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周金声彭书雄:面向知识经济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新探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湖北经济学院 周金声 彭书雄】 【已经浏览2889 次】

    内容摘要:面对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语文课程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创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创新必须以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中心,开拓思维、不拘一格。

    关键词:大学语文;创新素质;教学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人类超越自然、超越自身、走向高度文明的本质力量,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素质的人,干不成大事业;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作为现代教育的产品——人才,不应当是单纯记忆知识的机器,而应当是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涵盖了多学科知识(如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美学、艺术等)的综合课程。对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的知识平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方面与其它课程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课程独具美育和智育双重的优势,就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开拓思维,紧紧围绕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中心来进行。

    一、要充分认识大学语文基础性的价值和地位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葛敦纳认为人的智慧能力是由以下七个方面构成:语文能力、数理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和自知能力。他认为这七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构成真正的智慧。显而易见其中多种能力与人文修养有关,而其中最重要、放在首位的即是语文能力。

    从语文能力来看。一个人是否有智慧主要体现在思维上,而思维是“指运用语言来表达观念到形成新的构成的过程。”神经生理学家、科学院院士杨雄里说:“在我看来,科学上的造诣和语言文字功底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因为科学研究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而思维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的。语言文字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能力强弱;文学修养又能影响到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科研成果需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一个连语言都不能很好运用的人是决难写好科学论文的。”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著名科学家苏步青先生说∶“数学是理工的基础,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语文课在学生知识结构中起着基础平台的作用。另一位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也说过:“语文可以分为语言和文学两方面,语言素质好,就具有较高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质好,就具有较高的美的理解力、欣赏力和创造力。”

    名家之论足以说明语文能力对人才创新智慧的巨大意义。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既然母语素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基础地位,那么高等教育中就应当给“大学语文”课以“正名”,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基础地位和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在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基础课中,大学外语的地位最高,甚至超过了专业课,无论是各学校还是各科学生在这门课程上所花费的精力和财力都是最大的,再加上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引”,其课程地位更加稳固。高等数学课程也受到特别的礼遇,所有具有理工或经济背景的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要统考这门课程。只有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教育部门既没有给予相应的规定(各校自由开设),而且在一些重大的社会考试中,也很少涉及,因而其课程地位是不确定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至于开不开设这门课程,一要看教学管理部门是否重视,领导本身的人文素质如何;二要看领导的眼光是否前瞻,否则该课程的地位和命运很难想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知名大学越来越重视大学语文和建设。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有对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深刻理解的匡亚明校长的倡导,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大学语文课,这为后来南大营造出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培育和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是使其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大学最前列的原因之一;华中科技大学从96年起在全校实行大学语文水平测试,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因为有杨淑子院士、校长的极力倡导和身体力行;北京大学从2000年起恢复大学语文课,在全校开设(中文专业除外),定为80课时的教学量,每年2.5万元的课程建设专用拨款,优秀教师授课,保证了该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北京师范大学由知名专家组成大学语文研究组、东南大学和武汉大学把大学语文作为品牌课程投资建设,直属校教务部管理,调集优秀教师授课,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在同类专业中,大学语文教师优先晋升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必将极大地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保证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甚至连中文专业的学生也跑来听大学语文课。由此可见,确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平台地位,是创新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

    二、现代大学语文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语文教育有两种属性∶其一是它的工具性也就是实用性。作为工具性的语文,其教学的侧重点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上,着重讲述语言层面的字、词、句及文本结构和段落,而对于文本的整体把握和人文知识则不太重视。这种语文教育思想是多年应试教育的产物,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第二个属性是人文性和审美性,这一属性的侧重点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和艺术审美眼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认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偏重于第一属性,这是由教育对象的生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决定的。而大学语文的对象变了,环境变了,其语文的教育思想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以人文性和审美性为主、工具性为辅上。人文性和审美性是以前中学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方面。笔者之所以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多下功夫,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经过了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基本具备了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二是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教学内容和课时矛盾非常突出,有限的教学时间应该花在刀刃上,花在比培养技能更重要的精神层面上。三是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主要都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有别于中学的全新的语文教学思想、独特的语文教学方法和开放的语文教学内容,把学生吸引到大学语文课堂上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三、创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教材体系。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要建立创新型的课程体系。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讲,语文课是一门非常传统的课程,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十几年的时间,全程开设,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其课程性质主要定位在该课程的工具性上,再加上为了学生升学,语文教学不得不听命于考试这根指挥棒,所以这种文字游戏式的应试教育方式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严重的局限。因此大学语文若继续重复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无论是对该课程还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来讲都将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因而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全面革新,以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长期以来,一提到教材,我们总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统编教材、一个模式。笔者并不是否定统编教材,问题是统编教材能否更好地满足不同背景院校、不同专业的要求,能否满足特色的需要,如能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使用统编教材更好。但现实是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如财经院校有经济背景的专业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必然要考虑到与学生专业方向的结合,与变化着的生动的社会实际结合;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必须满足艺术生的素质要求。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演变成重要的生产力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突出文化这根主线,而教材编写必须反映这一特点。尽可能地包括中西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与此同时,对大学生影响非常巨大的大众文化也应该给以关注,因为当今流行的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建构和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以人文性为主的大学语文教材对此必须有所涉及,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审视大众文化,减少行为的盲目性。教材要尽可能多样化,应该鼓励在统一教学大纲的要求下编写与院校性质、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大学语文教材。为满足人文素质教育这一需要,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打破传统的以文学史或文体类型组织文本的界限,根据作品的人文内涵聚积作品。如可将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分成:格物致知篇、人生励志篇、文化比较篇、文学人生篇、爱国奉献篇、思想智慧篇等。或者以文学文化史为纲,串起经典名著与名篇,将文化专题与作品解读结合,把美学专题与影视文本结合,将某类艺术品欣赏方法介绍与一类作品评介结合等等。

