探索了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出路,提出并论述了语文“结构教学法”的新概念、新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失误;出路


    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在语文教师指导下,阅读过数百篇各种体裁、题材的范文,做过许许多多篇作文,却仍然不会阅读、欣赏,作文立意不明,思路不清,条理紊乱,不懂文章章法,语病、错别字随处可掬。认真反思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刻不容缓。

    反思: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学生的汉语严重滑坡,有着广泛的社会原因(诸如教育体制的弊端、应试教育的误导、社会心态的不正常等),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它植根于我国语文教学的总体失误;从局部看,语文阅读教学难辞其咎。数十年来,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基本局促在五大块的规范模式中机械运行:作者生平、作品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因为力点在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指出写作特点,且名之为“传统三段模式”。遵循这一模式,教师将一篇篇完整的范文分解成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各自独立的部分,然后分别进行考察(这自然是需要的),而不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与范文整体之间的联系,它们、范文整体与外部环境(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等)之间的联系。传授给学生的只是些孤立的、零星的、局部的知识,而不是有关范文整体的、全面而系统的信息。结果是,学生但知范文局部,不识范文整体;但见表层形式,不谙内涵本质。

    传统三段模式只告诉学生范文“写了什么”、“这么写的”,而未涉及“为什么这么写”这个根本问题。所以,学生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范文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匠心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都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与镜鉴,其中蕴藏了开启智力、培养能力的“金钥匙”;而语文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寻找金钥匙,并交给学生,使他们真正理解认识范文,理解认识范文创作中具有实质意义的、带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感悟范文写作三昧,然后“横向迁移”,“内功外发”,进行自己的创造,从而真正做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1]

    传统三段模式为“教”而教,为“讲”而讲,而不是为“学”而教,为“听”而讲。教学中只注重范文思想内容、语言现象和表现形式的孤立静止的考察,一味灌输死知识,而不是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忽略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这一关键。本来,就能力的培养而言,传授知识只是基础,发展智力才是关键,而智力正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和桥梁中介。但在三段模式阅读教学中,作为施控系统的教师对受控系统的学生实施的只是单向的无反馈无控制过程的传授模式,始终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反馈机制,形成科学的控制系统,实现科学的系统功能,达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加上传统模式在讲授、板书、练习、考试等一系列环节的规范做法及其长期积淀,特别是应试教育这只无形的手的有力牵引,又不自意地误导学生死记硬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渐渐淡化了积极思维,萎缩了能动精神,窒息了创造活力。

    传统模式来源于错误的思维方法。传统三段模式将内容复杂的范文整体分解成各自独立的要素,互不钩连的单个链环,再对要素、链环作封闭式的考察,却不进行归纳综合,这明显是一种以分解为特征的机械分析方法。在过去数百年间,它曾经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有过强大的生命力,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然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它又有着致命弱点和严重局限:重分析,轻综合,但作机械分析,不作辩证综合。而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的反映,二者不可分割。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归宿。没有分析,便没有真正的综合;离开了综合的机械分析,无法对事物形成系统整体的科学认识。

    机械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历史的科学”,只适用于产生它的那个历史时代。机械分析方法是一种后馈式的思维定势、思维模式。它用历史的联系、传统的力量和古旧的原则来制约现在,已经不能说明复杂系统的性质与功能,无法揭示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规律,无法适应现代的社会实践。用以指导语文阅读教学,当然也就无法对范文整体有科学的认识与把握。

    启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传统三段模式不懂得任何有机系统都存在着系统质、关系质和整体效应,不懂得范文系统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之和小于范文系统的整体功能的科学道理,因而走进了局部取代整体、现象当作本质的误区,使范文系统失去了本来面貌,自然无法达到对范文系统的科学认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美和写作,而实现这一目标须有两个必要前提:一、教师主体对范文客体的认识与范文客体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实现了主客认同,即教师作为施控系统实现了对受控系统的范文的科学控制。二、学生与教师达成了共识,学生作为拖控系统实现了对受控系统的范文的控制。要言之,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认识合二为一,都与范文的客观实际达到了一致,正确地揭示了范文的本质与规律,具备了真理性品格——科学控制。应当特别指出,第二个前提的具备,必须依赖于第一个前提的成立,即学生要获得对范文的真理性认识,必须依靠已获得对范文的真理性认识的教师对这一真实信息的准确传递,从而实现师生对范文的共识。因而,作为阅读教学主体的语文教师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出路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重大课题。

