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赵红梅等:大学语文教学的观念转型
【时间:2008/11/12 】 【来源: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6月 】 【作者: 湖北大学法学院 赵红梅,黄瑾】 【已经浏览3898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发挥真正的威力,必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观念转型:教学核心上,从以教材为本到以人为本;教学方法上,从接受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教育内容上,从重知识到重审美。

    【关键词】 以人为本;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重知识;重审美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一个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的教育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这个人的未来。一个重知识教育的大学阶段,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业务尖子打下基础;而一个重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阶段,将为学生走向社会成为良好的公民打下基础。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很多途径,大学语文教学在此承担着重要使命。因为语文本身具有的情感的丰富性与审美的独特性,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天然乳汁。

    然而时代的变化与观念的演进,使得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显现出与社会发展的不兼容性。为了切实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具有丰盈人文素质的人才,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变革观念。

    一、教学的核心:从以教材为本到以人为本

    过去,我们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往往存在一种误解,以为“教学”就是教人学教材。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教材课文内容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稳步进行,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课文成了教师指导学生的模本,而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一种被遗忘的状态。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出现了语文教育的“工具论”。工具论者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我们主要的交际工具,熟练掌握这一工具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职能,因此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长期以来,对语文“工具性”的狭隘理解,导致了语文教育的导向作用发生偏差。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客观标准化”考试导致“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使学生在机械的语文训练中逐步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当人们把教材当成了教育的核心的时候,势必忘记教材只是培育人的工具,而人本身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媒介,因而教育者应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材的背后有更多的人性内容。如《哭小弟》表达的是情,是生死难忘的悲痛之情;《春望》表达的是情,是国破家衰的痛苦之情;《前赤壁赋》表达的是情,是苏东坡由喜而悲、由悲而喜的人生情;《水龙吟》表达的是情,是作者壮志未酬的寂寞之情。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内在情感,获得精神上的启发、情感上的满足、心境上的愉悦,而不是停留在教材文本本身。

    不管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教育的核心都应该是“以人为本”。人文性应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与传统教育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处处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来培养、来教育,就是处处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平等与对话,就是将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在工具理性日益侵蚀窒息人的精神家园时呵护人的审美理想。人文性是对“语文”两个字到目前为止学科性质上最为深刻的一次点化,它对语文的广度与厚度的扩大是前所未有的。人文论者认为,当前,语文教育应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会使用语言文字的有思想的人,而不是把人制造成会搬运语言文字的机器。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而且要领悟其中蕴涵的人文美。语文教育要有现代眼光,一双哲学的眼睛,一双审美的眼睛。真正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对人生根本问题的追问,具有哲学意味。教师应把学生引导到课文之外,带着学生走出课文。在课文中感知文外之意,感知作者的情怀,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二、教学的方法:从“接受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

    过去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以“接受性学习”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并且往往是“自上而下”式的单向的高压“灌输”。老师高高在上,一讲到底,学生匍匐在地,一听到底。在这种对峙中,教学往往成了“单向的诉说”与“自言自语”,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果也不好。在“接受性学习”中,教师是布道者,学生是复读机。一部分学生经受不了这种枯燥的的教学方式的“修炼”而放弃甚至厌恶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而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惯性”,对于学习谈不上“爱”与“不爱”。有的学生甚至说出“学习是必须的,但不是我爱的”之类的话来。教育心理学早就告诉过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容易导致“健忘症”,考试一过关,就把所学的东西还给老师。

    要改变语文教学中的被动局面,让兴趣导引着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选择与爱好,老师的教学方法必须走出“独断论”的迷梦,必须从“接受性学习”走向“研究性学习”。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研究性教学要求变“填鸭—灌输式”教学为“激发—反思”式教学,打破老师在教学中的权力话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同样的话语权,将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变为“参与式”的教学。“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要转变学习方式,更是要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成人大学语文教学,为了保证较高的合格率,往往注重“标准答案”与答案的“唯一性”。这样做,很容易让学生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怪圈。学生学习不仅懒于思考,而且还容易早早患上“权威崇拜”与“人格萎缩”症。这种教育观念的支配下,作品欣赏“变型”为一元化解读。老师与学生关注的是自己的理解是否与标准答案相符,而不是标准答案是否与自己的生命感悟相符。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处在平等地位上的教师、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学生与老师既为师生,亦为学友。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了新知识,教师在学生那里受到了新的启发。教师学生之间由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转变为主体间的沟通、融合,并能获得新的人生体验与生命智慧。研究性学习强调不要用一种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否则会扼杀学生思想的火花。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在导读时应注意替学生解除阅读的框框套套,让学生不受课前“重点”提示和课后习题等的制约和禁锢,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理解,自主创造自己的多元理解,以此来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教育的内容:从重知识到重审美

    传统语文教学把知识的传授放在绝对重要的的位置,而把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催化下,老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可能会考的“知识点”上,而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对学生审美心胸的养成上。也就是说,大学成人语文教学存在着重知识轻素养、重技能轻品格,重理性轻情感的不良倾向。

    “知识为上”的教育观念,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一位,其它的一切只有在依附于知识教育时才能获得认同与赞赏。在“知识为上”观念的左右下,人们把语文教学与知识教育等同起来,认为语文教学只有依附于知识教育才能获得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知识教育的主导下,成人语文教学中就出现了如下的场景:在具体的语文作品赏析中,赏析为理性的解剖所代替。其实,好的作品是情感的产物,而非思想的结果;是真理的象征,而非真理的直述;艺术的魅力只能靠直觉领悟,而非靠理性分析。因为,仅靠解释或界定的方法,也就是说,仅靠对艺术作品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是不可能从作品中获得快感享受的。审美的快感不等于对创造原则或效用目的的知性把握,审美快感只能在与整个艺术作品的直接交流中产生。“重知轻美”的教育观念,侧重于教育的深度与狭长性的拓展而忽略教育的丰富与立体性建构,片面发展人的知识能力而忽略人的情感培养,结果使主体成为缺乏丰富情感的“单面人”。教育与人的精神的全面塑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教育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性,而成为了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其实,语文课程应把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做优先追求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主动性、完整性的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作为最终目的。在作品的赏析中,知识理性必须“向情感让步”。

    〔责任编辑:丁鹏〕

    [作者简介] 赵红梅(1969-),女,湖北丹江口人,湖北大学法学院教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300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