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杨海涛:“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改革认识
【时间:2008/11/3 】 【来源: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3年12月 】 【作者: 内蒙古财经学院 杨海涛】 【已经浏览4795 次】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共同课,在全国高校开设以来已近20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许多困惑:一是教材,二是体例,是从文化、文学的角度去探讨,还是将中学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改革已势在必行,教育要求“大学语文”应有新的理念,要呼唤人文精神,要注重学生文化能力教育。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困惑 改革

    清末国人从封闭沉眠中觉醒,与此之时对于西学出现前所未有的追求、狂迷,甚至是“拿来主义”。国人这种抱津迷乱的失衡心态,由此产生对国学的怀疑,甚至将中国的落后统统归咎于孔孟儒学、四书五经。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这在中国自隋朝确立的科举制持续了1300年后虽寿终正寝,但对中国文化的震动却随之而来。科举所考内容均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阐释,科举废除国学怎办?那么国学是否是我国民族认知的知识,如何对待国学?新学堂国学是否尚能登堂入室有一席之地,这在当时朝廷上下议论众惶惶。有识之士,社会贤达都明白,这绝不是为国学在新学堂争伯仲,而是如何认识本民族文化,如何传承沿续本民族文化的千秋大业!国学弃之,谈何民族?国学鄙之,谈何国学自主?当时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中学为体,西方为用”。此言一出,旋即被朝廷采纳。新学堂对待国学,多以“大学国文”增设,其主要内容是历朝历代汉语言文学精典作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史、哲三个学科设有类似课程,其它学科均未设置此类课程,而且“国文”渐次被“语文”替代。“国文”乃汉语言文学作品;“语文”即语言文学,较之“国文”更宽泛,包括国外的文学作品,同时吸收西学的语法、修辞、标符号拼音等。“文革”后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提出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率先在南京大学实施。之后全国许多高校增设此课,成为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还被明确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中文专业除外)必考的一门课程。当时开设此课是有针对性的,主要针对“文革”文学教育政治化,文化教育空白的现状。从内容、体例、教授方法多半是中学语文的衔接、延续,这对当时的受众群体的确受益匪浅。但随着严格的考试制度,中学语文作为重要的一门考试课程,这对“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徐中玉先生在高等教育自学用书《大学语文》1983年版前言中言告诫:“在大学里设置本国语文课绝不是暂时的或补课性质的,而是国家对培养高级人才的一种长期,持久的要求”。随着中学语文教学逐渐为了适应高考,注重计量化的模式,使“大学语文”教学丧失了文学教育的根本理念,其体例、内容、授课方式基本是固化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里。略有突破的是有粗略的文学史脉胳,强化了文体量的阅读。其结果是大学生认为此课是重复,并没有感觉到大学语文教师与中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方面有何区别。“大学语文”课程居然走到这般窘境。在我院此课已从公共必修课降至为公共必修选修课,个中原由是这门课的模式滞后所致。那么问题何在?是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陈旧了;还是对文学教育观念有了盲点?还是文学教育群体习于自娱自乐,忽略了大众文化教育的多元审美趣味?或许是我国高等教育注重技能化、职业化的冲击?这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本文需要急切探讨的原因。

