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杨定明:加强大学语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杨定明】 【已经浏览3039 次】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学,加快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而大学语文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大学语文教育在培养现代人才中已存在种种弊端,现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大学语文创新教育。通过大学语文创新教育来培养大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从四大发明到两弹一星,从激光照排到超级水稻,从龙芯信芯到神舟飞船,饱含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努力。这些熠熠生辉的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创新的伟大成果,为世界的发展进步和中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创新是支撑一个民族不断崛起的坚韧筋骨,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创新,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数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换不来关键技术,金钱买不来真正的现代化。企业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取得大的发展,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要走出去,就必须走创新的道路。要成为创新型的国家,就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谁掌握了教育,在知识和人才上占了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科教兴国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而素质教育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当前大学语文传统教育存在种种弊端,有时甚至扼杀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高校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加强大学语文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大学语文教育经历两次转变,由“补课”向素质教育转变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一个世纪前,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刚刚诞生之际,京师大学堂等高校即在预科开设“经学大义”“诸子”和“作文”等语文性质的基础课程,在经历了1913年的癸卯学制、1938年的国统区高教改革和1943年的屡次变更和确认后,大学语文终于成为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大一国文”,并有了黎锦熙、朱自清、伍淑倪、魏建功、卢冀野主编的《大学国文选》教材。新中国建立之初,仍按旧例开设大学语文课,采用郭绍虞、章靳以主编的《大一国文》教材。直到1952年,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才被全面停开,此后便长期中断。

    大学语文教育第二次转变是以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首倡重开大学语文为标志。“大学语文”是1978年由当时的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提议开设的。开设的初衷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匡亚明《大学语文·序言》)。这个初衷决定了“大学语文”只能是给中学语文补课的性质。《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开设最初是在理工科院校展开的,当时的教学目的是针对“文革”后的大学生语文知识的贫乏而进行的一种“补课”。一时应者云集,开设大学语文课在各高校蔚然成风,并在1984年被规定为自学考试的必修课程。完成单纯的补课性质的任务,《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则在各类高校、各类高等教育领域的非中文专业相继开设,对培养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6年在北京钢铁学院召开的全国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把《大学语文》的作用提高到“进行文理渗透,培养交叉型人才”的重要高度。可是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仅能够阅读报刊和书籍,而且能够写出各种体裁的文章。如果再用提高的标准要求熟练阅读并能准确掌握文言文,写出高水平的文章,仅靠补一年半载的“大学语文”课是做不到,就是一生不断学习也是做不到。国家教委高教司1996年曾经提出要“在毕业时进行大学语文合格测试,’(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大学语文·出版前言》)。但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测试标准。提高语文水平既没有标准.这就使“大学语文”连补课的意义都失去了。

    大学语文的第二次转变是自1996年开始,己经进行了10年。首先是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组织编写了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其后有夏中义先生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目的是为了弥补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后来又有温儒敏先生主编的《高等语文》出版,力图把大学语文作为工具课的性质变成兼顾工具性,突出理论知识性的一门课程。从改革的思路上看,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成为大家对大学语文功能追求的趋势。而东南大学的王步高教授编的《大学语文》2000年把它定位为人文素质课,2004年他在《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把它定位为高等学校人文教育基础课程。这十年间大学语文主要围绕人文素质教育。所谓的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让学生学会感悟人生、学会生活、完善人格。大学生们在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开拓眼界,更深入地进入纷繁多姿的文学世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将大学语文课定性为素质教育课程,这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推动下,获得了一个振奋崛起的发展契机。许多新的教学观念萌生出来: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文史哲综合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思维教育、多种功能教育、应用技能教育等等。这些观点充分肯定了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优越职能和优势地位,也表现出这一学科业内人士对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的高度期盼。但是大学语文还是未能形成独立的、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

    的确,中国文学在承载传统文化、传达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这些方面的教育发挥独到的作用。但是,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定位于笼统宽泛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它只能立足于语文教学本身,从欣赏和理解的角度去吸收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挥自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学科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的出版前言中指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强调的是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能力和文化素质中的一个方面。大学语文被视为基础教育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丰富、健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不过,基础教育不等同于语文基础知识教育,它是以语言文学为基点的一系列高层次的基本技能培训,例如深入透彻的欣赏技能和理解技能,以及驾轻就熟的表达技能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大学生面对人生、面对现实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是他们走向成熟、完善自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把大学语文定性为素质教育更能体现它的性质,体现它的重要意义。自然,这些技能不是单纯的文字演练所能奏效的,它们包含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了这些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进入欣赏和理解的阶段,获得相关的种种能力。而这些能力一旦内化成主体的内在机能,成为主体精神和主体意志内在状态的深层次释放,就变成了显示主体精神品位的素质。素质教育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即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大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其素质教育的职能,就必须立足于语言文学的基点之上,在这一个基点和三个层面上实施自己的教育策略。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现状就显得不尽如人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全面开设上的艰难;课程目的认识上的困惑;课程内容选择上的混乱;教学方法运用上的单调;教学效果评估时的尴尬;教学理论研究上的缺失。

