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王军: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问题、意义和实践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南京审计学院 王军】 【已经浏览2897 次】

    最近几年关于教学方式的设计越来越多样,但是,师生都参加的班级集体课堂面授依然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形成了双主体关系,而教材、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则成为两个主体间的桥梁。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性讲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有时教师讲授占据的时间达到了绝对的程度,从而造成了一直被人们所批评的“满堂灌”的后果,在反思这种教学的缺陷后,不少教师意识到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教学中的意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少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最终不能得到实现。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来说,它的教学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强调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当然不能仅仅体现在讲授“人的文学”上,而更应该体现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重视、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对学生潜能的挖掘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引导学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既是增加大学语文吸引力的重要手段,还是提高学生主体性、完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步。

    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成为教学实践的一个中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技术性层面,而应该提高到建构主义教学观这一理论层面,通过学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使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学生互为主体性通过这一渠道获得较好地实现。其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方式之一,只有发挥并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才是真正有成效的,学生的参与还同时强化了课程本身的合理性。第三,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我们一直强调的重点,我们期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养成学生的人文观念,培育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而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投入和参与,这一切就成了空中楼阁。

    虽然教师和学生形成了教学中的双主体关系,但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还是由教师来引导的,因此,当我们说到建立师生的相互主体性时,其实既是在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又是在减弱和调整教师自身的主体性活动,表面上看,强调学生介入和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的讲授时间减少了,但是它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它对教师的要求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它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设计上有更多的创新和设想,其次,它要求教师有控制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最后,它也对教师引导和总结学生的参与活动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包括知识结构、应变能力、总结表达的精确度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仅是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也是在提高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它促使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能力到教学活动工中来,也使教师的知识面、应变性和亲和力得到了更全面的展现。

    对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中的地位,现在有很多负面的、乃至否定性的言论,这些言论无疑代表了一部分学生的观点,但是从我们的教学经验来看,多数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态度并不是排斥的,有很多同学还比较喜欢这门课程。如果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对这门课程的负面判断,也可以发现原因的多样性,总体上看,学生对大学语文的不满和抗拒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对语言文学类课程一直没有兴趣,尤其是一些理科学生,从中学开始对语文就不感兴趣,这种态度延续到大学语文上;二是对语言文学并不是不感兴趣,但是反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反感满堂灌,反感把作品切割成一二三四、主题中心段落字句的讲解方式;三是对教材内容的不满,比如大学语文教材中诗词比重较大,而很多学生并不喜欢诗词,或者不喜欢诗词过多的内容编排;四是学生对作品的讲解不能认同,有的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和古代文人的价值表达不认同,有的学生对讲解的可信度表示怀疑;五是对教师的不满,教师的亲和力不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出现了问题等等,都可能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判断,影响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建构。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在引导学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区别对待具体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并不限定效果的同一化,而是追求参与活动的层次性。具体来说,学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在目标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这个层次,采取的主要方式可以是一些“游戏”式的形式,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学生基础性的研究能力,包括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思考;第三个层次则是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有一个相对宏观的理解,并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人生价值的辨析和确认。第一个层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方式也比较多样,比如有主题的演讲、分群体的辩论,甚至可以采取由学生做主持的讨论活动,在鼓动学生参与和组织活动上,学生的能动性是非常强的,其方式也与教师组织的讨论不完全相同,如果进行得顺利的话,在激发学生参与的程度方面,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都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说第一个层次主要注重的是参与性,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第二个层次注重的是专题性,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问题的思考,可以运用的方式是组织2-3人的小组,要求他们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课外的资料搜集,并在课堂上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作专题发言。教师应该在对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选择主持专题的同学,小组成员由主持人召集,这种方式对于参加小组的同学有很大的作用,他们对专题的理解掌握可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深度。但是这种方式毕竟限制了参与的人员,所以与此相配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多主题的谈论,预先设置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一点时间的准备,然后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发言讨论,参与讨论的人尽可能广一点,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这两种方式不仅能够比较好地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思考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定程度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三个层次需要更多的引导,教师的作用相对来说要突出一些,它的形式不定,可以是前两个层次所说的任何方式,但是,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把问题归结到价值问题上来,让学生理解作品或作家对世界、对艺术的认识,并努力进行一些价值判断,这些判断也许并不会直接作用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但是可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把教学内容与个人价值联系起来的意识,这又是我们所说的大学语文人文性的基础性的因素。

    课堂教学在时空上具有相对严格的局限性,在不能改变这种状况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这个问题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以上三个层次定位以及相应的方式,都不是模式化的,其效果也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有一些深刻的教训。如果要总结这些探索的经验,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教师有必要了解在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大致有以下这些基本要素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主体性的建构:1、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认同或喜爱,决定着学生是否有意愿参与教学,其实这一点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并不难,学生尊重有知识的教师,只要教师同样尊重自己的学生,就有了相互配合的基础。2、教师的教育思路和自觉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需要带动,才能参与进教学,教师应该把思路明确下来,进行相应的参与设计,鼓励带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3、参与性活动既要有一种或两种主要形式,还要有多样性,不能变成僵化的模式,采取的方式要给学生一定的新奇感,并能够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认同,对一些有抵触情绪的同学,最好不要强迫,可以通过交流采取其他变通的方式;4、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时,要给学生比较大的发挥空间,并给他们鼓励性点评,学生的参与并不一定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是完全正常的情况,教师应该对结果有一定的预判,只要在能够达到我们上面所说的三个层次的效果,就应该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应有的肯定。5、除了预先设计的参与活动之外,还要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参与情绪,开展一些临时性的参与活动,有时学生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或者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答案,就可以引导大家进行一定的讨论,这种即兴参与活动,只要不破坏教学安排,都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8661 位浏览者