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课文赏析

宫玉海:从《陌上桑》到《洛神赋》——围绕美女罗敷发生的故事
【时间:2008/10/14 】 【来源:通化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 【作者: 宫玉海】 【已经浏览7028 次】

    《陌上桑》是汉代乐府曲词,描述了美女罗敷拒绝了使君的求婚,而夸耀自己丈夫的故事。由于描述生动而精彩,备受赞赏。后世许多文人词客沿用此题材形式,概括发挥,创造了不少新的曲词,如《罗敷艳歌行》、《罗敷艳》、《罗敷媚》、《采桑》、《日出行》、《日出东南隅行》等,仅《乐府诗集》中,就收有30余首,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罗敷是实有其人呢?还是作者想像出来的呢?抑或是汉代女子多用此名呢?我们可以从《陌上桑》词中的原意进一步的探究,并且从有关历史资料里找到线索。首先,秦氏指的谁,过去一般认为是家庭或家族姓氏,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氏族或民族的称呼。但是,不管是什么称呼,“秦”当时应读如zhen(真、甄),像“臻”、“蔡”;又如秦旦、震旦、辰旦都是一个词,说明zhen、chen、shen古音相通。其次,如果做为氏族或民族名称,也读为zhen,如赢秦就是汝真、女真;唐代把女真读做乞伏秦,就是汝真。这可以证明,有些姓氏来源于氏族,有些族称也来源于姓氏。最后,“使君”指谁?过去一般都认为是太守,或太守的使者。汉末三国时代,一提使君,都知道就是刘备刘玄德。所以,秦氏,也就是三国时代的甄氏,她就是罗敷,只是在结婚以后才被称为甄氏百把甄氏写成秦氏,则可能是因为甄氏当了皇后,在文字上有所避讳的缘故。

    罗敷,一位天生的美女,在《陌上桑》中有这样的描绘:

    头上楼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孺。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鞘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自名”并不是自己给自己起名,而是很自然地被称为罗敷了。罗敷一词指什么?过去有人说罗敷就是菜菔,说女孩子漂亮得像萝卜花似的,这当然很可笑。其实,罗敷就是美和爱的意思。正如英语中的love,古英语是Lufu,也就是古时的“乐”(读如Lao),“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把可爱的女孩称为罗敷,也正如俄罗斯人给女儿起名叫“柳芭”一样,它也是爱。汉代,“汉胡杂处,戎狄相间”,这种语言现象就不足为怪了。这段描绘,虽没有直接道出罗敷的面容、体态,然而那令所有人倾倒的效果,已经把她的美艳绝伦,反映得淋漓尽致了。

    可见,罗敷既实有其人,也并不是“汉代女子多以罗敷为名”的。这是一位特殊的女子。三国时代,群雄蜂起,在逐鹿中原的同对,也在追逐着这位绝世佳人。当时的北方,有曹操、袁绍、刘备等人,堪当其首。曹操的二儿子曹植,以文才出名,他很羡慕罗敷;曾到甄家访问,并受到款待。其兄曹丕自然也不会不知道有这样一位美女的。袁绍,当时为冀州牧,本想把罗敷娶过来,但是他的夫人刘氏特别悍妒,没成;就给了二儿子袁熙。至于刘备,还是《陌上桑》道出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袁绍得冀州后,上表荐刘备为平原相,从此,刘备就被称为使君。可能就在这一时期,刘备遇到了罗敷,一下子被惊呆了。刘备新上任,又觉得自己已有相当地位,以为求婚不会成问题。但他不认识罗敷,也不知道她已许婚,这也正是被罗敷嘲笑的原因。罗敷当时“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正是十八岁,于闺中待嫁袁熙,所以仍住在娘家。由于她喜爱蚕桑,仍然出去采桑,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罗敷所夸耀的夫婿,正是袁熙,连鬓胡须而不是“略有胡须”;“四十专城居”,是说袁熙已经去镇守幽州,自然有专城居住。

    袁绍本想和曹操联姻,听说曹操女儿新寡,就想为长子袁谭讨来,但被拒绝。后来曹操大破袁绍,“曹丕乘乱纳甄氏”,自己的儿媳反被曹家占有。《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

    却说曹丕见二妇人啼哭,拔剑欲杀之;忽见红光满目。遂按剑而问曰:汝何人也?一妇人告曰:妾乃袁(绍)将军之妻刘氏也。丕曰:此女何人?刘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因熙出镇幽州,甄氏不肯远行,故留于此。曹丕拖引女近前,见披发垢面,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观之。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遂对刘氏曰:吾乃曹丞相之子也,愿保汝家,汝勿忧虑。遂按剑坐于堂上。却说曹操统领大军,……至绍府门下,问曰:谁曾入此门来?守将对曰:世子在内。操唤出责之。刘氏出拜曰: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操教唤出,甄氏拜于前。操视之曰:真吾儿妇也。遂令曹丕纳之。

    这段用反衬法道出罗敷的无比美丽,当可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相媲美。当希腊军队用“木马计”攻破特洛伊城,把美女海伦夺回之后,元老院曾做出决定:绞死海伦。理由是,只是因为她,才打了十年战争,牺牲了数万生命,耗费了无数金钱、财物。但是,当元老们命今把正哭哭啼啼、披头散发的海伦带上来时,亲眼目睹了她超凡的神态,一个个都被惊呆了,异口同声地说:“啊!为了她,再打十年也可以呀!”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但是,现在“罗敷已有夫”,最早爱上她的曹植,怎能不日夜思念,魂牵梦萦呢?过去常说,“妹是落花早有主,哥是使君已有妇”。典故就出于《陌上桑》。但“落花”一词是罗敷的误写,因为花就是华,华古读为芙,扶。曹植为寄托自己思念之情,写下了一篇《洛神赋》。洛神,又称为宓妃、雒嫔。《汉书音义》引如淳云: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但曹植既没见过宓妃,而洛神又叶音罗敷,自然是用来寄托罢了。赋中描写道:

    其形翩或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绿波。侬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相应图。

    文词极尽赞美,但和《陌上桑》的民间格调相差很大。但是,罗敷既已被与神灵相比拟,她的人间生活也就到了尽头。最后虽被册封为皇后,已经历尽沧桑,阅罢兴亡,在她的思想及心理上,又已产生了何等的变异呢?《陌上桑》中她仍为一位活泼可爱的漂亮女孩;而到了《洛神赋》中,她则登上神宫殿堂。在描述上,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譬如天上和水中的月轮,到底“哪个更圆,哪个更亮”呢!

    本站链接
   
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  

    网络链接:
   
宫玉海·百度百科  
   
宫玉海教授的博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91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