    吕叔湘先生指出:“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原因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而叶圣陶先生早在建国初期就曾指出:“写作能力跟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在思想吸收方面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的极大帮助。”[2] 20世纪60年代初更进一步强调:“写作基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3] 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道理:提高阅读水平、欣赏水平、写作水平的关键是“阅读得其道”。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中国文学史。杜甫为什么成了一代“诗圣”?欧阳修为什么成了文章大家?巴金为什么成了现当代文豪?他们自己一一作了回答。杜甫高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欧阳修切身体会:文章要工,“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巴金满怀感情地回忆:从熟读《古文观止》中,“慢慢地摸到了文章的调子”,二百多篇不同体裁的古文是他“真正的启蒙先生”。他们的“破”,表面上是“万卷”破,本质则是破解了作家写作的“密码”,悟透了写作三昧。由此,我们可以把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诠释得更具体些:“得其道”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那么,阅读为什么是写作的基础呢?请先看一篇短文《申包胥哭秦庭》:“始,伍员与申包胥为友。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包胥立于秦庭,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此,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六月,败吴兵于稷。”苏辙曾说:“‘申包胥哭秦庭’一章,子瞻诵之,得为文之法。”(《栾城遗言》)一篇仅126言的短文,其中有什么“为文之法”呢?不避浅陋,试作考察。全文可分四个层次:一、伍、申立誓;二、伍员覆楚报仇;三、申包胥哭秦庭;四、秦兵败吴存楚。故事完整,思路清晰。推敲揣测,其“为文之法”或许就是:一、以“覆”“存”二字作纲领,贯通全篇。二、曲折为文。立誓,覆楚,哭救,存楚,一波三折,多起伏,富变化,文澜涌动莫测。三、伏笔照应。全文以“覆”“存”设伏,第二层呼应“覆”,第四层呼应“存”,第三层哭秦庭紧扣题目,布局缜密。这些“为文之法”实际上反映了一些重要的作文的规律性问题,这就是:一、为文需立纲领,提挈全文,纲举目张。这样的文章才有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二、文如看山不喜平。文章如果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则必然肤浅拙陋寡味。只有文澜起伏,变幻莫测,才能生动深刻,引人入胜。三、结构布局要严谨缜密。文旨的实现,需有一个好的内在思路、外在结构布局。围绕文旨,设以伏笔,承以照应,巧妙过渡,则文思缜密,布局严谨,文旨才得以凸现。苏轼大概正是读通了《申包胥哭秦庭》,才领悟了这些“为文之法”的。这个“为文之法”其实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得其道”的“道”——这正是“写作的基础”。

    无数经验还告诉我们,写文章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实行对“物本”(社会实践)、“文本”(文章本体)、“人本”(人的主体意识)的宏观控制,整体把握。生活是文章的源泉,而有生活体验的人未必能写出文章;人都有主体意识,可莘莘学子能挥毫作文的寥若晨星。然而,“物本”是“文本”的源泉,“人本”是“文本”的创造者,都紧连着“文本”,问题取决于“人本”的能动作用,即主体意识如何实现“生活—作品”的转化,而转化的中介正是“文本”。“文本”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心理学,……)的积淀。在社会实践中,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形成正确思想,此之谓“人客观化”,而“文本”正是其外化的结晶。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没有终结,因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实践论》)这些文化积淀又成为人类不断认识客观世界的中介,并回到实践中去继续认识、改造世界,实现“物主体化”。人客观化,物主体化,二者循环往复,形成一种双向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深化提高,“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同上)“文本”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浩瀚渊深的海洋,其中自然也包含着丰富的文章章法和写作规范。这些积淀通过“阅读得其道”的读者那积淀了文化素养的“社会形态的眼”(不同于其他动物的“自然形态的眼”)和历练不辍的手,不断参与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参与新的文化创造。“文本”的丰厚内涵与创造特质赋予了它中介作用和实现“生活—作品”的转化功能。这是因为,“文本”来源于生活,蕴含着生活的原质,在创造中有条件认同生活,从中提炼主题,选择题材,结构布局,巧运匠心,……促成转化的实现。“文本”既是“人客观化”的结晶,自然又具备文化的特质和文章章法、写作规范的要素,所以又能认同文化知识、文章章法、写作规范,促成转化实现。

