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白育芳:进入网络世界的大学语文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南京炮兵学院 白育芳】 【已经浏览2968 次】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的一些特性与网络世界有相融性,但作为以语言艺术为主体的大学语文在网络中面临着追求审美距离与以形式吸引读者的两难境地,进入网络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语言艺术的一些诗意空间,但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在喧嚣的大众媒体时代起着精神导航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字媒介;网络;感性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之外的另一种不可缺少的世界,人类科技的发展把我们推入了今天这样一个数字化的生存状态,数字技术革命已经对传统的艺术观念产生了强烈冲击,作为语言艺术的大学语文也被卷入了这一洪流当中。大学语文进入了网络世界,意味着语言艺术不能拒绝今天,不能放弃理想,不能拒绝崇高,而是努力成为今天文化的一部分。

    一、大学语文进入网络世界的可行性

    (一)语言媒介

    在大众传播的时代,文学迅速游移至后台,视觉文化占据了前台。现代高度发展的市场和技术使视觉和媒体文化迅速升温,网络世界也追求声色并茂的“全息幻觉”①,注重人的感官直觉。

    以语言艺术为主体的大学语文使用的是单一刻板的书写文字。在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娱乐世界中,文学阅读逐渐被大众忽略,较之于网络中大量的以直观的感性图像来唤起并满足观看者的欲望,文学阅读所给予感官的愉悦是间接的,还需要读者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但相对于电视、电影这些大众媒体,网络有其接近语言世界的优越性。电视,电影,广告等通过画面满足人的感官需求,而网络不仅仅是追求画面感,它还通过语言达到与上网者的交流。这种语言虽然不同于大学语文所推崇的诗意语言,但毕竟要求观者浏览,只要是阅读文字,作为以语言为媒介的信息传递便具有了通融的可能。

    (二)“感性”的追求

    大学语文一般通过语言塑造感性的世界,这是一种审美的感性。网络世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追求感性的信息世界。大学语文提倡的感性与网络世界中流行的感性并不相同。网络世界中常见的感性,更加注重人的感官享受,无论是网页界面还是图片,都是为了强调信息的直观性,网络世界中的多媒体更是极大地满足了人的感性需求。大学语文的感性是以文字为中介塑造的世界,关注人的心灵。大学语文借助网络空间传播的是文字带来的艺术空间,这种空间浓缩了古今中外的思想精华,追求超越日常生活空间、日常意识,达到精神的升华。这是使世界诗意化的升华活动,也就是荷尔德林吟哦的“人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的真实含义。

    正如柏拉图所说,“给不确定者以确定”,乃是生命永不安息的根据和生成的根据。大学语文的至高境界是要力图给沉沦于现代媒体的感性世界中的人们带来启迪,叩问个体的有限生命如何寻得自身的生存价值意义。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将幻影、思想以及精神作为日用品生产和消费的王国。惟有艺术才能救护正在不断失落的人类感性的诗意生命。大学语文的语言感性世界正完成着这种使命。正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1912)中强调的:内容传达情感,而情感源于内在的精神。这种精神“将光明投向人的内心黑暗中去——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
 
    (三)去中心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文学也从文化中心的位置转移至边缘,很多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正在取代文化的少数精英最为熟悉、最为内行的方面,即阅读、冷静与理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曾经确保他们拥有文化与学术的权威,并处于文化与学术的中心地位。语言艺术已经不是社会文化的中心,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语文处于这个喧嚣的时代,应积极探索传播知识和思想的各种途径,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

    网络世界中的各个站点都是彼此平等,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和权威,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网络的线性思维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每一个文化都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元素,大学语文栖身于网络,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位置,平和地寻求传播的途径。 (本站按:论证了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合理性)

    (四)交互性

    互联网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创造了大众参与、交互共享的行动美学。除了对大学语文信息获取的便捷外,论坛对于浏览语文网站的人来说,富有召唤性和挑战性,文学价值的构建也可以动态演绎、活性生长。这种动态的开放结构,有利于大学语文的传播和再创造。瞬间的感想,严肃的学术交流,学习中的疑问,相关的信息都可以被方便地浏览,打破了传统文本的阅读形式,从而具有更大的活力和开放性。

    二、网络中大学语文的两难处境

    (一)视觉冲击与文字意蕴

    现代社会进入了“图像时代”,图像、视觉文化无处不在,它渗透于一切空间并蚕食着现实世界。较之于语言文字,图像摒弃了语言概念中介,直接诉诸人的感性。网络世界中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指数字技术和全球化网络所创造的虚拟时空、虚拟社会)重新组合了存在、真实、虚拟,成为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语境的主要构成成分和推动力量。