    一、“大学语文”教材个案分析

    全国“大学语文”教材可谓汗牛充栋,但对各高校有导引作用的是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有几个版本较有代表性。①徐中玉主编的高等教育自学用书《大学语文》自学读本1983年版(以下简称徐本1983年版);②修定本三版1985年版(以下简称徐本1985年版);③徐中玉、钱谷融主编的全国高等教学自学考试教材、公共课《大学语文》1988年版(以下简称徐本1988年版);④徐中玉主编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专科、公共课《大学语文》1993年版(以下简称1993年版);因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各版本在全国使用,影响较大,而且各高校自编的“大学语文”多以此为范本,故本文以徐本各版本作个案进行探讨。“徐本1983年版”为全国“大学语文”始作俑者。该本前言中首先阐明所编“大学语文”的缘由:“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各种专业(中文专业各有规定)自学考试必考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之一。这个规定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因为学习任何一种专业,都必须具备本国语文的较高水平;否则,就极难学好任何专业,包括理、工、农医、政法、财经等专业都在内。实践证明,本国语文确实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基础的基础。如果连教材的文字也不能准确掌握、理解,如果经过学习,连自己的认识、经验、意见、问题都不能流畅地表达出来,或者虽能表达出一些却不能充分地、完整地、有吸引力地、有说服力地表达出来,那怎么能显示出学习的实绩,发挥工作能力,提高劳动效率呢?又怎么能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为实现四化建设,尽可能作贡献呢?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较好的书面能力,较多的语文知识和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吸取我国丰富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热爱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不要说种种原因,目前我们一般中学毕业生的语文水平离开应有的程度还有不少距离,就是日后普遍有了提高,在大学阶段继续学习一个时期还有不少距离,就是日后普遍有了提高,在大学阶段继续学习一个时期本国语文,争取达到较高水平,也是十分需要的”。这段语颇有意味,如今看来亦感哀凉。其目的是针对“文革”后,大学生汉语言文学的缺失进行补课,多在能言、能读的层面上。其体例以文体组合: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韵文部分,文学作品均为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学作品,并有详细注释,兼有提示与练习。附录有常用工具书简介,古代汉语特殊句例释、常用虚词例释、修辞例释、诗词格律简释;我国干支纪日、纪月、纪年的方法和主要节日的称呼、日期、我国历史朝代简表。徐本1985年修订本三版作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是作品按文学史脉胳排序,间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元明清近代有所概述。另增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18-19世纪文学作品。徐本1988年版本体例与徐本1983年版本大体相似,另又增加了小说文体,在小说文体中除了节选中国古代小说个别篇章外,又增加了中国现代小说及外国个别作家的作品,同时在各种文体作品后附文体特点欣赏。徐本1993年版的改动特点是:汉语言文言文篇数减少,阅读难度有所减轻,外国文学作品未收,曲赋、古代小说、白话诗也未编入。变化较大的是增加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文章,个别科学家的文章。徐先生在编写说明中强调“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没有不设置本国语文这一必修课程的。这是因为,本国语文对任何人来说不但首先要精通,也最有应用价值。而且对大学生来说,不论学习何种专业,都应具有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较多知识,对本国文化精品的一定修养和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民族文化素质。文化精品之所以称为精品,即因在精美的语文表达中,还深深地蕴藏、显示着前贤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强大的人格力量、健康的审美趣味等等。只要是真、善、美的东西,就仍能继续给现代人以启发、滋养、帮助。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但不是现代文化的对立物,而且还是现代文化得以建立,得以发展的必要的中介。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凝聚着我们民族长期面临种种挑战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有效的集体经验和特征,只有以它为中介,才能与外来的异质的现代文化逐步整合、融会贯通、开花结果。作为一个大学生,怎能忽视这样的认识和视野,这样的基本涵养呢?现代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接班人,只有努力学会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当代意识的角度来研究把握这些文化精品的深厚内含,才能在中等学校阶段的语文课程基础上又提高一大步。”这与徐本1983年版序言中的认知有了很大的不同,主编将文学置于民族文化背景来审视,将文学作为人的涵养浸润来看待,而不是视为工具.这是从事文学教育工作者文化自觉的表现。不同历史文化时期对“大学语文”的认知不同,“大学语文”如何适应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如何导引大学生认识文学?如何吸纳当代文学理念融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超越中学语文教学并给予大学生全新的文学理念?看来均与“大学语文”之体例有关。

    二、“大学语文”体例之辩

    “大学语文”的体例乃是“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之本,换言之,“大学语文”教学究竞重在捻熟文体训练、常识谙熟?还是重在美文欣赏?还是教化?还是追求口吐绵文?这一直是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教师困惑的问题。本文不防仍沿徐本各版本的思路进行探讨:

