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韩晓露:高等教育需要人文滋养——从《大学语文新读本》出版说起
【时间:2008/11/10 】 【来源:观察与思考 2004/10 】 【作者: 观察记者 韩晓露】 【已经浏览3184 次】

    民族需要人文精神

    这是一个哀伤而美丽的细节:二战结束后,在德国城市的一片废墟中有一捧娇艳的玫瑰盛开在某户人家的窗台上。这一束怒放在废墟之上的玫瑰让明智之士看到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希望。因为,他们从玫瑰花中看到了这个民族极高的人文素养。于是断言,德国必然能够浴火重生。

    有人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值得人们珍藏的,应该是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她物质上的富裕与否。但是,最近有一项调查让不少人文学者担心。浙江省社科联对浙江省公众作了一项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公众的人文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这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其中的具体问题有:孔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GDP"指什么?“三个代表”有哪些内容?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的艺术样式是什么?等等。这些最基本的人文常识,在被调查的人群中仅仅只有7.5%的人能够回答出来。

    此外,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一年中,68.4%的公众没有参观过博物馆或展览馆,58.4%的公众没有去过图书馆或阅览室,有35.9%的公众没有去过书店或书市。而且,调查还显示,公众对现代社会急需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但对文史哲和艺术欣赏类的讲座提不起兴趣。有31.1%和30.2%的被调查者选择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类的讲座,而只有6%和5.7%的人选择文史哲和艺术欣赏类的讲座。66.6%的被调查者要求科普讲座有较强的实用性,能解决实际问题。调查还显示,有66.8%的人希望人文社会科学能提高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其次是希望这些知识能提高道德和理论水平,只有18.4%的被调查者希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还是需要人文精神的。有人说,人文精神是整个民族的精神精粹,是整个民族的凝聚力量的支点。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从人文被提高到可以凭科举考试一篇文章高登榜首被封官,光宗耀主的程度;到如今实用性的知识被过度重视而忽视了对国人人文素质的教育,这是否又是一次过于功利的矫枉过正?

    高等教育需要人文滋养

    曾经有一位中文系的高材生,毕业之后在报社从事新闻记者的工作,她曾经对作者说了这么一句话。“中文系的学习让我改变了很多,首先是气质,其次是谈吐,四年的大学教育让我从一个羞涩的乡村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文雅有涵养的女记者。如果没有大学四年的中文教育,我无法在工作中表现得如此出色。”对她来说,人文教育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加强了自身的修养。但是却有许多在校的理科大学生表示,大学公共语文课的教材异常乏味,没有一点情趣,上大学语文课还不如去读武侠小说。不重视自身人文素质培养的理科大学生,有很多因为人际交往上的原因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其实,大学生是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的,戏剧团进入大学校园,场场爆满;大学生对生活品位的高标准追求,就是大学生对人文精神需求的一种具体表现。但是,我们在大学公共语文课堂上看到的景象是,几乎有五分之三的学生缺课,来上课的学生也大都心不在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呢?有不少专家认为,问题出在大学语文教材上。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年轻编辑夏烈对记者说: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宗旨和模式陈陈相因、固执顽悖。不少曾亲历过当代语文教育的学人作家,如今回头一看,发现教育体系中的母语教学竟滞后如斯,问题重重。在一个将中国人固有的实用功利思想发挥到新高的消费时代,语文教育还能或者说应该在怎样的地位和程度上展开,它能跟时代构成怎样的交融和批判,都是急需当下人文工作者思考、介入与推动的话题。应试教育的结果让我们不少学习者,不喜欢语文课,把语文视为无用的、无趣的东西。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十几年下来的语文教学没有给人好感,没有动人心性。我们因此在痛惜过往的基础语文教育没有给多少人构筑良好的阅读兴趣的同时,更害怕我们的高等语文教育也无法与同一时代的新人们沟通。如果这样,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就等于全面告负了。所以我们要对大学语文教育有所更新,首先要在教材上实现突围。