    大学语文关注的是语言艺术,是通过阅读重构一个世界,其中想象力、文学、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修养首当其冲。很多学者呼吁在这个多媒体化的时代,要拯救沉沦于感性世界中的人类,提倡阅读的优美和心灵的思考。

    但处在注重视听享受的网络世界,单纯的语言艺术很难在短时间抓住读者的心,在一定程度上,浏览此类网站的大多是圈子里的人,其浏览数量与其他娱乐性、商业化的网站没办法相比。在大众媒介打造的世界中,人们更加注重感性,流连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较少关注人的灵魂和思想的深刻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栖身于网络的大学语文就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界,一方面提倡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水平而努力奋斗,一方面又似乎过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如何调和这两者的关系,是所有做此类网站人的困惑。既然栖身于网络世界,不能总以语言艺术的身份自居,而应该考虑如何将感官和语言两种艺术结合起来。

    此中有一个危险因素:语言艺术过于视觉化,从而导致失去了语言艺术塑造想象世界的能力,将人的视觉限定在僵化的框子中。“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心灵中能塑造出不同的世界,过于具象的画面会损害接受者的再创能力。

    距离是审美观照的必要条件,也是语言诗意的存在根据。萨特曾分析说,作为物的艺术品只是艺术家“心理意象”的“物质性的近似物”,而不是意象的“对象化”或“现实化”。唯有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它才能转化为审美对象(即“意象”)。想象的本性是“虚无化”,它对物质实在具有否定性。想象力的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审美超越的过程。②

    图像时代崇尚的是感官享受,它摧残着人对诗意的体验和敏感,从而铸塑出一代缺乏诗意的“平面人”。
 
    因此,在网络世界中,一方面,画面的写意化和装饰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要以精美的画面吸引读者,另一方面,又不能破坏读者的想象和再创能力,画面永远不能替代语言的艺术。关于艺术和文化领域里的“视觉的”和“图像的”转向问题,早在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的著作中就有所涉及,他们对此曾深怀忧虑并做出严厉批评。

    大学语文不能成为画面的阐释者,而应成为画面的主导者,画面是装饰性的,引导性的,起到的是审美的愉悦。否则,过于注重画面形式容易导致大学语文网站不伦不类,比不上艺术网站形式的冲击力,思想的探索性,也比不上娱乐或商业化网站具有通俗性和吸引力。

    但如何调和绘画的“静”与语言的“动”依旧是摆在网页制作者面前的难题。在《拉奥孔》中,莱辛就认为,绘画等造型艺术以色彩、线条为媒介在空间中并列展现,所以只适宜于事物某一瞬间的描绘,这就要求优秀的作品往往要选择最富于暗示性的,能让想象有充分活动余地的顷刻,从而化静为动,化有限为无限。诗则是语言艺术,它以语言为媒介在时间流动中渐次发展,因此较适合叙述动作并以动喻静,通过间接的暗示来显示生动的情景。③

    在有些网络课件中,人们惯于将诗词配以摄影图片,成了“摄影文学”。这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意蕴空间,文字作品往往降格为画面的说明。

    这种“摄影文学”常常会造成“双重剥夺”:既剥夺了摄影构图的特长,又剥夺了语言媒介的特长。对于一帧摄影作品,一旦用意义相对明确的语言作品相匹配,摄影作品的无穷意味受到限制;同样,语言文学作品用摄影图片匹配使形象彰显,意义明了,剥夺了欣赏者自由创造的权利。

    同时,大学语文网站中,由于显示文本的视窗界面通常都是图文并陈的,众多的作品、栏目、主页、网站,无处不在的页面广告等,不断以视觉干扰消解纯文字蕴含的指涉意义,使人很难心无旁鹜地凝神于语言符号原有的独特世界。

    (二)超文本与“读者死亡”

    网页中的超文本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切中人的自由本性,激发人的能动选择性。但目前大学语文网站的超文本链接主要是文本与文本解释的链接,这当然对读者理解文本意义很有帮助,但这种便捷的解释方式也使读者失去独立创造的空间,容易限定在解释的内容上,而不去进一步的挖掘。作为语言艺术的大学语文提倡的是语言的韵味和诗意,它通过各种语言形式形成一种召唤结构,呼吁读者的再创能力,添补语言艺术的空白。

    同时不能不看到,语文网站上各种文本间的链接使文本本身的召唤结构转化为文字间的召唤结构,刺激上网者点击链接,缺少了思考的时间。

    超文本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线性思维,从一个节点跳跃到另一个节点上,超文本召唤结构是一种拆解时序的结构。如果说传统文学是过去时间的再现审美,超文本召唤结构则消解过去、现在、未来的秩序性,将时间转换为在线空间,将深度体验转换为感性直观。“文本”走向“超文本”带来的作品结构形态的根本改变,使得一个文本原初隐含的语言指涉模式发生变化。

