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吴琦:浅谈《大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时间:2008/11/10 】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年10月 】 【作者: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吴琦】 【已经浏览3968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是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文言文占了大部分内容,文言文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要想收到较好的效果,便应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等能力方面下功夫。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与鉴赏能力。

    关键词: 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大学语文”是当前我国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而在现在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徐中玉、齐森华主编)中,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篇幅。所以,文言文教学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对象,一般来说,大都是跨入高校不久的本、专科生。他们在中学阶段,已接触了相当多的文言文,有了较好的基础。但另一个问题也是不宜忽视的。那就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不得不把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字、词、句等文言基础知识方面,亦即所谓要求学生“字、词、句”过关。而对于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深刻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对这些作品在记人叙事、写景抒情、论事说理等方面所体现的精湛的艺术技巧,则往往多为忽略,或者不作为教学的重点。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高考时文言文部分的试题历来极少涉猎于此。高校教育就不一样,一方面,学生学习文言文已不再有应试的压力(民办大学中的自考生除外);另一方面,在高校所有课程中,“大学语文”的教学课时毕竟有限,不可能对所有入选篇目逐一讲述。“大学语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也必然要扬弃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方式。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首先要明确高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它开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具体到文言文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去深入体悟这些作品中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成就,并在体味中逐渐地掌握阅读欣赏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方法与技巧。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

    《大学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从历史跨度来看,自先秦到明清,绵延数千年,它借助这些作品,较完整地勾划出了我们民族的文学乃至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从所选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它们广泛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汇集了中国思想史上儒、道、法、墨、佛教各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些作品,几乎无一不是中国文学史上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正如许多学者所多次指出的,这其中既有有形的、带有明显的可操作性的社会制度层面的文化形态,如礼制与礼俗;也有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隐形的文化形态,如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及民族心理等等。这些文化,特别是存在于我们民族心理层面的隐形的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浸透在我们民族精神的潜意识中,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乃至民族的存亡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大学语文”课中的文言文教学,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了解和认识我们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等的基础上,扬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优秀的文化传统,与时倶进,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国家更为繁荣和昌盛。

    然而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对待传统文化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偏向,这些偏向同样有形无形地影响和干扰着文言文的阅读与教学。这一是不加区分,全盘接受。即不用现代眼光去鉴别和筛选,去剔除其中的封建迷信观念、尚君唯上观念。而是良莠不分,统统“拿来”,结果连民族文化的劣根性也保留了下来,其后果必然是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束缚我们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步伐。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这样做的结果,便会失去了民族文化继续发展的根基。许多学者早就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说到底,就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民族的共同精神、道德准则、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社会风尚。失掉这些,必然失去文化上的认同,失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体到我们今天来说,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我们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说这两种偏向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严重存在。我们高校教师的优秀素质,以及《大学语文》课本的编选者对入选作品的严格把关,都为摒弃第一种偏向提供了保证。现在问题主要是在学生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的对文言文的轻视乃至厌倦心理,影响了文言文的教学。当代中国在经济冲击下所形成的新的文化氛围,社会择业中片面强调应用性而忽视基础学科、基本素质的倾向,以及许多人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日渐变得浮燥的心态,又加重了这种轻视乃至厌倦文言文学习的倾向。这恰恰要求高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挖掘出文言文中极为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自己要加深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力求将教学进行得更为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兴趣,听得进,听得懂。通过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素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使学生懂得,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她激发我们每个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但不会成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包袱,相反,认识和吸收得好,还会大大促进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并成为我们民族活力的一个源泉。《大学语文》文言文中所体现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无疑是多方面的。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以为,最有价值的是两个方面,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厚?载物的宽容性。而这两点又恰恰是我们在研究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所必须认同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得以繁衍的血脉。在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研究中,大家已普遍注意到,《大学语文》文言文课文里反映这种精神的有两类:一类是表现个人在艰难困厄中,不畏劳苦,刻苦自励,奋发向上,最后取得成功;另一类则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秋,站出来维护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团结御侮,捍卫国家的生存和民族的独立,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前者如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身遭残酷的宫刑,忍受了“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失,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极大精神痛苦,经十余年的顽强奋斗,完成了辉映千古、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孔子的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孟子》语录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概念都属于这一类。后者如《诗经·采薇》篇中的战士,他们远离家乡,久戍边关,忍饥挨饿,承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痛苦,然而面对入侵者,他们所表达的却是“岂敢定居”、“岂不日戒”的保家卫国的决心。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舍财救国;战国时的屈原刚正不阿,为坚持进步的政治理想进行艰苦的斗争,最后以身殉国;唐代的张巡、南霁云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孤军奋战,疾恶如仇,忠勇刚烈,和叛军割据势力势不两立。这些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都是极有教育意义的。正是这代代相传、延续不绝的爱国情愫,汇成了华夏民族浩然正气之歌。传统文化中厚?载物的宽容性在《大学语文》文言文教材中也有明显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但实际上儒、道、法、墨、佛学又不断地互相渗透,互相融合。这种融合,对中国古代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影响。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老庄、佛教的淡泊名利、清静无为,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融合在古代作家的人生态度中,又在他们的作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的作品就是他们的人格精神的最好的体现。所以,通过“大学语文”课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古人胸怀坦荡、淡泊名利、不重得失的乐观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光明磊落,尤其处逆境时善于自安,不悲观不消极,不绝望不沉沦,以豁达的态度去直面社会,直面人生,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对待困难,转危为安。这方面,教材中有许多例子,苏轼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在几乎完全丧失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他能超然对待身外之物,在《前赤壁赋》中能从怀古伤今的悲怨中跳出来,在一番对于变与不变哲理的论述中,得到了解脱,感到了欣慰。陶渊明弃官归田,不为五斗米折腰。《饮酒》(其五)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摒弃世俗功名,陶醉自然韵致,乃至步入得“真意”而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当然他们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是有局限的,而且生活态度中也包含了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乃至逃避现实的倾向,但是在挫折中不灰心丧气,不重得失的胸怀还是可取的,值得借鉴的。至于屈原的为真理而抗争,“虽九死其犹未悔”;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便都是这种精神品格的体现,是他们重视个人道德品格自我完善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把这些最为丰富的内涵发掘出来,讲授出来,以之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他们逐渐地形成博大的胸怀和勇敢进取的精神,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百折不挠、英勇抗争的品格,形成忠于事业、淡泊名利的积极的处世态度。总之,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去谱写中华民族更为璀璨的篇章。

