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课文赏析

杨树增:大学语文作品讲析课的几个重要环节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曲阜师范大学 杨树增】 【已经浏览5012 次】

    大学语文课该讲哪些文学作品?一般依据发给学生的教材而定,我们使用的是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这是获教育部颁奖的教材,所选作品都是文学精品中的精品,教学实践证明,它是一本适于现在大学生语文教学的好教材,能确保达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但由于各学校、各专业课时安排不同,由于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存在着差异,诸如此类的原因造成在教学实践中,不得不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进度作适当、灵活的调整,从而不得不对《大学语文》中的作品进行有选择的讲解,甚至根据需要还增加个别名篇讲析来进行教学补充。选择或增加哪些作品,这需要科学地论证与确定。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把作品分成精读与泛读两部分,教师相应地在讲析作品时,也要分精讲与泛讲,精讲是“点”,泛讲是“面”,点面结合,精粗结合。泛讲的作品可放在文学史常识或文体综述部分讲解,精讲则包括作品细读、理解、分析、鉴赏等内容。

    精讲的作品如何选择?这是讲析作品课的首要环节。教师应掌握如下几条标准:一是所选用的作品,最能代表这个作家甚至这个作家所属的文学流派的风格,或最能显示本文体的特色,或最能反映当时文学思潮的特点,或最能说明文学发展的某种现象和规律。二是选用最能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与审美认识方面得到最大收获的作品。三是选用长短、难易与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能力相适应的作品。四是选用对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学习、工作影响较大的作品。五是增加的名篇虽不在《大学语文》中,但是是学生容易找到的,如一般诗文选注本或作品选教材等。这些书籍是由专家选注的,选篇一般符合上述一、二标准,注释一般准确、通俗、易懂,便于教师在讲析前学生预习,教师在讲析此作品时作为文本依据。

    以上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条,因为它直接与我们讲授的文学史常识或文体综述相联系。讲析作品并不是孤立地就作品而作品,要把这个“点”和“面”联系起来,和文学史及这个时代的文体联系起来。例如我讲授宋代散文时,除了重点介绍宋代古文运动、宋代散文六大家外,还要讲析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和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这都是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此外,讲析的作品还增加了曾巩的《墨池记》。为什么要选择《墨池记》?因为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方面。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中,宋代的诗词作品所占比例很大,宋代散文偏少,有选择地讲析诗词,增加个别散文作品讲析,是教学的需要,实践证明还是比较合适的。曾巩深受欧阳修的影响,他的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近,他把欧阳修“事信、载大”的观点,发挥为“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南齐书目录序》),进一步阐发了欧阳修“文以明道”的文学思想。其散文风格也近于欧阳修,温醇典重,雍容平易,舒缓不迫。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明洁,论理透彻,行文讲求法度和布局,时人以为曾巩文章独得欧阳修的真传,故有“欧曾”并称之誉。《宋史》曾巩本传称其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由于曾巩散文有一定法度可循,易于学习,加上其思想源于六经,而近于正统的思孟学派,对明代唐宋派、清代桐城派的散文创作影响很大,是宋六家中不可忽视的一家。在过去宋六家散文阅读与研究中,曾长期忽视对曾巩散文的学习与研究,选择精讲曾巩的《墨池记》,也是当前唐宋散文研究深入的一个方面。另外,通过《墨池记》的学习,不仅可以正确认识曾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与贡献,而且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加深对“勤奋方能成才”这一真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勤奋读书、成才为国的自觉性。下面就以《墨池记》为例,谈谈选择讲析的作品后,进行讲析课教学的其余几个重要环节。

    选定讲析的作品之后,便进入阅读的环节。所选定的《墨池记》是短篇文学精品,一般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先由学生自己借助注释来阅读预习,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阅读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辅导。首先结合文学史知识,向学生提出如下思考的问题:

    一、与唐宋其他散文大家的作品比,这篇文章有那些特色?
    二、这篇文章在宋代散文中应占有什么地位?
    三、这篇文章在思想上、艺术上继承了前人(包括欧阳修)那些优秀传统?
    四、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特点对中国后世散文发展有什么影响与贡献?