    图片的潜在导向也使本应具有更广阔想象空间的读本丧失了应有的魅力,这就导致了一定意义上的“读者死亡”。
 
    (三)多媒体与“作者死亡”

    网络多媒体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结合起来,组成超文本和多媒体的复合体,由静态到动态、由二维到三维、由延时到实时,创造了一个人机互动、声色谐和的虚拟世界。但这种多媒体的链接导致文字的优美缺失。而且这种多媒体的结构可以无限复制,在无限多的副本海洋里,多媒体“虚拟的真实”,不仅仿拟的物像本身失去灵韵,也无从品味其原初的本体意义。直观替代体验,消除了韵味,技术拼合驱逐了“诗意的栖居”,从而导致“作者死亡”。

    电子文本的多媒并用使得声情并茂、音形两全、彼此融通,一旦将文字叙事与音响、图像、色彩、造型等直观感受相结合,就将在作用于接受者感觉器官的同时,消解语言艺术承担的隐喻想象空间,使读者从心理上改变对指涉对象的意义认识。

    这种多媒体文本如“万维网之父”伯纳斯·李(Tim Bemers-Lee,1955-? )所言“在一个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相类似的全球网络中”实现“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获得指尖上的巨大奇迹” ④,但付出的代价是诗意语言消失了韵味。
 
    “因为语言的能指与所指是建立在语言形象间接性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对概念的经验还原来达成理解和意义生成的,一旦文字叙事有了图像、色彩、声音的一一比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就不再是任意的,而是定格的、对比印证的;这时的图文语言也不再是历时性的,而成了共时性的。原有的概念约定被视听直观所超越,又被仿真类像所挤兑,语言指涉的有效性完全成了可然的世界,而不是必然的规约。” ⑤这样大学语文网站中的超文本成了尼葛洛庞帝所说的“没有页码的书”⑥。

    (四)稳定性与变异性

    网络世界的变化非常迅速,网络中的虚拟空间是流变的。

    较之其他的网络创作,大学语文在网络世界中还保留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变化相对不大,注重文字的传统功能,文字信息占很大比重,多起到信息传输和沟通的作用,其创造性和虚拟化的成分较少。

    网络是整体流动多变的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网站随时都会更新,随时都有变化。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他的《历史哲学论纲》(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中就谈到艺术作品的迅速时过境迁:“每一个不被此刻视为与己相关的过去的意象,都将面临无法挽回的消亡的危险。以往历史学家伴随心脏狂跳而来的喜讯也许就在他开口的瞬间早已消失在虚空之中。” ⑦

    网络世界中各种艺术通过“形式”的不懈求新求异,不仅昭示了艺术存在与生命流变的同形同构,而且可以感受到感性生命所带来的鲜活流动。大学语文既要保持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还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改换新的形式,跟踪相关新的信息,站在学术的前沿,与网络世界的变异性相契合,给人以新鲜和高雅的感受,从而使人在艺术和现实两个世界的“出入”中,达到人格心灵的净化。

    三、大学语文网站的精神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市场对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需求,正在向信息时代对知识和精神丰富的渴求转变,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满足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网络提供了比现代媒体如广播、广告、电影、电视、电台及其他大众传媒所造就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更为广泛的可能性选择。我们的生存与这个数字空间关联在一起,人仍是这个数字空间的主人,尤其是作为语言艺术主人的人类。

    网络中多样化的审美精神与道德上的不确定性,也许会误导人非理性本能,也许会羁绊人们幻想和发明的创造力,甚至消蚀人类对未来生存的理想和渴望,然而,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需要我们的学者、艺术家、思想家、美学家设想未来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大学语文可以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起到精神导航的作用。大学语文不仅重现着人类精神的精华和高贵,还呼唤着人的灵魂进入一个纯净的世界。大学语文以新的面貌出现在网络世界中是希望给流连于信息空间的人们一定的精神审美,如果一个世界丧失了精神审美的价值,这个世界就无法成为人类精神的安息之所。

    
    【注释】

    ① 马大康 《媒介变革与语言诗意危机》,《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6期
    ② 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70~293页。
    ③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P310~311。
    ④ Berners-Lee,Tim.Hypertext and our Cullective
    Destiny,http://www.w3.org/Talks/9510-Bush/Talk.html,1995.
    ⑤ 欧阳友权:《网络叙事的指涉方式》,《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3期,P 23~29。
    ⑥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 ,1997年2月版。
    ⑦ BENJAMIN,W.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in Illuminations[C],Trans.HARRY ZOHN,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HANNAH ARENDT,Pimlico,London,1999,P254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029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