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材 > 教材研究

张学文:论《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多元化
【时间:2008/10/30 】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00/S1 】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张学文】 【已经浏览3429 次】

     1978年秋,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提出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教育界的强烈反响,不少高校相继开课,并编写出版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教材。

     但认真回顾一下《大学语文》课的发展历史,不少人对它的教学目的并不完全清楚。反映在教材的编写上,有的认为《大学语文》是补中学语文的课,目的是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材按文体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有的认为《大学语文》主要是增长文史知识,于是教材按文学史顺序,从先秦到当代,一段不少;有的强调实用,不顾选文的典范性,管理类学校编为《管理文选》,军事院校多选军旅文学,据说有所体育学院曾考虑将《水浒传》中“高俅踢球”的一段选进教材。1996年高教司委托华东师大编写出版的《大学语文》,又是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分为若干思想素质单元。因此这门课开始的时候比较热闹,学术研究年年开会,十分踊跃,各地还成立了《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分会,后来虽然宣传呼吁不断,但总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骨干课程,与任何其它课程比较单一的教学目的不同,具有多元化、复合型的特点。

    一、丰富文史知识,了解传统文化

    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精英,首先,只懂规矩方圆、声光热电,而不了解有关的人文知识,是不配“大学生”称号的。其次,搞任何学科,不从人文学科中获取做人处世的知识,不通人情世故,就难以在社会环境中立足扎根。第三,没有一定的人文知识,专业技术及其它能力的转化、发挥就不可能有坚实的基础。第四,没有宽广的知识面就可能眼光短浅,心胸狭窄。第五,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祖国的感情就不可能十分挚着深切。现在的大学生,对文史哲经的知识知道得太少,有的干脆一无所知。一位重点大学的学生说出这样的话:“唐僧取经的西天就是西双版纳”。这和有人惊叹的中国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还不如美国大学生的情况又似乎要严重得多。我们要培养专门家,卓越之才,仅强调专业技能,不去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是事倍无功。

     凡是著名科学家,无不是业务知识和人文知识十分渊博的人。苏步青能讲唐诗,高士奇是科普作家,华罗庚还能写出很好的诗歌。钱学森等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国,甘愿吃苦,也就植根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之中。长期以来,理工学校虽然出了一些专门人才,但要说文理兼通、德才兼备却是远远不够,至于中外著名的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大学语文》课通过古今各类著名文章的学习,最浅近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领域,学习处世之道,获得丰厚的能力基础,增进对祖国历史的了解。比如通过苏轼的《前赤壁斌》的学习,学生起码能够得到如下收获:一是知道历史上有个“古文运动”及它的兴起原因和改革内容;王安石变法及其主要内容;赋体文的有关知识和三国赤壁之战的重要史实。二是了解苏轼那种处逆境而保持达观、在悲怨中善于解脱、正确看待人生荣辱毁誉的价值观念。三是领略长江的雄伟壮阔、秋江夜景的澄洁高远,激发对祖国山水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二、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表达能力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甚至包括其他的语文课,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提高文章写作能力,至少不是唯一目的。如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的教学目的显然不能仅仅放在或者根本不应该放在诗歌写作知识上,其中道理从诗的内容就可明白。但话又说回来,《大学语文》更直接更明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理工学生的项目论证、实验报告、计划安排、工作总结,甚至要叙事说理,表意抒情,不能张口就来,提笔成文,科研上、技术上的发展就不会有多大潜力。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还应从疏通字词入手,着重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写作艺术上分析,让学生懂得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写景抒情。如果只讲字词,或仅作串讲,实在是对《大学语文》教学功用的巨大浪费。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讲“举”有多少义项,再进行翻译,没有多大意义。讲授时除了涉及望月思人、望月怀乡的深层原因外,在作品的意象关联上要着重讲好一个“霜”字。为何不说“疑是地上银”,“银”也能形容月光,但给人的感觉是富贵华美,而“霜”则是凄清冷寂,这就与望月思乡的感情抒发有机地结合了。学生听来也会兴趣盎然,并领悟到一些作文的道理。