    二、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除了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以外,学习作品的艺术经验,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在这一方面能否收到较好的效果,又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一)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方法之一。所谓诵读,就是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流利地背诵。经验证明,诵读可以使学生增强语感,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在情致有深入的体会,从而受到感染。在文言文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的涵咏、诵读中获得感性上的顿悟与发现,琢磨体会出流贯于全诗的意境、情调乃至某一具体物象的丰厚意蕴,以“意会”来弥补“言传”的不足,这对学生以后独立地去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也是极有帮助的。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张志公先生便说过:“文言文那种语言材料和语言习惯,是我们从实际生活里学不到的,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纯熟地积累起了若干有用的文言的语言材料,形成了某些基本的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初步掌握文言。”(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第201页)

    然而,诵读也要讲究技巧与方法。“大学语文”教学界的同仁们早就普遍地注意到,学生的诵读往往表现出两种不良的习惯:和尚念经式与矫枉过正式。前者没有进入读书的境界,自然了无所悟;后者看似激情满怀,十分投入,其实并未真正把握住课文的情感,学生在诵读中的自我情感融合也就不恰当,所悟也就有限。这些不足其实大多来自中学教学阶段,是应该予以纠正的。而要使学生通过诵读真正达到“意会”的境界,教师就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诵读的方法上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

    这种点拨最为有效的是从声调入手,去揣摩流动于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过,无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都存在着一种变化的节奏。这是很有道理的。人的情感中的喜怒哀乐,自然世界中天地日月的常经常道与山川风云的开阖变幻,春和夏舒与严霜烈飙的交替,平川旷野与悬崖峭壁的对衬,再大而言之,国家的盛衰,历史的兴废,都无不蕴含着社会与自然的律动和节奏。文学家艺术家们正是在感受到了这些变化与律动之后,引起了内心的感触乃至冲动,然后借助于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于是便有了长歌当哭,有了慷慨淋漓,有了指点江山、抒发壮志的激扬文字,有了抒发对世事沧桑深刻感喟的笔底波澜。这种情感就会在字里行间充分地流露出来,使行文跌宕起伏、音韵铿锵。所以,作为读者,能在诵读时从揣摩音调入手去理解作品,也就成了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曾提出过“因声求气”的主张。清代的另一位作家张裕钊也认为,既然文章的作者在表情达意时,需要凭借说话的气势和语气的声情来传达,从而自然地形成高下、疾徐、轻重、顿挫等音调,那么,诵读者的通过高下、疾徐、轻重、顿挫等声调的涵咏,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气势、声情,进而体会出作者的情意。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一些语文教学法的论著中都指出过,诵读过程中正确的声调处理,是打通作品气势、声情以及最终进入作者情意世界的关键。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倘若老师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恰当的点拨,引导学生悉心涵咏,如刘大櫆所说的:“因声求气”,那么,为传统语文教学所特别重视的“悟性”效应,则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在课堂上当场获得。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也易
于培养。