    中山大学教授欧阳光则一言以蔽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传统的给理工科学生“补课”的大学语文定位,使高校里的大学语文成为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被人戏称为“高四语文”。高校扩招以后的就业压力,和在科研成果完成率成为衡量一个高校教学质量的硬指标的当下,在不少高校的理科院系大学语文一再被挤压,甚至被取消。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也日益边缘化,他们往往学历最低,职称最低,自我评价也最低;由于大学语文没有一个二级学科作为依托,导致教学和科研不能结合,在高校普遍强调科研的当下,大学语文教师往往在教师队伍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近几年来理工科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大下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近段时间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去年率先发表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出路》一文,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有关大学语文定位问题的大争论。

    新教材的出现

    于是,在这样的一种思想指导之下,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由在各大专院校工作的著名人文教授学者们共同编撰的新教材《大学语文新读本》,是继温儒敏等主编的《高等语文》之后的又一本相当值得一提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革新典范。

    这本书的编撰者首先是让青年学子们喜欢的,比如主编中有小说家马原,文艺理论家南帆,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古典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瑞峰;编委中有诗人兼数学教授兼旅行家蔡天新,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许志强等等,都是相当年轻而富有人文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

    该书的主编们告诉记者,《大学语文新读本》的策划思路表明了它有不错的编纂定位。“‘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也许很难形成一致性的意见。其实对于教学对象来说,这种带有素质教育性质的公共课并非求其实用,其目标不妨定位于:增强文学修养,拓宽人文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等。”也就是说,《新读本》欲以文学为母本,展开人文启迪,增益美学修养。

    而这本《大学语文新读本》看了之后,的确会让学生喜欢,《新读本》无论从体例还是从内容上来讲都相当的新鲜。新读本最大的优点是好看而不让人觉得陈旧迁腐。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一大批深受青年读者喜欢而以往未被传统的大学中文读本所重视的名字:博尔赫斯、叶芝、里尔克、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胡安·鲁尔弗、马尔克斯、张爱玲、冯至、穆旦、星新一、王安忆、贾平凹等等,这些充满新鲜、兴奋和挑战力的名字让年轻的阅读者爱不释手。更值得一提的是《新读本》上下编和各单元的综述文字,文采斐然学理致密。上编古代部分侧重于梳理导引,下编新文化世界文学部分侧重于启迪益智。如南帆在下编综述中以现代性为标准阐述“新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定位;马原在小说部分导言中叩问新媒体诞生后小说将何去何从?又如论文部分导言提出论文的文体学意义和个人风格问题等,其实都是值得讨论的学术性话题。这种密智睿智和启人思考的风格还大量贯注在篇章末尾的思考题中,郜元宝对散文论文的命题,蔡天新对诗歌的命题,马原对小说的命题等等,体现了参与该书编纂的学者们各自不同的学术专长和不同的思维方式。

    专家认为,《新读本》的诞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是一次通过新编的行为达到推动教授者与学习者双向更新的有益尝试。

    人文精神的被唤醒

    语文,其实就是建筑在阅读与写作基础上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其中阅读又是写作的基础。对于一个社会来讲,理想的人文状态应该是拥有广泛的阅读群体,他们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思想和审美境界,进而使他们领会到人文这种“无用之用”的可贵和必要,并学会尊重自己
的母语文化与文学。

    大学语文教材的革新,将让我们看到民族新的人文景象。

    当然了,不仅仅是这本《大学语文新读本》让我们看到了人文精神被重新重视的希望,我们看到有更多的学者在为提高大学生,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年轻人的人文素质而付出自己艰辛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王宁率先行动,由她牵头,联合北师大文学院其他五位一流教授走进大一年级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公共课课堂,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高等语文课程尝试。她深有感慨地对记者说,无论现在的大学生学什么专业,将来做什么职业打算,都不能让他们对中文陌生,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陌生。全国高等语文教学及教材改革研讨会在京举行期间,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一致吁请,希望社会和高校能多给中文一点空间。

    这些,都将使人文工作者们欣慰,将给整个民族增加优雅而美丽的力量。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551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