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杨秋:大学语文教学刍议
【时间:2008/11/10 】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年第5期 】 【作者: 暨南大学 杨秋】 【已经浏览2921 次】

    摘 要:大学语文是高校为理工医类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如何上好这门课,是很多任课教师在积极探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四个方面:求深、求广、求新、求实。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我们认为,从培养人、塑造人的任务出发,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所有专业都必须接受的教育”[1]。这种观点在重视通才教育的今天,已经成了大多数教育家的共识。大学语文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重视的“三语”(外语、计算机语言、大学语文)教学之一,它的对象主要是理工医类的大学生。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从中学会如何返回人文关怀,了解人类自身的发展,理解人生存的价值、意义,懂得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等等。课程将人生哲理、文学鉴赏、文化知识和写作等融合在一起,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但是,从现在的教学情况来看,这门课并没有受到学生广泛的关注。究其原因,大概有三:①外语、计算机是找工作时必备的条件,相形之下,语文的功效很难一下子得到实现;②很多学生认为已学了这么多年语文,没有再学的必要;③虽然有的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却因为老师讲的内容和方法与中学时相似,也就逐渐趣味索然了。所以,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语文课的重要性,而且教师也要积极寻求更好的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以下就“教”的方面,分四点进行分析论述。

    一、求 深

    部分教师认为,要区别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关键是在篇目上要避免重复。只要中学课本有的一概不选,以更换篇目的办法来达到区别的目的。笔者认为这种作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倘若如此按部就班,大学语文只是让学生多接触了几篇文章而已。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授课内容上进行深掘。同一篇课文,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理解就可能有不同,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中学语文着重对课文的字、词、句以及思想内容进行阐释,教师是传授的主体,而学生是接受者。而大学阶段则有不同。原上海市高教局局长徐匡迪曾说过:“大学语文”所承担的任务,就绝不能仅限于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补课,而应该有一个与高等教育层次相适应的大学语文的要求[2]。因此,大学语文的讲授应该侧重于理论分析,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技巧,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文章的优劣,这才是真正的文学鉴赏。通过这种学习,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才是真正的能力。对作品深层意义的发掘可以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做到“知、情合一”。好处有二:一则可以将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与抽象的文学理论结合起来,从中学会鉴赏方法;二则通过作品思考社会人生,从中获得经验。

    “求深”的具体内容包括:①课文本身内容;②基础知识。首先说具体的文章。大学的讲解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的解释和归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些方面,还应该启发学生通过课文,去发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某些具有学术争论性质的内容也可让学生涉猎,以此来提高判断和分析能力。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不仅要讲艺术特色,还要针对其有争论的主题展开分析讨论。而研究白居易不能不提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让学生了解以史证诗的研究方法。再以《长恨歌》为例,进一步分析白居易的诗歌成就以及“元白诗派”的情况,甚至可联系中唐诗歌发展的状况来论述。这样的讲解,由浅到难,由表及里,把粗线条的勾勒与深入分析统一在一起,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更加透彻。有人以为对非专业性的学生,没有必要太深,浅尝辄止。而笔者认为通过这种思维训练,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触类旁通,不仅对文学鉴赏有好处,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大有裨益。更何况现在的大学生已今非昔比,他们的信息量随网络的发展而日益增加,不可低估他们的语文水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课文,中学生未必能理解,而大学生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真正读懂。比如李煜的《虞美人》,虽然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其中蕴含的对人生的思考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的。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词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一己之情,还蕴涵着人类共同的情思。在伤春悲秋的文字下面,深藏着对整个世界、人生的探求。王国维对李煜的评价是“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3]。对于稚龄学子来说,这些评论太难以理解,但是,对于即将进入人生另一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也应该读懂。通过对作品的深层开掘,打通古今的界限,让学生可以发古人之幽思,同时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现实存在的意义。“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要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情感和价值观的取向这些方面多做些工作”[4]。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而通过深掘的方式,则更能体现出大学语文的重要作用。当然,不是每篇文章都必须如此“精耕细作”。精讲的文章必须有代表性。另外,还要注意精讲与提纲挈领两种方法相结合。没有教师的精讲评点,会让学生感觉到千头万续,不知从何下手。但是,如果教师一味宣讲,则会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像王维的《山居秋瞑》,语言上清新晓畅,所描绘的意境也很容易让读者心领神会,倘若教师再不厌其烦地解释,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所以这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对中国山水文化作一个粗线条的勾勒。既扩充了知识量,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精讲的目的就是要把更多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并通过教学过程,使信息教学逐渐转化为一种方法论的教学。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信息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却不能以此来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因此让学生掌握方法更为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信息教学与方法论教学应该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谈谈基础知识。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5]。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如果不了解一些文学的基础知识,比如律诗的特点、诗词的区别等,就只能是雾里看花罢了。或许觉得很美,但却说不出美在哪里。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如此”,还要知道“为何如此”、“怎样做才能如此”。实际上,这些基础知识的传授也就是在教学生鉴赏的方法。例如词的欣赏:“词之不易透彻了解,原因颇多:名物训诂,因古今俗语及生活方式之不同而难于想象,一也。隶事用典,因读书多寡而见仁见智,二也。章法修辞,因平仄韵调而参互错综,三也。若要真能欣赏词,必须先求透彻了解,要透彻了解,必须克服上述三项困难”[6]。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应从这些知识入手,否则就如盲人摸象,不明所以。