    (二)找出写作方法和阅读技巧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循环与重复,不能老像中学一样孤立地讲解分析某一篇文章的字词句、段落、层次、主题思想、写作特点。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所学基础上拓宽加深原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向较高层次的阅读欣赏迈进,并进而使从课文中学得的艺术技巧在自己的写作中得到较好的运用。中学六年,学生该学的文言基础知识和分析文章的基本方法都学了,只是不大会运用。不大会运用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知识大多是无序的,零散的,没有转化成能力。知识越带规律性就越便于理解和运用。所以高明的教师总是不满足于给学生一把钥匙,而是致力于教给学生做钥匙的方法,让学生在以不变应万变上面下功夫。

    比如说记叙文体中的详略问题。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只要是记叙性的文章,差不多都会碰到这个问题,而且是写作中的一个难点。然而古人在这方面早就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秦晋殽之战》、《冯谖客孟尝君》、《李将军列传》、《张中丞传后叙》、《段太尉逸事状》、《左忠毅公逸事》,乃至诗歌如《陌上桑》、《长恨歌》都是极为成功的范例。如《左忠毅公逸事》自始至终围绕左光斗为国家安危选拔人材这一中心,选取其微服出行发现史可法,考试时拔举史可法,自己深陷囹圄时重责史可法不当来探狱,以及后来史可法为国家扶危救倾四件事,将两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而其中心就是左光斗的预言“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而所有这些艺术处理,都体现出一个规律:处理好记叙文的详略问题,最根本点还在于严格地选材与剪裁,选材与剪裁都要服从于主题表现及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服从于人物性格表现的需要。而这些材料在具体组织时又以其在文章中的轻重主次不同而有详略之分,处理好了这一点,就能使记叙有详有略,就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此外,文言文中一些名句,凝聚着某种人生的独特体验,揭示了某种人生哲理。比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的是诗人怀念胞弟的情感,也透视出他热爱人生的旷达情怀。这几句词概括了许许多多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中的共同感受,共同体验,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与代表性,因而在感情上极易引起人的共鸣。李煜的词因为抒发了他独特的亡国之思,亡国之哀而博得人们广泛的同情,这就印证了古人所说的:“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通过这些例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独特体验感受总是与时代背景及个人的独特经历遭遇分不开的。所以要深刻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必须要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思想倾向、政治观点等,这也是学习中的一条规律。

    (三)通过比较教学,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都是历史名篇。这些名篇,从选材、立意到表现形式,都突出地反映了不同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我们完全可以以这些名篇为基础,根据教学的需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上对作品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说对唐宋词的理解。唐宋词中历来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婉约,一豪放。前者以温庭筠、李清照为代表,后者以苏、辛为代表。但这又不是绝然划分的。在苏、辛词中也有婉约的作品,而同时作为豪放派词人,苏、辛各自的体现又不一样。《大学语文》教材中这两大流派的词作都选入了。我们也就可以借用比较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词的了解。比如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加以比较,可以认识宋词豪放风格与婉约风格的区别。苏轼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他的《水调歌头》想象奇逸高妙,意境蕴藉空灵,极富浪漫色彩。而《江城子》则是一首悼亡词,堪称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全词写景、记事、抒情,纯以白描手法取胜。写容貌:“尘满面,鬓如霜”,情怀黯淡;写亡妻:“小轩窗,正梳妆”,情调温馨;写相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喜交集;写景物:“明月夜,短松冈”,哀情无限。和他的豪放词比,显示出绝然不同的风韵。辛弃疾就不一样。辛弃疾所处,正是北宋覆亡、高宗南渡的动乱年代,一腔报国壮志得不到实现,他便把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到词作之中,形成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是南宋豪放词派的主要代表。作者写《水龙吟》,上片写景,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既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的特色,又有效地抒发了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郁愤之情。但《摸鱼儿》却是辛弃疾婉约词的代表作。全文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而且比兴的运用融贯全篇,构成了整体性的象征意蕴。词的外在形象与深层寓意,若即若离,含蕴深永,耐人寻味。

    总之,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的文言文教学,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按上述四大方面(?好象只有三方面)进行文言文教学,我相信,我们的大学生在阅读、鉴赏文言文方面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牧,胡经修,余应源.中学语文教学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2] 刘正伟.中学文言文教学和传统文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2,(3).
    [3] 蔡澄清,汤国来.点拨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2,(6).

    责任编辑:秦良;责任校对:祝子萍

    作者简介:吴琦(1975-),女,江西进贤人,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大学语文理论和教学方面的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636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