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王一力: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讨论”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08/11/5 】 【来源: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9月 】 【作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王一力】 【已经浏览3222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课程要有效地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任,就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结构和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作者开展了“研究性讨论”的改革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还论述了与“研究性讨论”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教学环节:课内外练习、预习和考评方法等等。作者强调指出:教育创新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 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创新精神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近20年来,虽然对这种只重视学科课程和班级教学的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但不少改革仍然是在传统教育的框架内进行。传统教育的缺陷当今已表现得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用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和知识经济的需求。

    欧盟在《走向知识化欧洲》中指出,教育要从教授为主变为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为主。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矛盾,已经正在日益显露出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系到国运兴衰,一点都不能迟缓。笔者长期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以其深刻的思想启迪,道德感化,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功能,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大学语文课程更应教会学生做人、求知、生活和审美,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始终放在首位。为此,近几年来,笔者进行了“研究性讨论”的改革尝试,并且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一、“研究性讨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系列研究性专题讨论。

    这种结合教学主线开展的系列专题讨论,带有初步科学研究的性质。这种讨论的命题和设计是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为基础的,应该考虑他们在这个专题领域内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进入这个问题的讨论环境,而不是一些很难进入无法说话的话题。例如我在所教的许多班级都开展过一系列关于爱情观和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在讲授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时,我提出的讨论问题是:“《致橡树》阐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爱情观?你是否同意这种爱情观?为什么?”学习鲁迅的《伤逝》这篇小说前,我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则是:“分析涓生和子君的形象,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学习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时,我又问学生,“为什么‘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到结束时会由悲剧变成了喜剧?”“作者为什么要说德拉和吉姆‘他们就是麦琪’?”“男女主人公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所有这些研究性专题讨论都需要事先宣布题目、提供资料、启发思路,让学生作比较充分的准备。在人人撰写评论文章的基础上展开交流性讨论,最后教师再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分析和总结。这样一种学习方法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好处。

    当然这种交流性的专题讨论也容易流于形式,失之浮泛,常常会出现听发言者少,走神者多的现象。根据我多年组织讨论的经验来看,克服这种弊病的办法,一是需经常改变讨论的方式,比如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并推代表发言、安排专人重点准备发言等方式;二是应注意将这种交流性的讨论与交锋性的讨论结合起来,增加讨论中不同意见的交锋,这样既可以造成较为热烈的讨论氛围,又可以使讨论层次得以深入,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鲁迅《伤逝》的讨论课上,对造成涓生和子君悲剧的原因,在管理学院的一个班上曾明显地形成了不同意见。有的学生认为是失业、贫困等外界压力;有的学生则认为是涓生对子君的自私;还有的学生认为是子君逐渐滋长起来的庸俗倾向。出现这样较为明显的意见分歧,就会有学生起来褒贬扬抑,出现热烈的讨论态势。通过不断的辩论交锋,有时可以获得某种共识。

    当然有的不同意见也不能完全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进行强有力的参与与引导。教师要根据讨论的进展适时地进行归纳和提示,使较为朦胧的意见逐步明晰起来,使学生对某些未曾注意的方面加以注意,使讨论的主题更为突出。在这方面我也有十分深刻的体会。比如在讨论《伤逝》中造成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的原因时,有的学生明确否定子君与涓生有爱情基础,有的学生把造成这场爱情悲剧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黑暗社会(失业、贫困等外界压力),这时我及时运用了提问反诘的方法,又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1.如果涓生与子君没有爱情基础,为什么会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得如此坚决(尤其是子君)? 2.要紧密结合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来体会鲁迅先生为什么用一个夜晚的时间,一鼓作气地写下了这篇以青年男女恋爱婚姻问题为题材的作品,他究竟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用这样两个问题继续启发学生自己寻找思路、方法和答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十分有益。正是这样通过对讨论的组织和引导,一步一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思考,终于达到了对问题的共识:即鲁迅先生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故事揭示了社会的压迫是造成爱情悲剧的外部原因;赞扬了青年们的觉醒,同时又深刻地指出了他们严重的不足。鲁迅认为青年在争取自身解放时,应与整个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联系起来,要不停顿地奋斗。否则,他们即使一时能逃脱封建家庭“狭的笼”,也终究很难逃脱旧中国黑暗社会那个大的牢笼。《伤逝》宣告了个性解放的失败。鲁迅先生在易卜生热在中国大地还十分盛兴时,一鼓作气地写下了这篇小说,正说明了他对支配着当时不少进步青年和作家的恋爱观怀着何等深切的关注。他要用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告诉人们:个性解放固然能够成为反对封建主义的武器,但它决不能引导人们获得长久的解放。这无意对当时的进步青年们是击一猛掌,使他们惊醒、反思、奋起、前进。

