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杨欣:《大学语文》教材应进一步摒弃陈旧的文学观念
【时间:2008/11/5 】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2003/04 】 【作者: 长沙通讯职业技术学院 杨欣】 【已经浏览7558 次】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南省职业教育教材委员会编审的高职教材《大学语文》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仍然有一些地方受到陈旧的文学观念的影响。笔者仅举几例进行分析,以供商榷。

    一、关于《华威先生》的提示

    提示中指出:该文“刻画了一个混迹于抗日文化阵营的国民党小官僚华威的形象,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借抗战之名行反人民之实的丑恶嘴脸和卑劣行径,从深层次隐括出一个积弱民族在艰难时势中显露出来的重名分而轻实际、不顾民族大局而营一己私利的国民弱点。”其中,后两句提法值得商榷。从《华威先生》这篇课文,我们不难看出,该文的主旨应是揭露和批判官僚主义,揭露国民党官僚主义对抗战的巨大危害。课文刻画的华威先生,是官僚主义者的典型,也是国民党内官僚主义者的典型,但并不能反映“国民党反动派借抗战之名行反人民之实”这一涉及面更广的历史学结论。华威先生这一官僚主义典型、其不学无术、不务实事、欺世盗名、热衷名利、自私自利、压制进步等特点,即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有其现实批判意义。但是,并不能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有华威先生,就说明这个时代是黑暗的。这同样说明,华威先生的典型意义不是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借抗战之名行反人民之实”,而是揭露和批判官僚主义。

    显然,《华威先生》不是一篇从文化的意义上探寻国民性的小说,小说所揭示的官僚主义特征,不是国民的普遍精神特征,而只是一类人的特征,只是官僚阶层中存在的特征。小说在刻画官僚主义的丑恶形象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年青人对抗战是积极、热情、实干的,反映了在危难关头中华民族以大义为重、为国献身的可贵精神。因此我们绝不能从小说中得出我们这个民族有“在艰难时势中”“重名分而轻实际、不顾民族大局而营一己私利的国民弱点”的结论。

    建议将提示中的有关表述改为:“刻画了一个混迹于抗日阵营的国民党小官僚华威的形象,揭露了国民党官僚主义对抗战的巨大危害。”

    二、关于《春蚕》的提示

    提示指出:该文“揭示了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农村经济迅速破产的过程”。

    试从小说本身来分析。小说有多处直接揭示了“老通宝”等人破产的原因:“东洋兵要打进来了,镇上有钱人都逃光了”,“茧厂依旧空关在那里”,“地主、债主、正税、杂捐,一层一层地剥削来”,等等。这是导致人们破产的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也是小说揭示的前一主题。除此之外,小说还有多处揭示了“老通宝”们破产的经济原因:如“河里自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比一天贵起来。”揭示了国门被迫打开后,外来资本涌人对中国传统经济的残酷挤压。同时,小说对导致“老通宝”等人破产的自身原因也作了深刻揭示:“老通宝”不愿用“洋种”,反感和厌恶“洋火轮船”等一切带“洋”字的东西,说“什么卖蚕子,本来是洋鬼子行出来的”,反映了他拒绝工业化生产、固守小农生产方式的保守心态;把命运寄托在“大蒜头”上,反映了他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市场风险意识的缺失;把改变现实的愿望寄托于“十八路反王”上,反映了他们的政治理想仍然受到农民阶级的局限。从“老通宝”这一典型的破产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经济破产的真实原因。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只有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大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化竞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人WTO后,我们必须进一步明了和摒弃自身的弱点,树立开放的观念、市场的观念、竞争的观念。这也是我们今天阅读《春蚕》应品味出的时代感受。因此,为指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春蚕》的思想意义,建议将提示的有关表述改为:“揭示了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在外来先进生产方式的残酷竞争中,中国农村经济迅速破产的过程,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民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

    三、关于《锦瑟》的提示和思考练习题

    《锦瑟》是一首历史上争议较大的诗。关于它的主题,至少有十几种说法,有诗集总序说、爱情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政治寓意说、咏物说等,至今仍无统一结论,被称为诗家的“千古之谜”。教材提示把它界定为“一首自伤身世之作”,认为:“表现了作者既不满于环境的压力,又无力反抗,既有追求和向往,又时感空虚幻灭的悲剧性的心理。”同时,在思考与练习中要求学生“依据诗作本身和有关资料,理解这首诗的主题”,“理解李商隐这类封建知识分子的时代局限性和思想性格的弱点”。这是不妥的:没有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锦瑟》的艺术魅力以及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的朦胧特点所致,它的语言所包含的丰富张力,它传达的迷惘、幻美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美感联想和启示。这应是我们欣赏、领会这首诗的重点。把诗的主题界定为一说,并要求学生求解、思辨诗歌与现实的关系,特别是分析诗人的阶级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也不利于把学习的重点放到诗歌本身的艺术特点上来,无疑是买楼还珠。建议课文提示中关于诗歌的主题至少提供两到三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如“恋情说”、“自伤身世说”、“诗集总序说”等。同时,建议将思考与练习第I题改为:“谈谈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将第3题去掉,增加一题:“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和艺术特色。”使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到作品上来。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材应进一步摒弃陈旧的文学观念,强化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克服片面强调其意识形态特征的倾向。教材建设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观、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培养学生认知社会、感悟生活的能力,发挥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作用。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516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