    为了使学生正确地思考以上问题,还可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提示,如曾巩的散文强调儒学的正统思想地位,强调道德、人格修养,行文纡徐婉曲,语言平易灵活,叙事周密,结构严整。风格近于欧阳修,与欧阳修散文风格作比较,更容易看出曾巩散文的鲜明特点。以什么样的批判继承原则,更好地从《墨池记》中吸取思想与艺术营养?你觉得本文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如何把握文章中几个设问句的真正含义?等等。

    为了使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更深入地理解《墨池记》一文,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结合阅读本文,可适当介绍一些与本文内容有关的知识与资料。如简单扼要地介绍各代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次的学校及名称,介绍各级学校教官设置及其学衔官衔。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变化,了解本文中“州学”与“教授”的准确含义。同时列出阅读本文辅助的参考资料:荀子的《劝学篇》与曾巩本人的《战国策目录序》。通过温习已学过的《劝学篇》,结合《墨池记》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古代学者重视教育、提倡勤奋学习的一贯传统。通过学习《战国策目录序》,进一步认识曾巩一贯弘扬儒学的精神。参考资料尽量是学生已学过的或熟知的,重新学习,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参考作品大部分收入选注本、作品选中,若不易找到的,教师只做推荐,不做强求阅读的规定。

    在学生自己阅读作品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与翻译。从朗读的节奏语气中,可大致判断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而翻译,则是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程度的最有效手段。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教师清楚了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不熟悉文章所涉及的哪些文化方面的知识,理解文章内容时有哪些不求甚解的方面,因古代汉语语法规律掌握得不好,对哪些句子的真实含义理解得不准确,有哪些容易读错的字词,等等。教师在后来的范读和翻译时,就有了针对性与着重点。在此基础上,可布置以下练习题:

    一、作者写作《墨池记》的目的是为了考证王羲之临水练字的故迹吗?如果不是,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二、推究王盛教授将“晋王右军墨池”六字悬挂在柱子上的用意。
    三、解释句中括号内的字词含义:1、有地(隐然)而高;2、而尝(极)东方;3、(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四、给下面括号内的词标出正确拼音:1、岂有(徜徉)肆恣;2、不可(强)以仕。

    第一、二练习题,是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主旨。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与王教授书六字挂楹间及求记文的
    用意,都是一致的,就是为了“推其事,以勉其学者”,“勉学”是最终目的。第三练习题,括号内的字词是学生在翻译中往往容易理解错了的字词,而这些字词又是一般作品选中没有注释出来的,通过做练习而加深对这些字词的正确理解。第四练习题,是为纠正学生朗读时容易读错的字词音而设计的。

    经过以上练习,然后由教师做示范朗读与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强调正确处理好直译与意译的关系。翻译古代散文,要求学生最好使用直译的方法,正确理解文中的每一个字词的性质及含义,甚至于把握好各个虚词、语气词及标点符号的准确含义,翻译中不能轻易漏掉或忽略任何一个字词,即使不必译出的字词,也做到知其所以然。有时在翻译中必须补出一些词义,也清楚这是古代文章中省略的部分,而不是自己随意增添的。意译只是在直译的基础上,照顾了现代汉语的语序及表达习惯,而重新组织的语句,决不是只知本文大概,而在那里“半创作”性地讲述大意。要让学生明白:意译是直译的进一步提升,是用现代语对直译内容的重新组织,而不是直译有一知半解的困难而降为意译。

    经过阅读,对作品有了初步的理解,也为下一个环节,即分析、鉴赏作品奠定了基础。分析、鉴赏作品是对作品认识上的质的提高,因为它更重视分析、鉴赏者创造性的思维。每一个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一定社会功能,但文学作品不能依靠自身而实现它的功能,也就是说作品不能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它必须通过接受者的鉴赏,才能影响接受者的心灵,使接受者感情上产生激动愉悦,精神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得到提升,以此满足社会对精神的需求,进而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及新的精神生产力。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途径,就是文学作品鉴赏。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获得一种精神需求,获得一种精神生产力,甚至由此而产生出新的精神产品——文学鉴赏作品。分析、鉴赏文学作品,首先是一种认识活动。文学作品中所展示的社会生活、人物命运,所寓含的深情妙意,能开阔鉴赏者的生活视野,使鉴赏者认识到自己不能经历与不能体验的社会生活与人生,从而提高认识现实社会与现实人生的能力。由于文学作品是靠生动的生活画面、鲜活的人物形象、纯真炽热的情感,来唤起鉴赏者美的感受,所以这种认识也是一种以感性品味为主的审美认识活动。同时,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又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的活动。文学作品的形象是用语言塑造的,这就造成形象的间接性与不确定性,鉴赏者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才能在自己的意识中构成鲜明的形象。这种想象虽是在作品形象的基础上展开的,但又是鉴赏者对作品形象思维的继续与延伸。鉴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艺术修养,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重新认识,由于重新认识,其形象便因人而异,所以才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说法,文学作品鉴赏是鉴赏者与作品的作者进行精神合作的结晶,其优秀的鉴赏作品中有鉴赏者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即艺术再创作,其鉴赏成果无疑也属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正因如此,对鉴赏者的要求也是高标准的:

    一、起码的要求是鉴赏者必须具有阅读所鉴赏的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正确理解作品的本意,而不是误解作品。
    二、要求鉴赏者具有明确的鉴赏目的,只有这样,才会选择与自己鉴赏目的、鉴赏能力相吻合的文学作品。
    三、要求鉴赏者在鉴赏作品时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索,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全部知识储备,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
    四、要求鉴赏者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与写作能力,会分析、综合、归纳,并能将自己的“艺术再创作”赋予文字形式。
    五、要求鉴赏者熟悉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规律,了解文学作品的构成及其各个构成部分的联系,能对它们的存在形态及其运动过程作出科学的、准确的、全面的评价,发掘出此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来。

    由于面对鉴赏对象是传世之作,即优秀的文学精品,相应地要求鉴赏者要有文学修养的高素质、高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胜任鉴赏工作。不过这种高素质与高水平不是天生的,只有在不断鉴赏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学生能通过不断的鉴赏活动获得这种鉴赏能力。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再创作”活动,它要求鉴赏者调动所有的知识与能力,去感受、发现、发掘作品中蕴藏的精神宝藏,并在赏析作品的基础上尽量给现代人提供某些新的精神财富。在鉴赏时,一定从作品本身出发,不要把鉴赏文学作品变成为某些文学理论找例证,机械地肢解作品,像填空似地去套文学理论。而是要抓住具体作品的突出特点,切实准确地找出它的思想认识与艺术审美价值来。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看《墨池记》,文章中心并不在于刻画人物形象,也不在于描写自然景致,而在于阐明一个道理:学问皆勤学苦练得来。但作者又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因事作论,借墨池引出王羲之学习书法的轶事,由王羲之的成名引出一切成就非出自天生,而是靠苦学得来的结论,并以此勉励学者。文章以论为纲,以记为目,叙议有机融合,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有叙述、有议论、有写景、有抒情,特别是多以诘问句收束段落,给人留下无限的回味。作者叙事周密,议论平实,构思精微,笔调委婉有致,语言通俗洁净,最能体现曾巩散文的特点。对此,授课教师可作如下分析:

    本文作者曾巩写这篇文章时,刚刚三十岁,当时还没有举进士获官职,但以文章精妙而名满天下。他对勤学与成才的关系有切身而深刻的体会,当抚州教授王盛请他为墨池作记文时,便能在一篇短文中寄寓了那么深刻的感受与旨意。

    记文体裁长于“记”,而这篇文章却重在说理,其主旨不在于记叙事件,也不在于描写景物,而在于借事立论,借景寓意。在发论之前,作者像推镜头似的,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临川之城”一直推移到“王羲之之墨池”,文字从容又惜墨如金,婉转而有层次,使人对墨池的地理位置、外形特点、得名由来有了清晰的了解,使后来的议论不致空洞而无所依凭。接着由物及人,由墨池而说到王羲之在池边苦练书法,过渡十分自然。然而文章又以“岂信然邪”一句,对墨池传说的真实性提出疑问。实际上此时人们已得鱼忘筌,感情上早已对王羲之的苦练精神做了肯定,这是作者艺术手法极其巧妙之处。接下来笔锋荡开,追述王羲之放浪江湖的性情,看似偏离墨池这一着眼点,实际上意脉未断。如果说王羲之在墨池边主要练功,而娱于山水之间则主要为了练“气”练“心”,没有这些“综合练习”,哪有他书法上的出神入化?王羲之靠苦练,其书法到了晚年才臻于完善,这一胜于任何雄辩的事实,使作者自然推断出才能决非出自天才,而是苦学得来的论断,无须再作论证,语气虽委婉,结论却十分有力。至此,文章笔锋再转,由人折回墨池本身,由墨池引出学舍,由学舍引出教官,由教官引出“勉学”,层层推进,点出作“记”目的所在,进一步阐发了全文的主旨。最后按照行文惯例,标出记文的写作时间及作文者。

    此文不长,结构却十分严谨,以墨池为线索,贯通全篇,紧扣勉学的主题,纡徐从容,层层展开,夹叙夹议,叙议浑然一体。文中多设问句,于委婉、亲切感中,寓含着无穷意蕴。语言长短错落有致,质朴无华而又精练含蓄,确实不愧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

    分析、鉴赏文学作品,主要分析、鉴赏其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这既与作品本身的构成相一致,也与我们的分析、鉴赏的目的相一致。通过《墨池记》的分析、鉴赏,学生加深了对成才的认识,激励了勤奋学习的精神,认识到了曾巩散文的艺术特点,学到了曾巩散文的某些写作技巧,也就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一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尽可能地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所以作品讲析课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独立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这一环节主要放在课后进行,需要较长的时间。分析、鉴赏的篇目,最好结合已学习过的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和曾巩的《墨池记》,选择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中任一作者的任一其它散文作品,当然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而自己确定作品。学生独立进行文学作品分析、鉴赏,最后形成习作,看似全是学生一方的任务,实际上,仍有教师的参与,仍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辛劳,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做到:

    一、对大多数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有比较准确的掌握了解。这需要在开课前或在学生独立分析、鉴赏作品前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方式不必郑重其事,比如通过闲谈就可达到目的。找不同类型的学生,了解他们读过那些书籍,特别喜爱那些文学作品,写过些什么自己认为满意的读书心得或者文章等等,这对于今后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也使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时做到心中有数。

    二、教师对多数学生要分析、鉴赏的同一文学作品,应该比较熟悉,尽可能对这些作品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尽可能对这些作品写出示范性的鉴赏文章,这样,在评价、指导学生鉴赏作品的活动中,才能有“说话权”。并以学术交流的形式,把教师自己的一些示范性鉴赏文章讲给学生听,向学生讲述时,展示的不仅是示范文章的本身,而且应该向学生讲述自己鉴赏文章写作构思的过程,此篇鉴赏文章成功的经验及不足等等,使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鉴赏文写作可借鉴的思路与技巧。

    三、教师应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可能地转化为教学能力。比如我在进行中国古代散文作品教学时,把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的散文作为重点,即突出了先秦、两汉、唐宋散文,因为这三个时期的散文创作是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三个高峰期。以先秦诸子散文与先秦史传散文为代表的先秦散文,开创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以《史记》为代表的汉代散文,把中国古代散文写人叙事的水平,提高到足以使后世奉为散文楷模的程度,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唐宋散文,使中国古代散文牢固地取得了古代文坛的正统地位。我曾写过《先秦诸子散文》、《儒学与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历史文学》、《史记艺术研究》、《论语导读》等专著,与人合著过《唐宋文选》、《中国名著半小时》、《中学古诗文同步精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教材,对中国古代散文有一些研究与体会,从而提高了自己进行中国古代散文作品讲析课的教学能力,也提高了指导学生鉴赏古代散文作品的能力。

    四、为了使学生借鉴前人的鉴赏经验,写好自己的鉴赏文章,教师还应尽自己所能,给学生提供前人对该作品分析评价的信息,甚至还应推荐现当代学术名家在这方面的鉴赏文章,或给学生提供集评一类的参考书目,这样做,等于是一种示范,让学生懂得收集资料的重要性,并逐渐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

    五、对学生写作鉴赏文章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疑难问题,教师利用课堂或课后时间,进行答疑。对于重要名著、名篇,应给学生介绍学术界对其研究的历史及当前研究的动态,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与鉴赏能力。

    要搞好学生的鉴赏文学作品活动,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化为积极参与和长期的自觉坚持。为此,应注意:

    一、引导学生了解、把握鉴赏文章文体的特点。有许多学生从来没有写过鉴赏文章,为了使学生熟悉与掌握鉴赏文章的一般格式及其特点,除课堂讲解外,还应组织学生讨论,如可列如下讨论的题目:散文与小说有什么区别?艺术性散文与科研文章有什么区别?鉴赏文章与艺术性散文有什么区别?鉴赏文章与一般科研文章有什么区别?学生一般讨论得比较热烈,在讨论中还找小说、散文、科研文章、鉴赏文章做论辩例证,经过自己的论辩和独立思考,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不再感到抽象难以把握了。

    二、学生拟定的鉴赏文章大纲,决定着鉴赏文章的质量,大纲设计好了,是写好鉴赏文章的基本保证。由于学生多,教师不能具体指导所有学生的大纲拟定。教师根据大多数学生在拟大纲时遇到的共同问题,进行原则性的指导,如讲授鉴赏文章的一般理论与要求等,也可用几篇经教师修改过的大纲作示范,启发学生自己反复修改好大纲。更重要的是还要发动学生,利用课后甚至在宿舍内,互相进行交流切磋,可互相交换大纲,给对方提出修改意见。开展灵活的、不拘形式的讨论,提倡学术争辩的风气,最后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的鉴赏文章中,鼓励“标新立异”,大胆发表那怕暂时看似很幼稚的独特见解,积极引导学生由“模仿”向“创新”过渡,既反对敷衍了事,又反对抄袭等不良风气。敷衍了事固然提高不了鉴赏能力,抄袭的恶习更不可取,因为抄袭再好的文章,尽管做点改头换面的工作,也是对“艺术再创作”这一鉴赏活动的玷污。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较好地鉴赏文学作品的目的,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以上仅是个人在文学作品讲析课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所谈的几个教学环节也不是固定的教学程序。在教学实践中,随着各学校情况的不同,随着教师教学方法、风格的不同,所关注的教学环节肯定会有不同,教学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00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