    叶圣陶先生总结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果能善读,自必深受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4] 恰恰道破了“文本”激发读者智力,培养读者能力,实现“阅读—写作”转化。怎样才能通过“善读”“得其道”呢?叶圣陶先生指出:“就文章本身而言,了解文章里作者思想发展途径最为切要。”[2] 他曾将一番话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过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搞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5] 他进一步解释说:“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某几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全都辨一辨,想一想,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的具体办法。”[5]凡文章都有思路,“注意思路的开展”就是“善读”,就能“得其道”。为什么?因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6]——这个“真”就是文章的旨归与创作三昧。

    入口:范文系统的整体结构

    阅读、研究文章跟打仗一样,也需要选择一个科学的切入口。既然“善读”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这个切入口理应就是“思路”,“遵路”阅读。但我以为不然。因为思路是为凸现主题服务的,它是作者对范文内容演化进程构想的路线轨迹,仅存于作者头脑之中,读者无法观照把握。立意(即主题、主旨)附着于思路,在思路演进过程中发育形成,也是无形的,无法作为阅读的切入口。

    范文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其主要构成要素有结构(思路的外化)、主题、表现手法等,唯有结构是有形的,可以藉范文的语言文字梳理层次段落来观照把握。它与思路关系至为密切:它是思路的载体与外化,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结构;反之,什么样的结构反映什么样的思路。思路又体现立意,立意在思路延伸中发展成形,在思路的终点最后完成。结构体现思路,立意目标最终是靠结构来实现的。可见,只要理清了结构,就可以洞悉思路,进而给立意定位。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从形式到内容,从现象到本质,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从结构入手认识思路和立意,正是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从哲学观点看,“结构”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哲学范畴,它支配着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思维活动。一般系统论认为,结构就是系统内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系统诸要素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稳定联系的具体形式。范文作为系统,其结构自然也具有这种特征。可见,搞清了范文结构,就能搞清范文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启示我们:要认识范文系统,就必须从整体结构入手。结构还赋予范文系统以整体性和内在规定性,而合理的结构保证范文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从而实现范文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佳的范文结构产生最佳的系统功能,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科学的默契——最佳的因果联系方式。范文系统蕴含着范文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暗码,隐藏着范文实现最佳功能的秘密。破解这个暗码、揭出这个秘密,是“遵路”阅读的重要目的,对实现由“读—写”的过渡,意义十分重大。

    系统功能即系统的目的(在范文系统中就是凸现主题),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的秩序和能力,体现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变换关系。它接受其存在条件(外部环境)的作用——“输入”,又将这种特定的“输入”转化为特定的“输出”而反作用于外部环境。一般而言,系统结构产生系统功能,决定系统功能,有怎样的系统结构,就有怎样的系统功能;而系统功能对系统结构也有着巨大的反作用,系统结构的建构必须唯系统功能目标的马首是瞻,系统功能是系统结构的归宿,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这启示我们;系统结构是认识系统功能的基础,是通向系统功能的路标;掌握了范文系统的结构,就可以发现范文系统的功能(即目的)。范文系统功能,我以为主要包括范文系统对读者(本文中特指教、学语文的师生)的思想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文章章法示范功能等。这些功能,最终都可以通过把握范文系统的结构而逐步体会感悟。

    “遵路”阅读须以范文整体结构为入口的道理还不只此,因为结构—功能方法又另外给了我们一个科学的启示。将系统的结构、功能的特点用来分析系统,就产生了一种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它是人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进行结构复制的基本方法,是从系统的整体结构着手,认识、复制和创造新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同理,它当然也是读者认识范文、掌握范文、复制范文结构范文系统进而创造新的文章结构新的文章系统的有效科学方法。范文是一个系统(旧系统),读者通过“遵路”阅读范文而创造的新文章也是一个系统(新系统)。范文系统的结构是新、旧系统联系、转化的中介。认识、掌握了范文系统(旧系统)的结构,通过消化吸收,就可建构新文章系统的结构,为创造新文章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范文系统(旧系统)的结构三昧、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为创造新文章系统的结构,进而创造新文章系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遵路”阅读从范文整体结构入手,可以发现范文旧系统这匹“特洛伊木马”的艺术奥秘,可以找到创造新文章系统的钥匙。所以,“遵路”阅读应以范文整体结构为入口,这样才能理清范文的思路,洞悉范文的立意,可以破解范文系统中蕴含着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暗码,可以发现范文结构与系统功能的辩证关系和最佳联系方式,还可以找到创造新文章系统的科学途径——这正是实现“知识—智力—能力”、“读—写”的转化的枢钮。

    出路:“结构教学法”

