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大学语文:教什么与怎么教——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尉天骄)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河海大学 尉天骄】 【已经浏览3189 次】

    内容摘要:关于大学语文教学,外部的意见通常强调实用性,内部人士更强调人文性。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科特点看,大学语文既不属于“补课”性质的课程,也不宜定位于纯粹的人文教育,它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不应当喧宾夺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多媒体

    
    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争议经常可见,有关大学语文的尴尬处境和困扰之类的感慨也常见于媒体。总起来看,争议往往来自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分歧,而关于尴尬、困扰的感慨,则主要集中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的不佳。这里既有来自外部的议论,也有大学语文教学圈子内部的争议。以下不拟讨论教学效果问题,而主要就教什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和怎么教(教学中怎样看待多媒体手段)的问题略陈管见。据笔者了解,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很多高校也是普遍存在的。
    
    一、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现在,无论大学语文教学界内部人士还是外部人士,一说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都认为是今不如昔,并且颇多怨言。但是,一说到大学语文应当“教什么”,圈子内外的意见就出现明显分歧。概而言之,语文教学圈子内的人士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而圈子之外的人更强调实用。后者最集中的观点,就是希望大学语文能弥补大学生语文基本功的欠缺,尤其要能提高大学生的写作(重点是科技写作)水平,甚至提出要少讲古代诗文等等。在理工科大学,这样的意见往往颇有力量。即使这些想法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也不能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道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不能全由高等教育来弥补。按教育规律说,基础性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如不写错别字,能写普通的常用文章,文通字顺),应当在中学阶段解决。目前大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比较差,写作水平不高,是长期应试教育的不良后果。大学语文固然不能无视这些问题,但不能以解决此类问题为主。高等教育不是给中学补课。一个学生在中学里英语或是数学没学好,大学不会给他补习中学课程,照样还是要学“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语文的道理与此相同。

    第二,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不是单靠语文教学就可解决的。认为文章写不好根子全在语文教学上,实为幼稚、浮泛之见。写作是思维与表达的统一,有些大学生文章写不好,最根本的还不是语言的贫乏,而是思维的贫乏,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也缺乏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评判的能力,或者是思想认识、情感体验低幼化。这与专业教育也有密切关系。大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三,科技写作教学不是大学语文的任务。科技写作,其内容、格式都因专业而有区别,需要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不能把任务推到大学语文这样的公共课教学上来。

    如果说,以上这些讨论是针对语文教学圈子之外的人讲“不应当教什么”,那么,在圈子内部,关于“应当教什么”,意见更有分歧。

    对“语文”含义的理解,历来见仁见智,通常的理解是包含语言、文学两大部分。据了解,各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普遍是侧重语言的少,侧重文学的多。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树立起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生硬面孔明显不同的课程形象,容易唤起学生的兴趣,也更接近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又出现了突破文学界限,向文化扩展的倾向。有的教材不光讲文学、选文学,还讲了哲学、文字学、书(法)学、古代军事学,甚至还有对自然科学的介绍,并各选了代表性的文章。近年来,又有学者著文提出,大学语文既不应当定位于“中国文学”(作者认为它只是给了学生一个暂时用不上的“零件”),也不能定位于“中国文化”(作者认为它宽泛、零散),而应当把大学语文界定为“中国人文”,即“作为一门阐释人文思想的理论知识性课程”,内容大约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最近,也有以人文内容为主的《大学新语文》出版。应当说,这些设想和尝试都很有价值。把大学语文课定位为以阐释人文精神为主的理论知识性课程,思想性和理论性确实会更浓郁,但是,这总让人有点疑虑:这样讲的还是不是语文课?语文教育会不会扩散到漫无边际?

    在大学开设中国人文课程,当然很有必要。且不论暂时有无可能,即使有可能,那也应当是与语文课并行的另一门课程,而不应当是语文课的取代者。原因很简单,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的角度看,大学仍然需要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不应当演变成纯粹的文学教育、文化教育或人文教育。大到一个学科,中到一门课程,小到一堂课,总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任何学科都没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本领,也不必怀抱包打天下的“雄心”。归根到底,确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还是要从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定性出发。

    传统观点认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最近,媒体报道了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情况,专家们对大赛中普遍存在的重视人文内容的阐发而忽视语言基础教学的倾向表示担忧,希望语文教学要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是这样,高等教育的语文教学也应当如此。大学语文固然不是补课性质的课程,但也不宜定位于纯粹的人文教育。前述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要求,固然有其狭隘之处,但也确实反映了大学生语文水平目前普遍存在问题,这种实践的需求对大学语文教学至少也起着提醒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现实策略上考虑(上述那些实用性的意见往往来自教学管理部门,不可置之不理),还是从教学规律上看,都应当明确,大学语文教学在目标上要兼顾人文精神的提高和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

    (一)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开设,让大学生知道,对于其学习和成长来说,语文能力与数学、外语、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不能一进大学就将语文抛在一边。(目前大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的欠缺,首先是认识上有偏差)
 
    (二)通过文学、文化内容的学习,增加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其人文修养。在此教学过程中,改变中学语文“肢解式教学”给学生造成的厌烦、畏惧心理,唤起大学生对于文学、文化的兴趣。

    (三)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讲解、练习和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的能力,保持良好的语文习惯,为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大学语文属于高等语文教育,在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不可能也不必要像中学那样集中在字、词、句的记忆和辨析上,而主要是在阐释作品人文内涵的同时,对作者思路、作品结构、写作方法做出有深度的分析,启发大学生掌握阅读文章(包括文学和非文学的作品)的方法,从成功的写作中体会思路发展的线索,以及语言生成的规律和技巧。概而言之,对所讲的文章,在进行文化阐释、美学赏析的同时,也要有语文学的分析。这方面的内容不一定单独作为章节来讲授,可以把它们融进教学之中。