    (一) 篇目从以上列举徐本各版本,自徐本1983年版本所选篇目,基本是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学作品,乃是“大学国文”之沿续。其理由大多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经过历史严格检验并认可,且烛照后世而不哀,此乃中国文学之精萃,理应入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争议煌论居多,时间不过百年耳,尚须假以时日,仅点缀耳。尤“文学”后的文学作品,思潮风格各领风骚一二年,难以把握,仅寥寥些文。至于外国文学并非国粹,“大学语文”即是“大学国文”。徐本1988年-1993年诸版本主编增选了西方18-19世纪的一些作品,其审视尺度仅限于具有阶级压迫的作品,而追求表现人性、唯美作品均不在视野之内。尤对领袖文章的入选不可理解,尽管有妙笔生花之处,但毕竟不是文学艺术作品。窃思忖还是在文以载道,文以教化之处顾盼。

    (二) 体例  从徐本1983年版肇始至1993年版,几经改弦更张,或文体归类,或稽文学史。文体归类偏重应用写作文体的涵养,以便使学生迅速把握各类文体的掌握,这似乎无可非议。但窍以为矫枉过正,“大学语文”非“大学写作”之补赘。文学就是文学,若将文学作品视为文体写作量的存储,无疑损害了文学审美情趣的意味,更会误导学生。

    (三) 附录  附录多是汉语言文言虚字、语法常识,古代天干地支、间或文化常识。这部分在中学语文中已涉及,是否还要继续沿伸(毕竟不是中文系的学生),还是从文化的角度去探讨,将中学学过的文学常识进行梳理?

    “大学语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状态,大概有几个方面的缘由:一、“大学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因而始终处于补课的边缘。二在选择篇目,体例制定过程中,受不同专业院校主导专业的牵制。近年来财经、农医、理工院校均设置“大学语文”课程,但由于语言文学教师居于补课辅助的角色,几近丧失了文学评述的话语权。在体列上或突出文体写作,成为写作的补遗,或是中学语文的沿续。或平添几篇与专业院校相关的古代文献。实际上中学语文很难说是文学课。教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时代背景等等,基本是语文技巧、知识性的教育,而且可量化,答案也是指归同一的,至于作文可与八股文媲美。中学语文使文学课变味固然与高考评卷标准化有关,但大学语文并不存在强差人意。那么为什么如此僵化,如此游离文学的审美意味?这是从事大学文学教师(大学文学教师应是文学传播的自觉者)应当思考的。另外在选择篇目中,甚至选择领袖人物的文章,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不属于文学作品,尽管文章中谋篇构局,文辞遣句与文学有关,但毕竟不是文学艺术作品。这样入选容易对文学的认识产生误导。三、文学基础常识。“大学语文”是否仍要重复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基础常识(中文系除外),这也是需要斟酌的。四、授课方式。大学文学教师由于囿于教材的体例,在授课方式上与中学语文教师同是一个模式,甚至不如中学教师讲得精采(中学生由于高考作为重要的一门课,其瞩目、兴趣点的投入大大超过大学时代,这也是接受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厌烦,教师无奈,文学的审美意味荡然无存。