    二、求 广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语文讲授还应该注意到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如果只注重一点,而不及其他,势必会使学生有单薄的感觉。因此,还要考虑到如何让学生的知识量得到扩充。“求广”主要指:第一,在精讲某个作家的作品时,应注意从作家的经历、创作意图、作品风格、成就等各个方面来作全面介绍,并且用比较的方法,从纵和横两个方面去分析作家的作品和影响。这两者都与文学史有密切联系。通过这种比较,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讲李商隐,既可以把他放在历史的经线上,谈他对屈原、曹植的继承;也可以将他置身于时代的纬线上,比较他与杜牧、温庭筠等人的异同。虽然不一定要一网打尽(实际上也做不到),但是却实实在在地让学生的眼界更开阔了。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很多教师、学生都对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无关紧要。其实是不对的。作家的经历对作品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知人论世”。清代章学诚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7]。因此,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家的生平,对分析作品是很关键的。作者把对社会政治、文化等的看法反映在作品中,通过作品可以侧面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反过来,了解历史及作者的生活等也可帮助读者正确、全面地来看待作品。鲁迅也谈到: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8]。

    第二,根据学生和课程的需要,尽可能多地结合文化史的内容来授课。大学语文这个科目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民族自豪感等。所以,作家、作品所涉及的文化传统、社会习俗、思想意义等也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期,而其繁荣与当时的科举制度是息息相关的。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著名诗人都是科举出身,而杜甫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虽无功而返,但也可见科举影响之大,更何况这些诗人都曾经有过“行卷”(包括李白)的经历。将这些内容渗透到讲解中,可以让学生重新来审视科举的历史意义,起到了“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效果。

    三、求 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倘若仍然固步自封,势必会举步维艰。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要做积极的改进,“求新”的要求应运而生。一方面,要在知识点上进行更新。首先,所选课文应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以前编选教材的指导思想偏重文章的思想意义,有很明显的政治色彩。现在应该回归文学本身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来选择适合大学生阅读需要的文章。其次,要善于从新的角度来发现经典、名著的美。这是较为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使作品的艺术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以前研究中国文学主要用的是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这种方法着重从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意义、政治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文学。它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可以揭示文学的社会作用,缺点是罔顾文学本身的艺术特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文论对解释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更多新的观点和新的视角。精神分析学对分析有关“梦”的作品大有裨益,可以帮助读者去挖掘作者的深层心理意识。用结构主义的叙事学理论来分析鲁迅的小说,从形式主义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诠释李商隐,等等,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用这些方法来解析文学作品,既不脱离作者和文本,又兼顾了古代作品的现实意义和经典性。正如学者对接受美学的解释: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9]。有了参与的能动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手段上求新。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单向授课模式和学习的被动状态,并且增加了趣味性,使语文课真正成为艺术欣赏课,寓教于乐。通过电脑来实现的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点:速度快,容量大,直观形象而又有灵活性。除了文字说明,可以插入相应的图象、音乐,使作品得到更加生动的体现。某些改编成了影视的作品,还可以结合影视来探讨改编的得与失,以此来加强对文本的艺术性的认识。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用不同的材料,变被动为主动。当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教师,他们无需再为记住大量的背景材料和作品而伤脑筋了。

    四、求 实

    任何课程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能力,语文课也是如此。文学艺术鉴赏是再创造活动,鉴赏的过程就是读者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实践,从中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创作的艰辛。具体的操作途径有两条:讨论和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要迷信权威,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求异思维、多向思维进行训练,是培养创造力的一条途径。提出问题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样做,既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两全其美。作业(包括作文)是检验的手段之一,也是让学生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学了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下作诗填词的甘苦,或者写些鉴赏性的文章。通过这些作业,可以让学生对作品的审美特性和文学的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除此之外,“求实”还包括教会学生在分析古代作品时,学习如何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前人的品德、风范和事迹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工程师不能把自己囿于狭窄的技术领域,他们生活和工作、社会环境之中,必须了解文化传统,懂得人的价值”[10]。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它同时也在促进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而大学语文则是人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上好大学语文这门课绝非易事,但是,正因为难,才促使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地去钻研教学方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推动,对学生来讲可以受益非浅。通过教学双方的积极配合,才能使这门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远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6(9).
    [2] 徐匡迪.大学语文应成为高校的公共课∥大学语文研究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 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 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吴世昌.谈词中的名物、训诂和隶事[J].文史知识,1983(3).
    [7]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文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 鲁迅.〈题未定〉草(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9] 陈厚诚,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10] 加滕.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必须选修文科课程[N] .科技日报,1987-06-17.

    (责任编辑:张冰)

    作者简介:杨秋(1972-),女,暨南大学中文系讲师,中山大学文学院读在职博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3861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