    二、加强大学语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育部在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五”教育工作,推动“十一五”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即将全面启动、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始实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素质教育是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创新能力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方面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和积极改造自己、改造环境的应变能力。学生只有具备创新能力,他们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地适应环境。

    语文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而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语文通过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营造一种创新氛围,使大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真正具有创新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在于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之不竭动力。”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既是高等教育的特点,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高等教育的显著地位。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核心。它不仅仅表现为智力方面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和积极改造自己、改造环境的应变能力,因而它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可以使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技能,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尤其是能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生活,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创造性地对待和构建人际关系以及对自身创新人格的塑造。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创新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培养高校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21世纪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新科技迅猛发展,许多最新的科技成果将全面进人各行业领域,这将对我国制造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未来的就业岗位将成为知识密集型的岗位,未来的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取胜。面对这种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如果再凭原有的技能和经验显然行不通,培养传统的“专业型”人才难以适应,因此,必须采取新的手段和新方法,培养一大批能够创新能力的人才,来适应经济时代的需要。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个人的素质要想全面和谐地发展,离不开人文艺术科学。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艺术知识,不仅包含了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同时也涉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学生们在咫尺间可以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草原、大漠、沧海,可以洞察到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可以领略一番文坛大家的绝妙好词,欣赏其构筑的倘恍迷离、美妙绝伦的精神境界。总之,大学语文既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又蕴含着雄奇的自然风物、悠久的历史风情、灿烂的文化遗产,这不仅陶冶学生情操,纯化其品质,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发展。首先,从体裁来看,课文形式多样,便于多角度、多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记叙文具体生动、绘声绘色,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议论文论证严密、雄辩滔滔;小说曲径通幽、美仑美奂,都可以凭此来培养、训练学生求同思维及求异思维。其次,从教材的内容来看,课文选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思维成果,作者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思维角度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范本。如孟子文章的雄浑犀利,庄子的汪洋恣肆,屈原的高洁瑰丽,鲁迅文章的深邃冷峭,郭沫若文章的豪放激越,茅盾小说的刻画入微,巴金小说的明朗热情……这些无不闪耀着作者智慧的光芒,都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审视作品,善于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样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发展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大学语文在思维训练上,尤其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上,具有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语文创新教育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创新素质。突出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加强文学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种想象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思维上升的创新能力。

    当今我国教育领域推行素质教育,其素质就是鼓励青年要有“创新”精神,要培养创新思维,要参与创新实践。就大学语文教育来说,更要注重“语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上应注意。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思维的主动性。一堂大学语文课如果将大量时间花在课文的内容分析上,学生很少动脑、动口、动手是不能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个体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语文基础性学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2.开发求导思维,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对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大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对有些问题,教师如能引导学生采用突破常规的思维方法,往往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创新出一片新的天地。

    3.多加鼓励,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激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它是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教师要科学地制定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让每个学生尝试成功。学生有了成功的经历,就能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内驱力,清除对创新“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制定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时,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过高过低的目标都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无论是对创新能力发挥较好的学生,还是对创新能力暂时“低下”的学生,都要给予肯定,哪怕是极其微弱“创新火花”也要不失时机地“助燃”,以期形成“燎原之火”。

    4.教师要善于创新,开掘源头活水。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引来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施加“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应是充满灵性,充满创意的。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勤学博览,以高品位的文化素养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向传统教育挑战,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语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实践创新的天地。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说:“提高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规模与质量,而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而大学语文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加强大学语文创新教育,为培养我国创新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五”教育工作,推进“十一五”教育发展》,《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6日第1版
    2、王步高:《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4
    3、王东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优化学生创新能力》,《辽宁警专学报》,2004年第7期
    4、陈从耘:《高职语文的创新教育》,2003年第11期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6.叶苍芩《论语文教育改革问题》,北京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719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