    笔者以为“大学语文”永远不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学科确立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大学语文的体系、授课、永久封存在恒定的冷冻箱内,永远是无奈的喟叹!主要是如何确立大学语言文学教育认知观念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也有误读和解构的误区,如何理解本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结构这与表层的模式不无关联。原有的模式是否是最优的文化视角是否是科学的学术梳理、比较阐释,以及创造性的能力。“大学语文”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工具性,提高读写水平,还是讲究人性把语文作为一种素养来培养?定位不太确定。”“大学语文”教育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有相当一批院校注重培养技术应用人才,在这种教育理念驱动下,接受者将其专业作为获取谋生的技艺或资本、改变生存状况的捷径,而不是视为更新知识、启迪智慧、更新观念的过程。如此这般文学能谋什么生呢?笔者教授美学课程时学生多次质询此课有什么用?尽管颇费口舌告之美学既不能裹腹又不能遮体,此学科乃是人之为人的人学,如同哲学是人回馈人自身的学科等等。非但学生,包括专业课教师固守技能教育观念者不乏有之。人人不能靠文学谋生,但人人离不开文学。如果人人拒绝文学,那我们是什么属性的动物呢?我们一方面强调教书育人、复合人才、博雅之士,但是追求技能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分距愈益分离。

    “大学语文”虽然不是一门学科,但它是语文文学课,这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特征。关键之处在文学。文学即人学。要讲人的审美趣味、讲心理、讲性灵、讲情韵。如果将文学如同婢女依附于某个专业,那么文学美的意味也就丧失殆尽了。“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课程的沿续、重复;而是对文学自身理性认识,还文学之本味。另外在授课方式上的断句、说文、解字、分析段落、中心思想,这种分解式的方法,大大降低消减了学生的审美消耗度。学生厌烦,教师一股匠气。最近有学者提出中国语文教育要有“语文味”,即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以人的体验为归臬达到一种审美感。这里且不讨论此概念是否科学,至少说明文学不能仅囿于实用,还要人从中补给自身审美满渴求,以实现人的本质的需要,从而得到愉悦、追求自身的审美理想。

    文学教育要求“大学语文”应有新的理念,呼唤还文学艺术之本味的“大学语文”教材。另人欣喜的是最近由温儒敏主编、朱寿桐、王宋、欧阳光副主编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语文》确有独到之处。此教材编委均是汉语言文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要比当下坊间的“大学语文”有发言权。此教材打破了惯有的文选讲解模式,采取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史、文化史等方面知识),并引导阅读、思考和写作的综合模式。教材设计了25个专题,每个专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专题讲座,也就是导读,大都由名家撰写,深入浅出地介绍与专题相关的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等方面的知识。编者说明提示最好扣着“语文”这两个字,尽量带进对于语言文学和文字审美的感悟、分析与表达,不宜把这门课完全讲成文学史或文化史。二、讲座与导读配套的文选,有单篇也有节选。三、拓展性研读材料。研读材料非常新颖,大多是名家的研究论文,可使学生了解当前学术动态、观点、水准,以及当代人对文化资源是如何利用、思考的,甚至可以体悟到名学者精神思考的价值,人文精神价值。文学教师也可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以名学者的观点为圆心提出自己的见鲜。笔者以为《高等语文》有开拓性,同时将会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带来生机。我院“大学语文”教学与全国许多院校有相似的经历和困扰,相信《高等语文》会洞开我们的文化视野。

    文学教育是人文精神,文化能力教育,甚至可幅射人的智慧启示,伦理道德。要构建本民族文化的语境,拟被本民族接受、解读,并赋予意义,它可以此为轴心作为参考系,参考社会、政治、心理、人文观念。如果要使自己成为公众知识份子,必须要有文学的滋养和文化抱负;如果要使自己成为公众知识份子必须是敏感的专业人才,必须储备自身的社会资本、文化能力、伦理精神、还有人文关怀。文学不是物质财富的同义语,更不是财富能给预的,文学是心性的创造。个体的人是不能重复的,但各民族(与自己一样机能、一样语言的人)是要沿续的;个体的人如对母语衍生的文化盲然不知不必沮丧,如若一个民族失去传承的记忆,失去母语的话语权,还有民族自尊吗?还能民族自强吗?还有民族特色吗?人类社会进人科技、信息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本土意识却越来越强烈。呵护、高扬民族文化,这也是从事文学教育工作者的天职,也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责任编辑王青山)

    [作者简介] 杨海涛(1954-),男,内蒙古财经学院基础部主任,副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479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