    一系列“研究性讨论”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讨论课气氛热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加上讨论后教师对讨论课情况的总结具有针对性、概括性和启发性,因此大家普遍感到受益匪浅,一致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好,学生是主人,是研究者,是创新者,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问题也在分析与争论中愈辩愈明了。

    (二)加强课内外练习是实施研究性讨论的有力保证。

    我始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把学生练习置于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课堂讲授中和课外经常安排一些大大小小的练习,由学生个人或集体完成。这种练习包括:课堂讲授中穿插的提问、小型讨论和书面作业;课内限定时间、指定内容、规定要求的自学作业;为了实施研究性讨论的预习作业等等。

    我认为加强和改进教学过程中的预习环节特别重要。在预习中,可指导学生进行“背景式预习”,即指导学生收集作家作品的背景材料:“相关式预习”,即收集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难点式预习”,即指导学生将新授作品中的难点或不解处列出;“尝试解答式预习”,即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尝试解答新作品内容中提出的问题。最后这种预习和预习后所做的作业就为实施研究性讨论做出了较充分的准备和保证。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这些课内外练习,不仅有利于深入消化、反思和巩固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且还可以更有序、更自觉地接触和了解教材以外的许多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可以得到拓展和延伸,从而也有效地深化了教学内容。

    (三)建立促进创新精神培养的考评方法。

    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同时,改革考试的方法也就更加迫切了。其一,我认为在考试实施的评价中,应该由记忆型考评转向能力型考评,加大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创造力的考题内容。所以我出的试卷由两部分内容组成。50%的题目是课内所授内容,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另外50%的题目则是课外的某一篇小说、诗歌或散文,通过相关的题目,来检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和知识运用的水平。在批改考卷中,我十分注意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要学生在一个方面或一点的分析上有新意,有火花,我就会给他们加分。相反,哪怕是一字不漏地把老师上课所讲内容还给老师的学生,也不会得到满分。其二,期末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学生成绩的评定除了期末考试之外,还应结合平时作业成绩。在准备多次研究性讨论的每一次作业中,我在各班分别选出6~8名作业质量较高以及讨论发言水平较好的同学,各加5分。以上措施的实行,形成了竞争的气氛,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激励学生学习的创造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研究性讨论”的重要条件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些观念和思想给学生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使学生不敢提问,不敢标新立异,不敢逆向思维。而素质教育与实施研究性讨论则要求老师放下架子,真正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位置上,营造一种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标新立异的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教师的职责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从角色关系上是一个向导和顾问。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1)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便利,使他们能够较快地找到相关信息,完成学习任务。(5)教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各种优秀品德。我认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点燃学生自信、自强的火花。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创见,对每一次活动折射出的创新闪光点,都要给予关注与欣赏。要用“全身心”来栽培学生的创新精神之树。实际上,教和学是互动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教和学的过程,师生之间可以双向,互动,产生新的知识和经验。

  三、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

    目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创新型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在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可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的经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发现学生的潜能,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

    其次,创新型教师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创新潜能,坚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为学生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和创设创新教育的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品质。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接受新知识,强化创新精神。在教学策略上要放弃权威,讲究民主,鼓励创新,重视实践,讲究训练的科学性、自主性和多向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称号,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参考文献

    [1]王俊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当代教育,2002,(3): 58~59
    [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角色转换.当代教育论坛,2002,9月创刊号: 75
    [3]陈绍刚.创新教育小议.当代教育,2002,(15): 123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42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