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陈蕾:接受理论与大学语文教学
【时间:2008/11/5 】 【来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9月 】 【作者: 湖南工程学院 陈蕾】 【已经浏览3257 次】

  摘 要:大学语文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文学鉴赏的角度从事教学。依据接受理论的观点,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注重对学生文学鉴赏条件的培养;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不必固执于作品的原意,应让学生放开思维,加入时代的新意。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文学鉴赏;接受理论

    特里·伊格尔顿曾对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做过一个十分精辟的概括,说“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粗略经历了三个阶段:专注作者(浪漫主义和19世纪),专注文本(新批评),近几十年又从文本转向读者。”[1]这第三个阶段指的就是在当今文艺理论界影响广泛的接受理论。接受理论作为一种独立而系统的文学研究方法论,由本世纪60年代中期原西德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等五位文学理论家创立。这一理论与其它文学理论有显著不同,它“主要研究一部文学作品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具有的各种不同的意义结构,即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待文学的接受问题——各时代的读者怎样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2]这一理论“把作家——作品——读者这个新三角关系引入文艺学的研究领域……把作品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看作是文学活动的一个动态系统,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现实——作家——作品的旧三角关系上。”[3]它实现了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从“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移,对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鉴赏论,更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认识的深化,观念的更新,自1981年起,许多高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已逐步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至今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这门课程已普遍开设。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方面。”[4]很显然,国家教委给这门课程的定位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已不能再沿用过去的,特别是中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呢?这门课教学的重点应落在何处呢?我们认为,既然这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就应侧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去从事教学,如此,接受理论就给我们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更注重于教师的教,即把教师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这对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来说,应该是必要的。然而,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来说,我们应让教师退下来,而让学生居于中心位置,教师只应是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引导者,是沟通文学作品与学生的中介人。

    我们知道,文学接受理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以读者为研究中心,认为读者同样是文学构成的一个部分,因为“读者是作品的直接承受者,作品的形象与表现形式有赖于读者完成,作品存在的结构‘空白’需要读者去填补,作品的意义及其价值要靠读者的阅读并接受而实现。”[5]离开了读者,文学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让学生从民族灿烂的文化中获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化修养,审美陶冶等。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靠学生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因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确切地说,是在这一文学鉴赏过程中,学生才是作品的读者,而教师不是,故而我们必须让学生处在这一过程的中心位置,否则,就会出现鉴赏主体的错位,是绝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

    这种中心地位转换的实现,是搞好大学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投入到文学作品的鉴赏当中,自己去揣摩、领会、消化和吸收,使作者创作的“第一文本”顺利进化为经读者鉴赏过的有生命活力的“第二文本”。那么教师在这一鉴赏过程中应该起什么作用呢?教师虽丧失了中心地位,但其作用仍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鉴赏环境,如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提供作家和作品的相关资料,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鉴赏氛围等等,以便学生能够较为顺利地进入鉴赏过程,从中得到收获。其次,教师要担负起充分调动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积极性的任务。作品的价值虽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它将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它的价值是无法实现的。换个角度来说,学生如果并未真正走进文学作品,他也就不会成为一个“实际的读者”,也就不会从作品中得到任何东西。因此,教师应成为联接作品与学生的桥梁,他应尽最大的努力,大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鉴赏文学作品,让学生与作品相互之间产生联系,发生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达到了这两个要求,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位置的转换,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中心地位的取得,只是为学生鉴赏作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生要能真正做到“披文以入情”[6]地鉴赏文学作品,则自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条件。文学作品是运用“描写性语言”创作而成的,这种语言包含了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这一结构召唤着读者去发挥想象力,参与作品潜在意向的实现和意义的形成。而每一位读者在阅读之前也存在着一个“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是“由读者以往阅读经验构成的一种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7]它包括了读者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以及他的直觉能力,接受水平和他在阅读前的具体环境中产生的愿望。只有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能产生“视野融合”时,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接受。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的鉴赏对象——文学作品是已经确定了的,也就是说文本的召唤结构已经确定,因此作品能否唤起读者即学生的想象力,形成“视野融合”,完成作品的再创造,关键就取决于学生的期待视野了。只有当学生具备了鉴赏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即具备了鉴赏文学作品的条件,他才能真正进行文学鉴赏,成为作品的知音。这是鉴赏主体(学生)能否与鉴赏客体(文学作品)建立起审美联系,实现情感交流的先决条件。为此,教师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注重学生文学鉴赏条件的培养,让学生能真正地进入作品当中,进行文学鉴赏。做为文学作品阅读者的学生,他“应具备的文学鉴赏条件包括三个方面“审美态度的确定与审美趣味的形成;丰富的知识积累;较高的审美能力。”[8]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三个条件应该是基本具备了,他们已能成为一个“实际的读者”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使学生升格为“理想的读者”。因此,必须对学生的鉴赏条件进行拓展与深化,特别是对学生审美趣味的提升和审美能力的加强。一方面,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鉴赏过程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和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各项鉴赏条件。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应持何种态度。是必须绝对忠实于作品的原意呢,还是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究竟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我们知道,作家的创作都是一种历史的创作,其作品都具有历史性,体现着处在特定时代的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包容着作家对一个时期社会、人生、历史、艺术的总的态度与看法。但是文学作品也并非一个绝对封闭的结构,它“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并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越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是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9]也就是说,由于作品本身存在未定性,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现的意义也会有差异。同时,文学作品的读者也是历史的读者,读者的“阅读行为之所以行之有效,并不取决于‘文本本身’……而是取决于他现在所遵从或实践的传统,他在其参照因素及方向已经确立的某一点上所进行的对话。”[10]即取决于读者的期待视野。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是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它不仅会因鉴赏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而且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只能是一种阐释性的接受,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欣赏趣味和欣赏水平以及各自独特的理解。如此一来,对同一部作品自然会出现你的理解和我的理解,过去的理解和现在的理解的差距。这也就是说作品与读者都有自己的历史性,读者只是历史的读者,作品的意义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那种要求毫不走样地忠实于作品原意的做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只能求得读者与文本的视野融合,而做不到两者的视野重合。

    既然我们已清楚地知道,“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也不是对不同时代的读者都是完全一样的,更不仅仅是由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自身的结构先在决定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实现的。”[11]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放开理想,绝不能固执于文学作品的所谓原汁原味,这既是迂腐的,也是做不到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作品,而不要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时空中,同时应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在文学鉴赏过程中,不但能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吸取传统的精华,而且要能从中挖掘出时代的新意,这才是鉴赏的真谛。无论学生从作品中得出怎样的结论,教师都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是言之成理的都要鼓励,若是于理不通或者错误的,则通过辨析予以引导,而绝不能打击。学生的理解对也好错也好,至少能证明一点,学生在努力做了,这就是一种效果,一种好的开始。有了这一效果做为基础,我们的教学目的将会容易达到得多;我们寄希望这门课发挥的作用;增强人文精神;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突破思维定势,利于创新;陶情养性,提高鉴赏力与写作水平等等。[12]都将不再是难以企及的。而那种固执于作品的原意,脱离了时代的鉴赏,学生既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绝不会好。


    参考文献

    [1]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M].明尼阿波尼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3.74.
    [2][3][5][7][8]  黄书雄.文学鉴赏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6、208、209、64、82.
    [4] 徐中玉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M].漓江出版社,1982.
    [9] 罗伯特·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见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宗.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
    [10] 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作者序[M].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 邓新华.知音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接受论”[J].学术月刊,1999,(12).
    [12] 徐中玉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陈蕾(1966~),男,湖南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96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