    这样,教学任务岂不是更重了?能否完成?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课时有限(一般学校多安排2学分,有的还更少),面对着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大学生,要普遍使他们的语文水平有明显提高,似乎是不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所能做到的就是引导:纠正对于语文学习的不正确认识,唤起学习语文的兴趣,明确良好的语文习惯是什么样的。教学为他们提供一个正确的开头,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会产生影响。至于现阶段每个人的水平提高如何,那就只能是“修行在个人”了。
    
    二、如何运用多媒体手段

    在现代科技影响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手段也在革新,最突出的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如运用Powerpoint投影,大大减少了板书的时间,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再进一步,是把声音(朗诵)、图画、录像、影视片段等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而直观,增加了趣味性。如果做得好,学生会很感兴趣。有的还把一些多媒体课件放在网上,更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检查、教学观摩时,多媒体的运用似乎已经成了不可缺少的亮点。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此处且不说那种“书本搬家”(把大量的文字参考资料投在屏幕上)式的“电子课件”,搞起“电子满堂灌”来,让学生受不了;就是一些很“好看”、“有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也会存在一些潜在的矛盾。笔者所在的大学,就有一位多媒体课件做得非常好的老教授提醒青年教师们注意“多媒体戕害教学”的问题。最近,《光明日报》也发表了对于多媒体课件应用中的弊端进行细致分析的文章。具体到大学语文来说,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最突出的矛盾是:
 
    (一)图像的直观性、声音的直接性与文字的抽象性、间接性之间,既可能互补,也可能冲突。文字是抽象媒介,既不直观,本身也不如图像生动,直观的媒介可以弥补文字抽象的弱点。比如,凭语言文字解说某地的地理位置和山川形势,也许不如一段录像更能给人留下鲜明印象。但是,直观媒介也有其潜在的弊端:其一,声音、图像,因其悦耳、悦目,其感染力会比文字要强,但是如果到此为止,可能形成文字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懒惰;过多地运用,也会先入为主地形成对文字理解力的压抑。其二,可能使人的理解被“定格”在音像所提供的形象上,这对想象能力其实是一种束缚。如果它所提供的形象是歪曲的(一些拙劣的音像制品中常见到这种现象),那就简直成为误导。《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形象,本因读者而有不同的想象,从而产生丰富的理解,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因为那些画像、戏剧、电影的影响,在一些人心目中,林黛玉形象就成了穿印度绸衫、消瘦、寂寞的摩登女郎。鲁迅认为,从文字上想象林黛玉,须排除这种“先入之见”。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在文学读者的心中也是一个丰富的形象,每个人有其独特的理解。但自从电影《阿Q正传》上演后,那位滑稽演员的形象就成了大众心目中标准的阿Q 。这就是影像传播的强大力量。面向社会大众传播文化,影像媒介功不可没。然而,对于大学的文学教育来说,如果图像的力量压抑甚至扭曲了文学的审美想象,这对于理解和欣赏文学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直接阅读文字、理解文字的能力是人的高层次的文化能力,也是一个人良好文化修养的体现,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这种能力。如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学生过分感兴趣于热闹的音像内容,那么用得越多,可能离语文教学本身的目的越远,这不免令人想起南辕北辙的故事。

    (二)平面化的视觉形象对文学的“图解”能力是有限的。图像固然有助于对文学、文化的理解,但是,视觉形象的生动展现并不能完全对等于深层次的意义阐发,有些深层次的人文意蕴不是画面所能完全表达得了的。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就只有以哲学的、历史的感受去领悟,才能理解那份旷古的幽情。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图像作品很难将其阐释透彻,只有靠着对文章的领会来体验其中的哲理意蕴。就审美而言,要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光有“悦目”是不够的,还要进入到“赏心”,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图像统治文字”的时代。对偏爱“读图”而疏远“读书”的青年一代而言,是顺应他们平面化视听的兴趣,还是引导他们保持和发展阅读文字、思考问题的文化习惯呢?这是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语文教师不能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如果学生只对直观的画面、通俗的音乐感兴趣,一到阅读文字就缺乏耐心,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实际上很难提高,甚至还可能会下降,最常见的结果就是对美文佳句缺乏敏感,无动于衷,根本不知美在何处,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是一种不利影响。语文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还是提高语文水平,首先要形成一个基本前提,即学生必须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入手而领略内容。而这种“披文以入情”的习惯、能力和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读书、喜欢读书),正是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和强调的。在高科技逻辑深入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要说到大学语文教学(教育)的人文性,笔者以为,始终强调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正是大学语文应当坚守的人文立场。

    笔者并非抹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积极价值,只是想强调,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包括多媒体在内的现代科技手段毕竟只是辅助性的,不应当喧宾夺主。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注意在图像感染的同时,依然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文字、理解形象、体会文学作品的能力。说到底,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对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是语文的人文性原则,也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更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实践来看,教学效果是一个次生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相联系着,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用母语)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是第一文化,而运用外语、计算机的能力是第二文化。第一文化是第二文化的基础。

    
    注释:
 
    李景强《“大学语文”的尴尬根源和改革出路》,《中华读书报》2003年8 月20日。
    《专家呼吁:新课改谨防忽略语言基础教学》,《光明日报》2006年7月31日。
    《高校教学莫患“课件综合征”》,《光明日报》2006年6月21 日。
    鲁迅《看书琐记》,《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30页。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346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