    我以为,“遵路”阅读可以先按这样一个“逆水而上”的反过程进行:结构—思路—立意,即站在读者立场,从范文系统的整体结构出发,依次探明范文系统的思路和范文系统的立意,从形式寻绎内容,从现象透视本质,从下游追溯源头。文学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和“动力过程”,包括创作过程(作者—作品)和接受过程(作品—读者)。“作者—作品—读者”构成一种三维态势,其中作品(范文)是创作过程的终点,又是接受过程的起点,既是创作过程连接接受过程的桥梁,又是读者与作者的中介。因为作品,创作过程与接受过程联了姻,读者与作者结了缘。“逆水而上”的反过程仅仅反映了读者接受作品的过程,只注意到了“读者”这一端,而没有兼顾到“作者”那一端,不符合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思想,因而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科学的。为此,“逆水而上”的反过程之后,“遵路”阅读还须继续完成另一个“顺流而下”的正过程,即作者创作作品的过程:立意—思路—结构。立意是范文要实现的目标,思路设计“怎么走”向目标,结构则体现“这么走”向目标。“顺流而下”的正过程考察的是范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即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心态与在此心态下激发创作“行为”所产生的作品的内在联系,即重构作者的“历史视界”。读者非作者,安知作者心态?因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换位”过程,即读者悬想站到作者立场上,合理推断作者怎样产生特殊心态,激发创作冲动,形成创作意图,而后根据立意需要设计思路,谋篇布局,实现立意目标。“顺流而下”十分重要,因为创作过程、接受过程及其社会效应,是人类文学艺术活动的完整过程,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读者应当把握整个系统,而不是它的部分。而且,范文系统的产生与作品背景、作者心态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了解这一切才能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范文系统。

    实行“心理换位”对理解范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范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提炼加工生活,最了解创作背景、创作冲动、创作意图、范文思路、结构布局和表现手法。读者了解这一切正是“遵路”阅读的目的。但是,站在读者立场无法或难以了解这一切,而又必须了解这一切。怎么办?唯有实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以己度人。朱光潜先生曾说过:“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我知道旁人旁物时是把旁人旁物看成自己,或是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7] 读者“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才能合理推断作者创作时的特殊心态,重构作者的“历史视界”,认识作者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为什么会激发创作“行为”,亲身感受作者灵魂的颤动,谛听作者心灵的呐喊。当然,由于时空的阻隔与转换,读者与作者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心理换位”不可能完全复原作者的“历史视界”;不过,应该可以做到庶几乎近之。作为读者的语文教师完成了“心理换位”,大致复现了作者的“历史视界”之后,就能够引导读者身份的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就比较容易抓中心思想了。”[3] 这种尽可能的心理切近,从系统观点看,正是研究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这对于正确理解认识范文有着积极的意义。

    完成了正反两个过程,“遵路”阅读是否最后完成了呢?没有。因为,“为什么写”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这直接关系到文章章法、写作规范的曝光,关系到“读”为“写”用这个根本目的。一篇范文宛如一张完美的“网”,立意、思路、结构等要素则是一缕缕精美的经、纬“线”。编“线”成“网”,全靠作者的匠心巧手——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我们还要去发现这“匠心巧手”,发现它“为什么这么织网”,发现它与范文系统诸要素、范文整体的有机联系,与范文主旨的有机联系。作为系统的范文,与其他任何系统一样,也有合目的性特点,这个合目的性就是范文的主旨。突出主旨是完成文章的终极目的,而尽可能好地凸现主旨,靠的是匠心巧手。因此,选择最佳艺术手法最完美地表现主旨,是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发现艺术手法与主旨的有机联系则是读者的主要任务。“遵路”阅读,考察研究范文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考察研究诸要素与范文系统的联系,考察研究范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考察研究范文的艺术匠心与范文主旨的联系——这样才算“善读”、“阅读得其道”。只有这样,才能感悟文章三昧,这才是素质养成、实现“读—写”转化的关键。由是,“善写”的真谛也就智珠在握,这正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至些,“遵路”阅读方能算是最后完成了。

———————————————————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A].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17).
    [2] 叶圣陶.大学国文[现代文之部P]序[A].
    [3] 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A].
    [4]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致张自修[A].
    [5] 叶圣陶.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A].
    [6] 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代自序)[A].
    [7] 朱光潜.谈美[M].上海:开明书店,1930.

    责任编校:包礼祥

    作者简介:张一之,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及语文教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300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