    三、陶冶思想情操,纯净道德品质

    现在社会普遍认识到教育观念急需转变,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素质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质,也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操守、高尚的思想情操、纯净的道德品质。中外古今,办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孔子弟子三千,而其中最受孔子称道的,并不是擅长文学的子游,也不是教育家子夏,而是一无所长、连工作都没有的颜回。他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自得其乐,具有一种人穷志不短、贫而不堕志的素养。但孔子认为他还不十分完善,说他对老师唯话是听,“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缺乏批判精神。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业务能力的培养,一般三年五载就够了,有些技能的培养,如烹调、缝纫、驾驶等,三五个月也能解决。“百年树人”,主要是强调思想政治素质的培
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就是指思想纯正、道德高尚、讲气节、重操守的“人”。

     业务素质固然重要,“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在国家急需建设人才的历史条件下无可厚非,那么目前在基本人才已经解决的情况下,就不能将大学教育办成“技校”或“培训班”的模式,应该回归到教育重素质培养的本位上来。就《大学语文》本身的特点,最为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陶冶思想情操,纯净道德品质。课文中,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格力量,司马迁发愤成就事业的远大志向,屈原、杜甫的爱国情结,苏轼不以自己的荣辱毁誉、得失生死为意的旷达胸怀,边塞诗词中戌边报国的赤忱,《进学解》中精进深钻的学习态度,《滕王阁序》中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精神等等,仔细地发掘,就能让学生受到熏陶,得到感染,并化入自己的灵魂。一位《大学语文》老师针对学生畏过四级英语难关的情况,劝他去读读《西游记》,仔细想来,有唐僧那种百折不挠、九死不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还有什么难关不能攻克。由此也可说明对学生思想素质的陶冶,《大学语文》有着其它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

    四、促进个性发展,完善智力结构

    个性也称为人格,就是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健全完美的个性,主要是指性格的开朗活泼、气质的沉稳灵动,爱好的多样广泛,能力的正常发挥,思想的锐意进取,品德的纯正高尚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也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目的之一。

    我们在教育中注重培育学生个性,首先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生作为国家民族的知识阶层,如果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任何时候都不敢竞争,那么这个国家民族的希望就十分渺茫了。以前,一提到“大学生”,给人的感觉是俊逸潇洒,倜傥风流,超绝不凡。现在不少大学生,见人就脸红,说话就心跳,上课不发言,有问不敢提。特别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遇事全凭别人主张。至于标新立异、多向思维、超常发挥、良好的智力结构、广泛的适应能力,就更加无从谈起。要他们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是每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大学语文》更有独特的作用。如庄子文章的奇特想象,孟子文章的巧譬善喻,韩愈文章的缜密思维,曹操文章的坦率诚挚,李白文章的标新立异,《战国策》文章的纵横捭阖,屈原“独立不迁”的个性,陶渊明不低眉折腰的气质,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创新精神等,都有直接的借鉴作用。

    五、提高审美能力,培育审美理想

    审美能力,是指区分是非、分辨善恶、识别美丑的能力,一个人没有审美能力,生活将会十分乏味,情感将会特别空虚,心胸将会异常狭窄;就不可能对事业挚着追求,就无力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世界,就不会有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上存在的见义不能勇为,歪风不予抵制,信迷信不信科学,重钱财不重气节,认雷锋为傻子,视操守为虚无等,从一个方面来说,是缺乏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表现。我们的理工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美丑不能辨别、对自然山水的风光不能欣赏、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难以领悟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学生在讨论电影《泰坦尼克号》时,认为其中宣扬的爱情与当今社会的现实和年轻人的追求格格不入。

    我们专门将《大学语文》中的爱情作品作为一个单元,并结合其他方面的人类审美理想集中教学,说明文学艺术中所表现的爱情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从整个人类来讲,理想爱情是很难实现的,正如要使目前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成为雷锋也是不可能的。但不可能、不现实的东西并不都是没有价值。理想爱情、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美的范畴,目前不能实现不等于将来不能实现,将来不能实现不等于就不应该有这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再如《大学语文》中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诗中忧国和思乡的品位高下之分,孟浩然和杜甫岳阳楼诗中忧己与伤时的价值取向之别,司马迁否认天道鬼神的反迷信思想,“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壮美,对学生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理想的培育效果,是其他课程难以综合实现的。

    上述几个方面,是《大学语文》教学目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它们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忽视或强调某一个方面,都是对《大学语文》作用的低估和教学目的的限制,难免落入实用主义的圈子。《大学语文》是一门知识与能力齐增、气质与胸襟并重、道德情操与审美理想共育的重要的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中,应该以知识面的扩展为起点、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素质的养成为目标,潜移默化,逐步养成,切忌实用主义和急于求成。

    张学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人文艺术教研室  (重庆  400016)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490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