    四、围绕人文素质这个中心,不断探寻有利于创新型素质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达尔文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在长期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了“督导学习教学法”和“文本中心内容发散教学法”,主张“以学为本”,督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课程教学观念为主导,教师承担一门课就要负责起这一个学期学生课内外学习的全过程;将教师的督导作用要延续到课外;课堂教学要巧用文本,以点带面,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时代的魅力。

    具体操作这种方法就是以某一文本内容为中心,运用发散性思维,向四面八方扩展,或者旁征博引,进行讲解;或者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把教科书外的知识带入课堂;或者指导学生海阔天空地联想讨论。运用这种方法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多面手,并占有足够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纵横联系、多科渗透这一目的,这样做,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题式研究的教学方法,也就是以文本为中心,提出若干与之相关的问题,即将教学内容课题化,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3-5人,负责一个课题,分头准备查找资料,然后再集中交流,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收集、查找、归纳、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得到拓展,而且研究问题和创新素质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当然也可以把文本内容分成正反两方,然后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创造性,在辩论中学得知识。

    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文学鉴赏的一些方法(如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新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批评方法、文化批评方法、读者批评方法等),用理论和规律带动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批评方法去解读作品,发现不同或新的意义。这样做最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创设情景,以情感人的情感式教学法。文学作品的最大魅力在于以情感人,情感是生命的源泉,离开了情感的熏陶,离开了生命激情的飞扬,就不可能培养出有灵性、有创造力的人,也不可能培养出有坚定信仰、健全人格的人。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是精力充沛,有情有感之人,而非冷冰冰的教学机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情感共鸣,才能产生教学合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创设情景,首先自己要走进作者的心灵,要把自己的情感带入作品,表现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真正做到用“心”上课,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感。在诗词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作用更为明显。

    及时引进本学科研究的最新的前沿成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向学生介绍一些新的学科发展信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与教材和老师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从而达到提高创新素质的目的。

    突出学习方法的传授。教与学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信息爆炸时代,教给学生良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教授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应接不暇,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和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授学生能够自由出入知识宝库、以最大速度撷取知识的方法,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创造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努力寻找大学语文教学与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联接点,促进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大学语文课程既有形而下的知识,也有形而上的知识。对于那些语言层面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一直高度关注,但对于形而上的人文内容(文学作品中的智慧思想和谋略)则严重忽视。而这些形而上的语文内容则是链接大学语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键。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兵家文化中有很多智慧思想都可以进行当代诠释,以对接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管理,其中有我们可以借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资源。

    五、构建开放式的现代大学语文考核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是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这显然不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作了大量改革的前提下,多年来一张试卷、一次考试的语文课程考核模式也必须改变,建立能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开放式和灵活式相结合的大学语文考核模式。考核内容应在关照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人文审美悟性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考核的题目80%应为主观题,题目要求学生紧密联系课文和当今社会实际分析。特别强调学在平时、考核在平时的观念,加大平时形成性评价成绩的比例。考核成绩可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具体做法如下:

    听的方面:要求学生对老师所讲一节课的内容作一次课堂笔记。考察学生听力和记录归纳的能力。这个部分占总成绩的10%。说的方面: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每人每次5分钟),用普通话朗读一份材料或针对某一社会问题发表自已的观点。这个部分占总成绩的10%。读的方面:朗读一个作品,并在读完后5分钟内就作品的主题发表自已的看法。这个部分占总成绩的10%。写的方面:一个学期要求学生结合某一文本的主题联系社会实际写作三至四篇短文。并参看学生平时的读书笔记。本内容占总成绩的20%。上述四个内容都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随堂考查。有关文学、文化内容放在期末进行考核。这个部分占总成绩的50%,其考核内容着重在人文方面的知识,题型全部为主观题,要求结合文本联系社会实际作答。这种试卷虽然比较难批改,费时费力,评价标准难以统一,但更符合学科特点,更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新发《一幅中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战略图景——〈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介》,《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8日
    2、左春明《创新教育∶我们怎样突出重围---聚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7日
    3、赵飞《21世纪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新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第2期
    4、孙疏影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之比较》,《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学报》2000年第3期
    5、杨建波《规律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对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6、《院士思维》,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7、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8、李双华《谈谈大学语文的教学》,《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438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